[同志] 建立同志的安全网络刻不容缓

楼主: romacapri (romacapri)   2013-02-05 12:00:54
http://www.frontier.org.tw/bongchhi/?p=20114
建立同志的安全网络刻不容缓
2013/01/21
吕欣洁
2012年在台湾有几件跟同志相关的大事:女同志首次公开佛化婚礼受国际瞩目、
陈敬学夫夫结婚登记行政诉讼一案即将转送大法官释宪、第十届同志大游行人数
再破亚洲历史新高达六万五千人、各界知名人士踊跃的站出来支持同志婚姻与伴
侣权等,在在都显示了由于长期同志与性别团体的努力,同志人权在台湾的能见
度已逐渐地提高,尤其是在非政府(non-government)领域中,“同志人权”已
逐渐从他人之事转为众人之事,根据2012年TVBS的民调表示,有49%的民众赞成
同志婚姻合法化,而不同意仅29%,联合报系愿景工程的民调有55%赞成,不同意
37%,旺旺中时的民调结果则是56%的人赞成,31%反对。然而,台湾政府与人民
相较起来,仍迟缓了许多,面对刻不容缓的同志安全网络的建构,仍迟迟无法有
正面的回应,让同志公民日日都生活在危机当中。
举一例来说,小可为一女同志,从她的同志认同开始萌芽之时,便可能遇上以下
状况,如:在学校就读时被强迫签署只有一对一异性恋想像的“婚前守贞契约”,
或遇上伪装成父母团体的保守宗教组织,入班宣导同性恋是可被矫治的等错误价
值观,有可能令小可自我否定与怀疑,甚至走向自杀一途。
2012年友善台湾联盟所做的“台湾同志压力处境调查报告”中即表示,58%同志
曾有他伤经验,主要承受语言暴力及人际排挤,其中29%填答者表示曾有自杀念
头,其中更有18%自杀未遂。就算顺利度过了求学阶段,小可或许在充满恐同压
力的环境下,好不容易进入到尝试经营关系的阶段,双方仍旧可能因为无法出柜
而必须将恋情保密,甚至在职场上或面对原生家庭的亲戚时,对外必须伪装出女
友为男友,过著戴面具的人生,因而缺乏感情的支持系统与不同感情样貌的学习
样本,遇到冲突很有可能在这样压力锅的状况之下,发酵演变为亲密暴力的状况。
同志咨询热线与现代妇女基金会于2012年所做的“同志亲密暴力现况调查”中,
结果显示有35%的同志曾遭遇伴侣肢体或精神暴力对待。这些曾遭受亲密暴力对
待的同志朋友,有42%曾向“非正式系统”求助,例如:家人亲戚、同志朋友、
异性恋朋友。相较之下,在这些曾遭受亲密暴力的同志朋友中,曾向学校、医院、
警局、社福单位、司法单位等“正式系统”求助者,仅有11%。完全没有向任何
人或单位求助者,高达55%。
在社团法人台湾同志咨询热线协会(简称为热线)的接线工作经验中,2011年的
接线总通数为1259通,其中有高达四成五的来电,皆为感情困扰,其次分别为自
我认同(14%)、家庭议题(14%)、爱滋咨询(11%)、交友资讯(8%)等,显示
出在同志相关求助议题中,缺乏社会支持、无法被同理并且无处可说的感情议题,
影响同志个人生命甚钜;另一方面,台湾社会缺乏多元情感学习的教育环境,更
是造成衣柜中的伤痕之重要影响因素。我们在热线的工作经验中发现,纵使多数
的同志亲密伴侣关系皆是建立在爱与尊重之上,但仍有些同志朋友因各种原因,
而身处在较辛苦的亲密关系暴力之中。
尽管同志与异性恋各自遭受亲密暴力的比例相近。但与异性恋不同的是,在同志
伴侣身上,有着长期缺乏支持、遭遇问题无处可说、缺乏情感经验范本、伴侣关
系不被法律认可等外在社会所给予的歧视、边缘化效应。这些“只看得见异性恋
伴侣”的社会氛围与制度,对同志伴侣造成相当大的压力,让同志在经营伴侣关
系上,比异性恋更为辛苦。不仅同志伴侣起冲突的原因,经常来自外在的社会压
力,如:原生家庭逼婚、得向周遭亲友隐瞒双方的同志伴侣身分、双方关系不被
法律保障等;也让同志朋友在万一遭遇伴侣暴力时,会因担心自己想求助的对象、
单位对同志不友善,而却步不敢求助,成为独自面对暴力行为、完全孤立无援的
状态。
行文至此,笔者仍想询问一项自诩多元开放的马政府,面对全台湾超过五百万的
同志与其亲人家属,同志人权仍只是“哲学问题”吗?难道不是人人都应享有安
全无虞、安心生活的权力吗?建立同志的生活安全网络,只是符合基本人权生存
的需求,政策的改变与第一线的相关配套措施的建立,更是一个进步的人权国家
的象征。在此期待2013年,已无连任压力的马政府,可以像美国总统欧巴马一般
勇敢地站出来做“对的事情”,而非把同志人权在各部会踢皮球,让台湾的同志
成为失去国家照顾的孤儿。
(作者为台湾同志咨询热线协会文宣部主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