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对原波的文章没有异议
只是希望想讨论后段的萃取
自己不清楚粕谷哲对于强度的定义
再者,每个人对喜好咖啡风味不同
所以就不对这部份讨论
这边补充类似实验的数据
在咖啡的手冲课做过试验,
15g的粉分段萃取
目标分三次各注75cc
实际注水85 75 65
下壸秤到的g数 50 68 75
Tds分别为 2.5 1.12 0.48
时间没有超过三分钟
自己的理解
后段的注水只有是在调浓度而已
只是在后段注水,细粉而容易过萃
※ 引述《Icta ( )》之铭言:
: 很多人应该看过粕谷哲的教学影片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c6v19pIqVs
: 粕谷哲除了是2016年的WBrC冲煮世界冠军外
: 最为人所知的,就是他持续在推广的46手冲法则
: 46法则的特色就在于简单明确、易于执行
: 粕谷哲强调,这是一个让任何人都可以简单的冲泡出美味咖啡的方式
: 但还是很多人对于46法有误解
: 所以想专文聊一下相关的问题
: 如大家所知道
: 46法的基础默认值
: 就是水粉比15:1
: 将注水量以40%:60%分成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
: 每45秒注水一次
: 前面40%的注水通常分成两段
: 你可以用15%:25% 或 20%:20%来冲煮
: 调整出不同的风味
: 而后面的60%则被设定为用来调整萃取强度
: 默认虽然是使用平均三段注水
: 20%:20%:20%
: 但如果觉得萃取过多,则可以减少注水分段
: 像是使用30%:30%的注水方式
: 但这些固定比例并不是46法最有价值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