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高考

楼主: abacada (放眼2006)   2013-09-25 02:16:41
2012年高考法制─国文
2012. 7.15 9:00-11:00
甲、作文与公文部分:
一、作文 (60%)
身为现代公务人员,必须内外兼修,除廉洁自持、详悉法规、娴熟沟通技巧外,并
应人情事理练达,方能提供民众满意的服务。试以“衡情酌理,守正修仁”为题,作文
一篇,加以论述。
二、公文 (20%)
民国○○年○月○日行政院第○○○次院会中,院长鉴于迩来各界对于预定民国103
年实施的十二年国教,多所质疑,甚而有反对的声浪,遂指示教育部应即加强宣导。你
是教育部的承办人,请试拟教育部致各县市政府函:请配合本部规划时程,办理说明会
,以释羣疑;并广蒐各界建言,送部参考。
乙、测验部分: (2%*10=20%)
1.下列各选项的文句,何者条理分明、语意连贯?
(A)学校隔壁开了一家唱片行,整天播放歌曲,现在又开始播放了
(B)小花看不清黑板上的字,陈老师给她调整了座位,并劝她尽快到眼科诊所去检查
(C)真把承办人忙坏了,来了一批又一批参观的人,因为展览会今天开幕,电话铃也
老响个不停
(D)我们单位的老指挥官是位老干部,听过老一辈中央首长的训话,见过许多首长,
抗战时期在重庆见习过
2.“二子让国,相将海隅。天人革命,绝景穷居。采薇高歌,慨想黄虞。贞风凌俗,
爰感懦夫。”上引四言诗中的“二子”,与下列文句所论人物相同的选项是:
(A)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
(B)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C)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D)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
3.“一个输得起的社会是什么意思?我猜想,这个社会必须是多元的,存在各种不同
的信念、价值和机会,可供你选择;而这社会也必须是自由的,你不仅有选择的权
力,而且选择还会是有效的。因此,错了有机会重来,尽管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另一
个形式或途径;失去了也有机会再得到,尽管并不是原来那一个。生命本身是个绵
亘完整的价值,而不是一次胜负,更不是一句意识形态口号而已。” (唐诺〈一个
名叫夏天的女孩〉) 下列选项,对于本文的解释何者正确?
(A)不同信念与价值彼此对立,内耗下使社会习于失败的常态
(B)输不起的人是因为时代让他背负了沉重的使命与历史意义
(C)输了一次,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弥补而成为终其一生的遗憾
(D)生命是许多胜负所累积而成的,所以不要在意一次的成败
4.镜之工列十镜于贾奁,发奁而视,其一皎如,其九雾如。或曰:“良苦之不侔甚矣
!”工解颐谢曰:“非不能尽良也。盖贾之意,唯售是念。今夫来市者,必历鉴周
睐,求与己宜;彼皎者不能隐芒杪之瑕,非美容不合是用,什一其数也。余感之,
作〈昏镜词〉。” (刘禹锡〈昏镜词引〉)
文中“良苦之不侔”的意思,与下列何者相近?
(A)昏镜重磨 (B)苦尽甘来 (C)良莠不齐 (D)文过饰非
5.读书其实只是交友的延长。我们交友,只能以时人为对象,而且朋友的数量毕竟有
限。但是靠了书籍,我们可以广交异时和异地的朋友;要说择友,那就更自由了。
一个人的经验当然以亲身得来的最为真切可靠,可是直接的经验毕竟有限。读书,
正是吸收间接的经验。生活至上论者说读书是逃避现实,其实读书是扩大现实,扩
大我们的精神世界。就算我们的亲身经验,也不妨多听听别人对相似的经验有什么
看法,以资印证。相反地,我认为不读书的人才逃避现实,因为他只生活在一种空
间。英国文豪约翰生说:“写作的唯一目的,是帮助读者更能享受或忍受人生。”
倒过来说,读书的目的也在加强对人生的享受。如果你得意;或是对人生的忍受,
如果你失意。 (余光中〈开卷如开芝麻门〉)
有关开卷的功能,下列何者完全不是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意旨?
(A)读书如同结交各类型朋友,且能不受时间与空间的侷限
(B)透过书本获取间接经验,就如同与相同遭遇者进行交流
(C)阅读提供从现实遁逃的可能性,让人获得片刻心灵宁静
(D)阅读能扩大精神空间,并增加人的幸福感及挫折忍受力
6.“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庄子‧天下》) 上文意旨与下列选项何
者最为相近?
(A)天地万物消长,一切都生生循环不息 (B)行事得理饶人,万万不可以赶尽杀绝
(C)世间所有事物,都有无限的可分解性 (D)反事避免强求,便能够保持生命健全
7.“皆知敌之仇,而不知为益之尤;皆知敌之害,而不知为利之大。” (柳宗元〈敌
戒〉) 下列选项中的史实,何者最接近前文意旨?
(A)项籍有百战百胜之才,而死于垓下
(B)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C)秦有六国,兢兢以强;六国既除,𫍙𫍙乃亡
(D)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
8.下列四句为“一副对联”,请依文意与对联的一般原则,选出正确的排列方式:
(1)茍有恒 (2)最无益 (3)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4)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A)上联:(1)(3);下联:(2)(4) (B)上联:(1)(4);下联:(2)(3)
(C)上联:(3)(1);下联:(4)(2) (D)上联:(3)(2);下联:(4)(1)
9.阅读下文,选出符合谢章铤观点的选项:
“吴子律云:‘辛(弃疾)之于苏(轼),犹诗中山谷(黄庭坚)之视东坡也,东坡之大
,殆不可以学而至。’此论或不尽然。苏风格自高,而性情颇叹,辛却缠绵悱恻;
且辛之造语俊于苏。若仅以大论也,则室之大不如堂,而以堂为室,可乎?” (谢
章铤《赌棋山庄词话》) 上引文字,论苏、辛二家,意在表示:
(A)辛弃疾词力追苏轼,但仍难望苏轼项背
(B)苏轼词一扫柔媚缠绵之情,故风格自高
(C)苏、辛二家词各有所擅,不必强加轩轾
(D)词尚婉约,故苏轼不得不让贤与辛弃疾
10.《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其意旨与下列何者最相近?
(A)勇于行仁 (B)好为人师 (C)任重道远 (D)仁民爱物
BBDCC CCACA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