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逐渐消失的宗教自由 (数据篇)

楼主: windcanblow (戏谑人生)   2016-12-25 14:49:06
※ 引述《neohippie (米国圣光肥鲁八嘎囧)》之铭言:
: 我觉得风可吹的论述很好笑,Davis 案件主角 Kim Davis ,被收押确实是“藐视法
: 庭”,什么叫藐视法庭? 就法官要她发出结婚结婚证书结果她不肯发阿,这
: 哪有敢不敢承认的问题? 这就是事实阿。是怎么会有错觉我不敢承认啥?
你没有不承认,你只是不讲而已。
这案件中,Kim受到同情的理由是她被关,而不是她被告,但是她被关的理由
根本与反同无关,若是更多民众知道详情,只会更不同情她。
: 我会说两位录像Davis的同志想红,是因为这是事实,你有看影片
: 也知道,他们两个一开始就在录了,不是说等到真的有问题觉得权益受损
: 才开始录的。而且当地人都知道,你同志想要证书开车去隔壁郡就好了,
: 这种一小时的车程在美国根本没什么大不了,除了想红以外还有什么
: 可以解释的方法?
你这时又恶意忽略Kim在这两位之前已经拒绝了好几对伴侣的事实。
你知道我怎么想?
我觉得Kim的行为被容忍很久,直到终于有检举达人愿意站出来,
揭露她这种行为。
所以我们现在有两种事实,一种是neo眼中的事实,一种是其他人看到的事实。
偏见让neo觉得,开车去别的地方结婚没什么大不了,故意要在特定地方结婚,
就是刁难当地的官员,但他不觉得这是偏见。
偏见也让neo无视那些已被Kim拒绝的许多伴侣,认定那个准备好证据的伴侣
一定是想红。
这无疑都是偏见,neo不只一次陈述他眼中的这种事实,我们也不只一次反驳了。
但他显然都没发现自己的观察有什么问题。
: Fixer-Upper 案件的同志根本不认识两位基督徒艺人,
: 直接在网络上发文就开始猎巫了。这些案件的相通点非常清楚,就是
: 同志刻意找上基督徒,意图要破坏别人的家庭与事业。还有哪些解释方法?
为什么一定要认识谁才能有合理的批评动机?
你若作为一个名人,要是本身是威斯特布路浸信会的信徒,
我猜会有很多人都会对你有意见,他们不需要认识你是谁。
: 最后,Kim Davis 没被开除是因为书记官是民选的,根本不是风可吹嘴的
: 啥教会在保护。你以为民选官员那么容易开除喔? 搞不清楚状况讲一堆
: 错误的废话。而且虽然Davis工作没丢,她还是要面对同志团体控诉的赔偿
: 费 (23万美金),你以为同志团体是好人,结婚证书有发就满意了喔? 才怪勒,
: 同志团体正在出全力要害Kim Davis破产。
她换了个地方还是当选了书记官呢,
我看不出她哪里有因为被同志迫害就选不上的状况,基督徒挺得很。
按照neo的看法,她换个地方当官就好了,有差那么多吗?
而且法律是中立的,Kim即使因为败诉赔偿,那也不是同志团体的问题,
而是她自己的歧视与偏见所导致的。
: 我觉得风可吹好像没有搞清楚,一开始我就在讲说同志团体对基督徒的迫害
: 是确实存在的,而且其实我引用数据都很保守、都是用最低标、所有美国
: 成人的数据。我只看基督徒的话数字是从 60%长到 77%。这个数据是在讲
: 什么?真的有同志团体在迫害基督徒这种事,绝对不是风可吹一直宣称什么
: 只有零星个案这种谎言。 
实质迫害跟某种想像中的自由度降低是两回事。
巴纳集团这几年的统计都显示出基督徒的焦虑是不争事实
因为基督文化正失去影响力跟话语权
但这不代表他们可以把自己的失势视为某种宗教自由的丧失
不然你把那份统计的问卷拿出来,我们来看看是怎么个研究法?
: 至于台湾教改的部分看维基就好了阿 ( https://goo.gl/Yqqx1e )。维基上写的是
: 教改小组 1998年才成立,当然是差不多 2000年开始执行。这有什么问题? 教改
: 开始之前全台湾有多少比率的人可以念大学? 教改之前有几间大学? 上大学有难?
: 是像同婚一样公所登记一下就好了,还是需要苦读好几年,有家庭背景、有头脑、
: 还有运气才可以上? 如果你要看大学升学率,当然要看教改以后的,不然勒? 
没有人要跟你谈教改,我们谈的是特殊身份的教育优待,
远在教改前就在执行了,但显然单一政策并不会立即提升原民的教育程度。
看来你也同意这点,否则不会认真去找教改的资料。
: 而且上学很累也很辛苦,是要花二到四年才可以完成的,你要结婚证书
: 去公所只要十分钟就可以完成,非常方便的同婚权利居然好意思把原住民教育率拿来讲。
: 其实我觉得这串最悲哀的的还是风可吹在上篇文 (#1ONRpHta) 执意要我
: 对同婚数据脑补因素,因为这样才算是没有“偏见”。但问题是数据根本没有任何可以
: 脑补的点,事实是同婚率完全没上升,诚实的解释只有一个: 十个同志有九个不想结婚
: 。
: 风可吹这种恶毒且蓄意的标签其实与其他同志团体是一样的,他不能接受实话,他必须要
: 你撒谎支持同婚,不然就把你贴上歧视标签。这是一种匪夷所思的恶毒且不可理喻
: 的态度,也是我们有学术修养的人应坚决反对的。
neohippie自己都知道,原民的大学教育普及化,
不可能因为在30年前给他们有特殊身份加分,就能马上成效
是因为后来的教改,才能促进他们更容易进入大学
一个族群的权益,不可能因为单一政策而提升,不管是neo,或其他人,
大概都能同意这点。
但是讲到同婚的普及化,neohippie却能斩钉截铁地说
“同志就是不想,用一年就能看出同志的意愿”,
而不是像其他人去思考“同志是否不容易找寻伴侣?”
“伴侣面临的社会压力是否短时间内无法因为合法而克服?”
为什么?就是偏见而已吧。
偏见让neohippie觉得,
“没有任何其他理由,除了同志没意愿”可以解释为什么同婚率上不去。
偏见让neohippie觉得,
结婚只是去登记一下就可以的事。
偏见让neohippie认为,
身为同志就必定是准备好好的,身边都有长久的伴侣,
随时可以结婚,只待同婚合法就能步入礼堂,就像上厕所一样,同婚合法化,
只是某种排队过程而已。
neo或许是很好的学术人,但我们看得出来,
偏见是如何的在他不自知的情况下毒害了他的判断。
否则任何一个有学术素养的人,绝不可能武断地从一年的数字里,
去解析一个族群心里在想什么。
作者: wayne1027 (涿郡屠夫張翼德)   2016-12-25 15:00:00
换个角度想,此人亦算得上巧言善辩,可惜是坏的那方面貌似信了基督教都会有这种倾向,不愧是传了两千年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