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三十二主日
信仰必须言行一致【福音:谷十二38-44】
那时候,38耶稣在教训中又说:
“你们要谨防经师:
他们喜欢穿上长袍游行,在街市上受人请安,
在会堂里坐上座,在筵席上坐首席;
他们吞没了寡妇的家产,而以长久的祈祷作掩饰:
这些人必要遭受更严重的处罚。”
耶稣面对银库坐着,看众人怎样向银库里投钱,有许多富人投了很多。
那时,来了一个穷寡妇,投了两个小钱,即一文铜钱的四分之一。
耶稣便叫他的门徒过来,对他们说:
“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个穷寡妇比所有向银库里投钱的人,投得更多,
因为众人都拿他们所余的来投;
但这寡妇却由自己的不足中,把所有的一切,全部的生活费,都投上了。”
Thirty-second Sunday in Ordinary Time
Gospel MK 12:38-44
In the course of his teaching Jesus said to the crowds,
"Beware of the scribes, who like to go around in long robes
and accept greetings in the marketplaces,
seats of honor in synagogues,
and places of honor at banquets.
They devour the houses of widows and, as a pretext
recite lengthy prayers.
They will receive a very severe condemnation."
He sat down opposite the treasury
and observed how the crowd put money into the treasury.
Many rich people put in large sums.
A poor widow also came and put in two small coins worth a few cents.
Calling his disciples to himself, he said to them,
"Amen, I say to you, this poor widow put in more
than all the other contributors to the treasury.
For they have all contributed from their surplus wealth,
but she, from her poverty, has contributed all she had,
her whole livelihood."
福音朗読 マルコによる福音书 12章38~44节
イエスは教えの中でこう言われた。
“律法学者に気をつけなさい。
彼らは、
长い衣をまとって歩き回ることや、
広场で挨拶されること、
会堂では上席、
宴会では上座に座ることを望み、
また、やもめの家を食い物にし、
见せかけの长い祈りをする。
このような者たちは、
人一倍厳しい裁きを受けることになる。”
イエスは赛銭箱の向かいに座って、
群众がそれに金を入れる様子を
见ておられた。
大势の金持ちがたくさん入れていた。
ところが、一人の贫しいやもめが来て、
レプトン铜货二枚、
すなわち一クァドランスを入れた。
イエスは、
弟子たちを呼び寄せて言われた。
“はっきり言っておく。
この贫しいやもめは、
赛銭箱に入れている人の中で、
だれよりもたくさん入れた。
皆は有り余る中から入れたが、
この人は、乏しい中から
自分の持っている物をすべて、
生活费を全部入れたからである。”
【经文脉络】
上个主日的福音记载耶稣和一位经师谈论“第一条诫命”的过程,福音作者在故事结尾说
道:“从此,没有人敢再问祂。”(谷十二34)这句话表明耶稣和犹太人的争论到此结束
。在此之后,马尔谷记载了三段耶稣的言论:“关于默西亚身分的问题”(35-37)、“
指摘经师”(38-40)、和“穷寡妇的奉献”(41-44)。由于这些谈话都是耶稣主动发言
,因此不再是争论,而是耶稣所给予的教导。教会邀请信仰团体在这个主日弥撒中,一起
聆听耶稣这段言论中的后两个教导(谷十二38-44)。
经师的一般外在形象
主日的福音第一段是耶稣对于经师的指责(38-40),相对于上个主日福音中独特的经师
,这段经文给予我们耶稣时代经师们普遍的面貌:他们在乎人们对他们的观感,喜好在大
庭广众之下受人尊敬(38-39)。虽然经师们的外在表现令人厌恶,但其实也不过是一般
公众人物中常见的言行,似乎并不值得耶稣如此严厉的指责。然而,耶稣提醒人们谨防经
师,并不只是因为他们爱好外在虚荣面子,而是有其更深层的内在理由。
犹太社会中的寡妇
耶稣对经师们的严厉指责,在于揭露他们伦理上的恶行:“他们吞没了寡妇的家产”(40
)。在犹太社会中,寡妇是特别受到天主保护的人,梅瑟法律清楚地强调“对于任何寡妇
和孤儿,不可苛待;若是苛待了一个,他若是向我呼求,我必听他的呼求。”(出二二
21-22)相同的言论,在先知们的宣讲中也常常出现。而寡妇们也常常是最愿意牺牲奉献
的,就如同下面的故事所显示的(41-44)。
经师的虚伪
经师们丑陋的行为不只是“吞没寡妇的财产”,而更在于“以长久的祈祷作掩饰”(40)
,耶稣在此特别严厉地指摘经师们的虚伪。玛窦福音也揭露了经师们虚伪的形象:“经师
和法利塞人坐在梅瑟的讲座上:凡他们对你们所说的,你们要守;但不要照他们的行为去
做,因为他们只说不做。”(玛二三1-3)。耶稣的批评,主要是他们的生活和行为彻底
违背他们的教导,由于他们虚伪不实,必会遭受更严重的处罚。
圣殿的“银库”
这个主日福音中的第二段经文是一个具有“比喻”特质的故事(41-44)。这个事件由耶
稣在圣殿所遇到的一个具体情况所引起,针对自己所看见的事情,祂给予门徒一个“机会
教育”。
故事的开始叙述“耶稣面对银库坐着,看着众人怎样向银库里投钱”。世上所有的宗教庙
宇几乎都设置有捐献箱,耶路撒冷的圣殿也不例外。希腊文中“银库”具有双重含意,同
时表达接受祭献的“捐献箱”以及圣殿的“宝库”。银库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圣殿中所举
行的礼仪以及其他各项所需的花费,几乎全由这里支付。
富人与穷寡妇的捐献
福音作者以生动的戏剧性手法,描述耶稣所观看到的情景:“许多富人投入了很多……
一个穷寡妇投入了两个小钱。”关于富人所提供的大量捐献,基本上不值得特别注意,这
个情况在这里的价值只在于和这位寡妇“两个小钱”形成强烈对比。按著当时的罗马币制
,两个小钱就是一文铜钱的四分之一,其价值微乎其微的。但是,耶稣有另一套衡量价值
的标准,祂指出这两个小钱是穷寡妇“全部的生活费”(44)。虽然她穷的只有二个小钱
,却没有为自己的生活所需留下“一个”,显示出她为了天主而完全忘记自我的精神。
天国的价值观
这个鲜明的对比触动耶稣,祂有感而发地开口教导门徒。耶稣指出这个寡妇所捐出的钱虽
少,但是其价值比所有向银库里投钱的更高,因为别人只是拿自己所剩余的来捐献,而穷
寡妇则是将生命的必需品捐赠出来。耶稣的言论表达出犹太人最根本的思考方式:人的一
切全是神的恩赐,面对神;人完全是负债者,因此和神往来的最正确态度就是毫不保留地
把自己奉献给神。
从福音经文脉络来看,这个小小的事件,更强化了前一段经文中耶稣关于经师的指责(40
)。就更大的经文脉络而言,耶稣从进到耶路撒冷后,就不断地遭受犹太领导阶层(富人
)的反对与阻挠,对马尔谷而言,这个穷寡妇的表现,和前面所出现的一切权贵人士的行
为相较,更是强烈的对比。
【综合反省】
历史上妄用宗教权位、以宗教作为掩护的伪善罪行层出不穷。因此耶稣揭露经师的虚伪面
貌,加以严厉谴责,具有超越时空的幅度。耶稣教导我们不可对宗教性的狂妄做出丝毫让
步,应该将之完全排除于宗教实践之外。
相对而言,这个贫穷的寡妇就是信仰的模范。祖传的信仰告诉她,生命中所有的一切全是
来自于天主的恩赐,也应该完全的奉献给祂,她经验到信仰中的天主,同时也以生命回应
了这个信仰。
中文: 思高读经推广中心 (思高中文圣经)
http://www.ccreadbible.org/ccdaily
英文: 美国主教团 (New American Bible)
http://www.usccb.org/bible/readings/
日文: 保禄孝女会 日本管区 (圣书 新共同訳)
https://www.pauline.o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