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为何香港人心未回归?

楼主: jacksonyeh (华思格)   2012-07-03 11:36:58
七月一日是香港主权移交给中国15周年的纪念日,访港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期望各界能
够“认真总结宝贵经验”、“团结一致向前看”。然而北京所面对长期悬而未决的困扰却
是为何香港主权回归,人心却远远尚未回归?对于特区政府的“扶持”往往被视为干预,
特别是在近年“中港融合”的大潮之下,为何两地社会利益冲突与认同抗拒的现象却不断
发生?这必须从香港的近代史来解答。
1967年,受到本地劳资纠纷与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外溢影响爆发了著名的“六七暴动”,事
件带来社会的骚乱与恐慌,当时在香港的住民更首次明确地选择拒绝中国的制度与生活方
式,宁愿支持港英殖民政府,也不要一个共产主义与疯狂革命下的政权,“香港人”的本
土意识随后遂逐步产生。
八十年代初期中英两国关于香港前途的谈判中,港人在政治上被迫沉默、无能参与决定自
己的未来;八九年的“六、四事件”更一度激起百万港人游行支持,再一次确认了港人对
中国的复杂情感,那是对于历史文化与民族血缘的认同,却也是对政治制度与生活方式的
排拒。在九七前,可以说绝大多数的港人是在没有选择的被动情况下面对“回归祖国”,
心里充满犹疑与不安。
九七之后,在政治上面对中共党国依旧不分的现况,使得港人对“中国人”身分认同不断
地产生疏离与排斥感,近年大陆维权人士遭受当局的残酷打压,更屡次激发起港人素朴的
同情与支持;在社会文化上,随着更多港人“北上”工作、旅游、甚至婚姻而获得亲身的
“跨境经验”,更使得港人体会到两地的文化鸿沟与实际差异,进一步强化/复杂化原有
的身分认同。
这一种人心未回归的现象在青年中特别显著。根据香港大学的调查显示,年纪愈轻的港人
对于成为中国国民感到自豪的比例愈低,对北京中央政府香港政策的评价亦愈负面,其中
18至29岁的受访者更有近八成表示没有因成为中国国民而感到自豪。这再次印证了新一代
的香港人在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与相伴而来的焦虑下害怕失去香港本土的价值和身分。
十五年来,北京对香港各方面的干预与影响日深,一再地用各种理由拖延民主化的进程,
亦使得许多港人感到失望与挫折。根据香港中文大学的调查显示,港人对北京是否落实“
一国两制”的态度愈趋怀疑,只有三成受访者表示肯定,较十年前大幅滑落近半;过去十
年对中央政府的印象亦一年比一年差。
然而,北京始终强调中港之间的冲突仅属个别事件,而非根本矛盾,不应该因此而否定两
地交往取得的巨大成果,企图加以淡化,明显未能正视其根源与严重性。从历史来看,香
港人心未回归乃是在“先天不足”(恐共、厌共)与“后天失调”(管治失当、介入干预
)下所造成,是屡次“痛心疾首”(谎言、打压)下的累积,而关键并非港人“不爱国”
,而是北京的一套“爱国、爱港”标准无法为香港主流社会所接受,除非北京能在政治制
度上有所调整,更为尊重民主与人权,否则人心回归又谈何容易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