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香港”的诞生

楼主: jacksonyeh (华思格)   2012-04-05 20:55:59
3月25日的午后,随着第四届行政长官选举结果的正式揭晓,“新香港”就要诞生了。香
港社会这几年来从未如此焦虑,空气中仿佛也弥漫了躁动与不安,非亲历将难以体会。这
一场“选举”已非小圈子、“鸟笼民主”所能形容,不少评论均公开批评其低劣与荒谬,
使人充满无力感。“新香港”的诞生标志香港回归后的重大阶段变化,应予重视。
香港特首由1,200名选举委员会委员以不记名方式选出,取得超过六百票有效票即告
当选。按香港《基本法》附件一的规定,选举委员会应“具有广泛代表性”,然而从实践
上来说根本并非如此。2011年年底,我亲眼目睹了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选举的举行,事实
上已登记投票人数目仅24万人、投票率仅达27.6%,即六万多人投票,其民意代表性甚至
不如同期有近290万合格选民、投票率41.49%的区议会选举,尚且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标
准不定,以高等教育界为例什么职务符合选民资格在各校间竟有所差异,甚至原本享有的
投票权竟然被剥夺却缺乏合理解释。在这样不清不楚、界线模糊、缺乏代表性的情况下,
1,200名选举委员会委员即告产生,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席次更属于自动当选或是当然委
员。
三位候选人唐英年、何俊仁,以及梁振英都有值得让人针砭之处。前政务司司长唐英
年家境殷实,从政以来仕途平顺、立场保守对香港民主发展可谓无甚贡献,主要受大地产
商与商界的支持。唐原本最被看好,然而在接连被揭露婚外情、豪宅僭建等丑闻,由于应
对不当、丑态百出而遭市民耻笑与唾弃,民意支持度遽降。何俊仁是民主党主席,号称代
表泛民主派,事实上泛民内部却存在对选举态度与路线的严重分歧。何的参选旨在凸显小
圈子选举的丑态与不公,然而需要检讨的是其民意支持度甚至不如丑闻缠身的唐英年。前
行政会议召集人梁振英则长期受到北京方面的重视与培养,主要代表部分退休公务员和本
地二线企业的利益。梁早先民意并不看好,然而因为竞选工程包装得当在缺乏政府经验与
团队的奥援下,民意支持度反而后来居上。
香港是“部分民主”的社会,行政长官与立法会均非由普选产生,因此民意支持度并
不代表政治实力,也难以填补制度正当性的缺乏。在历经了低劣与彷如嘻闹的两场选举辩
论会后,不少港人对于长期疏懒而只等待北京钦点的唐英年固然不齿,对于梁振英的可能
当选反而更深感恐惧,这不能不说是香港民主的悲哀、也是犬儒与旁观的恶果:不愿意接
受一个丑闻缠身、愚蠢而诚信破产的猪(唐);却要面对一个“可能”长期做为中共地下
党成员、形象较佳但城府莫测的狼(梁);对于拥有近三十年政治服务经验、较为进步开
明的民主派候选人(何)却也不支持。
民众知道政纲应是选举活动的核心,但是也清楚地明白北京才是左右选举结果的关键
。北京对选举的介入已经不是间接动员或暗示选委如此“简单”,更是直接经由驻港机构
赤裸裸地对学者、媒体施加压力或指点批评,“无影的手”使人恐惧。梁的可能当选被解
读为中央(共)正式直接统治香港以及“一国两制”的实质破产、徒留虚名,建制派虚伪
的团结更受到内哄而严重破裂,有人因此愤恨“五十年不变”终究只是一场骗局,事实是
香港十五年就变了。我因此记录下“新香港”诞生的经过立此存照,纪念一个城市的重大
变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