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年参加了三位长辈的“做七”往生超度法会 3

楼主: jason4qq (共构共构~柯P社会宅澳购)   2024-04-07 09:30:59
※ [本文转录自 Buddha 看板 #1c4VSsTI ]
作者: jason4qq (杨子颉 Charkha店长) 看板: Buddha
标题: 我一年参加了三位长辈的“做七”往生超度法会 3
时间: Sun Apr 7 09:30:28 2024
【我一年参加了三位长辈的“做七”往生超渡法会】 3
这篇文章会有佛法的分享,以及个人学习的心得与体悟。若你在阅读时有任何感想,不管
认同与否,平静或者被扰乱,都欢迎留言给我。欢迎讨论,一起学习。
〈佛法为方法,解脱为目的。 不要把方法变成目的。〉
以下将佛陀所教导如何解脱“苦”,得到快乐的内容称为“佛法”。为了传承佛法而形成
的团体,以及文化与制度称为“佛教”。
佛陀在2500年前所说的语言与思想,是对应到当时的科学、宇宙和宗教观点所说的。
我认为会过时的是2500年前的科学观点,而不是佛法本身。
佛法是修行的知识。 是“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与“修”所成慧,三种“慧”
交互而成的结果。 文字或影音的资讯吸收,都是闻慧的阶段。还需要心的思惟,才是第
二阶段的思慧。实际修行佛陀所说的教导,而不只是当成理论或者知识,也就是最重要的
“修”部分。过去我和许多台湾人一样,都习惯把佛法当哲学来研究,仅作为一种认识世
界的方式,但是没有亲身经验,是无法体会过去先贤们试着透过文字表达的内涵。
因此有些佛教的传统像是禅宗,主张过度钻研反而可能会扰乱我们的心,实际上会阻
碍得到智慧的修行。强调“教外别传 不立文字 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的身体经验和
宗教体验面向,提醒我们不要拘泥于文字。应该要把“法”作为舟,到了彼岸,连舟都可
以放弃了。这不妨碍我们了解真实的佛法为何。我们先记得这样,然后让我们继续“智慧
”的攻略。
〈佛的智慧是灭苦的方法 ─ 止、观之道〉
佛教的目标是修行一种特殊生活方式,以实践灭苦之道,包括修学道德行为的“戒”
、禅观技巧的“定”,以及佛陀在菩提树下直接体悟的“慧”。这智慧包括一切有为法的
三种特相:“苦”、“无常”;和有为法与无为法中共通的“无我”。“有为法”,指的
是会受因缘生灭影响的道理法则,是受时间影响的现象。“无为法”则是不生不灭的永恒
的真理。
我们常常会把“无常”、“无我”当成口号挂在嘴边,却往往不了解它的原意是:
“万物皆在变化当中,根本没有一个恒久不变的自我在轮回。”能够彻底了解这点,就可
以完全的解脱,熄灭烦恼。南传的“三相”和汉传的“三法印”,事实上在说同样的东西
。重点在确保经典的内容,在传承过程没有歪楼。
(一)、诸行无常:这一真理,说明了一切事物都在因缘法则下不断地迁流变化,其中没有
什么永恒不变的东西。在从前或许不容易了解,由于近代科学进步,已经不甚难懂了。想
像一下化学中所讲的原子,次原子微粒不停运转的情形。这诸行无常的真理,是从纵的时
间方面来说明的。
(二)、诸法无我:我,在佛法里有它特殊的定义。一般人总以为有一个独立存在的“我”
。依佛法讲,事物都是因缘和合的暂时存在,其中没有什么可以独立自存的。 有为法 +
无为法= 诸法,都是无我的。
这些道理不是要我们死背当作教条(虽然很多人都这样做),佛陀提供了他自己体验证明的
方法道路,希望大家试试看。
接下来说明上述观念形成的缘故,贯穿整个教导的“四圣谛”,解脱轮回方法的“十二因
缘”观,以及灭苦的方法“八正道”。
〈四圣谛〉
四圣谛最早的摘要如下:
苦圣谛者,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愁悲忧恼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与求不得
苦,略说五取蕴苦。
苦集圣谛者,即渴爱后有、喜贪俱行与随处欢喜,亦即欲爱、有爱与无有爱。
苦灭圣谛者,即于此渴爱断除、抛弃、灭尽与舍离。
苦灭之道者,即八支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与正定

这四谛不是佛教信仰的教条,佛法的起点是苦的真相,但这不是要说服其他对自己生活感
到满意的众生,告诉他们生活其实是痛苦的。而是表达不论众生怎么样,因为“无常”的
关系,他们迟早必定会遭遇与面对“苦”。
当我们在享受某种事物,甚至无事烦心而悠然自得时,事物终究仍会改变。我们所经历的
一切事物皆会改变,所以说“诸行无常”。
苦集:苦的起因是“贪”、“嗔”、“痴”。对美好感受的喜爱,对不好感受的厌恶
,苦生起的主因是“渴爱”,渴爱表现出“欲爱”、“有爱”与“无有爱”三种。
“欲爱”是指对五官感受的贪欲。“有爱”是指对永久存在,以及有了还要更多的欲望。
“无有爱”是对于存在的否定,渴望从世上消失。 我们也许希望自己拥有不朽的灵魂,
或也许相信死后将彻底消失,从佛教观点来看,这些信念都是渴爱的产物。
“渴爱”还会进一步被具体化为四种“执取”,执著追求的意思。我们喜欢的各种事物激
发内心的欲望,渴爱的结果造成我们执取事物,并想要拥有他们。“执取”可以分为“欲
取”、“见取”、“戒禁取”与“我语取”。
渴爱欲乐的“执取”,即为“欲取”。
“见取”是来自对看法或见解的执著。
“戒禁取”是对于戒律和规定的执著。“我语取”则是对于有“我”的说法的执著。这里
的关键是渴爱与执取,而非它们爱取的对象。所以不是美好的感受、各种见、戒禁与和“
我”有关的说法造成痛苦,而是我们的执取。
佛陀说执著世界观与命运论,其实阻碍了我们在解脱道上的进步,对于解脱毫无助益。若
我们执著在哲学和观念上的区分见解,而未踏上修行之路,就像原地踏步。
《摩罗迦小经》纪载了佛陀不解释的十件事。十无记。世界是否是永恒的?世界是有限还
是无限的?灵魂与身体是否是同一个?如来死后是否存在?最后四条原文是
7.如来(佛或阿罗汉)死后存在?
8.如来死后不存在?
9.如来死后既存在又不存在?
10如来死后既非存在又非不存在?
用这么绕口的方式表达,关乎于佛法对于生命与轮回的独特观点。
关于世界究竟本质的这些“见”是心理执著的表现,它其实是人们永不满足的“贪爱”的
显现,佛教思想将它视为苦的起因。无论相信世界是不是永恒的,都还是有生、老、死、
愁、悲、忧、恼,所以佛当下说法对治它。
〈什么是诸法无我〉
佛教因为不断生灭的“无常”实相,所以认为其实没有“我”和“我见”。
这样对于我(atman,或自我)的批评,是基于印度早期婆罗门经典《奥义书》中的观念,
有一个恒久不变的“常我”的存在。它潜藏在各种变化经验底下,且是它们的基础。它也
等同于被称为宇宙的终极实相“梵”的潜在基础。现世被视为是一种被幻象蒙蔽,“梵”
被扭曲与不完整的情况。追求“梵我合一”时必须舍弃与现世的根本联系,人可以透过布
施、敬神、口诵陀罗尼(“唵”om)和瑜伽来追求。
佛则是从“五蕴”,即色、受、想、行与识来分析“我”。用我们无法究竟控制五蕴中的
任何一蕴,来解释“无我”,以下从物质面“色”来分析:
“身体不是自我。若身体是自我,则它不可能会生病;
我们也能够说:‘让我的身体像这样,让我的身体别像这样。’
但正因为身体不是自我,因此它可能会生病,
我们也无法说:‘让我的身体像这样,让我的身体别像这样。’”
色蕴如此,其他四蕴也是一样。在静坐中,是否有些无法控制的感受,腿酸腿麻生起?或
者某些画面和念头自然地生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