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法语] 五停心观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24-02-14 11:08:20
: [3] 此处提到"净行所缘者,由此所缘能净贪等增上现行,略有五种",即五停心观的所缘
: 延伸阅读,此处内涵版上曾有ykkdc发的系列文:
: [分享] 达赖喇嘛西藏宗教基金会佛学课:广论止
补充:相关除了可延伸阅读如上提到系列文,其他个人在板上也po过许多止观相关教授
刚回顾一下,个人在板上分享的禅定(奢摩他)修学,最早是2009年的达赖喇嘛尊者教授。
前文提到,佛陀在经中开示修学止观,是以意知所缘影像(义共相)修学,相关补充如下。
摘自末学2009年于本板分享的达赖喇嘛尊者教授:
由正定功德获得奢摩他后,现法乐住,身心喜乐以及由获得身心轻安(禅定降伏五盖
等粗重烦恼多不现行故身心轻安),就能够随心所欲的去修学善法;因为断除了一切散乱
,正念正知的力量就非常强大,我们就不会再去造诸恶业,随所修善就非常地强而有力。
在修禅(禅定奢摩他)的时候有四种所缘:周徧所缘、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和净惑所缘。
周徧所缘又可以分四种: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事边际性、所作成办。
有分别影像是毗钵舍那(观)所缘,无分别影像是奢摩他(止)所缘。
“影像”(义共相)的意思,这个像并非是我们对面所看到的佛像,而是意识缘取佛像
的内心所现。有分别与无分别的区别,在于有没有去做观察。
(注:前五知的显现境是自相,内心意知的显现境是共相,修习止观时的所缘是义共
相、不是自相。言影像者,谓非实所缘自相,唯是内心(意知)所现彼相(义共相)。)
此影像(义共相)为何所缘?有五种净行所缘、五种善巧所缘和二种净惑所缘。范围
非常广,我们可以缘任何的所缘境,佛像、数息等,一切的世俗谛和胜义谛。
“事边际”的意思,是它所缘的边界,事边际性包括尽所有事边际性、如所有事边际
性,也即包括一切法。
如所有性,就是诸法的空性,诸法的究竟性就是无有自性;尽所有性,如于五蕴所含
摄的十八界及十二处、四圣谛等一切法。
以果来说,就是由奢摩他和毗钵舍那所产生的不同的三摩地层次。
>>>>>
[1] 《解深密经》卷第三〈分别瑜伽品第六〉(唐.玄奘法师译)
“佛告慈氏(弥勒)菩萨曰:善男子!一是奢摩他(止)所缘境事,谓无分别影像。一是
毘钵舍那(观)所缘境事,谓有分别影像。二是俱(止观)所缘境事,谓事边际、所作成办”
《深密解脱经》(解深密经另一译本早于玄奘译本):“佛言:以唯是心(意知)观彼境
像(意知显现的对境是义共相),何以故?我说但是心意识观得名故(止观是以意知修习)”
[2] 摘自:达赖喇嘛尊者法语
我们修练的时候,应当暂时抛开前五知,多关注第六意知,这其中有奢摩他(止)也
就是专注一境的认知,以及毗钵舍那(观)也就是分析式的禅修,这二者只属于第六意知
,与前五知毫无关系。应当多用时间于内在的价値上,多关注(内在)第六意知的品质。
(注:如尊者提到,止观修习属内心第六意知,尊者说止观二者只属第六意知与前五
知毫无关系,就是说,修习止观时,不是追逐前五知的对境,眼知、耳知等前五知的对境
是色声香味触,修习止观时不是追逐前五知外境的色声香味触,而是要把心拉回,所以修
习止观时是内观,内心意知修习止观的所缘,即意知的对境,不是前五知的对境,意知的
对境是义共相,如修慈悲、四圣谛、空性等,都不是前五知能缘到的,而是意知的所缘,
当我们意知于所缘不分析思惟,称为止修,而当意知于所缘解剖分析思惟,称为观修。)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