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佛教的“戒”是什么意思?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24-02-12 07:29:13
补充整理自己推文:
#1DCRArWv [法语] 三学(Trisiksa)──增上戒学 达赖喇嘛尊者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295102645.A.839.html
↑2011年从书本keyin,现在回顾可能翻译关系有些地方似乎译得不是那么精确有待商榷。
达赖喇嘛尊者简介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并提到这一切戒律的基础在于十善业道。
(注:如尊者传授佛教密乘戒前,会先传授菩萨戒,菩萨戒又称三聚净戒含摄别解脱戒。)
戒是戒除、遮止,总的来说,遮止身三(身的三种恶行)、语四(语的四种恶行)、意三
(意的三种恶行)的十种不善业道,如《大智度论》云︰“十善(十善业道)为总相戒。”
在十善业道的性戒上,佛制别解脱戒,所以别解脱戒是性戒、制戒双具,如南山律说
:“戒(佛陀制戒)为圣道(佛教圣道)本基,轨成出离之道(能出离苦苦乃至出离行苦)。”
又,外道也有戒定慧,但是,外道的戒定慧不能称三增上学,佛教的戒定慧又称三增
上学,冠以"增上"表示能获解脱。
>>>>>
[1] 佛典当中,将十善业道称作“非律仪非非律仪”。
“非律仪”指十善业道并非佛陀的制戒,然而,“非非律仪”指十善业道也并非不是
戒,十善业道也是一种戒,这样的戒,虽然它不是佛陀制戒,但也是一种戒,属于性戒。
《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欲界天,持戒果报故”此处的持戒,指行持十善业道,
十善业道包括遮止意三不善,例如,念天的果报是遮止意不善的贪欲、瞋恚而令心质直。
(念天的果报,不是说忆念天会生出果,是指思惟天人由什么善业得生天而我也起如是行)
何谓性戒?属法性之理,无论佛出世或不出世,此法性是法尔、法如、法是,所谓善
因得乐果、恶因得苦果的业果,由十善、十不善而致善、恶趣,此法性之理,不违法性。
[2] 摘自:慈悲心与空性/达赖喇嘛尊者〈一九九七年莅台弘法开示〉
正知与正念的训练就来自于增上戒学。此中关于增上戒学,也就是别解脱戒,它有几
项的分别,几项的种类,可以分为出家的别解脱律仪与在家的别解脱律仪。在家的别解脱
律仪也就是在家戒,有八关斋戒与五戒;而出家戒有沙弥、沙弥尼戒,以及比丘、比丘尼
戒。我们的大悲善巧世尊,为了能够救护、救拔他教化的众生,观待他所要教化众生的能
力根器机宜而施予不同的教诫,这一切教诫的根本在于断除十恶业,也就是行持十善业。
别解脱律仪它是一种出离戒,是一种救畏的戒,也就是说必须在出离心的摄持上(..下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