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处
https://sutranet-org2.blogspot.com/2020/05/blog-post_21.html?m=1
佛教徒必须遵守“戒律”,而不同身份的佛教徒,所守的戒律也有所不同。到底“戒
”是什么?我们现在就来探讨一下。
在二千多年前,佛陀成道后开始讲经说法、建立僧团,最初并没有制定戒律;但是随
著僧团越来越大,佛弟子越来越多,为了规范佛弟子的行为,使佛法能较为稳定的延续,
于是佛陀开始制定戒律。在现代的佛教中的“戒”,并不是一次就制定完成的,有一部分
是在佛弟子中,有不适宜的行为发生后,佛陀才宣布往后不能做这样的行为。这些就是佛
教中“戒”的由来。由此可知,“戒”的功能是用来防止“不适宜的行为”产生,因为这
些行为会妨碍佛弟子的修行,所以佛陀要求佛弟子不能有这些行为。
持戒不但可以防止错误的行为,还可以使我们的心清净,心清净了,就能产生“定力
”,使修行者容易入禅定,然后再进一步得到“智慧”,所以佛法中有“戒、定、慧”的
说法。在佛教的正法时期,甚至只要依著戒律修行,就能成就解脱,得到果位;因为那时
人心淳厚,持戒能持的很彻底,由此也让我们了解“戒”在佛法修行过程中的重要性。
汉传佛教的“戒”大略分为:在家人的“五戒”、“八关斋戒”,出家沙弥、沙弥尼
的“十戒”,比丘戒(二百五十条)、比丘尼戒(三百五十条),菩萨戒(十重四十轻)。戒律
在经过二千多年的传播和不同典籍的解释、分类后,虽然基本上重要的戒没有太多变化,
但有很多戒律都已经产生分歧。记载戒律的经典有:四分律、大乘梵网经、菩萨地持经等
。在今日的南传佛教戒律则是遵循“巴利律藏”,藏传佛教也有自己的律典,此外,修持
密法的人则必须守“三昧耶戒”。
最基础的“戒”是“五戒”,无论是在家、出家都必须持守;五戒就是:不杀生、不
邪淫(不淫欲)、不偷盗、不妄语、不饮酒。虚云老和尚曾说:“如果能基本五戒持得清净
,其他枝末就易持了。”佛弟子在持戒之前,要先“受戒”,就是从已经受过戒的出家法
师那里,透过仪式,接受戒律,等于是宣告自己已经接受戒律,愿意持守那些戒律,通过
这样的发心,能增强佛弟子持戒的决心,如果受戒的人违犯了戒,是会遭受果报的,而且
比一般未受戒的人来的严重,尤其是明知故犯的人。
那么,“犯戒”有没有补救方法?有,如果是轻的罪,可以对一个出家法师表示忏悔
,借由向人说出自己的犯戒行为来忏悔,以求改过的机会;如果是重的罪,除了有可能被
逐出僧团之外,也是要更为诚心的忏悔,并告诉自己以后不能再犯,这样也许有机会免除
罪报。
对于重要的佛教戒律,基本上各个宗派都有共识,但有一些不合时宜的戒,却经常引
发争论;有些人认为“戒”不能更改、放弃,要依照佛陀所制来遵守,有些人则认为:应
该淘汰与时代不合的小戒律。这样的争论没有正确的答案,但是更加重要的是:基本的戒
应该是必须持守的,佛陀在将入涅槃之前,曾叮嘱大众,要“以戒为师”,可见戒律在佛
法中的重要性,其目的在提醒自己,对“错误的行为和意念”,要保持警醒,才能保持心
的清净,好好地修行,让自己得到真正的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