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般若八事七十义--修持大乘法的界限-14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23-09-16 19:43:27
(续前篇...)
摘自:《现观庄严论明义释04》洛桑却佩格西讲授/法炬法师翻译 2008-03-27
  请看文,“闻此颂后,诸随信行者,初即于此不起怀疑,立生净信。诸随法行者,亦
由离一异之自性故等之量,了知基﹑道﹑相无生,于颂义所说之般若波罗蜜多,不见有违
害。”
  《现观庄严论》的礼赞偈是赞颂三智的圆满功德。钝根者听了,毫无质疑的马上生信
;利根者却不马上生信,会以正理观察至尊弥勒在《现观庄严论》的礼赞偈里称赞的,到
底是不是真的?下面讲到利根者如何观察生信。
《现观庄严论》的礼赞偈,第一句赞颂“基智”,基智能引导声闻﹑独觉的补特伽罗
迈向解脱地,声闻﹑独觉众要迈向解脱地,必须要断除我执﹑证得无我才能迈向解脱地,
由此可知,基智现证补特伽罗无我。
第二句赞颂“道智”,圣位菩萨行世间利的无上方便就是“道智”。行世间利的无上
方便既然是道智,由此可知,道智现证空性;若未现证空性,将不成为菩萨行世间利的无
上方便。
第三句赞颂“相智”,佛世尊转动所有法轮的增上缘是相智,相智也必须现证空性。
  利根者看了这三偈后,心中想:基智必须现证补特伽罗无我﹑道智必须现证空性(无
实有)﹑相智也必须现证空性(无实有)。
因此会加以观察,到底基﹑道﹑相三者是否谛实成立?透过“离一异体性故等”的正
理,“等”字包括很多正理,了解后,在心中生起了悟之量。
  要成立“无谛实成立”,有离一异正理﹑金刚屑正理等很多,因为要花很多时间解释
,在这里不说。这里举的是“离一异”的正理。
基智缘念之基础(事)是“蕴﹑界﹑处”;道智是缘念“三道”;相智是缘念“一切
法行相”。
  “基智”是了悟补特伽罗我无生之智﹑“道智”是了悟三道无谛实成立生之智﹑“相
智”是了悟一切法行相无谛实成立生之智。
在观察这些对不对时,要先抉择三智的所缘“基﹑道﹑相”是否是谛实成立生,抉择
后,了知“基﹑道﹑相”无谛实成立生,以此举出“离谛实成立一﹑离谛实成立异”之道
理,
以完全了知“基无生﹑道无生﹑相无生”之量,看到至尊弥勒在《现观庄严论》的礼
赞偈,诠说的意义与正理不相违,“由离一异之自性故等之量,了知基﹑道﹑相无生,于
颂义所说之般若波罗蜜多不见有违害”,
见到礼赞偈的意义是真的,毫无虚假,不见相违;(若见相违,是虚假的,不须生信
),不见相违,所以不是虚假的,故生信心。
  请看第12页,“于是定解彼般若波罗蜜多,三智体性之三理门,能培育佛陀等决定无
疑必然可能,而于彼生起最极净信。”
  因为见到没有违害,所以于般若波罗蜜多,三种一切智的体性,三种一切智指“三智
”。“三理”是三道:基智是声闻﹑独觉之道,道智是菩萨之道,相智是佛之道。
“三理”就区分处(事)而言,是指三智;就区分理而言,是指三道:声独道﹑菩萨
道﹑佛道。
对“基智能成就(能培育)声闻﹑独觉,道智能成就菩萨,相智能成就佛”,毫无质
疑起决定解,如礼赞偈所言,确实如此,肯定后,于三智生起最极净信。
  照字面上一一加以解释,可能会让大家觉得愈来愈困难,其实不难,只要了解《现观
庄严论》礼赞偈本身,就很容易了解所说的意思,
例如,“基智”可以协助声闻﹑独觉众趋向解脱地﹑“道智”可以协助菩萨众行世间
利﹑“相智”可以协助佛转动法轮。
利根者以正理观察礼赞偈,见到所说内容与正理毫无相违后,肯定三智必定可协助(
培育)佛等,“等”字含有菩萨,声闻﹑独觉众,依此生起最极净信,绝不退转之信,因
为已用量成立三智功德的缘故,以量成立,生起之信,绝不会退转的。
钝根者不是,钝根者没有用正理观察,仅听闻至尊弥勒在《现观庄严论》的礼赞偈赞
颂三智,立即生信,这样生起的信,比较有退失的危险性。
  钝根者不作观察,即刻起信;利根者观察后,方始起信。
  请看文,“以于彼净信,亦使欲求般若波罗蜜多功德之二种补特伽罗,亦于彼及依止
之圣教,一切受持等之义极其恭敬;”
  钝根者听闻后,不加观察马上生信;而利根者加以观察后才生信。
追求向往彼功德--般若波罗蜜多,或“三智”,追求三智功德的补特伽罗有两类:
钝根者和利根者两类,二者皆应该于彼“三智”,及三智所依的论著﹑诠说三智的论著,
在一切时中受持其意义,生极恭敬。
(...待续...)
>>>>>
[1] 摘自:2014-11-02《菩提心释论》达赖喇嘛尊者 美国纽约
上根者(利根者)先有空正见(了解空性的智慧),才生起菩提心;下根者(钝根者
)先有菩提心,再修空正见。即使生起出离心,上根者(利根者)都会先了解空性;下根
者(钝根者)只是依靠信心而生起菩提心,有了菩提心后,才慢慢地去寻求空性的道理。
《现观庄严论》说到菩提心的比喻,如大地般的菩提心,如黄金般的菩提心…。有时
候,我猜想下根者(钝根者)的菩提心可能是那种五分钟的热度——突然就很有感受“哇
!我要发起菩提心”,当下非常强烈,但像土般容易瓦解(如大地般的菩提心),后来一
遇到灾难或困难时,菩萨就请辞、想要退休了(菩提心的发心退转了)!有这种危险。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钝根者)没有空正见这种了解真相之识为后盾。上根者(利根
者)是了解了真相(空性),以广大理由为后盾(以广大正理思惟观察空性),因此所产
生的菩提心是像黄金(如黄金般的菩提心),是不会退转的—黄金是无论怎么烧熔,金的
性质都仍然存在。所以,上根者(利根者)生起菩提心,不只是生起出离心阶段,甚至要
产生正确的皈依,也要先生起空正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