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 了凡四训序文讲记 节录心性因果

楼主: creative88 (create)   2023-09-09 23:31:32
至于因果问题,下文引梦东襌师的两句话,说得非常之好。
故梦东云。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夫心性。此理势所必
也。
梦东禅师此言,是说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上根利智,他绝对不会不相信因果报应的。就
是中下根性,能够深信因果报应,他将来一定能明白心性之学,与上上根相同。换句话说
,他也能明心见性,也能成佛作祖。小注有梦东禅师简略的介绍。梦东大师的集子,也流
通相当的广。
印祖引用梦东禅师这两句话,非常的重要。实际上就是祖师开导我们,学大乘佛法的人,
乃至于到佛法的最上乘,也不能离开“因果”。
‘善谈心性者’,这是指禅宗的大德,所谓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这在大乘法里是
最上乘者。禅师说这一句话,并不是没有依据。我们在《藏经》里面可以去考察得到,历
代一些祖师大德们的语录,确实是这样的。凡是真善知识,绝对不会背弃因果的。我们以
近代,虚云老和尚来说,有不少同修看过虚云老和尚的《法汇》,但是老和尚在圆寂前的
两、三年,也就是最后的遗教—《方便开示录》,自始至终都是教我们注重因果的道理。
念佛求生净土。
尤注说:“梦东禅师为前清乾嘉间法门第一人。”干、嘉是指的年代—乾隆、嘉庆年代的
人。法门中第一人,这是推崇他。在当时佛教里是一代的高僧。他本来是禅宗的祖师、禅
宗的大德。他以禅宗祖师的身分,大力的弘扬净土。因为净土法门才是真正的三根普被、
利钝兼收。“晚年退休。直隶怀柔县红螺山资福寺。莲风大扇。遐迩向化(遐迩是远近)
。道俗归心。迄今净因广植。法门中咸推红螺寺。为中国黄河以北。第一念佛道场。有《
彻悟禅师语录》(彻悟禅师就是梦东禅师)刊行于世。言言金石字字牟尼。今日方便摄心
之化。流布益广。师之宏法功德无有限量矣。”
彻悟(梦东)禅师也是净宗的一代祖师,确确实实对于净宗贡献很大。北方之有念佛法门
,是他老人家一个人提倡弘扬。犹如晚近印光大师,在苏州灵岩山的道场一样。这两句话
,非常有名:‘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
“过去所造为因。现在所受为果。现在所造为因。未来所受为果。”这四句话是告诉我们
因果通三世。故菩萨畏之。
尤注说:“苦乐因果皆由自心之所感。十方三际一切事相无一不发生于瞥尔妄动之生灭心
中。亦无不消除于本来清净之真如心中。一毫端上纳尽华藏世界。事相无量无一而非因果
。无量因果无一不出之于心性。心性不易见。即可借因果以见之。”
这是将因果与心性的道理,讲到了极处。心性是讲“体”,而因果是讲“相与用”。在《
十四讲表》里说的体、相、用。所谓体,就是讲心性,心性是十法界依正庄严的本体。因
与果,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的相、用。这个关系怎么能分开呢?如果要真正懂得其中的关
系,就晓得心性与因果是一而二、二而一,一体之两面。
修持若是偏重在心性上,不谈因果、不理会因果。则心性的道理也不能透彻,这是必然的
,因为理与事是分不开的。如果我们真正要在理性上通达,事相上绝不能舍弃。这一句话
是对上根利智的人讲的,下面一句合起来看则是三根普被。我们没有那么高的天分,顿悟
明白心性的道理确实不容易。但是我们从事相上下手,可以说人人皆有分。我们都读过《
弥陀经》。《弥陀经》的极则就是说心性的道理。但是带业往生的事相,完全是因果感应
。阿弥陀佛在因中发的愿是“因”,现在修成极乐世界是“果”。我们现在深信净土法门
,发愿求生是“因”;将来报身尽了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们往生是“果”。诸位必
须要深信这个法门,佛法殊胜的功德利益,才能获得。
深信因果将来一定可以明心见性。只要往生极乐世界,纵然是下品下生也能证得圆满佛果
。经上说往生极乐世界,就证得三不退。证三不退是经上讲的一生补处菩萨,这岂不是人
人都有份吗?到了补处菩萨才大明心性,不是小明,大明是究竟圆满的明了。我们娑婆世
界是苦因苦果,极乐世界是乐因乐果。在这个地方,果报我们不必重视,须要看重的是在
“修因”上。由修因上来说,这一本小册子,就是教我们造“乐因”,后来的果报当然就
是“乐果”。但是不善于修学的,像袁了凡居士,他所造作的是苦乐相对的乐因,将来果
报还是在娑婆世界,人、天两道享福。而人、天两道的福报,是万万享不得的。
享福就容易迷惑颠倒,人间再大的福报,你能享几年呢?纵然活两百岁,也不过是两百年
而已。两百年享完了以后怎么办?依然六道轮回。这个事情太可怕了,太可悲了,所以说
人间天上的福报我们都不要。我们修什么才是真正的乐因呢?修净业。什么叫净业?所谓
“净业”就是在断恶修善之中,以至诚心、清净心,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断恶修善的目标是在自己心地清净,除此以外什么都不求。正如同《弥陀经》讲的,我们
念佛主要是在求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清净心,这是无漏的善法。这一种的业因与西方
极乐世界的果报才相应,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假如我们不懂这个道理,断恶修善祈求
人天福报,那也能得到。但这么一来我们一生修行所下的苦功,也不过换得来生享一生福
而已。这实在是得不偿失。而享福没有不迷惑颠倒。所以享福报当中又造无量罪业,这是
我们特别要警觉的。
菩萨就懂得,这个心在最初一动的时候,就能知道后来果报是否清净?这是与我们凡夫不
相同的所在。十方三世一切事相,皆是讲的“果”。有果必有因,这个因、没有一桩不是
由我们心地最初一念的生灭心中,现起十法界依正庄严。明心见性之后,这是讲成佛了。
成了佛之后才明了真心理体上本来没有一切妄相。这个道理虽然很难懂,但是不能不懂。
我们在讲堂里面,大经大论上常常讨论这问题,常常提起这个问题。一遍、二遍,十遍、
二十遍,我们悟不过来不要紧,千遍万遍必然有个悟处。这是我们应当要明了的。所以经
一定要多看,一定要多听。目的就是要开悟。
我们早一天获得清净心的现前,然后才晓得,像《华严》里面所讲的无障碍法界。此地举
了一个例子:一毫端上纳尽华藏世界。这一个例子是指的事事无碍的境界。由此可知,不
但在我们六道凡夫境界里,六道以外四圣的境界中,也就是说整个十法界的依正庄严,没
有一桩不是因果感应的道理。成佛有成佛之因,作菩萨有作菩萨之因,三途有三途之因,
这是我们要明白的。明白之后,十法界就可以随意选择,我希望到那一个法界,我就造什
么样的因。换句话说,十法界里就可以自作主宰了,就不会随业力漂荡了。
《了凡四训》就是教我们在境界里作主,改造命运。而凡夫没有一个不随命运转移的,那
一个人能逃得出命运呢?能逃得出命运的,过去讲只有修行人。所以看相算命的,他不给
修行人看,为什么呢?修行人的命相看不准,就是他自己能改造。如果修行人被看相算命
的算得很准。还对看相的夸奖几句。自己还不晓得反过来惭愧。修了这么多年,还是在命
运手中,一点都没有转过来。
袁了凡是个凡夫俗子,都能扭转命运。我们是佛门四众弟子,要不能改造命运,那还谈什
么修道呢?无论在家、出家,学佛第一步就是要改造自己命运。这是祖师特别提倡、流通
本书的用意所在。也就是给我们在佛法里面,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后大、小乘的经典,我
们才能得受用。末后一句说:‘此理势所必然也’,这个道理势在必然。
须知从凡夫地。乃至圆证佛果。悉不出因果之外。有不信因果者。皆自弃其善因善果。而
常造恶因。常受恶果。经尘点劫。轮转恶道。末由出离之流也。哀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