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23-09-07 16:46:43摘自:《现观庄严论明义释07》格西洛桑却佩格西讲授/法炬法师翻译 2008-04-10
现在讲到“本文建立”。《现观庄严论》有八事,每一事各讲一品。首先,略示是粗
略讲到“八事”,将八事展开就是广说的“七十义”,共有十五偈,就是本文建立的部份。
上一次已讲解“般若波罗蜜,以八事正说”,此二句意思是:《广中略三部般若经》
(大般若经、中般若经、小般若经)的内容是八事,故以八事作诠说。“八事”是什么?
“徧相智道智,次一切智性。圆众相现观,至顶及渐次,刹那证菩提,及法身为八”
....八事的第一事是相智(佛陀的一切相智),能代表相智的十法。下将一一解说。
请看文,“发心与教授,四顺抉择分”
能代表相智的十法,第一是发心(发菩提心),第二是教授。
发心是入大乘道之门,若于心续中生起发心而且不退转,就入了大乘道。
若生起又退转,或尚未生起,都是未入大乘道。
因此,入不入大乘道是由心续生未生起发心而判别。
发心是显密共通,佛的教法分为大乘法和小乘法。小乘是声闻乘、独觉乘;大乘分为
二:因乘和果乘,因乘又称般若波罗蜜多乘或显教,果乘又称密咒乘。
发心(发菩提心)是显密共通,不论修持般若波罗蜜多乘或密乘,都需要发心。凡是
修持大乘法,都必须有发心。
“发心”(发菩提心)是“为饶益一切有情,欲证正等正觉佛果之心”。
发心分为二:造作的发心、无造作的发心。
“造作的发心”我们都做得到,心中思惟:“为饶益一切有情,要证得佛果”就是“
造作的发心”,这种发心我们都做得到。
但是“无造作的发心”我们现在没办法做到。若欲进入大乘道,必须有无造作的发心。
为使所修之法,成为大乘法,修行的补特伽罗必须是已入大乘道者吗?不须要,不须
要入大乘道。
例如,我们都还未入大乘道,可是在自己心中会思惟:“为饶益有情,欲求证佛果”
生起造作的发心,因而行善,所修之法都成为大乘法,可是修持大乘法的补特伽罗,还没
进入大乘道。
“教授”是大乘的经和论。为什么?发心是许下诺言:为饶益一切有情欲证佛果。
为证得佛果,必须修持能证佛果的方法;为修持能证佛果的方法,须要了知修持次第
,若不了知修持次第,可能会颠倒修,成为虚假不实。为能了知修持次第,就应该闻思“
教授”,不作闻思怎能了知呢!因此,(十法中)第二宣说“教授”。(...下略...)
>>>>>
[1] 入大乘界限是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