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达赖喇嘛西藏宗教基金会佛学课:广论止-57

楼主: ykkdc (ykk)   2022-11-19 09:36:42
摘自:《广论奢摩他章略讲》/宗喀巴大师 造论/见悲青增格西 教授
酉二、破有过规。
【有此邪执是所应破,谓若如前说策举其心无分别住,虽无少许沉没之过,掉举增上
,现见不能相续久住,若低其举、缓其策,现见住心速能生起。遂谓此方便是大教授,发
大音声,唱言“善缓即是善修”。
此是未辨沉、修二法差别之论,以无过定须具前说二种差别,非唯令心无分别住一分
而足。】
有人说:心策举起来,没有沉没之过,但是会产生掉举,心无法持续专注;如果心不
策举,放松而住,心就容易安住。认为这就是大教授,说“大放松就是大修行”。
宗喀巴大师说:这是未能辨别出细微昏沉与修止的差别的说法。因为若是无过失的三
摩地,一定要具备明显、有力与安住,不只是让心安住、不跑来跑去而已。
【若谓于境令心昏昧可名为沉,今无彼暗,内心澄净,故三摩地全无过失。此乃未辨
昏、沉二法差别之言。下当广说。】
有人说:心对境昏昧可以说是沉,但是我没有这种情况,内心是清澄的,所以说它是
三摩地没有过失。也就是他人对沉的解释就是昏昧。
宗喀巴大师说:这是未将昏昧与沉分清楚才这样说。即把昏昧当作沉,把沉当作正定。
【故若太策举,虽能明了,由掉增上,住分难生;若太缓慢,虽有住分,由沉增上,
又不明了。其不堕入太急、太缓,缓急适中界限难得,故极难生俱离沉掉妙三摩地。
大德月云:“若精勤修生掉举,若舍精勤复退没,此界等转极难得,我心扰乱云何修
?”
精勤修者,谓太策举,策则生掉。若舍策励,太缓慢者,心住其内,复起退没。义谓
俱离沉、掉,平等安住,心于此界平等而转,实属难得。
佛静释云:“言精勤者,谓于善品发起勇悍,策励而转。”又云:“由见掉过,舍其
精勤,弃其功用,心于内沉。”
《悔赞》又云:“若励力转起掉举,若励缓息生退没,修此中道亦难得,我心扰乱云
何修?”
其释中云:“若起功用励力运转,便生掉散摧坏其心,从功用中心不得住。若如是行
即是过失。为遮此故,缓息励力运转之心,弃舍功用,则由忘所缘等之过失,令心退没”
故说远离沉掉二边,修此中界平等运转妙三摩地,极属难得,若可太缓则无难故。
又说从缓发生沉没,则以此理修三摩地,显然非理。】
若太策举,虽然能达到明了,但是会生掉举,无法安住。若太松缓,虽然有安住,但
是会有沉没,又不能达到明了。
很难得策举与放松适中的界线,所以要得到远离沉掉的妙三摩地很难。印藏大德都对
如何拿捏叫苦连天,如果放松就能解决的话,那还有什么难的呢!
松缓是发生沉没的因素,因此大放松不可能是修三摩地的方式。
就像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先要对准目标,之后要调整焦距,如此才能看清楚。正念就
像观察目标,正知就像之后的调整焦距。焦距要怎么调?调动太多,丧失目标。虽然对准
了目标,但是显现出来的像很模糊,这也要调整。
总之,这一段是在讨论策举与放松的平衡调整。对此,自己要知道,自己要会拿捏调
整。
>>>>>
[1] 内心获得禅定要调伏五盖,五盖是能障碍生起禅定的盖障,五盖主要为掉举沉没所摄
例如,五盖当中,贪欲、瞋恚导致掉举,睡眠昏沉导致沉没,又,掉举、沉没各有粗
细分,内心远离了粗细分的掉举,以及内心远离了粗细分的沉没,才能获得真正的禅定。
佛典说的平等舍,有不同指涉,例如四无量心慈悲喜舍,当中的平等舍,指内心舍离
了对于众生爱恶亲疏的不平等;又如,心所法当中,受心所分为乐受、苦受、舍受,舍受
的平等舍,指不是苦也不是乐;禅定的平等舍,指内心舍离了沉掉的不平等,获得等持。
(这些平等舍有不同内涵,不能混为一谈,此处说禅定获得的平等舍是舍离沉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