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青增格西:中论-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11

楼主: ykkdc (ykk)   2022-10-21 17:54:17
(接续前篇)
转自:达赖喇嘛西藏宗教基金会佛学课
摘自:《中论释-正理海略讲》见悲青增格西
卯三、自宗无此过之理
接下来讲月称论师破清辨论师,还原佛护论师的说法。
应成论式又可称为他许应成论式,或自许应成论式。应成派会说只要以他许因明论式
,来打败他就行了,不需要自方承许,又说应成论式是自许因明论式,这样会不会有冲突?
“他许”是他方承许。“自许”的意思是,不是我方承许的,而是你自己承许的,所
以“他”和“自”都是指敌方,他许应成论式与自许因明论式是同义。
除了应成论式与因明论式的差别,下面还会牵涉到自续因明论式。
所谓自续因明论式,牵扯到自相有。自续派以下(包括中观自续派、唯识宗、经部宗
、毗婆沙宗)认为:
对瓶子没有错的认知才能认识瓶子。通常会这样说:认识瓶子时,这个认知必须要对
瓶子的自相不欺诳(或说无害)。
也就是,自续派以下,对瓶子不错乱,其实就会对瓶子的自相不错乱;对瓶子的自相
不错乱,其实就会对瓶子不错乱。
因为自续派以下有这样的概念,所以他们认为自方与数论师之间也要如上面所说的,
如数论师对瓶子的认识如此,自方对瓶子的认识也要如此,有共同所现有法,根据这个才
继续谈下去,只有用自续(因明)才能打败他方。
应成论式就不是这样,应成论式是用他人的矛攻他人之盾,因为他方有什么想法,这
个想法和他自己某一个想法矛盾,所以根本牵扯不到自方的任何立场、看法,因此也就不
需要共同的东西。
在这种概念下,就会有“只破他宗”的句子出现,只是用他宗的概念去破他宗,这里
面不涉及自方承认什么、不承认什么。
总之,“苗为有法,复生应无义,已有故”,这个论式是他许应成论式。他许应成论
式就是自许应成论式。
“苗为有法,复生应无义,已有故”,把“应”字拿掉是因明论式,但不是自续因明论式。
因明与自续因明不一样,但在自续派以下来说,因明与自续因明是一样的。
自续因明是宗、因、喻都由不损害的识安立,如瓶子有法,通达瓶子的识要对瓶子的
自相无损,也就是承许有自相有。
当然,应成派不承许有自相,所以佛护论师、月称论师讲的因明论式,不可能是自续
因明论式。
认为有自续因明的是自续派以下,他们说必须用自续因明论式来讲理,为什么?没有
共同所现有法、因、喻等,要如何和他人讨论!
第一、针对没有正因和正喻。
《正理海》:月称如何破如是之说?由说复生有义及有二者是相违的应成,能破自生
,若其不能,自续因亦不能,故不须说自续因喻。
对于佛护论师的“苗为有法,应不自生,以生无义、无尽故”,清辨论师解读成“苗
为有法,不自生,以生无义、无尽故”。清辨论师解读错了,那不是佛护论师的意思。
佛护论师在那个论式后,还有比较长的论式“苗为有法,复生应无义,已有自体故;
苗为有法,应无穷尽再生,以生还须生故”,在这个论式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加了“再生
”(或“复生”)。
月称论师是把佛护论师前面那个论式当成略说,后面这个论式当成是广说。因为广说
中有“再生”,所以略说中也要加“再生”,这才是佛护论师的意思。
月称论师反驳清辨论师所说的第一个过失:佛护论师写的应成论式,是讲复生与生之
间的矛盾,而不是其他。
生与复生是矛盾的(有与再有是矛盾的),指出这个矛盾的应成论式是可以破除自生
。若这个应成论式破不了,即使再用自续因明论式也破不了。
也就是,针对清辨论师所说没有(自续)因喻之过失,自宗的回答是:根本不需要自
续因喻。
清辨论师主张有自续因明,所以他说佛护论师没有讲因喻,不会是指没有讲他许因喻
;然而佛护论师是说他许因喻。
月称论师看出这一点,就反问:所谓没有讲因喻是指没有讲自续因喻?还是没有讲他
许因喻?
如果是指自续因喻,的确没讲,但那并没有过失,中观宗不应该承许自续因喻,承许
自续因喻反而有问题。
如果是指他许因喻,是清辨论师自己没有看出来而已,如前所说,佛护论师其实是有
说的。
第二、针对无法反驳数论师的反难。
《正理海》:中观师不应承许自续因,故不须为自续宗及因断除他人所说过失。
前面提过,所谓自续因明,其实就是自相有的宗、因、喻。
以应成派来看,如此就失去了中观的意义,只要是中观师,是不可以承认自续因明的
。所以针对自续的宗,他人会妨难,我们根本不需要回答。
也就是,清辨论师说他宗妨难时佛护论师无法回驳,对此的回答是:根本不需要回答
。为什么?因为中观师根本不可以去承认自续的宗。
自宗不承许自续因明论式,他人就算找这方面的碴,自宗也不需要回答。
他人说:虽然如此,仍须用数论师自许的内容来破数论师自己的主张,佛护论师并没
有用他许的宗因喻令数论师离过,所以仍有过失。
答:并不一定要对所有敌者都说他许比量,但有需要时可以说。
而且此处也有说:佛护论师说“诸有自之体性之法,复生无必要”是“彼等之”的解
释,因此,“有”是因,“复生无义”是所立,即“苗为有法,复生应无义,已有故”。
这个论式讲清楚就是:“隐藏的苗为有法,复生应无义,已有故,如显现的苗。”
佛护论师指出数论派的矛盾,什么矛盾?生与再生是有矛盾的,生就不需要再生。基
于这个矛盾,所以他很明显是讲:“隐藏的苗为有法,复生应无义,已有故,如显现的苗
。”
数论师得好好想一想:为什么显现的苗不需要再生?因为它已经存在了,存在了就不
用再生。这个想通了,隐藏的苗也一样,因为隐藏的苗已经有了。
讲“苗为有法,……”,如果不讲清楚,他人可能会再找麻烦:“若是指显现的苗…
…;若是指隐藏的苗……”,然而讲的是“不显现的苗为有法,……”,这个他人就没有
追问的空间,清辨论师所说的第二个过失自然就不存在。
第三、与龙树菩萨所讲四无生都是遮无的想法冲突。
清辨论师说,应成论式要转化成因明论式。
能立转化时,所立也要转化。转化后的因明论式自宗要承认,就不只是“不是自生”
而已,“只是无自生之生”,如此就不是遮无,而是遮非,这就与龙树菩萨的想法不一样。
对此,月称论师于《显句论》中说:“所转义只与他方有关,与我自方无关,我没有
此宗。”
宗喀巴大师谈到,并不是所有应成论式转成因明论式之后的内容,中观宗都不接受,
其实很多是自宗可以接受的。这边是指,上面所讲的应成论式转成因明论式的内容,自宗
不接受。
如果(应成)论式是“苗为有法,应该不是缘起,以是自性有故”,它转成因明论式
是“苗为有法,是自性空,以是缘起故”。
转化后的所立—“自性空”,及能立—“以是缘起故”,自宗都能接受。所以很多的
应成论式转成因明论式的内容,中观宗都能接受。
“转化的内容只跟他方有关,与我无关,我没有此宗。”此处指的是破自生的应成论
式。而且那个应成论式的所立法也不是“生无义、无尽”,而是“复生无义、无尽”,清
辨论师搞错了。
“复生无义、无尽”,反过来是“复生有义、有尽”。自宗是不承认复生有义、有尽
的,因为自宗不接受再生的说法。
自宗没有这个概念,所以这个与自宗无关,只有数论师会承认。
数论师承认复生有义吗?种子里头已经有苗,还要再生苗,所以他有这个意思。只有
数论师才会承认,自宗不会承认,因此没有与龙树菩萨的宗相违的情况。
“转化的内容只跟他方有关,与我无关,我没有此宗”,很多人会用它来说中观宗只
破不立。但它并不是指所有的应成论式。
刚才转化后的意思是“复生有义”,自宗不接受这个转化后的意思;其他的情况,另
当别论。所以它不是针对整体而说的话,而是针对前面的论式而说。
佛护论师讲复生无义,提到“复”,其意是说,种子时,苗的自体已经在里面了,自
体已有还要生的话,就会变成复生。
《显句论》中也谈到“复”的句子,《入中论》也说“若计生已复生者”。总之,佛
护论师、月称菩萨的《显句论》、《入中论》都谈到复生。
有与复生是相违的,有的话不需要再生,有与生则不相冲突。生指的是苗的有,苗的
有就是苗的生,苗有与苗生没有冲突,苗有与苗复生有冲突。
清辨论师最大的误会是没有看到“复”字。“生无义”与“复生无义”差别很大,佛
护论师明明有说复生。
(...待续...)
>>>>>
[1] 佛教大乘行者主要的所修:菩提心与空正见
前面po过系列文"菩提心是爱他胜过爱己的发心"。除了菩提心,还要有空正见(了解
空性的智慧)才能圆满菩提道,本系列文"中论-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阐述空正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