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达赖喇嘛:菩提心是爱他胜过于爱己的发心5

楼主: ykkdc (ykk)   2022-10-08 12:35:41
摘自:达赖喇嘛尊者《觉灯日光》
自他相换,并不是把自己换成他人,他人换成自己,
而是把缘自己的爱护心态、自我的心态,转移到他人的身上,变成以他人为主,爱护
他人;把原本排斥他人、不在乎他人、视他人为次要的心态,转移到自己的身上,变成视
自己为次要。
与他利比起来,自利是次要,只要对他有利,自己的利益都可以放弃。如果思惟能够
真正地做到这样转换,就是自他相换。
如果能真正做到自他相换,这种善心所带来的不只是现世的快乐,而是生生世世的快
乐,甚至将来能够成就佛果、圆满自他利益。
从导师释迦牟尼佛到我们的根本上师,所有的传承上师及大地菩萨,都是自己经验、
生起觉受,然后教授这种殊胜口诀。
我们今天听到大乘教法,信心、恭敬心油然而生,真的是不可思议!具足如此良好的
内外因缘,我们真的要生起心力,让人身有意义,不要让自己的人身再次空虚浪费。
菩提心是佛法中的精髓。资粮田之所以能获得不可思议的殊胜功德及成就,完全是因
为生起利益他人、完全为他人着想的菩提心。
即使没有宗教信仰,或反对宗教信仰的人,也不会排斥想要利益他人的善心,因为每
一个人都知道,善良的心带来的只有利益。
生起最究竟的善心就是佛法最主要的意趣。佛法最主要的精髓是,完全利益他人,把
他人看得比自己更重要。如此爱护他人的心,有谁会去排斥呢?没有人。
我们随着业和烦恼,无自主地投生。我们不想要这个由业和烦恼所产生的近取蕴,可
是已经生了。既然生了,就不要用这个蕴体去损害众生或教法。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虽然生下来的因缘是能生损害、苦恼的业和烦恼,可是至少这个蕴体可以对众生有利
益,可以让我们生起善心。
善心的利益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看到的,这一点没有任何争议。我们绝对有能力生起
真正完全利益他人的想法,只看我们愿不愿意去做。
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社会主义,或是资本主义,无论是富或是穷,没有人会反对善
心或对它产生疑惑。
大家都知道,善良的心、利益他人的心,是绝对需要的,大家都一致认为它会带来正
面的影响。传统的宗教信仰都是如此强调,更何况佛教呢?
佛教认为这个善心,不只会带来肉眼看到的自他暂时的利益,就连无法用肉眼看到的
究竟利益也可以成办。这不是没有逻辑、没有道理的说法。若用正直的态度,以智慧去好
好观察,佛所说的教言是前后相联、环环相扣的。
我们可以仔细思考这个善心所带来的无比利益。因为这个善良的心是完全地为他人著
想,当它把我爱执视为仇敌而破斥时,不只可以消除我慢,也可以消除瞋心、贪心、嫉妒
、缘自己所产生的种种烦恼,及缘自己所造作的种种恶业。
要培养如此的善心,并非依靠祈愿的力量,而是依靠有次第的学习,是由学习而生起。
我们生在这个世间,需要许多外在的因缘才能维持生命。没有农夫,何来米饭?没有
工人,何来生活资具?
所以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独自一人养活自己,即使有再大的才能也没有办法
。生命要维持下去,不光是靠自己,而是要依赖众多因缘,互相依靠。
既然要透过互相依赖才有办法生存,那么对于自己生存所依赖的对象产生嫉妒心、伤
害心、损恼心,又有什么好处?
从这个角度来讲,说实在的,我们比一些动物还糟糕。
像蜜蜂,有工蜂、蜂后,牠们各司其职。虽然没有智慧,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过
去曾经发生过什么,也不会像人一样计画生活,可是牠们却了解:要生存唯有透过相互团
结合作,因此牠们不会互相伤害。蚂蚁也是如此。
人虽然自认为聪明,可是往往随着我爱执、自私自利的心态,因为看不清楚实际状况
,而完全不顾虑他人的立场,去损害他人。如此伤害自己生命所依赖的对象,却一点也不
了知。
爱他的善心,的确是一切社会利乐的泉源,更何况是更殊胜的菩提心,能够像爱自己
般爱一切有情,爱他人胜于爱己,更是所有利乐的泉源。
所以我常说,生命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帮助他人、利益他人,为了要培养
爱他心。
生也为爱他心而生,死也为爱他心而死。无论做什么,我们都尽可能地回向于利他,
回向让这个爱他的心,未生令生起,生起令增长、不衰退。
虽然我们是被业和烦恼所生,有接二连三的痛苦,可是因为这个善良的心,使得我们
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会随着“乃至有虚空,以及众生住,愿吾住世间,尽除众生苦”这种
非常强而有力的心力,承担一切众生的痛苦。
因由如此发心,当我们安乐时,我们会把现有安乐的泉源回向给一切有情。这才是真
正懂得享受安乐:不只是现在享受着过去善业所生的果报,在享受乐果的同时,又能累积
新的、而且非常强大的乐因。
同样,痛苦时,我们不会因为痛苦而沮丧、抱怨,反而会因为痛苦而累积更大的资粮
。因为我们会由自己的痛苦,来承受一切有情的痛苦,而且从心深处如此祈愿。所以有什
么事情能够难倒我们吗?没有。
伽喀瓦尊者回向:“由诸爱我因,生苦轻懱已,求教伏我执,今死不悔矣!”
由我爱执的因缘所生的痛苦,我完全不在乎它,相反地,我要把握现有的时间去求取
调伏我爱执的教授,若能如此做到,即使死了,也不后悔。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像伽喀瓦尊者所回向般,死了也不后悔,那么绝对是已经打开了安
乐的大门。
(...待续...)
>>>>>
[1] 平常作功课时会唸诵:"菩提心未生令生,生起令增长、勿退失"。菩提心是爱他胜过
于爱己的发心,也可以说,爱他胜过爱己的发心,未生令生,生起令增长、勿退失。
[2] 声闻行者虽然也愿众生离苦得乐,但是没有舍弃比起他人自己更加重要的想法,也就
是声闻行者没有自他相换的以利他为主,所以声闻行者为一己之解脱而弃舍一切众生
[3] 菩萨发菩提心,爱他胜过于爱己,不弃舍一切众生,以利他为主,希求成佛圆满利他
《华严经》:“为欲究竟功德智慧(成就佛果),…常为利益一切众生而修善法,曾
不误起舍众生心,不以众生其性弊恶、邪见、瞋浊、难可调伏,便即弃舍不修回向,…复
作是念:‘我所修行…不为自身而求解脱,但为救济一切众生(菩提心以利他为主)…’
若有善根,不欲饶益一切众生,不名回向;随一善根,普以众生而为所缘,乃名回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