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鸠摩罗什吞针,有没有可能是魔术手法?

楼主: khara (高阳酒徒)   2022-05-16 13:14:11
※ 引述《MrTaxes (谢谢提醒)》之铭言:
: 拒绝娶妻这件事,和吞针无碍及舌头不化,前后两者孰难孰易?
: 理论上,吞针和舌头不化都是比较难的事情,(假设)需要神通才能达成;
: 而皇帝要求其娶妻,仅须以其凡人的才智说之以理并晓以大义就能拒绝无理
: 的要求,为何反而拒绝不了呢?
仅需以凡人的才智说之以理并晓以大义就能拒绝?
你这未免把人心,尤其有权势之独裁者的内心看得太简单了。
你自己都贴过一系列“自尊心很强”“很想一吐怒气”“如何让自己不去烦恼”
等等一系列问题,
你会觉得这种事是有人说之以理晓以大义就能解决?
真能这么简单解决那世上纷争可就少很多了。
(少很多但不会全无:最根本的人这动物的生存本能还是会起争执)
这当中尤其是掌握权力的独裁者,
他对于他想拉拢却胆敢抗拒他的,有群众魅力的人物,
其忌惮之心可不是一般小打小闹而已。
给你糖果你不吃,那接下来可不只是鞭子!
尤其姚兴这家族得位不正(五胡次序,无汝羌名,比起高贵的鲜卑慕容他低太多),
拿到佛教这块意识形态招牌虽是他可好好利用的机会
(毕竟氐苻与鲜卑慕容甚至南朝司马家都假借传统儒家作招牌),
但可也别以为他就多好相处:姚家谄事苻坚之后翻脸的无耻行径可就在眼前!
(不过“民主”这种垃圾好不到哪去:不过是把僭主换成群氓罢了。
更甚的是僭主加群氓的combo组合,这真是呵呵!)
“为了维护其翻译工作的努力不被抹灭”确实如此但主要是针对僭主而非信众。
谢灵运搞过什么神通?他搞政变失败被杀!
可他照样参与过翻译过佛经(或许类似林纾那般,是华语润笔?),
与他的文章一样在汉语界长期流传且被重视。
但鸠摩罗什,一个外来俘虏,可不像陈郡谢氏那般在本地有强烈的人望。
他只能战战兢兢地维护自己与教团的生存。
翻译的重点还是在文字亲和力,这尤其是针对本地的受众而言。
鸠摩罗什如果要玩神通,他大可玩一大堆,但看来没啥记载。
主要就是这娶妻事件而已。
你去看看那个老爱有话直说的天真的佛驮跋陀罗的传吧:
这家伙老爱扯些预言之类的话,虽说后来很久之后应验,
但短期内还被同时人当成是大妄语咧!
其他《高僧传》列入译经的许多人你找找有几个玩神通的?
你问问别人对什公翻译评价有几个提及吞针是重点的?
你自己都说了鸠摩罗什真正的贡献不是神通,
那你还觉得他搞神通是为了翻译工作唬人?
这么讲,举个类比。
假设我平时劝戒别人不要喝酒,
结果某日我的小学老友因失恋而极痛苦,
我在陪伴他又无其他方法的情况下,跟着他喝酒喝到烂醉。
好啦,
这些平常看我说劝戒话的可有话说啦:
“说到底不过是个光说不练的家伙嘛!”
也有些平时相信我但就是有酒瘾的说了:
“啊啊,其实偶尔喝酒无所谓啦,解瘾且有益健康嘛!”
这时我要怎么解说“我不是因为酒瘾而只是情况特殊?”
于是只好拿一大把苦黄莲来吞:
“我喝酒根本不是爱喝,就像我吃这苦药也不是爱吃。”
也只能这样辩解了否则还能如何?
但都这么做了,还有人要怀疑这黄莲其实是假的是糖果制的,
那还能怎办?
不能怎办啦!怪我在特殊情境下的抉择造成自我矛盾而已啦。
你说鸠摩罗什玩魔术手法,
解果解释的就是搞欺骗大众,
你高兴这样说随你便。
但重点确实是他心怀惭愧,
他没搞一大堆借口什么娶妻也不妨碍僧行之类的(看看后来就有人这么玩),
不管这是不是只是搞魔术,
至少可见他心态上知道这不太应该。
至于你要说“血肉之躯身不由己”,随你怎看。
反正他好歹是“译经”不是“神异”,没在这上头玩太多花招。
你高兴怎么看待是你的事就事。
只是你别搞自我矛盾,既以为人心难以控制却又把人心看得太简单,就好。
至于“不违背科学”?
怎样算不违背?
非要贴近当下有限的认知才叫不违背?
那是不是当托勒密天体模型(请自行google)盛行时,
高唱绕日说的(在后来牛顿体系看来也只是接近而非真:质心近日而已),
都只是异端了?
注意到托勒密模型的数学可是很精确的,在开头甚至比哥白尼模型还精确。
差别反而在美学:
托勒密模型的本轮偏轮无穷级数修正法太麻烦,
而哥白尼模型符合简单之美。
什么是科学?怎样不违背?
真要说不违背,只认可色身(物质)之躯,
那整个佛教都不必玩了。
生老病死不过是物理定律,屈服于它然后过著动物般的一生即可。
反正根本没有彻底解决的方法(涅槃)嘛!
当然你高兴这么看随便你。
只不过这就不是佛教的看待世间的方式而已。
顺带提,被强迫取妻的,后来还有个案例,
是元朝撒思迦的帝师答耳麻八剌剌吉塔。
(sa skya,今日拉萨腔上加字不发音所以叫萨迦、
但历史上可见藏文的某些前加上加下加后加都曾发音过)
他是八思巴的姪子。
忽必烈的理由是怕款氏家族绝后所以要求他娶妻。
这里说明一下,
从文献看来,
撒思迦当初虽说法座由款氏家族垄断,
但出家者仍不坏戒不娶妻,
而是一个家族中保留着在家者娶妻继承家业,
其他人则是出家承袭法座。
当然,后来或许亦学了宁玛巴而有在家之法主了。
但文献上当初仍是清楚分别在家出家的。
(另外噶举则索性以转世而不以家族控制法座,后来格鲁巴亦习之)
忽必烈天生的贵族,聪慧有量,对多种文化都能理解。
但恐怕对佛法的感受相较于其世俗观亦较弱。
从而有这种举动。
撒思迦的也只能接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