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地藏经・第四品》教会我的事(上)

楼主: joy10 (joy)   2022-05-14 23:34:27
成佛或不成佛?结婚或不结婚?
有多深的爱,就有多大的愿。
有图心得版: https://vocus.cc/article/627fb5effd897800012ab7b1
不正经心得:
1.世尊是董事长的话,
地藏王菩萨就是超可靠的总经理!
2.这一品出现了地藏王菩萨的好朋友!
是不是很人性化~ >w<
3.一直想到王菲的<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我们都要幸福,地藏王菩萨才能快点成佛。
前言:
第四品一开始,
佛跟地藏王菩萨稍微聊了一下,
地藏王菩萨再次跟世尊说,
在佛威神力的加持之下,
会好好救拔众生,请世尊不用担心众生。
佛用“如鱼游网”的譬喻
形容众生一下子向善,
一下子要造恶,就像鱼,
才脱离一下下渔网,又会被再度捕捉。
但还好有地藏王菩萨一而再、再而三
立下誓言,
所以,就算我们这些小鱼儿出出入入,
徘徊在顿悟与沈沦间,佛也“吾复何虑”,
有你在,我还要担心什么呢?
这一段的情境,
大概是…很担心员工的董事长,
终于找到超级可靠的总经理!
接着,大会中的定在王发问了:
“世尊,地藏菩萨累劫以来,各发何愿,
今蒙世尊慇懃赞叹。唯愿世尊,略而说之。”
在第一品,
有提到地藏王菩萨还是凡人时的两次发愿,
这一品,会提到另外两次。
以下,进入正文吧。
1.地藏王菩萨的好朋友
地藏王菩萨的第三次发愿,
出现在“一切智成就如来”驻世的时候。
当时有两个国家的小国王是好朋友,
他们一同修行十善业,帮助了许多百姓,
然而,人们却依旧做了许多坏事。
引文如下:
“尔时有佛,号一切智成就如来……。
未出家时为小国王,
与一邻国王为友,同行十善,
饶益众生。其邻国内所有人民,多造众恶。”
十善业分别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
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
不瞋恚、不邪见。
佛教用否定句来论述什么是“善业”
是件有趣的事,
善业,好像不代表要特别去做什么,
而是不去造恶业就是善业了,
乍看之下好像没那么困难,
但如果把“贪欲”、“瞋恚”(生气)、“邪见”都算在恶业里,
不造恶业就会变得困难许多,
毕竟,就算我们可以控制言语与行为,
却很难控制想法与情绪。
另一个我感兴趣的点是,
地藏王菩萨还是凡人时有好朋友!
(超爱各种相识于微时的故事)
即使是地藏王菩萨,
当他发现自己领导的人民们依旧执迷不悟,
只有自己在坚持十善,
也会有感到挫折的时候吧,
还好有好朋友,一起肩并著肩,面向同个方向前进。
而我总感觉,
能够生在网络时代最幸运的事之一,
就是能透过科技,
跟世界各地有同样兴趣的人相遇,
彼此分享、相互鼓励,真的是十分幸福。
2.成佛?不成佛?
两个小国王商议,要怎么样才能帮助造下恶业的百姓?
他们得出了不同的方法,引文如下:
“二王议计,广设方便。
一王发愿,早成佛道,当度是辈,令使无余。
一王发愿,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乐,
得至菩提,我终未愿成佛。”
“佛告定自在王菩萨:
‘一王发愿早成佛者,即一切智成就如来是。
一王发愿永度罪苦众生,未愿成佛者,即地藏菩萨是。’”
其中,一个小国王发愿,要尽早成为佛,
成佛后要度化所有人,一个也不会漏掉,
这位小国王就是“一切智成就如来”;
另一个国王发愿,
要永永远远度脱罪苦众生,众生都证得菩提,
自己才愿意成佛,
这位小国王就是“地藏王菩萨”。
如果是你,会想成为哪个国王呢?
这个问题,我想了非常久,后来发现,
重点不是先度众生再成佛,
还是先成佛再度众生,
重点在有没有“度众生”这个愿。
两位国王都拥有一样的愿,
只是可能因为各自的个性、时空背景、
人民的习气不同、因着种种原因,
适合他们的方式并不一样。
这让我想到我跟我妹妹,
我们有着截然相反的个性、兴趣、喜好,
但我们有一个同样的愿,
就是希望让对方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所以,她喜欢布置家里,
而我喜欢让冰箱充满各种食物;
她喜欢我穿得美美的,
而买了可以一起穿的衣服,
而我喜欢她吃得健康营养,
而买了有机蔬果。
如果我们的“愿”不一样,
那可能会演变成,
抱怨对方怎么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自己好?
还好我们的“愿”一样,
所以表面看似互斥,内在里是互补。
经文里两个小国王看似做出了相反的决定,
但事实上,他们的目标是一样的,
似乎可以想像,
他们会坐下来喝喝茶、聊聊天,
说说各自的选择所遇上的难关跟收获,
而这条看似相反的道路,
也可能为对方提供突破性的想法。
(所以有一样的愿的朋友,真的很重要呀!)
3.结婚?不结婚?
“早点结婚好?晚点结婚好?”
“结婚好?不结婚好?”
这是个我跟妹妹从小讨论到大的问题。
(我们当然也聊过“恋爱好?还是不恋爱好?”)
读了《地藏经》后,
我在想或许重点不是早结婚或晚结婚,
而是怎么样才是对一段关系最好的决定?
结不结婚也是一样的吧,
人生最重要的关系,就是跟自己的关系,
有些人透过婚姻,疗愈了自己跟自己的关系,有些人则是透过婚姻以外的方法。
“早点结婚好?晚点结婚好?”
“结婚好?不结婚好?”
“恋爱好?不恋爱好?”
两个小国王的愿是“度众生”
而在关系里,我们的愿,是“爱”。
透过关系,我们感受到自己有爱的能力,
知道自己有这个能力,
就能去爱别人跟爱自己。
我们愿意为对方付出时间,
无所事事走过一段路又一段路,
岁月荏苒,仍旧相看两不厌;
于是,我们也懂得让自己停下脚步,
让自己好好休息,看着自己岁月的痕迹,
轻轻抚摸,为之疼惜与骄傲。
可是,有时候,
很多遗憾是爱别人似乎变成了伤自己,
不去伤害自己就似乎不能证明自己有去爱……
但其实我总觉得,一段健康的关系里,
爱别人跟爱自己应该要是同一回事,
而关键就是那个“愿”。
我爱你,我愿你幸福,
你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反之亦然,
无论那个幸福指涉的是婚姻或
是友谊或是其他。
菩萨有愿所以成为了菩萨,愿即是菩萨,
地藏王菩萨不愿成佛,
而愿意待在待在人间,
乃至于去水深火热的地狱,
祂不是折磨自己然后度化他人,
有愿就无怨,有爱就无碍。
我在地藏王菩萨身上学会的是,
对世间的爱有多深,愿就有多大,
也谢谢菩萨对于众生极深的爱,
至今,犹度未绝,
所以,当我感到“此刻真是太棒了”的时候,总感觉地藏王菩萨也在微笑,
而菩萨的微笑,也让我一起微笑。
下集待续:第四次的愿是女儿对母亲的爱而生起的愿,这个故事有被改成戏剧喔。
后记:
1.这次跳过了第三品,直接来到第四品,
因为,
第三品读起来是感受上最悲伤的一品,
现在的我,依旧没办法细细梳理,
所以,想来想去,还是先来到第四品吧。
2.就算到了第五篇,
每次分享前还是会非常犹豫。
当初读经有很多感触,所以在去年夏天,
就想说可以来分享读经心得,
但真的要开始时,
一直在想,到底要怎么切入比较好呢?
如果用学术一点的方式书写,
很多高僧大德、研究人员都写得很精辟又完善了。
但如果用生活化一点的方式书写,
不知道会不会不够深刻?
会不会我读的方式有误解?
人家都花时间看了,万一接收到错误资讯,
那不是很糟糕吗?
文章切入的方式比较是基于“联想”,
而不是“逻辑”,像这样闲散的聊天风格,
真的适合吗?会不会词穷?
整个想很多XDD
后来我终于想通了,
其实,只要读经时的一点点感动,
能传达出去,那就好了吧。
参考资料:
1.鲁易斯(C.S. Lewis),梁永安译:《四种爱》,新北:立绪。2012.4。
2.经文原文:http://book.bfnn.org/books/0016.htm#a04
3.经文翻译:
https://www.6laws.net/99life/lawbook/%E5%9C%B0%E8%97%8F%E8%8F%A9%E8%96%A9%E6%9
C%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