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玅境长老|八识规矩颂(五)

楼主: honyan (honyan)   2021-06-15 20:25:21
《八识规矩颂》 (五)
玅境长老 开示
1992年于台北万里灵泉寺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
这底下又说到五个识,他活动的时候,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五个识在活动
的时候,并不只是识自已活动,他还有其他的心所法和他在一起合作,一同的活动的,所
以又有所谓心所法。
这个心所法,心所这个字怎么讲法呢?玄奘大师的翻译是翻译为心所,古代的翻译是翻译
心数,或者翻译作心法。心数这个数有个思惟分别的意思。心所这一句话,这个所怎么意
思呢?就是他是心所有的,如果不是心,他就没有这件事。比如这个贪瞋痴慢,高慢心、
疑惑心这些,或者定、或者慧、智慧,或者是信心,这些心所法,他唯独心才有这些事情
。你要是那个地水火风它这物资,他没有这种作用的。所以唯是属于心,他是要依止于心
才能生起。生起了,而又与心在一起合作,他是系属于心的,他不能离开心。就像说是这
个产业是我所有,它是系属于我的;这个心所法它是系属于心,为心所有的,所以称之心
所法。或者简要的说,就是我们这个心发出来的不同的作用,就叫作心所法。
这个心所有很多种类、很多类的。现在遍行,这是一类;别境又是一类;善又是一类;底
下“中二大八贪瞋痴”他又是一类。有很多种类。
遍行:
先说这第一类叫作“遍行”,就是这一类的心所法,它是很普遍的。这个“行”就是旅行
、游旅,它能够普遍的游旅,一切处它都去,所有的心它都有。你眼识、耳识、鼻识、舌
识、身识、意识、未那识、是阿赖耶识,他都有这种心所法。你是欲界五趣杂居地也好,
乃至到非想非非想地也好,也都有。一切心、一切地;乃至善心、恶心、无记心,也都有
;一切时也都有,你过去的心、现在的心、未来的心都有,普遍到一切处、一切时、一切
性、一切心,都有这样的心所法,所以叫作“遍行”。这个遍行心所在《成唯识论》上说
是有五个。五个遍行心所,第一个就是作意。
作意这句说怎么讲呢?这个作或者当个动作讲,能动你的心,有这个意思。或者换一个字
样来说,就是警觉的意思。现在有了境界了、有了事情了,事情出现了的时候,我们内心
和这个境界还没接触的时候,先发出来一个警觉性的作用、心理作用。这个警觉性,就是
它警觉自己的内心,发出来这个识,警觉这个识,叫它去和那个境界接触,叫作引心趣境
。外面有了境界了,作意这个心所,就是它引内的心的识,到境界那里去,去看一看,这
个作用叫作作意。当然我们自己来反省自己的心理活动,可能会发现,但是这个是非常微
细的。比如说是我们听人说,什么菜做的好,非常的好吃,我们心里面自己感觉到没有什
么特别,但是就就流口水了,这表示什么呢?就是心里面有了贪心了,这个食欲来了。这
个其实就是作意的心所已经过去了。作意、触,这个触的心所都已经起来了,而且受、想
、思都已经过去了,来了贪心了,所以这个作意心所的微细,我们自己都不是太能明了。
我们在唯识上说,世间上一切的有为法,当然以心为主。心和一切法,它都是有种子的,
这个种子是对现行说的,现行就是表现出来行动了,种子就是没有现出来行动,就是它潜
藏在那里,潜藏在那里,我们换一句话说,就是功能的意思。功能它潜藏在那里他没有动
。要是拿人来说作譬喻吧,我们在房间里面睡觉,睡觉外面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等我们睡
醒了,我们出来,这时候别人才看见。用这个情形来譬喻功能和现行的不同,种子的功能
,那个时候、那个状态,就好像是睡眠的意思;它发生作用了,有了现行了,就好像人睡
觉醒了,出来工作了,有这样的意思,可以这样譬喻。
现在这个作意心所,就是表示识在没有和外面境界接触的时候,这个识在那里睡眠了,有
境界出现的时候,这个作意心所去警觉它:你起来、你不要睡眠了,你去接触外面的境界
。警觉应起的识和一切的心所法,去和外面的境界接触,这个警觉的作用,就叫作作意,
这是第一个心所。
第二个就是触。这个识被作意心所警觉了,那是很快的,它就是识依止这个根和外面的境
界接触了,就是根、境、识,这三个,这三个一和合,这时候就叫作触。接触了、接触的
时候,这个根、境、识一接触的时候,就有一种引发种种的心所的功能,各式各样心理活
动的能力,就在根、境、识和合的时候,有生起种种分别的能力,这时候就叫作触。
触就受,这个触一出现以后,它就能够为受、想、思作依止处,就会出来一个受、也会出
来想、也会出来思的。这时候,这个受是什么呢?就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现成的
话,顺乐受触,就是触的境界,这个根、境、识,这个根和识,和顺于乐受的境界接触了
,当然这时候就生出来乐受,就是身心都感觉到安适,快乐。顺苦受的触,当然就身心感
觉到逼迫,苦恼。还有其他的境界就是不苦不乐受的触。在我们平常人的想法,当然我们
欢喜顺乐受触,有了乐受,我们欢喜这个乐受,我们就会生出来贪心、生出来贪爱心,种
种的虚妄分别心。生出来苦恼的感觉、苦受,就是苦恼的感觉的时候,我们不欢喜,我们
希望这个苦受同我们远离。
要是不是这两样,就是不苦不乐受,这个不苦不乐受的境界,我们似乎是也不欢迎它、可
也不拒绝,对它好像无所谓的样子。但是在佛法里边,这个不苦不乐受反倒是,也是一个
很危险的地方,很危险的境界。比如说是我们讲这个三界九地,这个欲界是五趣杂居地,
如果内心敏感一点,会感觉到欲界是苦,很多事情都不理想。四禅天,初禅、二禅、三禅
都是有喜乐的,是令人羡慕,令人欢喜的地方。到了第四禅、舍念清净地方以上都是舍受
的境界,就是不苦不乐的境界。这都是苦、乐、忧、喜、舍,一共是五种受,这五种受。
我们刚才说这是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加上一个忧、喜。这个忧、喜是第六意
识来说的,按第六意识来说;苦受、乐受,约前五识来说的。前五识你接触到苦恼的境界
,接触到如意的境界,就有苦受、乐受;第六意识接触这二种境界的时候,不如意的事情
就是忧,如意的事情就是喜,忧喜,加起来就是五受。到第四禅以上,色界、无色界天的
四空定,这五个地方都是舍受,都是不苦不乐受。
外道,就是其他的宗教,修这个禅定,假设成就了这样的境界的时候,就误会是涅槃的境
界了。若按佛法来说他,就是舍受的境界。
这个舍受,佛法怎么样看他呢?对他怎么看法呢?《俱舍论》上有一个偈颂:‘如以一睫
毛,置掌人不觉,若置眼睛上,为损及不安。愚夫如手掌,不觉行苦睫,智者如眼睛,缘
极生厌怖。’这个颂是说不苦不乐受是很苦恼的事情。第一句:‘如以一睫毛’,这比如
拿这个睫毛,就是这个眼皮的里面的毛。‘置掌人不觉’,若放在人的手掌上,我们都不
感觉到有东西在那里。‘若置眼睛上,为损及不安’,若是把那个睫毛放到眼睛里头,那
么它就会损害这个眼球,我们心里面就感觉到不安了,‘为损及不安’。‘愚夫如手掌,
不觉行苦睫’,这个愚夫就是我们愚痴的凡夫,不感觉到这个不苦不乐受就叫作行苦,不
感觉到这个不苦不乐受有什么不好,不感觉到苦恼。‘智者如眼睛,缘极生厌怖’,这个
有智慧的人是什么呢?就是圣人。圣人就像人的眼睛似的,眼睛里面放了睫毛,他感觉到
行苦,感觉这个不苦不乐受是‘缘极生厌怖’。他观察这个行苦是极生厌、极生怖,会生
出来极大的厌离心,极大的恐怖心的。
究竟是怎么回事情呢?这个行苦从表面上看这个行苦,就是不苦不乐的感觉它不会一直的
停留在那里,它在时间上看,一秒钟一秒钟的向前走,走、走,总会遇见了或者是这个苦
受,或者是乐受,那么就是苦受是苦,乐受也是苦,这是表面上解释这个行苦是这样意思
。实际上里面的事情,就是我们无始劫来,很多的业障,很多的烦恼的种子,很多的罪业
,都在你那行苦里面,那一念心里面潜藏在那里,它随时会爆发出来,就不得了。这个业
障,这个罪业随时爆发出来就苦了。所以那个不苦不乐,表面上是个虚假的境界。
这个外道,他得到了色界四禅,或者无色界天的四空定,就认为是涅槃了。但是在佛法来
看,那是一个危险的地方,他的寿命到了,他的色界四禅也好,无色界四空定也好,就破
坏了,又跑到人间来,也可能到地狱去、到饿鬼道、到畜生道去受苦去,是一个无常的、
靠不住的地方。所以这个不苦不乐受,也不是好地方,所以‘缘极生厌怖’。但是这件事
,这地方这颂上说‘智者如眼睛’,就是要有智慧的人,就是圣人才能这样观察。所以圣
人,初果须陀洹、二果、二果、四果阿罗汉,他观察色受想行识这个身体,是个毒器,是
个有毒的一个器,是个苦恼的地方,如病、如瘫、如疮、如刺。这个身体,我们有病了,
只是在一个地方生疮了,但是阿罗汉看这个身体,全部都是个疮,是个苦恼的地方。
所以苦受是苦,乐也是苦,不苦不乐受也是苦,也是苦恼的境界。不过这个乐受是苦,我
们可能还不是太承认。乐受是苦的原因,就是这个乐受在我们这个世界上,这个乐受不容
易得到,你想要求得这个乐不容易,你要费很大的辛苦可能会求到,这个就是个苦;得到
了乐受,你还得要保护它,保护也不容易;它终究有一天要失掉,失掉了就是苦了。所以
这个乐受,虽然也是有多少乐,但是它附带来很多的苦恼,所以乐受也是苦。不苦不乐受
也是苦。所以佛法法里面讲苦集灭道四谛、这个苦谛,就是怎么都是苦,要生厌离心。
这是说这个受。作意、触、受,就是根、境、识,六根、六识,六识一和合有了触,就会
有受,有了感觉,就会有这么多的苦出现了。
这个想怎么解释呢?受、想、思,这个想。这个想,就是触了以后,根、境、识和合接触
了以后,心里面会去要取得外面的所缘境的相貌,要取得它的相貌,它里面有是怎么一个
情况,要认识一下。认识它种种的差别相了以后,它就会安立出来种种的名字,说出来种
种的语言,表达出来它的所缘境的相貌,这就是想的意思。想这个心所,就是我们能够说
话的这个地方,就是想心所的作用。这个受,人与人是不一样,有的人,我们的识和外面
的境界接触的时候,他注意这个受的地方,其实都会有受、有想,但是有偏重于受,在受
这个地方多用心机;但是有的人偏重于想,去仔细的、去微细的,去观察、观察,观察它
是怎么回事情。
我说一个小小的故事,我们读《古文观止》上面有这个,蔺相如完壁归赵论,有这篇文。
这个故事倒不是完壁归赵,不是说这个事情,是蔺相如的事情。蔺相如,他最初到了赵国
去,他是在一个宦者,这个人的名字叫作妙贤,在他家里面住,和他是朋友似的。妙贤这
个人,他是个宦者。宦者看这个字,就是在皇宫里面做事的人,他犯了什么法,他有罪。
有罪了,他就害怕这王治他的罪,他想跑,想要到燕国去,他就向蔺相如讨主意。就向他
研究,我想到燕国去,可不可以?蔺相如就是说:你得罪王了,你有罪了,你要到燕国去
,你为什要到燕国去?你以为燕国王是靠得住的吗?妙贤这个人就说出来来他的理由。他
说在多少年前的时候,赵王和燕王在边界有个会谈,当时赵王带我去了,带我去的时候,
这燕王握住我的手就说:我愿意和你作个朋友。跟我说过这么一句话。所以我今天想要跑
,我想这燕国王可能会接待我吧。这蔺相如说是不见得,说是燕王为什么要同你握握手,
愿意同你作朋友?理由何在呢?是因为赵国强,赵国是力量强大。燕国软弱,他怕赵国,
所以他邀你、同你作朋友,希望假藉你同赵王有个联系,若有什么问题,可以从这里去希
望能解决的,有这种可能,是这么回事。你今天若是得罪了赵王,你到燕国去,燕国他不
敢留你,因为他怕赵国。他一定不但是不留你,他把你绑起来,送给赵王,他一定是这样
子办法的。说:不如你今天你不要跑,你自己脱光了衣服,拿一个藤条,向赵王谢罪,你
这样可能会得到他宽大的处理。他就接受了蔺相如的办法,果然是赵王对他宽大处理了。
我们现在讲这个想心所,就是要取得境界的相貌,取得境界的相貌,其实就是在思想。思
想,我们的所缘境是怎么回事、怎么回事?这里面我在思稚,这还是一个智慧的问题,你
把所缘境你能观察的很正确,很微细,这也叫作想。如果我们粗心大意的,怎么、怎么的
,就是这样子,那么也叫作想,但是那不一定是正确的,所以一定是要有一个叫作现量、
比量,还有一个非量,是离不开这些事情的了。所以有智慧的人,他就不同一点。这是想
心所是这样意思。
受、想、思。这个思心所,这个思也是思想、思惟。但是我们古代的高僧,我们就说是玄
奘三藏,他翻译经的时候,他就用这个字,用思这个字表达一种意思,表达什么意思呢?
就是有目的的一种意志行为,这怎么解释法呢?就是经过了受、想。比如说受,这是个乐
受,我要取得它,这个苦受,我要拒绝。或者是经过想心所的思惟、观察,或者是主动的
、或者是被动的,有什么计划,那么现在要执行这件事,这就是思心所了,就是要执行这
件事。
执行这件事,在《成唯识论》里面,他分成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第一个是审虑思。这个
审虑思,就是很深刻的去考虑这件事,我应该怎么样行动。第二个决定思,经过审虑以后
,就是决定了,我要这样做。再进一步,就是动发思,就是动身发语,就开始行动了。在
执行这件事、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或者是作善、或者是作恶。做的时候,实在就是内心的
活动,内心在想,这个时候这样做、那样做,那就叫作动发思。这个动发思,就是身业和
语业;这个审虑思和决定思就是意业。身业、语业、意业,这是三业。
现在说这个受想思,这个思,就是包括了这三业,审虑思、决定思、动发思。他有了目的
,而后采取了行动,这都叫作思。
作意、触、受、想、思,这五个,叫作遍行心所。遍行心所刚才说过是遍一切的识,前五
识、第六识、第七识、乃至是第八识,都有这种作用。都有这种作用,但是我们在思惟这
件事,这个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五识,这样情形?这个作意、触、受、想
、思,这个作意、触、受按我们这么想,应可能是有;想和思他有吗?昨天我们已经说过
,就是前五识他不会单独行动的,他若有所作,他一定要有第六意识,同第六意识合作,
这样子,他受到第六意识的影响,他就有微细的受想思,这样解释也可以过得去,可以这
么解释。也有主张是没有的,前五识是没有这个想、思这种事情。不过《成唯识论》护法
菩萨他是这么主张。这是遍行五心所。
其次就是别境。别境也是五个心所。别境这句话怎么讲呢?就是他不是普遍的,就是特别
的情况,才有这样的心所,不是特别的、是没有的,就是这样的意思。这别境也是有五个
心所。
别境的心所,第一个是欲。欲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希望的意思,就是对于可意的事情、如
意的境界、我欢喜的事情,我对于这件事有希望,我希望能成就,就是这样的意思,希望
心。若是我不欢喜的境界,那就不希望了,就没有这种欲心所的活动了。如果是思想特别
的人,这件事是可意的事情,但是是他也不欲、我也不希望,那还是不会生起欲的心所的
。所以所缘的境,有可意的;有不可意的;也有非可意、非不可意的事情。人的思想不同
,他愿意可意的事情,他也愿意不可意的事情,种种的情形不一样。只是他要生起了希望
心,这就叫作欲。这希望心一生起来,就会有行动。因为想要成就这件事,可果你没有行
动,那就等于没有希望了,白希望。当然也有的人,只是有希望,但是没有行动;有的人
有希望,他就会有行动,不会有行动而没有希望心的,这是欲这个心所是这样。
胜解怎么讲呢?这个胜,就是有力量的意思,有强大的力量,叫作胜。解就是理解。对于
一种事情、或者是一种理论,他有深刻的,有强大力量的认识,认识的非常深刻。怎么知
道呢?就是不可引转,就是他这样的看法,他非常的肯定,你不能够转变他,你不可以转
变他的,那么就叫作胜解。这样的情形,若按佛法来讲,或者是你相信佛、或者是你相信
无著菩萨、相信龙树菩萨、你对于佛法的学习,经过长时期的思惟、修行,你得到了这样
的认识了,那么就是达到了一个不可引转的境界,不可以转变。如果是没有经过学习,只
是一般的情形,生起了这样的理解,那就不叫胜解的,那就不是,没有那么大的力量,这
叫作胜解。
这个念,是明记不忘的意思。我曾经经验过这件事,曾经学习过这件事,它又能在你心里
面出现,明明了了的,那就叫作念。但是你若忘记了,虽然我学过,但是忘记了,忘记了
就是没有念了。这个念,也表示一种数数的忆念,使令它在内心里面,很明白的出现,而
不间断地、明明白白的出现,那叫作念。这样的念有什么好处呢?就是能得定,能令你得
到襌定。我们不管是在家佛教徒或者出家人,你若想要静坐,得襌定,就是要加强这个念
。也有人问过我,我欢喜静坐,但是就是有杂念、妄想,怎么没有办法去掉,心不能够不
乱,怎么办法呢?其实就是经论上说得很明白,就是念。你加强了这个念,这妄想就没有
了,这叫作数数忆念。于所缘境数数忆念,就没有妄想了,它这妄想就不来了;如果你不
数数的忆念,它这妄想就来了。因为我们从无始劫来就是妄想,成为习惯了,你忽然间叫
他不妄想,那是很难的。那怎么样办法能够不妄想呢?就是数数忆念。
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上,那个“奢摩他”的那一段文里面就提到,你静坐下
来的时候,你心里面能安住在所缘境上,一开始的时候,当然可能最少能有几秒钟,心里
面没有乱,但是你过了几秒钟就有可能会乱,但是你不要等他乱的时候,你心里面就自己
问自己,我现在是安住所缘吗?我安住在所缘境上了吗?我没有妄想吗?自己问一问自己
,这个妄想它就不来,你的这个正念的力量就能相续下去。相续下去,你过一会儿你再这
样反问自己,它就能继续的相续下去,所以叫数数忆念。数数忆念,这样子当然是能得定
。所以这个念,它有什么好处呢?能使令你得定,当然还会有其他的好处,不止于此。
这个“定”字,就是你用这个念的方法去修习这个定,修成功了,心里面明静不动、安住
所缘境明静不动,那么就是得定了。当然这里面我说过,从欲界定到未到地定、到色界定
,到色界定是最好,欲界定还不是太好。安住在所缘境上,也不昏沈、也不散乱,心里面
又明了而又寂静、寂静而又明了,相续不断的安住不动,就是定了。这个定,是你要这样
修,你才能有定,你不修就是没有定,所以这个定也不是普遍的。 而得到定以后,不要
说我们是凡夫,阿罗汉得到定,他若不常常入定,定都会失掉的。阿罗汉的定,就是说阿
罗汉还会退,就是他的定会失掉;他那个无漏的、清净的、无我无我所的智慧是不会失掉
的。圣人的智慧是不失掉的。只是这个定,他若不常入定,这个定就会失掉。在《涅槃经
》上说,如果得重病,他这个身体有问题了,不能常入定,定就会退;走远路也可能会退
;读经读得太多,也可能会失掉了定;还有人与人有纠纷,你去调解去,你也会失掉了定
,有种种的一些事情,可见这个定这个事情也不是那么容易。
从这个定的退上看,就看出来目犍连尊者是了不起、不得了。目犍连尊者临终的时候,他
这个身体被木杖外道打扁了,头、身体完全打扁了,就是完全打碎了。当时他是不动了,
在《一切有部律》上看,是舍利弗尊者把他抱回到庙上去的。但是后来这件事传到阿阇世
王去,阿阇世王就下令这个医生要把他的病治好,要把目犍连尊者这个身体,要把他恢复
过来,如果你不能恢复过来,就杀死你。这个医生就对目犍连尊者说,说是今天你的身体
伤害到这个程度,我们是不可能再给你治疗的。我们若是治不好你的病,王就要杀我们。
说是你老人家要保护我们,要想办法保护我们。说是可以,不要紧。目犍连尊者立刻用神
通把这个身体就像没有受害一样,完全可以正常的一样,托钵去乞食的。就是到了阿阇世
王那里去了,阿阇世王一看,哎呀!你老人家好了,他心里很欢喜。从这一件事、由这个
定退,来看目犍连尊者这件事,目犍连尊者是不得了,这身体坏到这样程度,他能入定现
神通,不得了。这是说到这个定。
这个慧,在《成唯识论》上看,是抉择的意思。这个择,就是简择、就是观察的意思。观
察这件事是有功德吗?是有过失呢?如果是有功德,我就这样学习修行;如果有过失,就
应该把它去掉、把它消灭、息灭了,这样子简择。这个抉,是决断,决断就是没有疑惑了
。比如说观察这个色受想行识,是苦、空、无常、无我的,这就是抉择、观察。观察苦、
空、无常、无我得入道圣以后,就决定没有疑惑。一切法是因缘所生,是苦、空、无常、
无我的,没有疑问。有魔王来到人间现了佛的身相,现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用佛的身
相来同你讲,说我以前讲过五蕴是苦、空、无常、无我,不对,讲错了;是常乐我净的,
身体是可爱的。那么这个初果圣人、二果、三果、四果心里面不动,就是因为决断、有智
慧了,所以无疑。
我刚才说这个作意、触、受、想、思,这个想,这个想心所,好像也有智慧的意思,但是
那个想的内容,似乎指一般的事情。指一般的事情,这个人有聪明的、有不聪明的,这个
想心所也不一样。现在别境心所里边这个慧,是指佛法的智慧。这是善、这是恶;这是有
漏、这是无漏;这是凡夫、这是圣人;你得到无我的智慧了;你发无上菩提心得一切种智
了,这是属于三乘圣道的智慧。我倒没有看见有人这么解释,但是我想这个想心所和这个
慧,如果分别它的不同,或者可以这样解释吧,这是慧。
定和慧这二个心所,修行人于所观察的境界,一心不乱那叫作定;于所观察的境界,能知
道它是功德、这是过失,能这样观察,能断一切疑问,那叫作慧。如果我们不这样观察的
人,那么就没有定,也没有慧了。所以这个定、慧它是别境,它不是普遍的。这个遍行、
别境是心所法,其中的意思也很多的,我就是简单的说这么多。
文章来源(附音频):
https://fayun.org/public/index.html#!/fy/player/dharma/bashiguijusong/110/audio/0
==============================================================================
《八识规矩颂》
   
唐三藏法师玄奘造
   
前五识颂 
性境现量通三性, 眼耳身三二地居, 
徧行别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贪嗔痴。
五识同依净色根, 九缘七八好相邻, 
合三离二观尘世, 愚者难分识与根。 
变相观空唯后得, 果中犹自不诠真, 
圆明初发成无漏, 三类分身息苦轮。 
第六识颂
三性三量通三境, 三界轮时易可知, 
相应心所五十一, 善恶临时别配之。 
性界受三恒转易, 根随信等总相连, 
动身发语独为最, 引满能招业力牵。 
发起初心欢喜地, 俱生犹自现缠眠, 
远行地后纯无漏, 观察圆明照大千。 
第七识颂
带质有覆通情本, 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大徧行别境慧, 贪痴我见慢相随。 
恒审思量我相随, 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应起, 六转呼为染净依。 
极喜初心平等性, 无功用行我恒摧, 
如来现起他受用, 十地菩萨所被机。 
第八识颂
性唯无覆五徧行, 界地随他业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执, 由此能兴论主争。 
浩浩三藏不可穷, 渊深七浪境为风, 
受薰持种根身器, 去后来先作主公。 
不动地前才舍藏, 金刚道后异熟空, 
大圆无垢同时发, 普照十方尘刹中。
.......................................
名为先故想,想为先故说。有时候一些名相的辨别,比较能观察到心里面细微的作用。平
常的话,可能也知道贪嗔痴,不过要去对治,方法就要慢慢试。玅境长老这边说的微细,
去抓就稍微好抓一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