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是唯识吗?还是中观?

楼主: tangchin (tangchin)   2020-09-26 17:54:27
如果说没有外境,外境只是识的异熟展现,很可能很多的人当下都无法接受,是吧?但是
任何的外境确实都必须透过识来展现,如果说有任何时间、任何处所的任一外境,不用透
过识来了别,相信也没人能举出例子。这时候再来说“唯识”是不是也有些道理?
但是从中观角度来说境与识是互相依赖的,你无法远离“识”而说有“境”,而远离了“
境”你也无法言说“识”,也就是识与境是互相依赖、互相观待的。是否从中观的角度去
看待外境会更加无懈可击呢?
唯识经过深思熟虑后,提出认为色与执色的识是“异体空”,也就是如果你认为有外境,
并且认为色与执色的识异体,那就表示你无法明了空性。并且对于空性,唯识提及解深密
经中胜意生菩萨请问品里说到:三性三无性,圆成实、遍计执与依他起,也就是要了解如

在依他起上空遍计执而成就圆成实,就是了达空性。而中观认为究竟的空性仅自性空,人
与法皆同。
如果你持唯识见解对于烦恼的调伏是显然具有帮助的,他帮你远离对于外境的束缚,而唯
识根据经教提出六识外的第七的末那识与第八阿赖耶识,也确实有助我们理解无明我执,
而古印度里唯识与中观有篇幅不小的论辩,所以,是唯识吗?还是你倾向持中观的见解?
作者: lk011382 (冰符酒酿)   2020-09-26 19:02:00
作者: minpanda   2020-09-26 21:30:00
“舍利子。色不亦空。空不亦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作者: lk011382 (冰符酒酿)   2020-09-26 21:31:00
作者: minpanda   2020-09-26 21:47:00
板友对于这些烦恼的疑惑,常念观世音菩萨,常念心经,常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即拨云见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