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hen5566 (文心)》之铭言:
: 藏传中的密教,实际上是印度教跟融合一部份的佛教,算是外道,在元朝跟清朝时被捧起
: 来的。
: 阿姜查苦行僧的方式也不算是佛教的方式。
: 大乘与小乘的差别应该只有僧团的修行方式跟戒律的差别而已。
: 在中国、日本方,因社会环境的关系,出家与乞食非常不易,所以更改了一些规则戒律这
: 样。
: 两者也都有菩萨道,在原始佛教中也有文殊、普贤菩萨啊!
: 菩萨与佛的差别就像硕士与博士一样。
: 十地菩萨则是已修完博士学分,只需交论文跟口试就可以升格为佛(博士)。
: 阿罗汉就是大学毕业生。
: 辟支佛是从业界学徒,白手累积经验及经历来的。
三者核心差异,好像也并非单纯在修法上区分,也许本质问题是在学生的心态。
只想度自己解脱,称为解脱道。
除了度自己解脱,也想帮助三界一切苦难众生解脱,称为菩萨道。
解脱道范畴比较小,菩萨道承担的责任范畴比较大,才有大小乘之分。
北传(西藏、中国等)的修法课程设计,侧重在菩萨道的立基点。
南传(泰国、缅甸等)的修法课程设计,侧重在解脱道的立基点。
但是修北传课程学分的人,是不是都俱备菩萨道的心态,这也未必。
同样的,修南传课程学分的人,也有俱备菩萨道心态的行者。
探讨师资课程意义并不是很大,因为自己有多少兴趣走哪一道,自己最清楚,
时间到了自然会去适合自己的系所上课。
师资课程只是因应不同学生而已,关键还是在心态。
至于什么方式才是正统佛教 ?
基本上 : 1.能断恶修善。 2.能解脱轮回。 3.能帮助众生解脱轮回乃至成佛。
修法跟这三点相应,应该都算是佛法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