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关于藏传、大乘跟小乘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9-12-15 12:35:37
: 藏传中的密教,实际上是印度教跟融合一部份的佛教,算是外道,在元朝跟清朝时被捧起
: 来的。
印度佛教包括大小显密:小乘有声闻道、独觉道;大乘包含显教、密教,大乘是菩萨道。
从印度传播的佛教当中,汉传与藏传都有大小显密的内容。[1]
关于佛教当中密法的部份,尊者达赖喇嘛于上个月底有一篇开示:
达赖喇嘛尊者:佛密及非佛密的关键性差异
转自:https://www.facebook.com/Jamyangrin/
2019年11月29日达赖喇嘛尊者出席"第十四次流亡藏人宗教大会"闭幕式
我们有很多寺院背诵了许多密法的仪轨,也背下了坛城的画线、沙制作、金刚舞、唱
诵等,很用心去做这些事情。
我劝这些修密的寺院,像是南嘉寺、上下密院的“生次僧”等,说:“一定要学习经
论,就是我说的‘依共教承’。光念密法仪轨是远远不够的。”做此呼吁。
不只如此,我也呼吁僧尼们要学习经论,后来便有了女众格西的成就。
总之,学习经论是“依别众生”的密法之基础,因为密法要依据二谛(胜义谛与世俗
谛)的基法真相而行。[2]
像是修密时会唸:“嗡,娑巴瓦旭哒,萨瓦哒嘛,娑巴瓦旭多杭。”此咒阐释空性且
出现在一切密法的仪轨里。即使没有这句梵文咒语,也会要求观空。以事部为例,事部有
六天,先有空性天,再有字天、声天、色天、印天、相天。修事部六天时首先应观空性。
密法的修持,如本尊瑜伽,都是将空正见转成该本尊而观的。对空性毫无理解的人,
再如何观想转成极为庄严的佛,都是没有帮助的!
非佛外道也有很多密法的修持,包括气、脉、明点的种种法门。
几年前,我去戈勒克布尔时,与当地非佛外道的修密者一起交流,几乎拿洛六法的内
容都在他们的修持之中,如破瓦法、趋舍法等,看似都有,所以佛密中的许多内容都跟非
佛外道的密法相同。
其二的差别是,非佛外道转成本尊时,是以Atman(真我)的概念而修,即补特伽罗自
相有的概念而生本尊[3];
而佛教的密法是:“嗡,娑巴瓦旭哒,萨瓦哒嘛,娑巴瓦旭多杭。”此咒说了人无我
及法无我。先深思无我义,后将此空正见转成(生起)本尊,故称“空见现本尊”。[4]
佛教的所有密法修持都不能分离空正见,这是唯一的路。除此外,远离空正见而持的
咒、而观的本尊、而修的火供、息增怀诛及护身轮等的修法,非佛外道也有。[5]
西藏里,密法非常兴盛,却因缺乏“依共教承”、大教典的学习而没落衰败,这是我
的看法。
作者: Mahasata (爪牙骨角)   2019-12-15 14:34:00
佛法不只是心的科学 色空不二 身心缘应 故色无碍也自在所谓俱解脱 也就是说 佛法不只通达心法 也通达一切相法身有碍 所以难入禅定 四禅八定本就是共外道 舍之无修光是要从欲界定起不二观证身心相脱黏 我想有点难度才是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9-12-15 14:38:00
补特伽罗是具有心识的有情,身心相依,修行以修心为主,所以认识心的运作就很重要。阿罗汉果有两类:慧解脱与俱解脱,慧解脱阿罗汉不具有四
作者: Mahasata (爪牙骨角)   2019-12-15 14:40:00
修行怎能以修心为主? 那此心不就可生坏变灭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9-12-15 14:41:00
禅八定,俱解脱阿罗汉俱有四禅八定。但是俱解脱阿罗汉没有通达一切法相的一切种智,佛果位才具有一切相智的遍智心法的分类量与非量,非量有颠倒识、疑、伺察意、现而未
作者: Mahasata (爪牙骨角)   2019-12-15 14:43:00
如是如是 同理 若色空不通达 慧解脱者亦非一切解之士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9-12-15 14:44:00
定、再决识等,量有比量与现量,修行要去除非量生起量识佛果是具有一切种智的量士夫。
作者: Mahasata (爪牙骨角)   2019-12-15 14:44:00
所以同样逻辑看来 修行也需修身 特别是欲证佛果之人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9-12-15 14:46:00
所谓修心为主,并非是说没有身的修习,例如打坐时调身、调息、饮食知量等,也有关系到身体的运作,但这些是为了以修心为主,例如禅定、智慧等都是自相续的内心中生起。
作者: Mahasata (爪牙骨角)   2019-12-15 14:49:00
我没有疑问 故意相询罢了另外慧解脱阿罗汉是否不通四禅八定不好说 或许得初禅时不二观证而身心脱落 这程度层次上 可能不是这么绝对吧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9-12-15 15:13:00
四禅八定,包括色界四个处所的禅定,以及无色界四个处所的禅定,这八个处所的禅定当中,每个禅定都有其近分与正行,四禅八定各有近分与正行,合共四禅八定的十六观行。
作者: Mahasata (爪牙骨角)   2019-12-15 15:15:00
这没有正面回应吧 我只是挑出您可能说错的地方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9-12-15 15:16:00
慧解脱阿罗汉具有四禅八定十六观行当中的初禅近分定,以
作者: Mahasata (爪牙骨角)   2019-12-15 15:16:00
您是提到慧解脱阿罗汉不具四禅八定 但我反问也许得一二
作者: Mahasata (爪牙骨角)   2019-12-15 15:20:00
初禅近定分 这名词不过是区别证得初禅的相似状态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9-12-15 15:21:00
相关部份的详细内容,可找末学本版po文:止观系列文。
作者: Mahasata (爪牙骨角)   2019-12-15 15:22:00
怎样分类归属罢了 不过就是名相含摄的范畴理则大可不用 我自己研读天台止观即可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9-12-15 15:23:00
《瑜伽师地论》提到经过初禅近分七种作意获得初禅正行。所以,慧解脱阿罗汉有没有修习禅定,也是有的,而且其修习禅定的品质高于欲界定,超过欲界的九住心获得初禅近分
作者: Mahasata (爪牙骨角)   2019-12-15 15:25:00
在下我散漫心都未能得止遑论初禅 睡眠盖系缠 下劣之人尔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9-12-15 15:27:00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章提到,初禅近分定是佛教内道一切行者获证圣道的门槛,不论大小显密,要获得圣者果位,现证无我空性断障所依的禅定,至少要有初禅近分定。
作者: Mahasata (爪牙骨角)   2019-12-15 15:32:00
那就没错了 既然是门槛 就表示可能慧解脱者或得初禅以上而所谓初禅近定分 近非正入 也可以说落属初禅未到中间禅甚至说 这近定分能不能在欲界定中生起也是个问题 对吧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9-12-15 15:34:00
生起上界的定心的所依身,不一定要转生到上界才能生起上界心,例如佛陀于菩提树下依欲界的人身也可生起四禅八定
作者: Mahasata (爪牙骨角)   2019-12-15 15:35:00
我并未谈及生身的起处 这样就兜圈子囉 :)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9-12-15 15:36:00
当内心当中调伏沉没与掉举为主的五盖、调伏了欲界烦恼的
作者: Mahasata (爪牙骨角)   2019-12-15 15:37:00
其实您只要正答 您推文中有错误就可以了 对吧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9-12-15 15:38:00
现行,获得初禅的禅定品质时,即是上界心在内心中生起。慧解脱阿罗汉如果欲求上二界的四禅八定,应该也很容易,虽然依《瑜伽师地论》说慧解脱有初禅近分、没有四禅八定一般提到四禅八定,是指色界与无色界八个处所的正行定,慧解脱是依初禅近分定结合无我慧证得道果,不是依初禅正行定以上的四禅八定证得道果,所以会说慧解脱不俱有四禅八定,但是慧解脱若进一步要希求四禅八定应该不是难事。
作者: Mahasata (爪牙骨角)   2019-12-15 15:50:00
我知道您的意思 但我只是说 慧解脱者未必只有如此 对吧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9-12-15 15:51:00
如果慧解脱未必是如此的话,那应该就是俱解脱的进路了。
作者: Mahasata (爪牙骨角)   2019-12-15 15:51:00
可能先自己证到三禅 但证解脱是依初禅近定分 合理吧这不过是充分必要的条件问题 我只谈合理与否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9-12-15 15:53:00
经论中提到证得阿罗汉果的不同进路,有一类是止行者,先依世间道证得四禅八定,再证无我慧得解脱,有一类是观行者,没有先证得四禅八定,直接依初禅近分证无我慧得解脱
作者: Mahasata (爪牙骨角)   2019-12-15 15:55:00
进路就进路 很正常 但慧解脱者本身可能已达初禅或以上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9-12-15 15:55:00
你可以先自行观察看看。
作者: Mahasata (爪牙骨角)   2019-12-15 15:56:00
重点是那只是一类啊 并不是全部 这没错吧 这才是重点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9-12-15 15:57:00
也许过去生有证得四禅八定,这一生有没有证得可以再观察看看。现观庄严论提到二十种证得道果圣者的分类,例如依初禅近分降伏欲界粗中细九品烦恼的不同层次,于见道位时获证道果的不同差别,至于你提到的这类还要再观察看看。
作者: smallkelp (小海带)   2019-12-15 19:37:00
随喜赞叹讨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