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便有余土
“二、方便有余土。若人念佛功深”,这讲功夫。蕅益大师说,能不能往生,决定在
信愿之有无,有信有愿决定往生;生到极乐世界品位高下,功夫的浅深,现在讲功夫。生
凡圣同居土的功夫浅,只是把烦恼伏住,没断,念到功夫成片就伏住了。日常生活当中自
己要提高警觉,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只生阿弥陀佛这个念头,念头起来阿弥陀佛,念四字
、念六字没有关系。假如真正发心这一生要去就学莲池大师,四个字,不念六个字。愈简
单愈好,大道至简,就这四个字就能出离六道轮回,就能往生极乐世界。
下面说,“以离杂乱之心”,这个离很重要,“专念一句名号,心口相应”。心里想
著佛,口里念佛的名字,或者心里面也想阿弥陀佛四个字,也很好。心里想着字,口里念
著佛号,心口相应,“字字分明,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念念相续,无有间断,如是念佛
,名事一心”。事一心把见思烦恼念掉了,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心上真正有佛,没有妄
想,没有杂念,念念相续,无有间断。大势至菩萨教导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都摄六根是把见色闻声,六尘境界不放在心上,不是叫你不看、不听,你能看,你能听。
看得清楚,听得明白,不放在心上,没有染污。心上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
都没有,这就是事一心。念佛没有间断,工作的时候需要用思惟,就把佛号放下,认真去
工作,工作完毕之后佛号就提起来,这都叫做无有间断。
“若达此境界,虽不求断惑”,没有想到断惑,“而见思烦恼自然断落”。真的,佛
放光照你,你被佛光注照,你的功夫就提升一倍。《阿弥陀经》梵文的原文是“一心系念
”,实际上做到一心系念,佛来接引的时候光一照就把你提升到一心不乱。玄奘大师是依
照经文,是因上说的,罗什大师是果上讲的,把你提升一倍就是事一心。“则从此界之同
居秽土,横生极乐方便有余净土。”
二、智慧没开,他是属于念佛三昧
下面再给我们介绍实报庄严土,“三、实报庄严土。若忆佛念佛,历历分明,行住坐
卧唯此一念,无第二念,不为贪瞋烦恼诸念之所杂乱,是名事一心”。这是生方便有余土
的。“事上即得,理上未彻,属定门摄,未有慧故”,智慧没开。他是属于念佛三昧,会
起心动念,没有贪著,这功夫就不错了,顺境没有贪著,逆境没有怨恨。接触境界不生七
情五欲,这就有了一点功夫。功夫深厚的人无论什么境界,顺境逆境如如不动,不为境界
所转,不受境界的干扰,这个人有功夫,这就是念佛三昧。
得念佛三昧时间久了,不但不生烦恼,生智慧,顺境生智慧,逆境也生智慧。智慧是
什么?照了事实真相。照了事实真相之后会生起大慈悲心,怜悯那些造罪业的众生,为什
么?看到他们的果报。你不但不怨恨他,你还会发心怎么样救他,怎么样让他少受一点苦
。有人造作重业,他自己不知道,最大的影响无过于断众生的法身慧命。你看看造谣生事
,念佛劝人要在佛号上加个什么天元太保,本来念佛是如法的,现在变得不如法;本来可
以往生净土的,现在又搞六道轮回,这个责任谁负?什么叫老实?什么叫听话?遵循经典
上的教诲就是老实、就是听话。自己自作聪明要想一套方法,那是错误的,那是决定不许
可的。所以“依法不依人”。
“依义不依语”。要知道世尊当年讲经,时间不一样,听众不一样,处所不一样,环
境不一样,所以他讲经的时候就有差别。不是每句话完全相同的,可是意思相同,这就是
依义不依语,意思相同就可以,语言不同、翻译文字不同没有关系,最重要的经的义理。
第三个教给我们“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什么叫了义?能帮助我离开六道轮回,帮助我证
果,这是了义,我学这个法门我能够得到,这叫了义;我没有办法做到,对我就是不了义
。上上根人《华严》、《法华》是了义,下下根人一句阿弥陀佛是了义,了义没有一定。
我们自己心里要有数,我用这个方法,我一定会成就,这对我就是了义。第四个,“依智
不依识”。智是我们今天讲理智,识就是感情,对人对事对物,对佛法的选择,都要用理
智,不要用感情。感情,他学这个,我要跟他学,他能成就,我不能成就,这就错了。他
学那个法门能成就,我学这个法门能成就,各人都是了义。
四依法,释迦牟尼佛灭度的时候告诉我们的。还有总的纲领,以谁为师?以戒为师,
以苦为师。修行人,无论在家出家,要持戒,要不怕苦。苦有什么好处?出离的心强,不
想在这个世界上住,一心向往极乐世界。如果这个地方的环境太好,觉得还不错,极乐世
界我还没看见,舍不得离开这个地方,那就错了。对这个世间没有留恋,出离的心很强,
念念都想往生极乐世界,这个就是道心强,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念头全没有了。我
们跟世间人走两条路,他们走六道轮回,我们走西方极乐世界。
三、从念佛三昧上开悟了,生实报庄严土
“若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于自本性忽然契合,了知能念所念唯是一心。不住有念
,不落无念”,这是从念佛三昧上开悟了,开悟是理一心。事一心就是念佛三昧,理一心
是开悟,开悟就是见性。有能力往生就一定见佛,念佛三年,他有资格见佛,众生有感,
佛就现形,感应道交。这个不是在佛那边,在自己这边,我想见就见到。你想见见不到是
你用妄心,用真心就见到。也不是纯正,我们常讲的真诚、清净、恭敬,有这三个心就能
见到佛。如果只有三十分不能感应,如果有七、八十分肯定有感应。全操在自己,不是阿
弥陀佛,阿弥陀佛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完全是我们感,自自然然的应。法身弥
陀是常寂光,遍一切处一切时,我们都在他光中。
更进一步就开悟了,根性利的,根性利钝与识字不识字、有没有学经教没有关系,这
一点要知道。海贤老和尚没读过书,不认识字,他能够老实念佛,我们这经上所讲的,理
事他全做到了。一生什么身分?农夫的身分,种田的。也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
,表演大乘佛法理事相应、理事不二,演出三福六和,演出三学六波罗蜜,演出普贤十大
愿王。最后拿著书照相,那是演出六和敬。最后表法劝导僧团、劝导社会、劝导国家统统
要和。
“如《疏钞》云:若言其有,则能念之心,本体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言其
无,则能念之心,灵灵不昧;所念之佛,历历分明。”我们今天用海贤老和尚所表现的这
个境界,跟经上相应。“无念而念,念而无念;言思路绝,不可名状”。这就是不可思议
,我们无法想像,我们也没有办法能说得出来。“唯是一心,清净本然之体”,自性的理
体他见到了,“更有何法而得杂乱,是名理一心;属慧门摄,兼得定故”,一定有定,定
才开智慧。“念佛若达理一心”,这个时候“破一分无明”,就是起心动念没有了。阿赖
耶的业相、转相、境界相,业相是能量,转相是信息,科学叫信息,境界相是物质现象。
破无明才能见到。“生实报庄严土,同时分证常寂光净土”,没有完全证得常寂光,所以
是分证。分有少分、有多分,常寂光无明断了,无明习气没断。习气很难断,没有方法断
,必须长时间它自自然然就消失了。要多长时间?三个阿僧祇劫。我们相信,在极乐世界
一定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大幅度的把时间缩短了。所以他从分证常寂光,最后他契入常
寂光,契入常寂光就是证得妙觉果位,圆满成佛。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
假如真正发心这一生要去就学莲池大师,四个字,不念六个字。
愈简单愈好,大道至简,就这四个字就能出离六道轮回,就能往生极乐世界。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