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BETA B10, No.0067《菩提道次第广论》卷第十五〈奢摩他〉
: http://tripitaka.cbeta.org/B10n0067
: 第三、住所缘后应如何修。分二:一、有沉掉时应如何修;二、离沉掉时应如何修。
: 初又分二:一、修习对治不知沉掉;二、修习知已为断彼故对治不勤功用。初又分二:一
: 、抉择沉掉之相;二、于正修时生觉沉掉正知之方便。今初
───────────────────────────────────────
摘自:《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章讲记 法音法师
【沉者亦译退弱,与丧心志之退弱不同。】
另一个严重障碍得止的是沉没,在其他翻译中,亦有译为退弱,退怯或内退。这种退
弱与丧失心志的退弱不同,丧失心志的退弱是不要作,退心,卑劣慢,自居不能的怯弱。
这儿的退弱是指心相下劣,心相内沉,心相不明晰,太内沉了。
【于此沉相,雪山聚中修静虑者,多于“安住不散,相不明澄之昏昧,许之为沉。”
此不应理。论说昏昧为沉之因,二各别故。】
关于障碍得止放缓而修,沉没的性相,其定义及体性,应予以辩证。
“雪山”指西藏。在藏传佛教中,修静虑的行者大多数有这个误会:安住不散为不散
夺于其他所缘境(修习安止,止的行相是专注一境,内心安住一境、专注在一个所缘境,
内心相续作意思惟专注朝向一个所缘境,不分别散乱到其他所缘境),其行相有安住,但
心相具有不明澄之昏昧、有安住而不明,此时的昏昧心有人承许为沉没。
这种说法,宗大师认为不合道理。因为论典说昏昧昏沉是出生沉没的因。因此昏沉与
沉没是二种不同的法。
生起沉没的因大概有三:1)心具昏昧,心过于具足昏昧相。心相闇蔽,心具昏沉相,
心相闇昧,不堪能性,就会导出沉没。2)能缘心过于低缓,缓慢松缓,没有力量,如心
境郁闷,低缓无力相。能缘心太过忧郁,心相低缓,就会导出沉没。不晓得忧郁症有没有
低缓无力? 3)能缘心太过于收摄,不外显,不外缘,无力提策,就会导出沉没。
第一个很严重,几乎快睡着了。程度稍为轻一点,变成昏闇,由昏闇变成沉没。第二
及第三,我们很常见。以上说明昏沉与沉没的不同。
【《修次中编》云:“此中若由昏沉睡眠所蔽,见心沉没或恐沉没。”】
《修次中篇》说,由轻微或中品的昏沉及浓睡,“所蔽”是所压伏,基于心相昏沉,
或为睡眠所压伏,就会见到心产生沉没或恐怕会沉没,可见昏沉与沉没不同。换言之,是
由昏睡及昏沉产生沉没的。
【《解深密经》云:“若由昏沉及以睡眠,或由沉没,或由随一三摩钵底诸随烦恼之
所染污,当知是名内心散动。”】
《解深密经》说,若先由昏昧相的昏沉及睡眠,或由沉没,或由随一,“三摩钵底”
为等至之意。障碍等至诸烦恼随一所染污,当知是名心向内散乱,心向内散乱不是掉举,
是沉没;心向外散乱是掉举。
一般讲,心向内散动有三种:睡着,昏沉及沉没。三种不明的心相,表示这三个内摄
之心是不同的。
【此说由昏沉及睡眠力令心沉没,名内散动故。《集论》亦于说随烦恼散乱之时说其
沉没,然彼说散乱亦有善性非定染污。】
由于心相昏昧的昏沉及睡眠的力量,而令心产生不明晰的沉没,名为内心的散乱,散
动。
《集论》说,20种随烦恼,其中的散乱也说是沉没,然而散乱也有善性,不决定是染
污性,“非定染污”表示并非恶性(不决定是染污性,也有染污性的)。染污是恶性或有覆
无记,跟烦恼相应之意;与烦恼相应一定是恶性或有覆无记。这说明散乱也有善性。
刚才说过缘著佛像有住分明分,但是执持力很弱,那是细分沉没,是善性的。缘著佛
像心没有跑掉,只是心力不强,没有执持力,那是善性的,它没得止,不是染污为性的。
又,缘空性时有明分、住分,但力量很微弱,无执持力,那也是善性的,是细分沉没障碍
著。以上说明沉没有善性,不一定是染污的,包括散乱在内。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