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能容、常笑

楼主: kissung (天堂鸦)   2019-04-17 00:30:23
▌我们看到许多修道的人,面有菜色,或愁容满面,或一脸怨恨,或神经兮兮,这都是非
道。如果是“反身而诚”的,绝不是这种样子,而是慈、悲、喜、舍的形象,就像是“弥
勒佛”一样,笑口常开,充满了喜乐,逗人们开心。他笑些什么?有一副对联说得好:“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就是“乐莫大焉”的样子

从前大陆大寺庙的建筑,就是一个话头,具有深奥的含义。一到山门口,就看到哼、哈二
将,一左一右,一个是鼻子哼气,一个是张嘴哈气,表示进入此门是呼吸间的事,要注意
,呼吸是很重要的。再进内是四天王殿,两边是四大天王,又称四大金刚,一个手中弹琵
琶,听声音,就是声闻;一个手执雨伞,发慈悲心,遮覆天下人;一个手拿宝剑,斩断一
切情丝烦恼;一个用手执蛇(绳索),降伏群魔。这四大金刚的形象,就告诉人们修养身心
的方法,同时也代表了见、闻、觉、知的作用,所以着手用功的人,都没有离开见、闻、
觉、知四个重点的转化。
天王殿中央供奉的是中国式的弥勒佛(泗州大圣布袋和尚),转过来背面供著的是韦陀菩萨
。这位护法天神站在那里,端正、正直,手持降魔杵,有英雄大丈夫的气魄。如果是双手
“合十”,做问讯状,降魔杵横搁在两手的臂弯处,这个寺庙便是“十方大丛林”,游方
和尚可以在那里挂单;如果两掌压住降魔杵头,植地而立,则是“子孙丛林”,不大接待
外来的游方和尚。据说韦陀菩萨本来站在山门外的,因为他的职责是护法,出家和尚或在
家学佛的人,有犯戒不对的,他看不下去,举起棍子就把人打死了。由于佛慈悲不忍,故
而叫他对面而立,这叫做“不看僧面,看佛面”,所以后来韦陀菩萨是面对着佛。
再进去到了大雄宝殿,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三身──法身、报身、化身,左边是迦叶,右
面是阿难,两旁有十八罗汉。有的大丛林专门供有罗汉堂,五百尊罗汉形貌完全不同。大
殿后面是大慈大悲观音菩萨,就是入世行善,救苦救难,不求人知。这样的寺庙,就等于
说明了全部的佛法。
https://i.imgur.com/JbLLMHP.jpg
恭录自南怀瑾老师《孟子尽心篇》上篇╱ p. 45
珍惜南老师的智慧法语,请至 #南怀瑾老师十方禅林 粉丝专页设定“抢先看”。(点选
“追踪中”方块即可设定)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9-04-17 17:30:00
阿弥陀佛!
作者: terrytina19 (翼)   2019-04-17 23:48:00
随喜功德回向一切六道 同成佛道~同生净土 ~阿弥陀佛
作者: dxdx58 (^^)   2019-04-18 12:06:00
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