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索达吉堪布问答之在家居士篇

楼主: Biwogo (非颜)   2018-12-31 19:23:27
◎问:当在家居士还是抛家弃子去出家,该如何抉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7ccf950102xe8s.html
索达吉堪布:对外面的很多居士而言,今生不一定有出家的因缘,就算出了家,对年幼的
孩子不负责任,对年迈的父母也不负责任,这样的话,如果你戒律清净、修行圆满倒可以
,对他们也是一种回报,但若还俗或者行为不如法,那还不如当一个虔诚的在家人,经常
修持真正的佛法。
敬录自索达吉堪布《亲友书讲记》
◎问:在家学佛居士如何看待与繁杂世俗生活之间的关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7ccf950102xcrx.html
索达吉堪布:大家应该从内心认识到,人们从早到晚耗尽自己的精力,究竟目的是什么呢
?就是为了吃得饱、穿得暖,生活过得比较安闲。可得到这些又有什么用呢?人生无常,
以往多少人不管是生活条件也好,青春美貌也好,都不可能长久住留,他们即使得到了这
些,也没多大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作为修行人,尤其是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跟这些世间人完全不同,我们的人生是为
了利益众生,正如《华严经》中所讲“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这种极其可
贵的精神就是我们的究竟目标。所以为了众生而奋斗,其意义和价值超过了所有世人的目
标和希求。既然已经发了菩提心,那在成办自他一切安乐的过程中,一些小小的痛苦,也
不能阻挡我们行持菩萨的大愿。
当然,学佛不一定要反对所有的家人,在家庭中天天吵吵闹闹,我过我的生活,你过你的
生活。外面的很多高僧大德也都提倡:作为佛教徒,不仅家庭内部应该和睦相处,与其他
宗教也应该团结和合,这就是我们佛教的原则。如果你学了佛以后,性格完全变成另一种
人,从此以后对父母不照顾,对家人也不管,对自己的孩子也不做饭,整天就拿一本《金
刚经》,躲在一个小小的屋子里,这样的独立主义我们佛教不太赞叹。
相反,你应该以佛教的精神来感化别人,这个非常有必要。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好
好思维:我为了短暂的几十年,都如是的奔波操劳,那在学习佛法方面,自己下过多少功
夫,花了多少精力?以前噶当派的大德也说:如果将我们在世间法方面下的功夫用在佛法
上,大多数的人早就成就了。再怎么样也能使自相续中的烦恼有所减少。但是大多数人根
本不知道这个道理,因此我们应该对那些不知佛法的人生起悲心,想尽一切办法让他们从
正面了解佛法的殊胜。
敬录自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释》
◎问:有些居士一辈子只是尽量守戒却没有闻思,这样做可取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7ccf950102xdw3.html
索达吉堪布:现在有些居士皈依多年,自己也受了一些戒律,但是最基本的见解、行为、
修行都不明白。如果是这样的话,根本不知道怎么修行、怎么守持居士戒、怎样以在家身
份来弘法利生。心里不知道断烦恼的方法,没有对治贪嗔痴的方便,别说是现在的时代,
就算是佛陀时代,出家人的烦恼生起来时,若未以佛陀的教言作为对治方便,后果也是不
堪设想。
敬录自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释》
◎问:学佛后,是否需要尽量放弃世间的人际关系和感情?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7ccf950102x99p.html
索达吉堪布:为了受持清净的戒律,该放时也应该放下。但所有人情是不是都要放弃呢?
作为修行人,这是不一定的。否则,就像《二规教言论》中所讲的一样,不懂知恩、报恩
的人,就像尸体一样,所有天尊、护法神都会抛弃他。所以,也没有必要这样!
作为佛教徒,也应经常回忆学佛之前、学佛之后、乃至现在,哪些人对自己有恩德。若能
报答,则尽量报恩;若实在不能报答,也要有感恩之心。当然,因为前世因缘不同,有些
人有美好的前程,各方面都超越亲朋好友,有些则不一定。但不管怎么样,在自己的人生
旅途中,凡是对自己有恩德的人,都要关注、关心,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而对自己很不
好,经常欺负、抛弃自己的人,作为大乘佛教徒,也不应该记在心中,而应学会忘记。
敬录自索达吉堪布《修心利刃轮讲记》
◎问:世人孝敬父母大多是用房子、票子等“硬通货”,佛教徒如何对父母报恩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7ccf950102xcrv.html
索达吉堪布:虽然这也可以报恩,但真正的报恩唯有让他们闻思修行佛法。的确,对满面
皱纹的老人来讲,他们马上就要离开人间,没有时间长住,即房子里待的时间不会长,更
长的时间会待在棺材里。所以要报恩,就要在他们心识中种下永远陪伴他们且能带来安乐
的善根。
佛教当中阐述利他心和空性境界的文字,若能结合自相续做深入细致的闻思修行,哪怕是
一个教证或比喻,也能使心软化、调柔。如此,不仅短暂今世能获得利益,乃至轮回未空
之间,其利益是无穷的。当然,这也是佛教提倡用佛法来帮助父母等的原因。
敬录自索达吉堪布《般若摄颂浅释》
◎问:现在,很多夫妻之间常常处于一种紧张的关系状态,家庭战争一触即发。当事人如
何能缓解?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7ccf950102x4zs.html
索达吉堪布:之所以发生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如今人们缺乏伦理道德、家庭观念,以至于
常以种种原因导致家庭不和,给双方带来极大的痛苦;另一方面,也是他们缺乏佛教的因
果观念,总认为凡事都是对方的错,把责任通通推到别人身上,却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
其实,夫妻之间发生争执,理当认识到这是自己往昔造恶业的果报,尽可能地忍气吞声,
不要心生嗔恨、大动肝火。在这个世间上,家庭和合很重要,一个人若能与家人和睦相处
,他的心情肯定快乐,所做的事情也会有意义。跟家人吵架心情很差的话,会直接或间接
波及四周的很多人。因此,夫妻之间在相处时,最好能如帕单巴尊者所言:“夫妻无常犹
如集市客,切莫恶言争吵当热瓦。”(注:"当热瓦"是音译,指当热瓦地区的人,意
思是告诫当热瓦地区的人切莫恶言争吵的意思。)
对一个学佛的人而言,家人或许是你前世不共戴天的仇人,今生也成为修行的恶缘;或许
是你生生世世共同发愿的道友,今生成为修行的善缘。但不管怎么样,你们既然集聚在一
起了,就是一种因缘,最好能够彼此理解,这样一来,对自己的修行也会有帮助。然而,
如今很多夫妻不懂这个道理,经常只盯着眼前矛盾不放,认为都是对方的错,从来不去观
察自己,以至于家中经常硝烟不断、战火纷飞,这是非常遗憾的!
敬录自索达吉堪布《前行广释》
◎问:大学时开始就喜欢跟朋友们高谈阔论,尤其喜欢军事和经济方面的话题,现在这个
习惯依然难以彻底改掉。这也属于不善业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7ccf950102x3a8.html
索达吉堪布:凡是能引生贪嗔痴的无稽之谈,统统属于绮语的范畴。许多烦恼都可以通过
绮语而引发,比如有人看了一部电影后,跟众人极力渲染:“我国与他国之间发生战争,
当时我国如何如何……”于是,有人听完后生起了嗔恨心;有人被这个故事所蒙蔽,生起
了愚痴心;还有人自赞毁他,认为自方力量极为强大,生起了傲慢心。贪嗔痴等烦恼是不
善业,如果这种不善业通过你的语言产生,那你的语言肯定有过失。
我们作为出家人,一定要想办法断除绮语,默言不语并精进念诵。而作为居士,也应尽心
尽力地持咒念佛,少说一些无关的绮话。因此,大家平时要尽量少说废语,多念些经文,
多说有利于众生的语言!
敬录自索达吉堪布《前行广释》
台湾菩提学会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PuTiXueHui/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18-12-31 19:26:00
随喜
作者: rcanny (初心)   2017-01-02 16:27:00
感恩您的分享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7-01-02 16:58:00
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