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8-12-21 10:38:58(接续前文:#1S6l7K05 古印度佛法传承源流~菩提心的修持方式-61)
CBETA B10, No.0067《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九〈上士道.菩提心次第〉
http://tripitaka.cbeta.org/B10n0067
癸二、受行不失四种白法
四白法中,初白法中,境者,谓凡诸有情。事者,谓于彼所以命因缘下至戏笑,断除
故知而说妄语。若能如是,则于亲教及轨范等殊胜境前,不以虚妄而行欺惑。
第二白法,境者,谓一切有情。事者,谓于彼所不行谄诳住增上心,谓心正直住。此
能对治第四黑法。
第三白法,境者,谓一切菩萨。事者,谓起大师想,于四方所,宣扬菩萨真实功德。
我等虽作相似微善,然无增相。尽相极多,谓由瞋恚、毁訾破坏菩萨伴友,而致穷尽。故
能断此及破坏菩萨者,则《集学论》说:依补特伽罗所生诸过悉不得生。然于何处有菩萨
住,非所能知,当如《迦叶问经》所说,于一切有情起大师想,修清净相,赞扬功德。谓
有听者时至,非说不往四方宣说便成过咎。此能对治第三黑法。
第四白法,境者,谓自所成熟之有情。事者,谓不乐小乘令其受取正等菩提,此就自
己须令所化受行大乘。若彼所化不能发生大乘意乐,则无过咎,非所能故。由此能断第二
黑法。
若由至心欲安立他于究竟乐,定不为令他忧恼故,而行令他忧恼加行。《师子请问经
》云:“由何一切生,不失菩提心,梦中尚不舍,何况于醒时!”答曰︰“于村或城市,
或随住境中,令正趣菩提,此心则不舍。”
又《曼殊室利庄严国土经》说:“若具四法不舍大愿,谓摧伏我慢、断嫉、除悭,见
他富乐心生欢喜。”
《宝云经》说:“若于一切威仪路中修菩提心,随作何善,以菩提心而为前导,于余
生中亦不舍离如此心宝,如如若人多观察。”等明显宣说。
辛三、设坏还出之方便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