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法语]净空法师:为何有人认为求生弥勒净土会退转

楼主: happiness0 (happiness)   2018-05-30 16:26:34
【分享】净界法师法语
*以下文字节录自《净心与净土讲记》净界法师讲述
乙二、观净土殊胜以启愿力・丙二、国土庄严(一切严净愿 27)
(前略)
也就是说,我们到极乐世界,在受用这些果报时,叫做“日用而不知”。
你说:诶,你到极乐世界一趟,描绘给我听听看……描绘不出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因为
它是一种不思议境。如果我们过去生造了一些善业,这些善业得安乐的果报,这是可以描绘
的。你到了天界去,天界是怎么回事,你可以讲得很清楚;但是极乐世界是什么?以凡夫心
,投佛觉海——是凡夫进入阿弥陀佛的整个法身、涅槃功德海,怎么描绘呢?佛的境界,我
们有办法描绘吗?连等觉菩萨都无法描绘。所以这个称为“果地教”。
我们一般的修学叫“因地教”,你修到什么程度,就有多少果报。你有布施就得富贵报,你
有持戒就有尊贵身,你有忍耐就得庄严……这叫因地教,每一个果报都要靠你自己一点一滴
的去修学。极乐世界叫“果地教”,它的功德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所成就的,我们靠跟弥
陀感应道交,而进入阿弥陀佛的功德海,去受用这些果报。所以,这个功德是没办法称量、
没办法描绘的。蕅益大师把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用四个字来做代表叫:“胜妙五尘”。
蕅益大师说:这个殊胜是怎么回事呢?是约著“安乐”来说。到了极乐世界,你有种种的庄
严安乐叫殊胜。胜妙这“妙”,是微妙的意思,蕅益大师说你到了极乐世界,你接触这些宝
物,它能演说妙法、增长善根,有不退转的力量;你到极乐世界七宝池、八功德水,在那个
地方沐浴,自然增长你的善根;你到极乐世界,在宝树下经行,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
,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你说我现在
一个人静静的在树下经行,也是增长善根。
也就是说:你眼睛所看到的色尘、耳朵所听到的声音……它在安乐当中,念念之间,都在增
长你的善根,所以叫作“果地教”,这跟我们一般有漏业力的国土是不同的。
诸位,可以看窥基大师的《阿弥陀经通赞疏》,他解释极乐世界依报庄严,提出说明:弥勒
净土跟阿弥陀佛净土的差别,它们依报环境最大的差别是什么呢?弥勒净土是“业感缘起”
,那是修十善业所成就的,所以你到弥勒净土你有放逸的可能性。严格来说弥勒净土尚未达
到究竟净土,唯佛有净土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弥勒菩萨是等觉菩萨,他还没
有降生、还没有成佛,所以弥勒净土,我们的定义是:秽土中的净土。因为有弥勒菩萨说法
,相对于诸天来说,那种放逸的境界,弥勒净土好多了,因为他有弥勒菩萨说法。但是那里
的国土,本身是个秽土,它是业感缘起,是众生有漏业所感的。
极乐世界的本质不是业感所成就的,那是阿弥陀佛愿力成就而接引众生往生的真实报土,不
是业感缘起。所以希望大家把弥勒净土跟西方净土做一个拣别;一个是纯粹的净土,是净土
中的净土,是完全无漏的;一个是秽土中的净土;二者本质不同。
〔第五卷〕
佛陀在经典当中告诉我们,生命就像是无止境的水流,这个水流从过去流到现在,也会从现
在流到未来,不可能会停止的。它是相续而变化,变化而相续,主导这个水流的力量有两个
。为什么生命的水流,有时候往人天去,有时候往三恶道去,是谁来主导水流的方向呢?
第一个,“业力”:就是我们过去所造的身、口、意的善恶业力,它会主导生命的水流方向
。但是这种业力的影响,只是一个表层的影响,并不是主要的因素。
第二个,主要因素,就是来自于我们内心的“思想”善恶的思想。
大乘佛法的因缘观强调: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我们今生之所以富贵,因为过去生有布
施的思想;我们今生之所以贫穷,因为过去对于财富喜欢自己占有,有悭贪的思想;我们今
生之所以庄严,因为过去有忍耐的思想。所以我们的思想,深深影响生命的方向。
身为一个凡夫,他的生命水流有一个特点,就是它有一种“等流性”,有一种习惯性的力量
;如果我们没有学佛,我们的生命是不可能改变的。经典里面有讲到,很多人前生喜欢生起
什么思想,今生还是生起什么思想。你前生是悭贪的习气,今生还是悭贪;他前生喜欢布施
,今生还是喜欢布施……这个水流有一种等流力量,直到有一天遇到了佛法,你的生命才可
能真正的改变!
我们可以从昨天、今天跟明天的观察,扩充为前世、今生、来生的观察;因为今天是从昨天
来的,明天从今天来的;所以,当我们遇到佛法之后,产生一种自我的觉悟、自我的观照,
明白了生命的真理,知道生命是自己的思想所创造的,所以要改变生命唯一的方法,就是改
变自己的思想!
但是……我们过去那些等流性的思想,学佛之后,开始转变,产生一种觉悟力,这时候真妄
交攻,有些事情是我们喜欢做的,有些事情是我们应该做;喜欢做什么,那是过去的习气,
应该做什么,是一种智慧的观照。如果你的生命从一种“我喜欢”做什么,而提升到“我应
该”做什么,你的生命就开始进步了。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强智慧的观照,一定要告诉自己,
我应该做什么我现在不想去拜佛,但是我要强迫自己:不能拜,要它拜。修行,就是不断的
跟自己过去的习气抗拒,跟自己过去所遗留下来的等流习气,做一种抗拒、一种转变。
从净土宗的观点来看,对我们往生最大的障碍是什么?“贪恋娑婆”是你心中最大的障碍。
为什么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救不了我们?阿弥陀佛花了很长的时间来成就这句佛号,把所有
的功德摄持在这句佛号,让我们忆持,我们却不能把阿弥陀佛的功德启发起来?因为我们思
想有障碍,我们贪恋娑婆。所以必须透过观照力,把贪恋娑婆的思想,转成一种欣求极乐的
思想。
如果我们的思想不改变,你念佛是不能往生的,因为不管你是什么宗派,都不能够否定“诸
法因缘生”的道理,净土宗也不例外。如果思想不改变,也可以往生,那表示诸法是“他生
”。离开这一念心,有一个外在的主导者,在主控我们的生命,这跟上帝的思想就一样了。
外道的感应道交是向外攀缘,我的生命是他决定的,我升到天上去、我堕到地狱去,是他人
决定的诸法“他”生;佛教徒没有这种思想,外道才有这种思想。佛法告诉我们,诸法因缘
生,这是佛教所有宗派的一个共识。那么“因缘”是什么?就是你的思想。应该怎么样转变
我们的思想呢?按经典上学习,必须生起三种观照:
第一个,观照真如:
真如本性在我们心中已经沈睡太久,所以禅宗常说:主人翁啊,赶快醒一醒啊,不能再睡下
去了!我们心中,经常是认贼作父,把妄想当做我们的本来面目,其实妄想只是我们过去的
造作,所留下一种习气而已。当我们不断的忆念“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不断的忆念“本
来无一物”,妄想自然就会慢慢慢慢消失掉;因为它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的假相,所
以当我们不断的观照真如,就能够息灭妄想的力量,这对我们临终的正念是有帮助的。
第二个,观照名号的功德:
一个修净土宗的人,当你佛号现前的时候,要相信阿弥陀佛名号有足够救度的力量;所以你
要训练自己,对于名号百分之百的归依,就百分之百必定往生!净土宗没有百分之九十九,
一分之差,也算是失败者。你看蕅益大师谈到信心,要生起“真实的信心”,印光大师说要
生起“决定的信愿”,为什么要强调“真实”呢?为什么要强调“决定”呢?因为感应道交
的关键在这里啊!感应道交跟你念佛的数量没有关系,跟你归依的心有很大的关系。当然信
心的栽培,只有不断的观照,没有其它的方法,佛陀不可能送给我们。透过不断的如理作意
,观照阿弥陀佛的名号功德,它能够消除灾障、增长福报、增长我们的善根、临终的时候能
够感应阿弥陀佛的接引……你不断的生起观照,你就熟了。每一件事情只要不断的去思惟,
就会产生一定的力量,这叫数数熏习,所以透过对名号功德的观照,我们对阿弥陀佛的佛号
,产生坚定的信心。
第三个,对净土庄严的观照:
这个地方有很多人忽略了,我们不要忘记念佛的目的,不是为了消业障,而是为了求生净土
。净土宗的思考,以蕅益大师《阿弥陀经要解》的意思,整个净土的规划是我们想要求生净
土,但是我做不到,所以必须靠佛号的帮助。所以是先有目标才有过程。很多人念佛没有目
标,问说念佛为什么,他也不知道,反正就是念佛,没有方向、没有目标的念佛,最后佛号
只是成就人天福报,因为没有往生的愿力嘛。很多人对于净土的庄严非常的陌生,这样怎么
产生意乐呢?
诸位很多是从国外移民来的,有从台湾过来的、有从中国过来的……你来美国之前,你对美
国一无所知,你会来到美国吗?不可能嘛。你一定要思惟美国的功德,这个国家民主、自由
、依报环境又特别好……经过思惟,才能够突破过去,移民到这个地方来。改变不是容易的
,如果你对净土的庄严非常陌生,对娑婆世界是如此的熟悉,那你来生只有去一个地方,当
然是去你熟悉的地方,熟境界嘛。所以我们必须先了解净土的庄严,慢慢培养为菩提道求生
净土,产生往生的愿力。
当生命的水流,从过去流到现在,过去怎么走已经不重要,因为改变不了过去,往者已矣啊
。佛法是重视未来,来者可追,未来有无量的可能性,我们必须要透过观照真如、观照名号
的功德、观照净土的庄严,来为临终的正念做好准备。这三种准备,你都准备好了,再提起
佛号,则当下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问题是你准备好了没有?祂比我们还急,
祂的大悲心重嘛。所以我们应该透过学习,听闻佛法,如理思惟,来修正自己的思想,这时
候你再忆念佛号,真实的可以百分之百的感应道交,现世消除灾障,临终往生净土。其实我
们这个课程,主要目的就是做好往生的准备。
好,这一段是讲到“观察净土的庄严”,来启发我们的愿力。
*以下文字节录自《佛说阿弥陀经导读》净界法师讲述
丁二、菩萨众
并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
大菩萨。
前文讲到声闻众,是属于小乘的修学者,以下是讲大乘的菩萨。“菩萨”翻成中文叫“觉有
情”;“摩诃萨”是质胜量广的意思。我们一般人称为“菩萨”,但是我们不能称为“菩萨
摩诃萨”。当菩萨冠上“摩诃萨”时,表示他是一位“圣位”的菩萨、或者说是“法身”以
上的菩萨,才有资格称为“菩萨摩诃萨”。以下列出四位代表: 第一位“文殊师利法王子
”:这位大家都知道,就是文殊菩萨。 第二位 “阿逸多菩萨”:“阿逸多”翻成中文叫“
慈氏”,就是弥勒菩萨的意思。弥勒菩萨也在现场听法,有他特殊的意义。我们看经典,弥
勒菩萨的悲心很重,他也是一位出家菩萨,但是他跟居士的互动很频繁。从经典记载来看,
佛陀讲经,弥勒菩萨在座听的,并不多;但是佛陀讲《阿弥陀经》时,弥勒菩萨也在现场。
所以莲池大师跟蕅益大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看法,这当中有一层的深义,怎么说呢?莲池大
师说:“弥勒既闻此经,龙华必说此经!”
意思是说:弥勒菩萨在释迦牟尼佛宣讲净土法门时,为什么会突然莅临呢?因为他要得到这
个传承,以后他的“龙华三会”一定会讲这部经。释迦牟尼佛说法讲经三百余会,我们身为
释迦牟尼佛的弟子,觉得很光荣,他是一位很精进的佛陀。弥勒菩萨是讲经三会,讲三次经
;你要能觉悟,就觉悟;你要不觉悟,那也没办法。但是龙华三会,他一定会讲《阿弥陀经
》的。所以你看本经的“经题”,我们前面讲《佛说阿弥陀经》,这是玄奘大师的翻译,事
实上在本经的“流通分”中,释迦牟尼佛已经对本经,安立了一个经题,叫做︽称赞不可思
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这是赞叹阿弥陀佛本愿的功德,是一切诸佛所弘传、护念的法
门,所以这个净土法门等于是十方诸佛,所共同流通的法门。你看有些佛出世讲《法华经》
、《楞严经》,有些佛不讲,但是净土法门祂们一定会讲,所以弥勒菩萨的莅临,有“法门
流通后世”的一个真实含义。
壬二、征释略显
(前略)
身为阿弥陀佛,他的咒愿力,变现这么多鸟类,这个极乐国土当然是不可思议,不要说八地
菩萨,祂是佛陀!我们要知道,极乐国土不是“业力”所感,我们再三强调──这是“阿弥
陀佛的法身”所变现!
我再说明一次: 我们这次讲解这部经,主要参考的注解有三个:一、整个义理、架构主要
是根据蕅益大师;二、在消文这部分,我们参考莲池大师的《阿弥陀经疏钞》,另外是窥基
大师的《阿弥陀经通赞疏》。因为窥基大师的注解,有些部分有他的特色,他有列出“弥勒
净土”跟“西方净土”的十种差别,我们不详细说明,只讲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净”跟
“秽”的差别。就是清净跟污秽的差别。窥基大师说国土有三种:
第一种是“秽土”:我们现在所生长的环境,就是属于秽土,福报大的人放逸,福报小的
人痛苦。痛苦的人,等到痛苦受完之后,他福报变大了,换成他放逸,就这样不断的轮回,
这个叫做“秽土”。
第二种是“秽土中的净土”:这是讲“弥勒净土”,其实它的本质是个秽土,因为它是业
力所感。如果你生到兜率天去,你看到宫殿、楼阁、鸟类,肯定你不会生起念佛、念法、念
僧之心,你一定是心随境转。为什么呢?因为那里的果报体是业力所感的,业力所感我们说
是二分法、对立的嘛!你不是产生厌恶、就是产生贪爱,二种情况而已,不是“贪”就是“
瞋”。 那么“弥勒净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因为在诸天当中,有“弥勒菩萨”在那个
地方说法。既然有菩萨说法,就能够使令众生生起正念;但是,一旦离开了弥勒菩萨说法的
地方,到法堂外面去,你就放逸了,因为它不是真正的净土,所以叫做“秽土中的净土”。
就是说:它的本质是秽土,是有漏善业所感的一种秽土,因为有弥勒菩萨的住世、说法,所
以才叫做净土,是秽土中的净土。
第三种是“纯净土”:古德说:“三贤十地居果报,唯佛一人生净土。”三贤十地的菩萨
不能讲“净土”,菩萨叫做“庄严净土”,菩萨怎么可以说是净土呢!你现在是在积集资粮
,准备要成就你未来的净土而已,所以叫做“庄严净土”。世间上只有一个人生净土,那就
是‘佛’,唯佛一人生净土。所以经文说:‘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
就是说明它是一个“纯净土”。
国土有三种:第一个是秽土;第二个是秽土中的净土;第三个是纯净土,西方净土是“纯净
土”。你到极乐世界去,所有的果报,没有一个是业力所感的,全都是阿弥陀佛清净法身所
变现的,这一点大家要清楚!
作者: wugilin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满愿)   2018-05-30 18:01:00
感恩分享,随喜赞叹
作者: dxdx58 (^^)   2018-06-01 07:53: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