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述《tangchin (tangchin)》之铭言:
: : 我们经常会讲到依止善知识,为一切善乐根本,这时候会问到:什么样的人是善知识?
: : 我们所要依止的善知识应具备的德相是什么?
: : 依弥勒菩萨所著“经庄严论”善知识所应具备的条件:
: : 具戒学;具定学;具慧学;德增-比学者功德更增;具勤-勤于利他;教富饶-通达经律
: : 论;善达实性-通达无我;具巧-说法善巧;悲体-具悲心;离厌-对于说法不感到疲惫。
: 随喜分享,底下补充引述:
: CBETA B10,No.006《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一〈道前基础〉
: http://tripitaka.cbeta.org/B10n0067
: 如《经庄严论》云:“知识调伏静近静,德增具勤教富饶,善达实性具巧说,悲体离
: 厌应依止。”是说学人须依成就十法知识。
───────────────────────────────────────
■ 补充── #1QSi7a96 内文释义 (2)
摘自:《觉灯日光》尊者达赖喇嘛 (此段落篇幅颇长,会分几次贴完)
【如是唯具调伏相续,三学证德,犹非完足,尚须成就圣教功德。言教富者,谓于三
藏等,成就多闻。善知识敦巴云︰“言大乘尊重者,谓是须一,若讲说时,能令发生无量
知解,若行持时,于后圣教,能成何益,当时能有何种义利。”】
因为在此所说的是大乘善知识的条件,所以不是仅以三学调伏自心相续为主,为了度
众必须成就圣教功德。
大乘上师必须具备一个条件,就是说法度众时,能使弟子发起无量知解。“知解”,
不只是文字上的认知,是说在思惟上能够获得定解,能生起闻思的功德。
“若行持时,于后圣教能成何益,当时能有何种义利”,藏译:宣说了教法之后,会
获得什么究竟的利益,又能够获得什么当下的利益。如果闻法的弟子,在闻思后的修持上
,都能够知道究竟利益为何、暂时利益为何,就代表这个大乘善知识具有说法功德。
【达实性者,是殊胜慧学,是谓通达法无我性,或以现证真实为正。此若无者,说由
教理通达亦成。】
达实性,所要通达的内容就是人无我、法无我。
“或以现证真实为正”,是说以现证空性的证量为主。但是没有现证空性的证量,难
道就不能成为大乘善知识吗?也不是。如果没有现证空性,以教理通达人无我和法无我,
也可以。
“是谓通达法无我性”,为什么宗喀巴大师在此只提到法无我,而没有提到人无我呢
?因为在内部的宗义论师里面,小乘的宗义论师不讲法无我,只有大乘的宗义论师才讲法
无我。大乘善知识在通达法无我时,也会通达人无我。宗喀巴大师在此提到法无我,是以
大乘善知识的定义而说,我们不能因为只看到“法无我”,就认为大乘上师不一定要知道
人无我,不是这样的。
【如是虽能具足教证,若较学者或劣、或等,犹非圆足,故须一种德增上者。《亲友
集》中作如是说:“诸人依劣当退失,依平等者平然住,依尊胜者获尊胜,故应亲近胜自
者。所有具最胜,戒近静慧尊,若亲近是师,较尊胜尤胜。”如朴穷瓦云:“闻诸善士史
传之时,我是向上仰望于彼。”又如塔乙云:“我于惹珍诸耆宿所,而作目标。”是须一
种目向上望增上德者。】
如果某位学者虽然具有上述的教证功德,但是这位学者的学问比自己还要低劣或只是
相同,那么以自己的角度而言,这位学者也不足以成为自己的善知识。所以大乘善知识还
必须具备功德增上的条件,即比自己具有更殊胜的功德。
这里必须要厘清:你要学的是什么法门,在这个领域内,对方确实比自己还要有功德
,而不是一般所说的对方是否具有功德。
譬如某个格西和一个老修行者,老修行者没有格西那样渊博的学问,这个格西确实比
较通达内明,但是这个老修行者却拥有很多的口授传承。在这种情况下,这个格西为了要
得到某一种的口授传承,可以依止这位老修行者而获得。这种情况下的老修行者,是具有
大乘善知识的条件。所以要看学习什么样的内容,针对这个内容,为你传法的人是否具有
你没有的功德。
“惹珍”,指阿底峡尊者、种敦巴大师等噶当派传承上师的发源地。所以塔乙说到:
“我以噶当派的根本上师为学习目标。”
【如是六法,是自所应获得之德,诸所余者是摄他德。此亦如云:“诸佛非以水洗罪
,非以手除众生苦,非移自证于余者,示法性谛令解脱。”若除为他说无谬道摄受而外,
无有以水洗罪等事。其中四法,善巧说者,谓于如何引导次第而得善巧,能将法义巧便送
入所化心中。悲愍者,谓宣说法等起清净,不顾利养及恭敬等,是由慈悲等起而说,是须
犹如博朵瓦告慬哦瓦云:“黎摩子,任说几许法,我未曾受赞一善哉,以无众生非苦恼故
。”具精勤者,谓于利他勇悍刚决。远离厌患者,数数宣说而无疲倦,谓能堪忍宣说苦劳
。】
善知识的十个功德里,有六个属于自证功德,其他四个属于利他功德。《经庄严论》
“知识调伏静近静,德增具勤教富饶,善达实性具巧说,悲体离厌应依止”中,调伏、静
、近静、德增、教富饶、善达实性这六个是属于自证的部分,具勤、具巧说、悲体、离厌
四者是属于摄他的功德。
佛是怎样利益众生的呢?佛并不是把恒河水加持一下就能洗涤众生的罪业,佛也没有
办法亲手消除众生的痛苦,佛自己的证量功德也没有办法转移到他人身上。佛的利众方法
,唯有透过开示实际的状况,即开示法性、真谛,使苦难的众生获得解脱。除了藉善巧说
法,而且所说内容完全无谬,来使众生获得利益之外,并没有其他的利众法门。(注)
如何“示法性谛令解脱”?宗喀巴大师在此说到四个诀窍:
第一、善巧说者。所谓“善巧说”,是善巧地把法义送到他人心里,让他人的心和法
义融合在一起,使他人能够行善断恶,把内心转为善心或获得增上功德。
“说”,并不是口才的训练而已,而是善巧地引导,不论语言或行为引导都是。
第二、悲愍者。为了善巧利众,动机非常重要,善巧利众必须具有悲愍心。在此的悲
愍,并不是说自己具有大悲功德,而是指为了利益众生之悲愍动机。
说法时,必须有清净的意乐,不是为了自己的名闻利养而说,完全是为了众生的利益
而说。就像博朵瓦对慬哦瓦说:“无论何时,我从不为别人的赞美而传法,因为众生没有
不苦恼的,我觉得为苦恼众生传法是我的责任。”“黎摩子”,因为慬哦瓦来自黎摩这个
地方,所以被叫作黎摩子,就是黎摩这个地方的人的意思。
博朵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每天都要吃饭,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并不需要每次吃
饭时,都期待别人赞美说:“哦,你在吃饭啊!”用不着吧?同样的道理,我们内心给自
己一个提醒:“我传法纯粹为了这些苦恼众生,让他们能够获得解脱,让他们能够行善断
恶。”以这种责任感去传法,就像每天都要吃饭一样,何必在乎别人会不会给你赞美?
第三、精勤者。不单在利他时要有悲愍的动机,对于利他事业也应该要有欢喜、精进
的态度。
如果动机正确,行为上也能善巧引导,却只是偶尔为之,平常都没有欢喜善法的态度
,这样是不行的。在利众的事业上,不只要有大魄力,还要有欢喜。
第四、远离厌患者。要吃苦耐劳的意思。
有时说法的时间持续好几天,甚至长达一个月,而且每天都持续好几个小时,如果没
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就会想:“我还要讲这么久?”就会产生利众的障碍。宣说时,应堪
忍种种障碍,无苦劳感。
【博朵瓦云:“三学及通达实性并悲愍心,五是主要。我阿阇黎向尊滚,既无多闻复
不耐劳,虽酬谢语亦不善说,具前五德故,谁居其前,悉能获益。咛敦,全无善说,虽说
施愿,唯作是念:今此大众皆未解此,余无所知,然有前五,故谁近能益。”】
在善知识的十法里面,哪几法才是主要的呢?博朵瓦说:“我的阿阇黎向尊滚,没有
多闻,也不耐劳,也不善说,一次也不曾为了获得别人的感谢而说法,可是他因具有三学
、通达实性、悲愍心五种功德,任何人在向尊滚座前闻法都能获益。另一位阿阇黎咛敦,
也不善说,他在传法时的意乐就是:‘因为诸位对于法义都不了解,所以我今天在此传授
。’因他具前五德,而且为大众传法只有这种单纯的动机,所以谁从咛敦的座前听闻教法
都能获得利益。”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