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类] 《心类学显要》(11) 意现前-2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7-12-23 20:41:37
摘自:《心类学显要》仓忠仁波切 教授
https://tsadong.tian.yam.com/posts
意现前的分类,有二:(一)此处所说之意现前、(二)不是此处所说之意现前(非
此处所说之意现前)。
所谓“此处所说”,其中“此处”意谓《释量论》。如本论后文说:“所谓‘此处所
说的’是必须依《释量论》中所说:‘认知色的法有二种:依于眼及依于意’的情况来了
解。”所以必须依《释量论》第三品中所说的二句文而理解“此处所说之意现前”。
因此,换言之,意现前的分类有二种:《释量论》此中所说的意现前、不是《释量论
》此中所说的意现前。
(一)此处所说之意现前
定义:由自之“不共增上缘──意根”所产生,此处所说的,已离分别且不错乱的明
了。就是此处所说之意现前的定义。
分类有:“取色之意现前”至“取触之意现前”等五种。
此处所说之意现前的定义:由(此处所说之意现前)自之“不共增上缘──意根”所
产生,此处所说的,已经离分别且不错乱的明了。
此处所说的意现前,彼是依于“自己的不共增上缘──意根”所产生的,又,因为彼
是现前,故是“已离分别且不错乱的明了”。或有翻译为:已离分别且不错乱的“他证”。
但事实上,意现前并不是证得境、通达境的心类,因此,字义上以“明了”或“认知
”或“觉知”比较适合,因为,觉知不一定就是证得境的心类,不一定有通达对境。
总之,必须清楚:“此处所说的意现前”一定是“显而未定”,彼是一种“不具通达
境之力”的认知,因为,彼是于一个“时边际刹那”极短时内现行的觉知。
以经论中所说,时间可区分为:成事刹那、时边际刹那。
(1)成事刹那:所作事从开始直到成办或结束的时间。
长时之成事刹那的时间并不一定,可自行决定而安立;最短之成事刹那,则是一弹指
的时间。
长时之成事刹那,例如,区分为资粮道到成佛的三大阿僧祇劫。或如,所谓人身无常
,基本上是以成事刹那而言,从入胎到出生安立为第一刹那,从出生到开始死亡安立为第
二刹那;从开始死亡到断气命绝安立为第三刹那,如此以成事刹那而安立人身无常,这是
比较粗分。
若是以细分无常而言,就是:第一刹那缘到彼法的同时,就已通达彼法随后于第二刹
那必定消灭,丝毫不安住。又如,桌上的瓶,开始从桌上掉下去安立为第一刹那,已掉下
还未到达地面安立为第二刹那,到达地上摔破安立为第三刹那。
如上所说,能以各种不同的长时或短时而建立成事刹那,例如,将一年安立为一个成
事刹那;将一个月安立为一个成事刹那;将一天安立为一个成事刹那;将一小时安立为一
个刹那;将一分钟安立为一个刹那;将每一秒钟安立为一个刹那;乃至一弹指的时间为一
个成事刹那。
(2)时边际刹那:分析时间至最极边际不能再分之极短时。
如经论上说,一弹指的时间可分为六十五个时边际刹那,也就是说,将一弹指的时间
分析为六十五分,彼六十五分之一的极短时,就是时边际刹那。
此处所说之意现前,彼是于时边际刹那极短时内现行的觉知,一现起就消灭,于极短
时内缘到境就消灭,丝毫没有通达境之力,因此是无堪能通达境的觉知。
换言之,彼于心续中现行的时间仅是一个时边际刹那而已,所以,彼觉知也只是于此
极短时内显现对境而已,并没有通达对境。除佛圣者以外,其余补特伽罗相续中的任何认
知,皆无能于一个时边际刹那极短时内通达对境。以佛圣者而言,无碍于时间的限制皆能
通达境,若是不能通达就表示还有一个障碍,然而,佛圣者是已经断除一切障碍之福智究
竟圆满的补特伽罗。
总之,此处所说之意现前,就是凡夫心续中由“最后际(时边际刹那)之前五根知”
所引生的意现前,彼仅是显现对境而已,并没有通达自己的趋入境,故不是量、再决知,
反之,假若有通达境则必定是量或再决知;
又,彼不错乱于自己的趋入境,故不是颠倒知;又,彼是离义共相之无分别知,故不
是伺察意、犹豫。再者,彼是离分别且不错乱于自己的显现境,故是现前;又,彼是由不
共增上缘意根所引生的,故是意现前。
如是,此处所说之意现前归纳于七项心类的“显而未定”,显而未定皆是现前。
再者,此处所说之意现前分为五种:(1)取色处之意现前(2)取声处之意现前(
3)取香处之意现前(4)取味处之意现前(5)取触处之意现前。
因为,有由“最后际之前五根知”所引生的意现前,故有此五种分类。此五种意现前
,皆是凡夫相续中的认知。
例如,凡夫心续中,由“最后际(时边际刹那)之执色根现前”(以此作为意根)所
引生的“取色之意现前”,就是此处所说的意现前。
又如,眼知见到瓶,将此眼知区分为五个成事刹那时位之执瓶眼知,再将最后第五刹
那之执瓶眼知,区分出时边际刹那之执瓶眼知,以“最后时边际刹那之执瓶眼知”作为意
根所引生的“取瓶之意现前”,就是此处所说之意现前,彼意现前一生起就消灭,仅仅缘
到瓶而已,并没有通达瓶。
又如,我们听见法螺的声音,由“最后际之执法螺音耳知”所引生的意现前,就是取
声之意现前。
又如,我们闻到香味,由“最后际之执香处鼻知”所引生的意现前,就是取香之意现
前。
又如,我们身体触及粗糙,由“最后际之执粗糙身知”所引生的意现前,就是取触处
之意现前。
如是道理,类推其他,诸种由“最后际之前五根现前”所引生的意现前,彼等皆是此
处所说之意现前。
关于“此处所说之意现前”的产生方式,有三种主张:....
(....待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