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500(上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7-12-01 15:54:55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
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
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一O八八页注解第五行:
  “如来所行以下,表正助二行”。这一段经文不长,念老注得非常详细。在流通分里
面,经文字字句句都有很深广的意义,不能疏忽。这一段经文的全文,我在这念一遍,前
面的,“常念不绝,则得道捷,我法如是,作如是说”,上一次我们学习到此地,今天接
著下面是,“如来所行,亦应随行,种修福善,求生净刹”。我们看念老的注解。这四句
经文表正助二行,正是正修,助是助修,有正修、有助修。我们今天选择的正修是信、愿
、持名,要记住,时时刻刻不能忘记,念兹在兹,这是正修。助修,起心动念、言语造作
种种,积累善根,都是属于助修的,就是帮助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品位可以增
高,这是属于助修。正修是决定得生西方净土,这正修。正、助这两种修行都要具足。
  “普贤十大愿王之八为常随佛学。是故菩萨应随如来之所行而行也”。如来之行是什
么?第一个是自行,第二个是利他,如来就是这两桩事情。自行圆满了,那就还有一样,
就是利益众生。在利益众生这方面来说,一切诸佛如来都赞叹西方阿弥陀佛。为什么?佛
佛道同,佛佛平等,没有高下,但是诸佛都尊重阿弥陀佛,称他为“佛中之王”,这是赞
叹。为什么?他的愿太大了,他所做的行也太大了,没有一尊佛能够超过他,那就是阿弥
陀佛在西方建立极乐世界,用这个信、愿、持名的方法接引大众,帮助大众。八万四千法
门虽然都说是“法门平等,无有高下”,这个药对症了,都能把病治好,所以没有高下。
可是实际上来讲,众生的病太深了,八万四千法门都治不了,而且要很长的时间,真的是
无量劫的修行,生生世世接着才能有成就,否则的话很难。唯独这个法门简单,很容易去
。问题就是你想不想去,关键在此地。
  真信、切愿,真信就是对于极乐世界一丝毫怀疑都没有,对于这部《无量寿经》从头
到尾里头所说的没有一丝毫怀疑,这真信了;真想去,真想到极乐世界,愈早愈好,有这
个恳切的愿望。下面,只要你肯老老实实念这一句阿弥陀佛,跟阿弥陀佛就感应道交。我
们这里念他,他听到,他在那里观察我们,我们一念他就晓得,观察我们,我们是真想去
还是假想去?真想去,他就来了,佛来传递信息给你,什么时候来接引你,跟你约时间。
如果你对这个世间还有牵挂,还有留恋,嘴里说想去,实际上又舍不得,阿弥陀佛很慈悲
,就恒顺众生了,不勉强你。所以你念了多少年的佛,一次也没见到过,什么原因?半信
半疑。佛要真来的时候你害怕了,现在就要走?不行,我还有好多事情没交代。你还有那
么多问题,所以佛就不麻烦你了,他知道,他就不来了。真正想去,一点牵挂都没有了,
统统放下了,你念,真的就把他念来了,好消息传到了。
  普贤十大愿王,第一个是礼敬诸佛,第二个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常随佛学是第八句
,十句里第八句,常随佛学。“如来所行,亦应随行”,跟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第八愿完全
相同。我们在这个经上看到如来所行,普贤菩萨常随佛学是这个意思。是故菩萨应随如来
之所行而行也,这一句话很重要,我们不能随便看过。看到这个经文,回过头来自己做个
反省,我有没有这个愿?我有没有遵照佛所教导的去行?如果没有,要忏悔,那业障现前
。你为什么不行?业障障住了。必得把业障彻底放下,没有丝毫留恋,往生净土就有希望
了。
  所以我劝同学,一定要学海贤老和尚。这个老和尚真的是如来所行,常随佛学,他做
到了,圆满的做到了。他的长处,别人不能跟他相比的,就三桩事情,老实、听话、真干
,这就是海贤老和尚。如果我们能够学他那样的老实、听话、真干,我们也会有像他一样
的成就。他不认识字,没念过书,从小生长在农村,学会了种田的本事,种粮食、种水果
、种蔬菜,这是他的本行。出家了还干这个事情,寺庙在乡下,乡下有很多荒地,没主的
,他开荒,一生开了一百多亩地。所以他的收入很可观。他没有自己用,粮食、蔬菜、水
果他不卖,他去送给贫穷的人家,缺衣缺食,他帮助他们,布施,用自己的劳力辛苦。这
个布施功德不可思议。布施一辈子,从二十岁起,他活了一百一十二岁。四年前往生的,
往生的缘非常稀有,做榜样给我们看。
  出家的时候,师父是个了不起的人,我听到这些信息,我感到他的师父是再来人,不
是凡人,有神通,看出这个小孩,这个小孩是个材料,续佛慧命,能成就大事业。所以就
教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剃了头,教他这一句佛号,嘱咐他一直念下去。他听话,老实听
话,这句佛号他一生念了九十二年。有没有把阿弥陀佛念来?常常念来。我们见佛想求一
次机会都没有,他常常见。也曾经好多次要求阿弥陀佛带他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告诉他
,你修得很好,多住几年,在世间上多住几年,做个榜样给佛弟子们看,特别是给净土宗
的佛弟子,像你这样的保证往生。所以我们知道,一百一十二岁那么长的寿命不是他本来
有的,是佛力加持的。他本来有的寿命,应该跟他师弟、跟他妈妈差不多,八十多岁,七
老八十,应该是这样的寿量。为了要表法,为了要做榜样给别人看,多住了差不多二十多
年,寿命延长二十多年。他的传记《永思集》出版了,我希望同学们多看看。现代人,才
走四年,是我们的好榜样。
  经上讲的“如来之行”,如来是要度化众生,他自己成就了,就要帮助佛陀接引有缘
的众生。海贤老和尚什么时候自己成就?我的估计不超过四十岁,二十年的工夫,成就了
。为什么?他一心,他专念,他没有牵挂,他没有忧虑,真的是彻底放下了。他把他一手
手艺,种田,这是他的老本行,开荒种粮食帮助穷苦的人,这是行佛之行。你看接受他布
施的,供给粮食的,一定都是以他为师父。师父的教诲就是一句话,老实念佛。他自己老
实,做榜样给人看,一直到他往生,这些人都亲眼看到的,这是真的,这不是假的。他不
认识字,没有讲过经,也没有做过法会,他度的人可真不少,跟他学的人真往生,不是假
的。我把这个老人的照片印成画轴,便利保存,也便利使用,卷成一卷不占地方,只要钉
一个钉子挂起来就行了,旅行非常好用,在旅馆里头我就把这个挂起来,好!
  我们接着看念老的注解,下面说,“夫极乐导师弥陀之所行:便一其心,选择所欲,
结得大愿,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也”。这是黄老居士提供我们行佛
之行,佛的行是哪几项,这个地方举释迦牟尼佛的例子,举阿弥陀佛的例子,弥陀之所行
。便一其心,一心专念,没有妄想、没有分别。不但世间法要放下,佛法也放下。佛有八
万四千法门,你没有办法从这么多门进去,你只能选一门。今天佛大慈大悲告诉我们这个
门,就是念佛求生净土。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蕅益大师说得好,完全在信愿,你具足信
愿,放下万缘,往生极乐世界条件你就具足了,你就有了。真正相信,一点不怀疑,愿生
净土,把这个世界从内心里头彻底放下,没有一样东西是挂念在心上的,心上只挂念著阿
弥陀佛,行住坐卧心里头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其他的什么也没有,这叫真信。信、愿、行
三个条件具足,你必定得生。
  经上告诉我们,“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你一定要知道,这个选择是真实智慧。真
实智慧现前了,勇猛精进我们就能达到,达到目标,目标是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们往生。我
们到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学习佛法,快速成就,跟此地大不一样。此地因为诱惑东西太
多了,让你不能专心。极乐世界你所见到的、听到的,闻到、接触到的,都是成佛的法缘
,没有魔障、没有障碍。这些东西诱惑你的,让你欢喜,让你生烦恼,统统都是障缘。舍
不得离开这个世界,善缘来生三善道,造作恶业恶缘来生三恶道,你永远不能摆脱六道轮
回,生生世世无量劫到今天,能不惭愧吗?能不痛心吗?想出去是觉悟,是真实智慧,没
有方法。那我们要今天遇到这部经,遇到这个法门,不可思议!我们要感谢阿弥陀佛,建
造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我们感谢本师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如果不是释迦牟尼佛为我
们介绍,我们不知道有这回事情,所以这个介绍人恩德大。
  只有这一门,不必具足任何条件,就是信愿行三个字,行就是老实念佛,就成功了。
还有哪一个法门比这个更方便?没有了,只有这一个。这部经,这个法门,叫易修难信,
很容易修成功,但是它最难叫人相信。这是一切诸佛如来共同的教诲。遇到这个法门,大
福报。这福报从哪来的?过去无量劫中你生生世世都学习过这个法门,所以今天遇到,得
到诸佛菩萨的加持,你能信,你能发愿,你肯念这句阿弥陀佛,这不可思议。前面我跟诸
位说过,早年间,夏莲居老居士,就是做会集本的这位大德,他第一次看到《无量寿经》
,欢喜得不得了,手舞之、足蹈之,那个欢喜的劲三、四天,甚至于把睡觉和吃饭都忘掉
了,怎么会那么欢喜?我们想不通,读了这部经就明白了。老居士生生世世修行,都是想
往生极乐世界,没有缘,没有遇到,这一生遇到了,太高兴了!遇到怎么?我这一生在这
个地球上是最后一次身,下一次来是菩萨身分来了,不是凡夫了,你说他多高兴!所以欢
喜得跳起来。这个是我们要感谢夏莲老做这个表演给我们看,加深我们的信心,我们也要
像莲公一样生大欢喜。
  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往生到极乐世界,在极乐世界修行成佛
,就是庄严妙土。同样一个道理,我们今天在这个世界,每一天念佛,成就自己道业,这
也是庄严地球。讲经教学,劝人学佛,都是属于庄严妙土。
==
“是故菩萨应随如来之所行而行也”,这一句话很重要,我们不能随便看过。
看到这个经文,回过头来自己做个反省,我有没有这个愿?
我有没有遵照佛所教导的去行?如果没有,要忏悔,那业障现前。
你为什么不行?业障障住了。
必得把业障彻底放下,没有丝毫留恋,往生净土就有希望了。
一般人喜欢长寿,求长寿,梦参老法师说长寿是业障没了。
这是多么果决警触的一句话。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7-12-01 16:04:00
阿弥陀佛!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7-12-01 16:38:00
阿弥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鸦)   2017-12-02 07:52: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