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解答 :【关于发菩提心往生问题】

楼主: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7-11-30 01:32:07
其实开头,末学很惭愧的要向有读到我前面几篇菩提心文的佛友,
至诚惭愧道歉,尤其是净土同修。
因为近日学习相关菩提心观念,自己虽很受益,但也因为自己不谨慎在整理上有疏漏,
深感抱歉。
菩提心简要的说,一般而言,即是四弘誓愿。
虽然末学很希望我们学习大乘者,都能学习发四弘誓愿,扩展心量 ~
而在净土念佛法门当中,有一处关于菩提心的解释是非常重要的 !!
末学却疏漏掉了,就是菩提心对于各类众生,也有相应发起的方法。
例如阿公阿婆不懂菩提心,他们也是认真念佛也想往生,佛也来接引了。
才想起之前 蕅益大师《弥陀要解》有一句话很重要 : 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
净空老和尚 也有特别强调这一点,这一部分加进来才算较完整的讲述 "发菩提心往生",
也才真正能圆满解释净土法门三根普被的广大性,
修学上也比较能从各个角度去认识与重视调整。
所以末学下面就整理一篇老和尚关于这部分重要开示,请诸位可留意阅读。
再次深感抱歉 !!
=========
问: 很多人对阿公阿婆念佛往生,感到无法解释,一定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才能往生,
这些阿公阿婆只有一向专念,没发菩提心,他怎么能往生?
净空法师答述 :
蕅益大师说出来,深信发愿求生就是无上菩提心。
你要问这些阿公阿婆,什么叫菩提心?
他不懂;什么叫直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他也不懂,他都不懂。
你问他这个法门相不相信 ? 真信。
想不想去 ? 真想去。这就是发心。
真信、真想去就是无上菩提心,蕅益大师第一个说出来,把这个问题给大家解答了。
所以印光大师称《要解》,是《弥陀经》的注解第一,这排名第一,很多重要的意思古人
都没有说,蕅益大师说出。譬如释迦牟尼佛怎么成佛? 念佛成佛的,这古人没说过,也是
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说过的。
他确实指出,真的有经文,我们一般人读经都疏忽了,没有注意到,他给我们点出,
释迦牟尼佛成佛是念佛成佛。
深信切愿不能迟,迟了将来就产生障碍,就有麻烦;赶快建立坚定不移的信心,
决定求生极乐世界。在这个世界完全随缘,住一天很好,住一年也好,无所谓,时时刻刻
准备往生,这一点很重要。
不要“我要等哪一天,等什么时候”,不可以,有这个念头就是烦恼习气夹杂,
将来会障碍你往生。念念想去,这个心殊胜,天天想去。我在讲席中也劝勉过同修,
每天晚上你都要睡觉,我躺在床上一躺下去,我就求阿弥陀佛来接引。
我天天求他,没有一晚不求他,哪一天真来了,我求到了,佛就带我走了。
这就说明,对这个世间样样放得下,没有一丝毫干扰,不受任何影响,就这么一个念头,
念念求生净土就这个念头。
=
请大家务必以祖师大德的为主要依循标准 !
愚下惭愧末学,至诚顶礼向诸位忏悔。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TonyAnkh (谢定宇(谢爸爸))   2017-11-30 01:40:00
赞叹b大之行后学也常提醒自己,四弘<誓>愿,是后学在释迦牟尼佛金身前,所立的<誓愿>,未依誓而行,即非释迦牟尼佛弟子。顶礼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楼主: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7-11-30 02:00:00
很惭愧,前面几篇菩提心相关文,末学先全删除了,以免净土同修看了前篇,没看到这篇。末学愚痴凡夫就是这样,总有缺失,不够严谨。
作者: TonyAnkh (谢定宇(谢爸爸))   2017-11-30 02:57:00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作者: nmamtb (南无阿弥陀佛)   2017-11-30 03:24:00
阿弥陀佛,赞叹B菩萨之行,念念皆为众生是否能往生而着想,有疏漏之处马上补足。相信念佛的版友菩萨们,都能因您此举而增加了往生的信愿行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7-11-30 10:41: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TonyAnkh (谢定宇(谢爸爸))   2017-11-30 10:49:00
从起床到入睡前的每一刻,皆为众生着想的慈悲心。顶礼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作者: anawak (...)   2017-11-30 10:51:00
释迦是念佛成佛?阿弥陀佛?那时没有吧
楼主: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7-11-30 12:44:00
这部分在<弥陀经>有经文,很细微,蕅祖在要解有特别提出不过此篇主轴在于修净土同修发菩提心的观念,您提到的这部份,有关于传承间认同与否,就暂不深讨论,以免离题,以后有因缘或许能在对此,彼此细部交流观点。感恩~阿弥陀佛
作者: happiness0 (happiness)   2017-11-30 12:55: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17-11-30 14:15:00
因为传承之间即使在使用同一个名词 会有习惯上的不同而且不能只从定义上下去看 要从整体教理上下去理解这个名词在该传承里面代表的涵义跟地位 才能比较好的理解对应到其他传承里面是指哪一个概念以汉传净土来说 菩提心重要的就是想要往生的心而已再开展出来说的话其实是看到佛陀后 听闻教法 愿意相信愿意追随 想要离苦得乐的那个心 以这个心念佛就是大势至菩萨说的 忆佛念佛 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以及观世音菩萨说的 本觉妙心下合众生 众生心同一悲仰就比较传承学的来说 汉传净土的菩提心意义上不能直接对应到藏传系统道次第上说的菩提心 汉传没有分那么细而对应到南传系统 汉传净土的菩提心比较接近在听闻佛法之后 愿意提起正念修行的信心的意思或是说愿意相信有无痛苦的涅槃存在且愿意前去的心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7-11-30 15:25:00
要有般若的菩提心,才真的发菩提心.不然只是人天善法,因为光嘴上说说,心里想想的菩提心,没有止观,力量是很小的.最好不要认为,阿弥陀佛发了愿,所以唸了佛就要来接我,经意从来不是这样,因为净土,是佛和菩萨的共业所成,想要去应该是要和佛菩萨发同样的愿,学阿弥陀佛怎么做,不是叫佛去做,只有自己去做才合乎缘起法,佛才能成为增上缘.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17-11-30 15:40:00
没错 所以汉传净土会说至少要到事一心不乱 能伏烦恼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7-11-30 15:40:00
净土,是从秽土开始,自己心净,使众生清净,然后国土清净.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7-11-30 15:44:00
念佛不是只有念佛这么简单,还有很多功夫要下,像般若有三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17-11-30 15:44:00
把原本求佛就拔的众生心 慢慢薰习 超渡变成佛的愿心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17-11-30 15:45:00
当然在教理上能有空观 般若的相符相乘会有大助益诸多净土宗祖师都是禅宗系统开悟之后才起心念佛的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7-11-30 15:46:00
C大,心愿要广大,就像菩提心,成佛那么无限久远,还是要发心但做的时候要从自己做起,从三学八正道,身口意业清净做起.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17-11-30 15:50:00
我也没说那些不用啦XD就汉传净土教理来说虽有观照跟观像 但祖师大德一般会劝人以持名为主 详细请再延伸读善导大师的观经注了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7-11-30 15:55:00
像往生论,般舟三昧经,是要修止观成就佛现前讲法.然后又能悟佛没有来,我没有去.所以六祖坛经也有说念佛是行十善,自己好好修行,西方就不会远.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17-11-30 16:05:00
是的 这么说没错 但如果要再下去细分禅宗与净土宗就是在行持上是以止观为重 还是持名为重毕竟一天修行的时间有限 但是其实也不会到完全细分传统禅宗的晚课有阿弥陀经 而净土宗也讲平日的修持但是两者在道理上是一样的 净土就是禅 禅就是净土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7-11-30 16:13:00
阿弥陀佛!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7-11-30 17:17:00
阿弥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鸦)   2017-11-30 21:57: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nmamtb (南无阿弥陀佛)   2017-12-01 05:35:00
阿弥陀佛
作者: TonyAnkh (谢定宇(谢爸爸))   2017-12-01 12:53:00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作者: conichiwa (南无观世音菩萨:))   2017-12-01 23:49: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