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黄念祖老居士:净修捷要报恩谈(17)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7-11-28 17:06:18
(第十一拜
“一心观礼,佛由心生,心随佛现,心外无境,全佛是心,境外无心,全他即自,洪
名正彰自性,净土方显唯心,感应道交,呼应同时,十万亿程,去此不远,心作心是,阿
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一拜三称)”)
卍 洪名正彰自性,净土方显唯心
“洪名正彰自性”,所以你在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是心外去求一个什么法
,像有(些)别人啊,求个什么神保佑。你就好好去念这一句佛,或者念本尊的咒,这个
(讲的)就当然(是)“念佛了,洪名了”;正是彰明你自己的本性啊,叫做“自性”。
参禅就是为了要明白自个的“自性”嘛,“参究自性”。现在你念佛正是“显明自性”啊
,这个就把禅和净也变成“不二”了。
“净土方显唯心”,这又加上一句,那儿是说到“名”啊,这是说到“净土”。讲“
净土庄严”,要求生净土,这才真是“唯心”哪,不是从心外去求法呀,纯粹是“自心”
。底下也有,“托彼依正,显我自心”,假托极乐世界的“依报、正报”,极乐世界的佛
菩萨、极乐世界的国土,来显明自己的本心。不然你自己“本心”到底是什么样儿啊?这
可以帮助你知道一下“你的自心,如是庄严”的嘛。所以净土也不是像一般的外道,我要
升天啊、天宫啊。那是一个好的地方,到那儿去就永恒不死了。“天界”有无始天尊,或
者玉皇大帝,他主管一切,自己完全是被主管的,这样子。我们说,到了极乐世界,这一
切一切都是“自家”呀,佛也是自心所现,土也是自心所现。
卍 感应道交,呼应同时
“感应道交,呼应同时”。咱们现在还是众生,我们在“感”哪,佛就在“应”啊。
我们在念佛,念“南无阿弥陀佛”,我们在这呼,我们在呼叫啊。就(如同是)两个电台
,我们在“呼叫”,我们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我们在叫对方啊。但是对方就
是自己呀,所以“自念自听”啊,自己就“接收”了;发报是你自己,收报还是你自己,
你自个儿听到了。所以那个“应”是同时啊!你听到了,阿弥陀佛一定听到了!佛的心跟
咱们的心没有一毫一厘的间隔,在下一节里就要讲了;所以没有毫厘许间隔。这个“叫”
和“应”是同时的,“自念自听”。
你说“自听”,也就是“佛听”。自己在“念”,这是“呼”,“呼和应同时”,你
念的时候不就同时你听到的时候吗?不是有前有后。“南无阿弥陀佛”,你念的时候,你
就是听的时候,这是“同时”啊。这个“同时”又是极殊胜的意思的。“呼应”,呼的和
答应中间儿不是经过一个过程啊。
奇哉!你呼的时候就是答应的时候!所以“因果同时”用莲花来表示,老用莲花。“
莲花”不仅仅是“出污泥而不染”哪,“莲花”还有更殊胜的意思,它是“花和果是同时
的”。很多在开花的时候不(能)看见果子,(比如)桃子、梨,花瓣儿都掉了,很小的
一(个)东西长出来,然后长出果子来了;正开花时一般没有果子。莲花只要一开,你看
那个小莲蓬就在那儿了,那个果子就在那儿了。还有,有的是“有花无果”;有的“有果
无花”,无花果。这个(莲花)有花有果,而且是花也多、果也多,花有很多瓣儿,果子
有很多粒莲子;更要紧的是花和果同时。
花和果同时,“花”就代表这是“因”,“果”就代表你修得的“果”,你种的“因
”和你得“果”是“同时”的,你种因就是得果。所以你不要再怀疑:“我会不会得到好
报?会不会得到好果?”那是绝对的啊!那个“果子”已经出现了。所以这个法门就是“
因果同时”的;“呼应同时”表达了“因果同时”。
卍 十万亿程,去此不远
“十万亿程”,十万亿佛土,这说的是“事”,事相,所以极乐世界离我们有十万亿
个佛土。十万亿个佛土,可是“去此不远”哪,这是《观经》里的话。“十万亿佛土”,
这么远,它说“去此不远”。“去此不远”,这谈的是“理”了,因为它不在心外哪,所
以“去此不远”,这就是“事理也不二”。说它是“事”,事也就是有“十万亿佛土以外
”;说到“理”,“去此不远”;理事就圆融了。
卍 心作心是,阿弥陀佛
“心作心是”,心作心是这个是《观经》的话,“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观经》
这两句话非常重要。这一段话它全部是这样的,《观经》里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
(是)法身哪。“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佛的身都入到一切众生的心中的想念,所以是
你的起心动念“如来悉知悉见”。所以不像别的,如来就在一切众生的心想里头,你的思
想里头,他都可以“遍”,他遍一切处嘛,遍到一切众生的心想里头。
你心之起心动念,“如来悉知悉见”啊!所以你要为善,要做什么什么,这一切、这
些功德如来都知道啊,如来就加被呀!所以这一点要放心哪!你说“我想了做坏事,我有
罪业”,那不要紧,佛都原谅啊!佛他要不原谅,那还行了?所以佛才救度啊,就是怜悯
大家呀。你有一点点善,佛就加被、护持、摄受、帮助你呀。
“是故汝等心想佛时”,你们大家在心里想佛的时候,这个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
随形好”。你们想到佛的时候,你们自个儿这个“心”就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
都具足了。“是心作佛”,在你这个心在作这个佛;你想佛嘛,你就是心在作这个佛。你
这个“心”本身呢,“是心”,这个心呢?这个心就“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
生”,从你心的想念里头就产生了。
所以我们起心在念佛,我们的念念之间念佛,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这
个作佛的心就“本来是佛”,我们刚才说过,我们自己“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
“法性”。所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八字虽然很简短,但是非常重要、非常深刻
。“是心作佛”就是修持,所以我们不能离开修持。这个修持为什么能成功?因为你本来
就是啊。“是心是佛”代表你的本性,“是心作佛”是你的修持。
你本性本来就是,你又从这个心起来来修,焉得不恢复你的“本来”呀?所以这个就
是咱们《序文》里头所说的“性修不二”,你的“修”和你的“本性”是一回事。作佛的
是这个“心”,而这个心它本来就是佛。所作的什么?所作的就是“佛”,“佛就是心”
。心在作,作的什么?是“佛”,“佛就是心”。这个“心就是性”,“性”在那儿“作
佛”,就在那儿“修”,“性跟修”不是两件事儿。
“境智一如”,也是在这一段里也回答了。这一切境也就是心,心就是智慧嘛。所以
“心”,本来这个“境界”是顽冥不灵的东西,大地、山河嘛,死东西呀;“心是智慧”
,是活的东西,这不是两回事。所以“自性、法性”不是两回事,有时候就是咱们在用词
上把这个“法性”偏于无情物,把“自性”偏于有情,这是用词的一点分别而已,实际上
,“自性和法性互含互摄”。
这一段就说明“一切都不二”,“心跟佛”不是二;“自和他”,我们这每个众生和
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不是两个;“事跟理”也不是两个,彼此是无碍的,十万亿程就在眼
前哪,从“事”上说是十万亿程,从“理”上说就是在目前,“去此不远”哪,事和理也
就圆融了,“事和理”也就不二啊;而且“性跟修”不二;这一切不二!
在这一段上同时也显出来,刚才我们说,“净土就是唯心”,“洪名就是显的本性”
,也表示了“禅净不二”。所以这一段主要来说明禅宗和净土,来破这个(说法):“(
有人说)你们这个净土宗是心外求法,是浅哪。”在这个地方说,就和佛法最高深的道理
完全是一致的,和禅宗也不是两个。
【注译】
对于念佛法门是“因果同时”,念公在《心声录》中也有精彩的开示,念公说:
“所以说花果同时。这是非常直捷、非常殊胜、非常圆顿的妙法。《弥陀要解》中现成的
两句,正好作一个对联:‘从事持达理持’,‘即凡心成佛心’,这两句可以概括净土宗
的殊胜奥妙。
事持就是不论是谁,老老实实地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事持,事上你
是这么持了。理持呢?须要契于实相,住于般若;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从容中道,这叫
理持。所以四种念佛:‘持名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实相念佛’。实相的功德最高
,凡夫就觉得无从下手。但是不知道,这个奥妙在你‘持名念佛’中,如果老老实实,绵
绵密密,清清净净,不知不觉、不知不觉你也就达到了‘实相念佛’。
‘最不可思议’就在这个地方,所以称为‘究竟的方便’。所以说‘念佛时就是成佛时’
,因为你就是清清净净的,别的都放下了。”
==
你听到了,阿弥陀佛一定听到了!佛的心跟咱们的心没有一毫一厘的间隔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7-11-28 17:48:00
阿弥陀佛!
作者: nmamtb (南无阿弥陀佛)   2017-11-28 23:54: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7-12-01 16:45:00
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