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楼主: kissung (天堂鸦)   2017-11-28 12:42:25
经典所在之处就是三宝所在,对经书要特别慎重
梦参老和尚
《涅槃经》上说,法是佛母,因此我连带说一下,我们用经书来垫佛像,是不对的,庙
里藏经楼中是不供佛像的,要供佛,供在中间,佛像是低,经在高处,法有这么重。我们
现在是重佛重形象,不重法,拿着经时甩甩搭搭的,搁在下身或你包包放得很低下,这样
搁经都是得不到善利的,护法善神在那里生瞋恨心,对你非常愤恨,说你没有恭敬心,你
开不了慧的,那十种智慧你一个也得不到的,必须生尊敬心,这是《涅槃经》里说的。
经书跟佛像千万不要烧。那天有位道友说,像香上面的包装,有些宣传的包装纸都有
观世音菩萨像,他问这怎么摆?把它烧了可以吗?我说:“你还是把它拿下来或者贴补贴补
,把它收起来保存,万一到末法时候,大家看不到佛像又猛然间捡到,翻出来见到佛像,
他也种了功德。”修补经典,装理佛像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比起布施的功德大多了。也
不是说装修的很好,因为佛像脱落了,你拿点泥巴,或者拿黄纸把它这么沾上,不要露出
木头来,这也算是。你买不起金子,你如果另外拿黄纸把它贴上,都算贴补装理佛像,当
然一个人的力量还是很小。像我们大家共同印了一千部《地藏经》,大家都有份,我们共
同的把这个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愿法界一切众生都能成佛道,那么这个果报是无量
无边。
凡是经典所在之处就是三宝所在,对经书要特别慎重,我们只知道供养佛像,对经书就不
那么慎重了。有些道友拿着经书不尊重,我看见一位老居士好多年了,永远是这样,每次
上课永远两手捧著经,恭恭敬敬的,在他家也一样,他在北京时办北京居士林,这位老居
士很不得了,对法宝特别尊敬。
礼佛的时候,对释迦牟尼佛的像,当作已经请来的真佛。相由心生,一切都是你心转,
你要这样的恭敬佛、法、僧三宝,特别是对于法宝。我们很多道友,拿着法宝不恭敬,就
像拿着一般书一样,不能够拿到下身,拿个经书甩甩搭搭的,应当端正;再不干什么,你
也要搁在上身,不能捧著。如果你包包里头装着经书或者佛像,你不能这么甩甩搭搭提到
下身,这样子你就把福德都失掉了,护法神非常瞋恨这种不恭敬的态度。
大家要知道,能遇到佛经,是你无量劫来的福德,不然遇不到。所以你遇到了,就生
希有想。现代印刷术很发达,到处都有佛经;假使没有原始的经本,还拿什么去复印啊!
怎么能印得出来啊!现在的写作文章,不能算是佛经,你要怎么对待,我没意见,佛也没
有说。我所指的是大藏经,那是诸佛之见。至于后人的知见,他写得很多,那是他的知见
,不是佛的知见。我们皈依佛的人,学的是佛的知见,你还没有这个智慧抉择,也不用批
驳他,你批驳、辩驳,他也不接受,大家更增加烦恼,但是你要知道恭敬法宝。
你知道法宝难得到什么样子吗?以前我们中国有三大高僧,到印度去取经得到成就的;
去的人很多,有成就的只有三位。大家都知道唐僧,就是玄奘法师。还有,唐僧之后的义
净三藏法师。还有,玄奘之前的法显法师,那是最早的,法显法师八十岁才到印度去取经
,他回来之后翻了很多经。
在唐朝的时候,义净法师看见有很多人对经典不大恭敬,他就写了两首是晋末的时候,
五胡乱华的宋国。‘高僧求法难长安,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焉知前者难。’说是后来看
经典的,他不知道前人付出很多的辛苦,那些都是拿生命换来的。
“路远碧天唯冷结,沙河遮日力疲殚,后贤如未按斯旨,往往将经轻易看。”古来人得
一本经,真是当宝。现在人得一本经,印得很多,可以十本、八本抱一抱就是了,他拿来
看,看完了当小说一样随便就丢了,所以他也得不到好处。古人得一本经,他的心就入进
去,就念啊、诵啊。之后,思惟经的义理,是这样的;所以他很快就证道,很快就开悟,
很快就行了。现在的人精进心生不起来,希有心没有了。
这首诗是说去取经的时候,好难啊,路途非常的远,万里啊!交通工具不是坐飞机,而是
一步一步走。我们现在坐飞机飞到美国,飞到温哥华,八九个小时,十几个小时,还感觉
很辛苦,一步一步走,怎么走啊!过海要用船,没有船怎么办呢?怎么漂呢?弄块木头,
或者弄只筏,困难得很,不是这么简单。所以你要听到他使用的形容词,路又远,碧天,
路上的青天,有时候看得不清楚,全是冰雪,有的是这样冷啊。热的时候,是走到沙漠旱
海,中午热的时候可以高温四十多茺,冰是零下几十茺。一天之中,零下几十度,高温几
十度,你想一想,那种日子怎么过。
还有,每位大法师要去行脚的时候,晚上一定还要念经,一定要持诵,还要修行。有进修
没吃的,哪有吃的,喝喝水都很难。大家看看玄奘法师就可以了。义净法师也有一部书,
法显法师也有一部书。玄奘法师的书是《大唐西域记》,大家经常看的《西游记》不算数
。他们都有笔记,看他们每天走的路,这个时候你才知道经的宝贵。
义净法师尊重我们大家都是贤者,凡是佛弟子都是贤者,跟圣人差一截,是贤而有德的人
,读到佛经都是贤而有德的人。如果这个道理你没明白的话,往往将经轻易看,你也不重
视这个法宝,看得很轻。
一定要重视佛经,因为重视了,你才会受持。如果受了三皈依,平常就要修持。修的时候
要念三宝,别的修法你才能做。我跟大家说一个简单的方法,临睡的时候、早上醒的时候
,念十声都好。如果在白天,你都能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么念就够了。何况你
再念《普门品》、《金刚经》、《弥陀经》,再念诸佛菩萨圣号,那就更好了。如果说你
的业障很重,你能够这么的来念三宝,自然就能消除业障。业障消了,智慧增长了,你自
己看佛经,你就想要往里头进了,这是真正入佛门,就深入下去了,你就自然会去研究。
我们经常说:“我怎么没感应?”因为你对三宝不恭敬,拿着佛经甩甩搭搭,对三宝根本
不恭敬,你能得到法加持?能开智慧?不可能!前天我跟大家讲了,佛经来得不容易,如果
恭恭敬敬,诚则灵。有些一弟子就是对着佛像也是这么甩甩搭搭的,把观世音菩萨,或是
哪个立像,都供到客厅去。来到客厅的人也有烧烟的,也有干啥的,对着佛像二郎腿一翘
,佛可还在那儿站着。就是你的老父亲在那儿站着,你坐那儿跟别人闲聊天,叨个烟卷,
你感觉过意得去吗?所以你怎么办呢?立像,请到你磕头的地方;坐像,你要请到佛堂,客
厅不要搁。这是我的建议,你们自己参考。不过我认为,你好多福德舍掉了,你怎么能求
感应,佛菩萨怎么加持你。佛菩萨是平等的,护法神瞋心很重啊,护法神跟你算帐;不怪
罪你,不责备你,不给你降灾难,就是好的啦,你还要求加持得吉祥啊
唐义净三藏法师西域取经诗
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
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安知前者难。
远路碧天唯冷结,砂河遮日力疲殚。
后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7-11-28 16:48:00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7-11-28 17:30:00
阿弥陀佛!忏悔反省!
作者: TonyAnkh (谢定宇(谢爸爸))   2017-11-28 18:17:00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作者: happiness0 (happiness)   2017-12-01 12:10:00
念佛忏悔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