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地道] 《地道建立》 (21) 见所断-2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7-11-29 19:39:07
摘自:《地道建立》(2010年讲授)
转自:http://www.lamrimworld.org/
却佩格西 讲授/廖本圣老师 翻译/释见谛法师 编辑
到此为止,这些是属于欲地(欲界)所摄的“见苦谛所断”(对于苦谛的颠倒趣入)的“
五非见”与“五见”。
同样的,有10个欲地(欲界)所摄的,属于“见集谛所断”(对于集谛的颠倒趣入)的“
五非见”与“五见”,这个“五非见”与“五见”就是指“见所断的烦恼障”,但是它是
属于见集谛所断;有10个欲地(欲界)所摄的,属于“见灭谛所断”(对于灭谛的颠倒趣入)
的“五非见”与“五见”。有10个欲地(欲界)所摄的,属于“见道谛所断”(对于道谛的
颠倒趣入)的“五非见”与“五见”。到此为止就是40个。
再回到第三行来看,(1)欲地(即欲界)所摄的40个见所断烦恼障,到这里是比较
细部的说明,这40个中,后30个的解释方式,其实跟前面10个是一样的。
上述所说“欲界所摄的40个见所断的烦恼”有它的根据,请看(第十三页第一段倒数
第四行),关于上述的内容,在《现观庄严论光明释》当中也说过,《现观庄严论光明释
》的作者一样是狮子贤,《现观庄严论》的注释在印度总共有二十一部,狮子贤写的《明
义释》是这二十一部中最有名的或说第一名,《明义释》是《小释》(小的注释),这部
《现观庄严论光明释》称为《大释》(大的注释),我们现在引的是《大释》,当中有提
到:
“其中,欲界当中的贪欲、瞋恚、慢、无明、犹豫(此为五非见)、坏聚见、邪见、
边执见、见取见、戒禁取见(此是五见)等﹝10个﹞,又因为四谛的区分而变成40个﹝欲
地所摄的见所断烦恼障﹞。”
格西这里引的经论,主要都是根据印度的,当然有少部分是根据宗喀巴大师的《金鬘
疏》(《现观庄严论金鬘疏》)。主要都是引印度祖师们的著作,所以在这里跟一般西藏
祖师的著作有点不一样,一般西藏祖师的著作会先讲五见再讲五非见。但是如果看狮子贤
的这部《现观庄严论光明释》是先讲五非见再讲五见,所以顺序有所不同。
格西这里要强调的是,他所引的主要是根据印度祖师的著作,西藏祖师的著作只有引
宗大师的,也就是在前面有引宗大师的著作,譬如前有引“思惟善的话地道就善,思惟劣
的话地道就劣”,还有在提到小乘八地的时候引《金鬘疏》,除此之外,几乎都是引印度
的经论。在印度祖师的论著中,如前面也有提到世亲的《俱舍论》,还有《大乘阿毗达磨
集论》这是无著的著作,以及此处所引狮子贤的《大释》、《小释》这些内容都是印度祖
师的论著。
对于欲界所摄的这40个见所断烦恼,首先要先了解五非见与五见,然后再配合四谛,
这样就可以得到40个。假设知道这样的分配方式,要了解这40个见所断烦恼就很容易。
前述所谈的“五非见”与“五见”中,除了瞋恚之外,其它九个都有不善与无记二类
,当然没有善,所以其它九个就是不善或无记;而瞋恚是唯一不善,它没有无记的情况,
它只有不善。
这里要作一更正,坏聚见与边执见,也只有无记一种,这二见并没有不善,而瞋恚是
唯一不善,其它的七个就是不善、无记二者都有。坏聚见与边执见只有无记而没有不善。
先讲坏聚见(萨迦耶见),它是以“我”与“我所”为所缘,执“我为不依赖五蕴自
己能独立之实质有”的见解,这种见解本身并不是不善也不是罪恶,但是以它为缘会产生
其它的不善法,所以它可以说是缘,作为其它不善法的缘,但它本身不能说是不善,它本
身只是无记。
6.色界、无色界的见所断烦恼障
色界的见所断与无色界的见所断,这个内容跟五非见、五见有关。五非见的瞋恚是唯
一的不善,在色界与无色界不会有不善的情况(注1),所以到了色界所摄的见所断烦恼,
要把瞋恚扣掉,因为瞋恚是唯一不善,而色界、无色界不会有不善,所以必须要把瞋恚扣
掉,因此到了色界所摄的时候,就是以9个去配合四谛。
第十三页倒数第六行,(2)色地(即色界)所摄的见所断烦恼障有36个,因为有9个
(即扣掉瞋恚)属于“色地(色界)所摄的见苦谛所断”,亦即“贪欲”、“慢”、“无明
”、“带有烦恼的犹豫”等“四非见”,以及“坏聚见”、“边执见”、“邪见”、“见
取见”、“戒禁取见”等“五见”,有这9个。
同样的,有9个属于“色地(色界)所摄的见集谛所断”,亦即“贪欲”、“慢”、“
无明”、“带有烦恼的犹豫”等“四非见”,以及“坏聚见”、“边执见”、“邪见”、
“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见”。一样有这9个,也是要扣掉瞋恚。
同样的,有9个属于“色地(色界)所摄的见灭谛所断”,亦即“贪欲”、“慢”、“
无明”、“带有烦恼的犹豫”等“四非见”,以及“坏聚见”、“边执见”、“邪见”、
“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见”。这里也一样扣掉瞋恚,到此为止已经扣掉3个瞋
恚了。
同样的,有9个属于“色地(色界)所摄的见道谛所断”,亦即“贪欲”、“慢”、“
无明”、“带有烦恼的犹豫”等“四非见”,以及“坏聚见”、“边执见”、“邪见”、
“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见”,同样的,这九个也是扣掉瞋恚。所以到此为止已
经扣掉4个瞋恚,因此总和有36个﹝色地(色界)所摄的见所断烦恼障﹞,它与欲界(40个)
的差别就是扣掉4个瞋恚。
(3)无色地(即无色界)所摄的“见(现观四圣谛)所断烦恼障”有36个,(这个情
况与色界36个的算法一模一样,一样四谛的每一个都要扣掉瞋恚,所以总共要扣掉4个瞋
恚,最终的结果也是剩下36 个。)
因为有9个属于“无色地(无色界)所摄的见苦谛所断”,亦即“贪欲”、“慢”、“
无明”、“带有烦恼的犹豫”等“四非见”,以及“坏聚见”、“边执见”、“邪见”、
“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见”。
同样的,有9个属于“无色地(无色界)所摄的见集谛所断”,亦即“贪欲”、“慢”
、“无明”、“带有烦恼的犹豫”等“四非见”,以及“坏聚见”、“边执见”、“邪见
”、“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见”。
同样的,有9个属于“无色地(无色界)所摄的见灭谛所断”,亦即“贪欲”、“慢”
、“无明”、“带有烦恼的犹豫”等“四非见”,以及“坏聚见”、“边执见”、“邪见
”、“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见”。
同样的,有9个属于“无色地(无色界)所摄的见道谛所断”,亦即“贪欲”、“慢”
、“无明”、“带有烦恼的犹豫”等“四非见”,以及“坏聚见”、“边执见”、“邪见
”、“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见”,因此总和将变成36个﹝无色地所摄的见所断
烦恼障﹞。
因此色界与无色界的见所断烦恼障,合起来有72个,再加上欲界的40个,就是112个。
因为《现观庄严论光明释》(即狮子贤的《现观庄严论明义释》的解释,也就是《大释》
,这二种名称在论著中都会出现,但是格西通常比较常用《大释》,所以要知道《大释》
就是这里的《光明释》,只是《大释》用的比较多)当中说过:
“同样的(就如同欲界所摄的40个见所断烦恼障一样,欲界40的算法就是五非见、五
见配合四谛就得到40个),在色(界)与无色界当中,那些四谛的见所断烦恼(即见所断
烦恼障)扣掉8个瞋恚(即扣掉色界4个及无色界4个)之后为72个。﹝连同欲界所摄的40
个见所断烦恼,﹞总和起来是112个见所断烦恼。”(注2)
底下就有人问了:
问:那么,没有属于色与无色之见所断烦恼障之瞋恚的理由何在?
答:因为所谓的“瞋恚”,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恶不善法。
7.问答:
问:三种根本定:无间道、解脱道、既非无间道亦非解脱道等三种根本定,如果以声
闻行者为例,第三种根本定的所缘有补特伽罗无我、二空及细品的法无我,请问为什么声
闻行者还要修二空及细品的法无我?
答:之前只是先提到而已,这个部分后面会详细说明。现在问的问题,就是跟所断有
关,可以跟这次比较有关的。如果要先看的话,中藏文版是在第33页,正式说明见道以后
会讲。(中文在14页最后一行起)
问:瑜伽行自续派主张,声闻行者如果“缘补特伽罗无我”得止的话,就是上品资粮
道;得观就是加行道;独觉的话就是“二空”(能所二取空);菩萨就是“空性”,所以
是以三乘的主要所修来分判。
格西在《宗义建立》讲到唯识宗有境的主张方式,曾经提到以“细品的无常为所缘”
,得止的时候就是资粮道上品,得观的时候就是加行道煖位,这二者要怎么会通?
(廖老师问:你说的宗义,是在讲唯识宗的时候吗?)对,就是在讲有境的主张方式
中瑜伽现量的时候,讲到“缘无常”得止的时候就是资粮道的上品,得观的时候就是加行
道,但是这里是以三乘他们主要的所修来判分,这二者应怎么去会通?
答:以声闻道来讲,在声闻的资粮道上品主要是“缘补特伽罗无我”,还有“缘无常
”都有。换句话讲,就是缘四谛的止,这里主要的所修是“补特伽罗无我”,但是“细品
的无常”也有;同样地,在加行道的时候,“缘补特伽罗无我”的观及“缘细品无常”的
观二者都有。
以独觉的行者来讲,他在独觉资粮道上品的时候等于有三个,就是“缘细品无常”的
止、“缘补特伽罗无我”的止、“缘二空”(能所二取空)的止,这些都有。到了加行道
一样有三个,就是“缘细品无常”的观、“缘补特伽罗无我”的观、“缘二空”(能所二
取空)的观,三者都有。
以大乘的行者来讲,就变成有四个,大乘的资粮道上品就有“缘细品无常”的止、“
缘补特伽罗无我”的止、“缘二空”的止、“缘空性”的止。到大乘加行道,就有“缘细
品无常”的观、“缘补特伽罗无我”的观、“缘二空”的观、及“缘空性”的观。
到了加行道四个阶位的第四个世第一法,如果以声闻道加行道的世第一法来讲,这时
候也是有“缘细品无常”的止观、“缘补特伽罗无我”的止观,这时候止观都有。
然后到了见道位的时候就变成现观,但是这时候可以说除了灭谛之外,其它三谛都有
现观,所以就有现观“细品的无常”、也有现观“补特伽罗无我”,总之就是有现观﹝除
了灭谛以外的﹞其它三谛—即苦谛、集谛、道谛。
可以说初次进入见道的时候,除了灭谛之外,其它三谛都可以现观,因为灭谛要到后
面才有办法现观,一开始的时候只能现观除了灭谛以外的三谛。细品的无常、补特伽罗无
我,这都是苦谛的四行相之二。所以在初入见道位时,这三谛都已经现观了。
我们可以讲“现观无常的心”与“现观补特伽罗无我的心”是个别的、是不同的心,
但是补特伽罗是同一个,即同一个补特伽罗的心相续中,有不同的心去现观不同的境(有
细品无常、补特伽罗无我及三谛所摄的不同行相)这些都是同时在初入见道位的时候都会
现观的。
(....待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