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 (第四十五集) 1999/7/2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
19-012-0045
诸位同学,大家好。前面我们将孝之体介绍过了,孝之体就是一念圆满的自性。孝之
相就是世出世间大圣大贤,孝这个字的范围,就是虚空法界一切都包容在其中。孝之行,
也是儒家讲的“止于至善”,在佛法里面就是佛行、菩萨行。如何落实在我们生活当中,
我们如何来学习,昨天也提示了一点纲领。佛教导我们从孝亲尊师落实,知道孝养父母,
“养父母之身”,要细心的关怀,父母年岁大了,照顾父母就像照顾婴儿一样,要谨慎、
要细心,饮食起居都要留意。在《礼记》里面,我们读到关于养老的这些教诲很多,尤其
是饮食方面,一定要选择他生理所需要的,这一定要懂得。每个人身体健康状况不相同,
需要的养分也并不一样,但是总的一个原则,要容易消化的,容易吸收的。现在比过去进
步多了,体格检查比较方便,检查之后知道他缺乏些什么,需要哪些营养,在饮食里头如
何来配合。这是养身,养父母之身。
“养父母之心”,父母对于儿孙、对于亲戚朋友没有不爱护的,没有不关心的,总是
希望儿女、希望亲朋好友,都能够生活过得很好,事业都能出人头地。人年岁愈大愈慈悲
,因为他自己很清楚来日不多了,自己这一生已经过去,所以他的期望都是落实在儿孙年
轻人的身上,心地真诚慈悲。我们常讲“老婆心切”,老婆是老太婆,她们的心真正善良
,纵然过去做错事情,这个时候也都知道忏悔,也都知道回头。年轻人很难!到晚年的时
候容易回头,晚年闻法修行成就的人,我们看到不少!接触佛法时间不长,念佛时间很短
,但是往生瑞相稀有,这些道理我们明了。古往今来,我们看到六十岁以上的人,修行成
就的很多,修行真正有成就,这是大孝。我们懂得这个道理了,如何帮助这些修行人,这
个意义就不一样。所以要懂得父母的心,懂得父母的希望,不要辜负父母,不要辜负老师
,老师对学生的期望,跟父母对儿女的期望,没有两样。所以中国古礼,学生对老师那分
感恩,跟对父母没有差别,只是在丧礼上,对父母有孝服,对老师没有孝服,除这点之外
再找不到两样。人一生能够生在感恩的世间,这是真正有价值、有意义。
真正明白这个道理,在学校念书的时代,少年,父母、老师都希望你有很好的成绩表
现。你书念得不好,父母忧虑,那就是不孝,品行不好,父母也忧虑。孝子时时刻刻要让
父母心情愉快,换句话说,样样都要做得让父母快乐。与同学之间不能和睦相处是不孝,
不听从老师教诲是不孝。我们有没有做到?当然我们的童年已经过去了,想想看几个人做
到?你做不到,不能怪你。为什么?佛法是讲理的,合情、合理、合法,你小的时候没有
人教你,你怎么会懂得?没有人教会懂得,那你是佛菩萨再来的,你不是凡人,没有人教
导你。成年之后你有了家室,家室要和睦,家室不和,父母忧心;兄弟不和,妯娌不和,
哪一样不让父母操心?父母对于儿孙那个操心操一辈子,临终还挂在心头上,谁能够了解
?到你自己年老的时候,也许你有所感悟。踏进社会,人在世间一定要有所事事,要有一
个正当的行业,正当的工作,为社会服务,为众生服务。你对于你的工作、你这个行业是
不是真的尽心尽力去做?没有尽心尽力,不孝!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师长。由此可知,孝
行也是充塞宇宙,也是遍虚空法界,不但孝心是圆满的,孝行也是圆满的。
我们在佛经里面看到,诸佛菩萨对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感应道交。我们读过观世音菩
萨,所谓“千处祈求千处应”,那是什么?孝行,尽孝而已。我们学佛,如果连这些基本
的道理都不懂,这个佛经叫白读了。做佛的学生,没有别的,佛教给我们的,教给我们孝
道,教给我们尽孝而已,诸佛菩萨所示现的就是这么一桩事情。懂得孝道的人,行孝尽孝
的人,念念普度众生,行行都给世间人做好榜样。所以我们对于诸佛菩萨、历代祖师,要
细心体会他们住世的行谊,向他们学习。韩馆长往生的时候,我给她最后做了两个多小时
的谈话,希望出家人能做出家人的好榜样,在家人能做在家人的好榜样,道场能做一切道
场的好榜样,这是尽孝,这是行孝,这是佛心、是菩萨行。
我们要找什么人?找孝子。中国古人常讲“求忠臣于孝子之门”,你们晓得,忠臣两
个字是什么意思?臣是办事的人员。忠,前面跟诸位讲过,孝这个字落实在生活上,落实
在工作上,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上,就叫忠。能行中道,能行中庸,这种人办事最可靠,
他能够尽心尽力,没有偏心,没有私心,心里头大公无私,那叫忠。所以忠孝两个字做到
就是圆圆满满的佛道,这个人就是菩萨,就是佛陀。
所以凡夫成佛在一念之间,你念头转过来就是佛菩萨,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放下什么
?放下贪瞋痴,放下是非人我,放下毁誉,放下攀缘,放下嫉妒,放下彼我。我常常跟诸
位说的,“放下嗜欲”,你的嗜好、你的欲望,放下贪爱,放下狠戾,放下恩怨,一切放
下,以清净心、真诚心、大慈悲心为佛法、为社会、为一切众生服务,这个转变,超凡入
圣了!无论你是什么身分,无论你从事于哪个行业,你是在某一种工作岗位上,任何的身
分都是为众生服务,为社会服务。任何行业也都是为社会、为众生服务,我们出家这是一
个行业,这是社会上也担负起一种职责,这个职责要认识清楚,社会教育,多元文化的社
会教育。所以我们肯定认知,释迦牟尼佛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导师,团结不同的族类,
融合不同的文化、宗教。昨天晚上我们参观巴哈伊教,他们也是这个理想。但是佛法在理
论上、在行持上、在教诲上,比他们更踏实、更出色。
过去方东美先生讲过,《华严经》里面有真实、究竟、圆满的哲理,他一生所读过的
、所学过的世出世间哲学,没有一样能比得上华严哲学,圆满的理论,周详的方法,后面
还带表演。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是表演,做出来给我们看,让我们学习。所以他常讲,《华
严经》是这个世间最好的哲学概论。他在晚年可以说是完全学习《华严》,在学校里面开
华严哲学,介绍《华严》。我们现在示现的身分,出家的佛弟子,如果连这些道理都不懂
,佛的教诲记不住,不能够认真努力奉行,这是大不孝,不忠不孝,那还有什么成就?不
忠不孝,诸位要记住,我说的话不太好听,也不客气,不忠不孝之人他的前途是三恶道,
三善道的分都没有。你以为念这几句佛号就能往生,哪有那么容易?尽忠尽孝,念佛的人
决定得生,才能得诸佛护念,龙天拥护。希望我们共同勉励,认真努力来修学。好,今天
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