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信愿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

楼主: kissung (天堂鸦)   2017-08-20 21:36:26
印光大师:持咒一法可作助行,不可以念佛为兼带以持咒作正行!
文钞原文:
持咒一法,但可作助行。不可以念佛为兼带,以持咒作正行。但须主助分明,则助亦归主
。见正编复永嘉某居士书一。夫持咒法门,虽亦不可思议。而凡夫往生,全在信愿真切,
与弥陀宏誓大愿,感应道交,而蒙接引耳。若不知此意,则法法头头,皆不思议,随修何
法,皆无不可,便成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矣。若知自是具
缚凡夫,通身业力,匪仗如来宏誓愿力,决难即生定出轮回,方知净土一法,一代时教,
皆不能比其力用耳。持咒诵经,以之植福慧,消罪业,则可矣。若妄意欲求神通,则所谓
舍本逐末,不善用心。倘此心固结,又复理路不清,戒力不坚,菩提心不生,而人我心偏
炽,则着魔发狂,尚有日在。夫欲得神通,须先得道,得道则神通自具。若不致力于道,
而唯求乎通。且无论通不能得,即得则或反障道。故诸佛诸祖,皆严禁之,而不许人修学
焉。(正)复永嘉某昆季书
白话文:
持咒一法,只可作助行。不可将念佛为兼带,而以持咒作为正行。(但须主助分别,则
助亦归主。见文钞正编复永嘉某居士书一。)持咒法门,虽然也是不可思议,但是凡夫往
生,全在信愿真切,与弥陀宏誓大愿,感应道交,而蒙佛接引。若不知此意,虽则法法头
头,都不可思议,随修何法,都无不可,只怕到最后,便成了“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
,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如果知道自己只是个具足烦恼的凡夫,通身业力,不靠如
来宏誓愿力,决难这一生出离轮回,才会明白净土一法,是一代时教,其他法门都不能相
比的。持咒诵经,用它来培植福慧,消除罪业,是可以的。若妄想得神通,则是舍本逐末
,不善用心。倘若此心固结,加之不明理,戒力不坚,菩提心不生,人我分别心炽烈,则
走火入魔,指日可待。想要得神通,必须先得道,得道则神通自然来了。若不致力于求道
,只求神通,且不说神通能不能得到,即使得到,神通或许反而障道了。所以,诸佛诸祖
,都严禁神通,而不许人修学啊!(正)复永嘉某昆季书
一、佛说:念佛功德超过世间一切布施
一、《涅槃经》言:假令开大库藏,一月之中,布施一切众生,所得功德,不如有人称佛
一口,功德过前,不可较量。就是好比把大宝库打开,随人拿,随人取,“布施一切众生
”一个月,功德很大,福德很大。得到这么大的功德,还不如人家念一声佛,功德超过前
面,无法比较,无法比量。《涅槃经》说的一点都不含糊。
二、《增一阿含经》言:四事供养阎浮提一切众生;若有称佛名号,如构牛乳顷,功德过
上,不可思议。“四事”就是饮食、衣服、医药、卧具等,就是我们的一切生活用品,如
果以现在来讲,就包括汽车、楼房等等,通通包括在内;“供养阎浮提一切众生”,简单
说,地球一切众生,他们所有的生活用品、资具都由你一个人供养,你所得的福,那很多
了;但是如果有人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哪怕只有挤一杯牛奶那么长的时间,“功德过
上,不可思议”,超过以四事供养阎浮提一切众生的功德。佛举此例来说明念佛才是真正
的多善根福德,其他无法相比。
三、《经》言:若人以四天下七宝,供养佛及菩萨、缘觉、声闻,得福甚多。不如劝人,
念佛一声,其福胜彼。佛说:譬喻有人以四天下的七宝,金、银、珍珠、玛瑙等等一切,
供养佛、菩萨、声闻、缘觉,那得的福报太多了,“得福甚多”。但是以四天下七宝供养
佛菩萨,你得这么大的福报,那不如劝人念一声佛,所得到的福报超过他,“不如劝人,
念佛一声,其福胜彼”。那又何况自己念,何况天天念,一向专念!所以念佛是多善多福

四、龙树菩萨《大智度论》言:譬如有人,初生堕地,即能一日行千里,足一千年,满中
七宝,奉施于佛;不如有人,于后恶世,一声称念,阿弥陀佛,其福胜彼。龙树菩萨打了
个比喻:有人从一生下来,一天就能走一千里,这样走多少时间呢?一千年。我们算一下
,一天是一千里,一千里是多大的地方?范围很大,十天是一万里,那一个月是三万里,
一年三十六万里。他经过一千年,这么大的范围,地下“满中七宝”,他所经过的地盘,
全部是七宝组成,这么多的七宝,“奉施于佛”,拿来供养佛,他得到的福报大不大、多
不多?这个福真的大得很!但是,“不如有人,于后恶世”,就是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
像我们现在五浊恶世,这个末法时代;恶世的众生,内心没有清净,并不是清净心念佛,
是恶世苦恼的众生;“一声称念阿弥陀佛,其福胜彼”,一声念佛的善根福德,胜过一天
一千里、走一千年的七宝供养──我们怎么可以思量这句名号的功德呢?所以,南无阿弥
陀佛六字名号是多善根福德。
二、我们去了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到底有什么好处?真不可思议!
《佛说阿弥陀经》是释迦牟尼佛唯一 一部无问自说的经典,佛陀向来说法,都是
先有人问了再说的,为什么无问自说呢?可想而知因为太重要了!世人念佛求生西方,如
果成功往生,即成为极乐众生,从此不但享有极乐世界那穷微极妙、美不胜收的物质环境
,更可贵的是,还可同时享有亦是极之微妙、无比清净的身心世界。 所生活的环境叫‘
依报’,自己的身心叫‘正报’。极乐众生,依正二报皆庄严,故其世界才叫做‘极乐世
界’。
如果您想知道往生的人身心世界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同样的,只要根据佛的四十八
愿和净土三经之所说,便不难得其梗概:
● 不会再堕落于三恶道。不管是谁,只要成功往生,从此便永了生死、永出三界、永脱
轮回,直至成佛,绝对不会再堕落于三恶道了。
● 皆具紫磨真金色身。凡是往生的人,其身体与佛一样,都是紫磨真金色,此乃显示:
生佛不二,真实平等。
● 皆具三十二种大丈夫相。《法界次第初门》曰:‘如来应化之体,现此三十二相,以
表法身众德圆极。使见者爱敬,知有胜德可崇。人天中尊,众圣之王,故为现三十二相。
’依于佛愿,往生的人,一生到极乐国,不待花开,即生即得此相。
● 形貌皆跟佛一样,没有美丑的差别。如果形貌有美丑的差别,则长得美的易生傲慢,
长得丑的便生自卑感,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难免发生纠纷。因此,极乐世界的人,等同
一相,无有差别。
● 寿命也跟佛一样,无量无边。往生的人,都是莲花化生,得到清虚之体,不像娑婆四
大假合之身,有生老病死,变幻无常,所以,寿与佛齐。
● 有宿命通。往生的人,无不获得弥陀本愿功德威神的加持而証得种种的神通。神通的
新名词叫做‘特异功能’,这种特异功能,凡夫不如小乘,小乘不如菩萨,菩萨又不如佛
。宿命通是一种能知自、他过去世所作种种善恶的能力。阿罗汉的宿命通只能知道过去五
百世的事,而往生的人,却能知道过去无量劫中所造的一切善恶果报。
● 有天眼通。天眼通是一种超感官的、不论粗细远近都能看见的能力。阿罗汉最多只能
见三千大千世界事;往生的人却跟佛菩萨一样,能见无量世界过去现在未来之一切事,无
所不知,无所不见。
● 有天耳通。天耳通是一种不受远近限制能够听到一切声音的能力。往生的人,不但普
闻十方世界的音声,且能听到十方诸佛说法。
● 有他心通。他心通是一种能知他人心想的能力。往生的人,都能够清楚知道十方世界
众生之心想。
● 有神足通。神足通又名神境智証通或心如意通,是一种具有飞行、分身、速到、变化
自在的能力。往生的人,都能够在一想念间同时到达十方无量世界,想到那里,立刻就到
那里。有了这种神足通,想遨游太空,那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 遍供诸佛。极乐众生,因有神足通,故能于极短之时间内,到达十方无量佛国去遍供
十方无量诸佛。此亦显示极乐众生,个个超越时空,他们可以一念之间遍及十方世界去供
养诸佛,或普度众生,是化身去,自己仍在极乐世界,听经修道。
● 远离分别,诸根寂静。分别者,分别人我、是非、爱憎、善恶、美丑等等,此乃妄心
所生的妄想。往生的人,获得弥陀威神的加持,远离妄想分别执著,了达‘真如即万法,
万法即真如’的诸法实相。诸根者,指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凡夫的六根,常
入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往生的人,六根已不入六尘,所以六根清净,一尘不
染。寂静者,杜绝烦恼叫做‘寂’,脱离痛苦叫做‘静’。换句话说,没有了心理上的烦
恼,也没有了生理上的痛苦,叫做‘寂静’。往生的人,心理和生理方面都已经没有了痛
苦,这种境界也就是佛教所说的‘涅槃’。
● 定成正觉,証大涅槃。定成正觉,就是一定成佛的意思。大涅槃,是指証得大乘的涅
槃。大乘的涅槃具有法身、般若、解脱之三德,小乘则三德之中仅具解脱一德而已,故释
迦佛说小乘涅槃如中途站,不是究竟之目标。这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十二‘定成正觉
愿’。
● 女身转男。可以由女身转为男身。善导大师解释说:‘乃由弥陀本愿力故,女人称佛
名号,正命终时,即转女身,得成男子,弥陀接手,菩萨投身,坐宝莲上,随佛往生。’
释迦佛在因地行菩萨道时,积一大阿僧祇劫的勤修,始渐离女身而为男身。可见女转男身
,实非易事。今只须执持弥陀名号,便能蒙佛本愿加持,转女成男,往生极乐,如此殊胜
机缘,岂可错过?
● 莲花化生。往生极乐的人,都在莲花之中自然化生,清净无垢,神通智慧,放大光明
,俱如菩萨。
● 住正定聚。正定聚,乃三聚之一。聚是聚类的意思,一切众生分为三类,叫做‘三聚
’。必定証悟的一类,叫‘正定聚’;毕竟不証悟的一类,叫‘邪定聚’;介于上二类之
间,有缘则証悟,无缘则不証悟的一类,叫‘不定聚’。往生的人,皆住于正定之聚,必
定成佛。
● 远离热恼,心得清凉。所受快乐,犹如漏尽比丘。热恼者,身热心恼。往生的人,‘
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永离热恼。清凉者,清净凉爽,正与热恼相反。往生的人,入
于极乐世界的大清凉池(喻大涅槃)中,故皆心得清凉。漏者,烦恼的别名,漏尽比丘即
烦恼断尽的比丘,指阿罗汉。因阿罗汉已断尽见思惑,于诸世法,不执不著,虽受快乐而
心不染著。‘犹如漏尽比丘’,就是形容极乐众生心地清净,虽受快乐而不染著。
● 不贪计身。贪计身,即认为人有一个真实的我而贪著计较,亦即我执。凡夫妄执四大
假合之身为我,贪著计较,处处为我着想,顺者生爱,逆则生嗔,以致造业受轮回。往生
的人,有阿弥陀佛本愿功德加持,已断我执,我的念头不会再生起来,正如《金刚经》所
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四相俱泯。
● 得金刚那罗延身。金刚者,即金刚石,至坚至利,可破一切,一切不可破它。那罗延
者,天上之大力士那罗延神,其力大无比。这是形容往生的人,其体坚固如金刚,其力强
大如那罗延,等同如来之金刚不坏身。
● 身顶皆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慧,获得无边辩才。往生的人,身顶皆有常光。光是
智慧的象征,显示他已成就一切智慧(指一切智、道种智和一切种智之三智)。并‘获得
无边辩才’,‘辩才’指善巧演说法义之才,诸佛菩萨说法的辩才叫做‘四无碍辩’,或
‘四无碍智’、‘四无碍解’,即法无碍、义无碍、词无碍、辩无碍。
● 善说诸法秘要。秘者奥秘,要者精要。往生的人,因有智慧和辩才,故能善巧演说一
切佛法之奥秘和精要。
● 一生补处。一生补处者,尽此一生即能补到佛位的意思,为最后身等觉菩萨的别号。
凡是往生的人,都能究竟証得一生补处等觉菩萨的果位,决定一生成佛。
● 教化随意。往生的人,悉登补位,成等正觉,但菩萨成佛,各有愿力,有的菩萨欲返
秽土,普利群生,教化有情,他便能蒙佛愿力加持,再回娑婆,救度众生,来去自如。
● 衣食自至。往生的人,思食食来,不假安排,思衣衣至,不必裁缝,乃至一切用具,
莫不称心如意。西方人本不需要饮食,但在凡圣同居土的带业往生者,因多生多劫饮食的
习气未忘,故有此种设备,若上三土(方便、实报、寂光),便没有这样的事了。又极乐
众生的吃相与此界不同,一嗅即饱,故无大小便溺,弄脏极乐世界的清净国土。
● 应念受供。众所周知,若论修福,供佛第一。往生的人,可以在一念之间,普令十方
诸佛,应念受供。这种八地菩萨才有的功夫,即使下下品往生的人也有,实在太不可思议
了!
● 証离生法。往生的人,皆証得永离六道轮回生死之法,即使随缘示现于三界六道之中
度众生,也不会再有生死轮回这一回事了。
● 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上善人,指的是等觉菩萨。往生的人,即使下下品往生,也
能时刻跟观音、势至、文殊、普贤等诸等觉菩萨在一处,讨教佛法,修行佛法,这是何等
荣幸的事啊!
● 圆証三不退。菩萨修行,要断见思惑,方証位不退;断尘沙惑,方証行不退;断无明
惑,方証念不退。而一切往生的人,一生到极乐世界,即圆証三不退。
极乐众生得不退的原因有五:一、佛力加被。佛四十八愿中最后一愿说:‘我作佛时,他
方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者,应时不获一二三忍,于诸佛法,不能现証不退转者,不取正
觉。’往生的人,因有佛力加被,故有能力不退转。二、佛光常照。往生的人,佛放光明
,摄受其人,如日月照着暗途,不堕坑堑,故能不退转。三、六尘说法。极乐世界的六尘
均能说法,皆说苦空无常无我,时常熏习,故能不退转。四、菩萨为胜友。与诸上善人俱
会一处,外无邪魔,内无烦恼,故能不退转。五、寿命永劫。极乐众生,寿与佛齐,可长
期修,譬如远行,寿命长便无顾虑,终有到达目的地之一日,故能不退转。
● 圆净四土。一切佛国,皆有四土,即一、凡圣同居土,为未断见思惑之凡夫与为了度
化众生而现身说法之圣人所共同居住的国土;二、方便有余土,为已断见思惑之阿罗汉、
辟支佛和还未証得法身之菩萨,或念佛念到事一心不乱之众生所住的国土;三、实报庄严
土,为佛的报身与破一分无明証一分法身的地上菩萨,或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之众生所住
的国土;四、常寂光土,为如来果地上的境界,无明一共有四十二品,统统断尽,即生此
土。其他诸佛世界,四土隔离,唯独极乐世界,四土圆融。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里说
:‘然同居众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圆净四土,圆受诸乐也。’可见往生的人,一
到西方,即能同时享受四土的境界,这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综上所述,往生的人,依正二报,无尽庄严,若欲细说,穷劫难尽。
极乐众生依正皆庄严,在‘事’上讲,那是弥陀愿力威神的加持,才能样样皆美好、微妙
;在‘理’上说,那是人人本具的佛性中本来就有的东西,未往生前,因妄想分别执著而
迷失了,往生之后,得弥陀本愿威神的加持,即逐渐恢复过来。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悟道
时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他一连说了五句‘何期’,那是‘没有想到’的意思。他说:没
有想到自性本来是如此的清净!没有想到自性本来是没有生灭的!没有想到自性本来是自
己圆满具足的!没有想到自性本来是没有动摇的!没有想到自性自能生出万法来!近代的
禅门宗师虚云老和尚曾经解释此五句说:‘前四句何期是摄用归体,后一句何期是全体大
用。’由此可见,往生到极乐世界去的人所享有的种种利益,正是人人本具之佛性的‘全
体大用’,亦即由自性本体中所显露出来的大作用。这样的大作用,一般人要像六祖大师
一样,要经过多生多世的修行,才能証得;而我们只要成功往生到极乐世界去,立刻就能
享有,那是何等便宜的事啊!就是因为有这样大的便宜事,所以本师释迦牟尼佛,和十方
无量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极力的劝导其国众生快点去极乐国;而西方极乐世界
的导师阿弥陀佛,也无任欢迎十方众生快一点到来。由此可见,十方诸佛的心思是一样的
,即希望一切众生: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世间一等一的大好特好喜事分享有情生起
信心共生西方极乐净土圆成佛果!
功德无量!
南无阿弥佗佛!
南无阿弥佗佛!
南无阿弥陀佛!
净土宗九祖:藕益大师:
往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
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三、印光大师:关于横超法门和竖出法门的经典开示
‘靠自力’和‘靠佛力’
‘通途法门’和‘净土法门’
1、为什么说业力之凡夫,现生欲了生死没有第二个法门?
凡夫无力断惑,唯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一法,方有了生死分。若论业尽情空,现今恐举世亦
难得其一二。若以信愿念佛求生,则万不漏一。
须知佛法,法门无量。若欲以通身业力之凡夫,现生即了生脱死,离此信愿念佛求生西方
一法,佛也说不出第二个法门了。其余一切法门,皆须修到业尽情空,方有了生死分。倘
有丝毫未尽,则生死依旧不了。若论业尽情空,现今恐举世亦难得其一二。若以信愿念佛
求生,则万不漏一。(《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八第55页 复许熙唐居士书)
2、什么是通途法门?什么是特别法门?
仗自力修戒定慧,以迄断惑証真,了生脱死者,名为通途法门。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
以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者,名为特别法门。
窃维修持法门,有二种不同。若仗自力修戒定慧,以迄断惑証真,了生脱死者,名为通途
法门。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以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者,名为特别法门。通途全仗自
力,特别则自力佛力兼而有之。即有深修定慧断惑之功,而无真信切愿念佛求生,亦属自
力。今以喻明,通途如画山水,必一笔一画而渐成,特别如照山水,虽数十重蓊蔚峰峦,
一照俱了。又通途如步行登程,强者日不过百十里,特别如乘转轮圣王轮宝,一日即可遍
达四大部洲。(《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五第1031页 近代往生传序)
仗自力者,名通途法门。
仗佛力者,名特别法门。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二第1016页 楹联‧讲堂)
3、为什么念佛求生西方叫做横超法门?
古人说,余门学道,如蚁子上于高山,念佛往生,似风帆扬于顺水。不断烦恼,一生成办
,直捷简易,名曰横超。
为什么念佛求生西方,叫做横超法门?古人有个譬喻,拿来解释。就把我们具足惑业的凡
夫,比做一条虫,生在一根竹里最下的一节。这根竹子,就比做三界。这个虫子要想出来
,只有两个法子,一个是竖出的,一个是横超的。竖出的,是自下至上,一节一节的次第
咬破,等到最上的一节破了,才能够出来。这是比喻修别的法门,定要断尽见思烦恼,才
能出三界的。见惑有八十八使,思惑有八十一品,这许多的品数,就比做一根竹子的节数
。那虫向上直钻出来,就叫做竖出。例如一个断见惑的初果圣人,要经过七生天上,七生
人间的长久时劫修习,才能証阿罗汉,了生死。二果,亦要一生天上,一反人间,才能証
四果。三果欲界思惑已尽,还要在五不还天,渐次修习,才能断尽思惑証四果。这才算是
出三界的无学圣人。如果是钝根的三果,还要生到四空天,从空无边处天,以至非非想处
天,才能証四果。这竖出的法子,是如此艰难久远的。横超的,就是这条虫子,不向上面
一节一节咬,只向旁边横咬一孔,便能出来。这样的法子,比那竖出的,是省事得多了。
念佛的人,亦复如是。虽没把见思烦恼断除,但能具足信愿行的净土三资粮,临终就能感
动阿弥陀佛来接引他生到极乐世界去。到了这个清净国土,见思烦恼,不断而自断了。何
以故?以净土境胜缘强,无令人生烦恼的境缘故。如此便得三不退,一直到破尘沙、无明
,成就无上菩提,何等直捷简易的事。所以古人说,余门学道,如蚁子上于高山,念佛往
生,似风帆扬于顺水。(《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第1652页 由上海回至灵岩开
示法语)
4、竖出和横超有什么不同?
竖出,唯仗自力,修者纵有亿亿,出者难得一二。横超,但依生信发愿,念佛名号,求生
西方,兼以敦笃伦常,恪尽已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则万不漏一,咸得往生。
若论竖出,非力修戒定慧道,断尽烦惑不可。倘烦惑稍有未尽,则三界依旧莫出。况末世
众生,善根浅薄,寿命短促,修者纵有亿亿,出者难得一二。以其唯仗自力,是故难得实
益。若论横超,但依净土法门,生信发愿,念佛名号,求生西方。兼以敦笃伦常,恪尽已
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则万不漏一,咸得往生。既往生已,则了生脱死,超凡入圣,
永离众苦,但受诸乐矣。功夫成熟者,固登上品,临终方念者,亦预末流。此则全仗佛力
,其利益与唯仗自力者,天渊悬殊。(《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六第1078页 横超莲
社缘起序)
5、为什么以横超法作竖出用,得益浅而受损深?
真修净土人,用不得禅家开示。未断惑业,欲了生死,则梦也梦不著。
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有信愿,无论行之多少浅深,皆得往生;无信愿,即到能
所两忘、根尘迥脱之地步,亦难往生。以真証到能所两忘、根尘迥脱之实理,便可自力了
生死,则不必论。若但有工夫见此理,尚未实証,若无信愿,亦难往生。禅家说净土,仍
归于禅宗,去信愿说,果能依之而做,亦可开悟。而未断惑业,欲了生死,则梦也梦不而
著。以凡夫往生,由信愿感佛,故能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今既不生信愿,又将佛一一说
归自心,何由感佛?感应不符,则生自生、佛自佛,以横超法,作竖出用,其得益浅而受
损深,不可不知。得益者,依彼所说,亦能开悟;受损者,既去信愿,则无由仗佛慈力。
吾故曰,真修净土人,用不得禅家开示,以法门宗旨不同故,祈为慧察。如不以为然,请
求之大通家,庶可契汝心志矣,光固不执著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三第555
页 复何慧昭居士书)
6、为什么说净土法门超胜一切法门?
自力何可与佛力并论乎?当今之人,欲于现生了生死大事者,舍净土一法,则绝无希望矣
。须知净土法门,法法圆通,如皓月丽天,川川俱现;水银堕地,颗颗皆圆。
净土法门,超胜一切法门者,在仗佛力。其余诸法门,皆仗自力。自力何可与佛力并论乎
?此修净土法门之最要一关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九第376页 复陈慧新居士
书)
如来圣教,法门无量。随依一法,以大菩提心修之,皆可以了生死,成佛道。然于修而未
証之前,不无难易疾迟之别。求其至圆至顿,最简最易,契理契机,即修即性,三根普被
,利钝全收,为律教禅密诸宗之归宿,作人天凡圣証真之捷径者,无如信愿念佛,求生西
方一法也。良以一切法门,皆仗自力;念佛法门,兼仗佛力。仗自力非烦惑断尽,不能超
出三界;仗佛力若信愿真切,即可高登九莲。当今之人,欲于现生了生死大事者,舍此一
法,则绝无希望矣。须知净土法门,法法圆通,如皓月丽天,川川俱现;水银堕地,颗颗
皆圆。不独于格物致知,穷理尽性,觉世牖民,治国安邦者,有大裨益,即士农工商,欲
发展其事业,老幼男女,欲消灭疾苦者,无不随感而应,遂心满愿。于是各处有心之士,
群起而提倡佛法,明三世之因果,显六道之轮回;示娑婆之恶浊,表极乐之严净,以期斯
世之人,克已复礼,生入圣贤之域;了生脱死,没归极乐之邦。(《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
钞》卷二十四第252页 潮阳佛教居士林缘起序)
7、为什么不能以念佛之特别法门,修通途之自力观行?
身业专礼,口业专称,意业专念。念至其极,则心佛外佛,一如不二。善导专修念佛証道
,非自力証道之所能比。
善导专修,身业专礼,口业专称,意业专念。念至其极,则心佛外佛,一如不二。其証道
也,非自力証道之所能比。古人谓劣夫乘轮宝力,一日可以遍游四大部洲。何得以念佛之
特别法门,修通途之自力观行?光虽下愚,不敢肯许。倘以此一尘不染之清净心,圆发三
心,则现生亲証三昧,临终往生上品,便可豫为座下贺。一得之愚,尚祈矜监。(《新编
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三第525页 复法海大师书)
8、参宗研教,都可以了脱生死,何必一定要念佛呢?
参宗研教全仗自力,谈何容易。信愿持名了生死,才是道理。
佛法的最要问题,就是了生死。若论了生死之桩大事,很难很难。我们凡夫,根机劣,知
识浅,而且五浊恶世,邪师外道甚多,要了脱生死,究竟如何了脱呢?唯有念佛法门,真
信切愿,精进念佛,求生净土。佛法之中,方便多门,参宗学教,都可以了脱生死,何必
一定要念佛呢?因为参宗研教,都要务到极处,如实修証,才有希望。这是全仗自力,谈
何容易!念佛是攸赖佛的愿力加被,是歉仗佛力,自然确有把握了。譬如渡海,仗自力如
飞渡,仗佛力如驾慈航。飞渡难免堕落之虞,驾慈航决定有到彼岸的日子。其中难易安危
,想大家都能辨别得了。总而言之,仗自力参禅悟道,了生死,未証到家,总是不易了。
念佛求生净土,只要信愿真切,行持坚固,就有了脱的功能。若论自力他力,禅净难易,
讲得最清楚最明白,莫如永明延寿大师的《四料简》。照《四料简》说来,不通宗教的人
,固然要念佛,就是通宗通教的,更要念。虽通没有証,总要念佛了脱生死,才是道理。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一第1705页 世界佛教居士林开示法语)
9、如何认识自力了生死与仗佛力了生死的区别?
仗自力了生死,皆须功深,断惑証真,见思烦恼丝毫无余。仗佛力,至诚恳切,心与佛合
,心与道合,临命终时,自能蒙佛接引,带业往生。
一切法门,皆须自力功深,断惑証真,见思烦恼丝毫无余,方了生死。断见惑已,即証初
果,预圣流,名须陀洹,尚须七生天上,七返人间,而断思惑,渐証四果罗汉之位,生死
方了。念佛法门则不然。只要至诚恳切,心与佛合,心与道合,临命终时,自能蒙佛接引
。品位高下由修持之深浅定之。极乐四土,虽生同居,位亦不退,即能顿超十住、十行、
十回向、十地。带业往生,全仗佛力,喻如有大石百千万个,欲过海者,装于大火轮中,
即可不沉而运于他处。否则撮土之沙,亦即下沉。自力欲了生死,犹如舍舟过海,除非有
羽能飞,否则未有不堕溺者。仗佛力了生死,犹如稳坐船中,片刻即到彼岸。(《新编全
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四第362页 世界佛教居士林观音成道日开示法语)
10、修净业与学教有什么不同?
学教注重开解,修净业注重实行。
修净业,与学教不同。一注重开解,一注重实行。纵有不知者且置之,再三看几次,多有
前后发明处。即令不了然,且体贴上下文义,当可以意会。(《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
卷十三第189页 复穆宗净居士书四)
作者: Ipad56   2017-08-22 06:06:00
阿弥陀佛!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7-08-22 10:29:00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直通极乐净土。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7-08-22 15:40:00
阿弥陀佛!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7-08-22 17:26:00
阿弥陀佛
作者: arthur1018 (精进发心!!)   2017-08-22 17:35: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