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三学] 慧学:如何深入般若经--学习摄类学的利益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7-07-20 08:17:22
: 对于“基、道、果”初步有了整体的认识后,若能学习四部宗义(有部、经部、唯识
: 、中观)的内涵,能够正确掌握佛法智慧发展的阶梯,而摄类学、心类学等又是学习四部
: 宗义的基础,配合现观八事七十义、地道建立,对于佛陀教法的解行,能够有整体完整的
: 认识,进而总摄佛陀圣教三藏十二部,依之闻思修,于佛法世布的不同所化机自利利他。
: 参考网址:台北市藏传佛典协会(Tibetan Text Society)
: http://ttslecture.blogspot.tw/
───────────────────────────────────────
■ 补充——四部宗义的宗义建立
摘自:《宗义宝鬘》(5)-1
2005/04/16 教授师雪歌仁波切 释法炬法师翻译 释见谛法师编辑
转自:http://www.lamrimworld.org/
‧ 调伏意乐
首先回顾一下刚才念的《二胜六庄严赞》(注1),藏文称为ka-nya-ma。赞颂中提到龙
树菩萨、圣天菩萨、无著菩萨、世亲菩萨、陈那菩萨、法称菩萨等,还有功德光、释迦光。
此赞颂文主要是要阐述什么呢?主要阐述的是,要学习佛法,就要视二胜六庄严为师
长,要向他们学习。如何向他们学习呢?祈请他们的用意在学习四部论。学习中观时就像
跟着龙树、圣天菩萨;学习般若或广行,就像跟着无著和世亲两位;学习《释量论》,就
像跟着陈那和法称两位,学习毗奈耶(戒律)时,就像跟着功德光、释迦光。在念诵时心
中就要想着,我们要效法他们来学习这四部论。
或许有人会怀疑,一般都说五部大论,为何这里缺了《俱舍论》,只有四部?事实上
,《俱舍论》可说是学习《现观》的一个助力,了解《俱舍》,可以帮助了解《现观》。
不以承许《俱舍论》为主的原因是什么?比如学习唯识宗的见解,有利了解中观的原理。
同理,学习《俱舍》将有助于学习《现观》。
应该善为持守我们的戒律,谨守身、语,依著毗奈耶持守我们的戒律。此外,还要如
理如法学习二次第—即甚深的空性见和广大行。
讲到戒时,就是学习毗奈耶;讲到学习甚深空性就是中观,广大行就是现观。为了增
长学习的深度,要运用量,使用我们的理智,这就学习《释量论》的原因。
念诵《二胜六庄严赞》时,要从中体会出这样的意义。总之,要透过毗奈耶谨守身、
语二门,之后要学习甚深及广大两个次第,以理智去观察所学。可是学习这些大论,很难
马上熟悉其内容,这就是为何要先学习宗义的缘故。学习宗义就好像进入大论的门槛一样。
2.4.2.1.4.1.2.3 能诠声
宗义讲到毗婆沙宗分下来的主张中的“基、道、果”;其中“基”又分为“境”及“
有境”。我们讲到有境的部分,而有境分三个科判:补特伽罗、识(这里译为“认知”)
,和“能诠声”。现在到了“能诠声”的部分。
主张一般可区分为基、道、果。“基”是指对境而言,“道”是在“对境”上加以无
错谬的思惟,之后于无错谬的思惟上加以修持,之后不断往上增长,达最究竟时就会得到
果。
一般的诠释是如此。因此我们会认为“基”只有“对境”,其实“对境”也涵盖“有
境”,“境”可分“对境”及“有境”,“有境”本身也是“对境”,“有境”本身也是
“基”。
“有境”本身也可成为“对境”,但为何会成为“对境”?原因就是我们的心会有错
谬,会生起执实,执一切为谛实存在,因此会生起烦恼和种种妄分别心。
这些是由哪里生起的呢?是在有境上生起的。要灭除这些,就要在对境及有境上生起
如实了达空性智慧,无错谬了知“境”和“有境”的究竟性质,如实了达的智慧要生起,
才能将它灭除。
在“对境”及“有境”两者上我们都会生起颠倒心、执实的心、烦恼分别心。这就是
我们为何要修道,在心中生起证空性之道,才能让这些不再生起,才能将根本的烦恼我执
,甚至所知障、烦恼障都断除。
既然在“对境”及“有境”上都会生起这些,但在哪个上面生起会比较恶劣呢?在“
有境”上生起的的烦恼比较恶劣,力道比较强。比方说我们会执外在的事物为谛实存在,
也会在“我”上执谛实存在,这个“我”就是“有境”。但哪一个力道比较强呢?在“我
”上执谛实存在的力道比较强。
“有境”可分为补特伽罗、识和能诠声三者。
补特伽罗可成为“对境”,由于补特伽罗会令心生种种烦恼;“识”也可以成为“对
境”,因于“识”也会令心生起我的想法、我的看法、我的见解、我的苦乐受等,好像将
别人都摒除在外,全都以我的想法、我的见解、我的苦乐受为主。
能诠声也是,会以“声”为“对境”而生起执实的心。比如说我们希望有好名声,好
名声好像比任何东西都重要,而生起我要得到好名声的执实,因而生起种种烦恼和分别心
等。
“有境”中的“能诠声”重点是我们会以“声”为对境而生起烦恼。当听到恶言、贬
罚或批评时,会心生不悦。听到赞扬时,会欢喜并想再次得到赞扬。这些言词、赞贬是“
声”,而我们会因音声而生起种种烦恼。
《入行论》第六品讲到“当听到粗恶语时,要去思惟这些粗恶语无法伤害到我们的身
体,不会在身上造成伤口。要如何灭除不喜欢听到粗恶语的不欢喜心,就是去看“声”原
本的体性为何?这些言词仅是空的,一点重量也没有,根本伤不了我们。那心你为何要瞋
恚呢?还有讲到“这些赞颂、美言是会伤害修行的,因为赞颂、美言会让我们的心涣散、
高举、自以为是个行者,修法的心自然会受到伤害,要将欢喜被赞颂的心灭除掉。
另外一个偈颂讲到:小孩用砂堆成一个房子,万一房子倾倒毁坏时,小孩一定嚎啕大
哭。站在大人的角度,看到小孩为了砂屋倾倒而嚎啕大哭,一定会觉得没有意义,倒了没
有关系呀! 同样地,赞颂、美言没有丝毫意义,没有任何精华可取。此意也让我们想到,
轮回中一切事物、功德等,若重视它的话,就会如得不到他人美言、赞颂而使得心不高兴
,就像小孩看到砂屋倒了就哭一样。故我们可由“声”来灭除烦恼。
一般来说,声可分为:执受声与非执受声两种。如(发自有情)生命之声是执受声,
水声则是非执受声。执受声和非执受声又各有示导的和非示导的两类。
执受声就是补特伽罗心识所摄之声,非执受声就是由四大种所摄之声。为何会分为执
受和非执受?就是由声的根源、源自于何处、为何种根源所摄受、所发出的声音而分的。
若由四大种所摄、所发出的声就称为非执受声。不是由四大种所摄,而由补特伽罗的心识
所摄的声就称为执受声。
色、声、香、味、触中的“触”又分为两类:一为四大种能生之触,另一为透过四大
种所变化的(四大种所造之触)。色、声、香、味这四类是为四大种变化所周遍的。依于
四大种而产生的四大种变化,又可分为补特伽罗心识所摄的,和补特伽罗心识所未摄的。
补特伽罗心识所摄的就称为执受声,不为补特伽罗所摄的就称为非执受声。
课本就举例:“生命之声是执受声,水声则是非执受声。”比方说我在讲经说法,是
补特伽罗心识所摄持的,所以是执受声。
举例说,释迦牟尼佛说法时说“我”,及他化身为一位女众,她讲话时说“我”。两
个一样都讲到“我”,这位化现的女众所说的“我”是不是补特伽罗所摄的声?不是。而
释迦牟尼佛说法所讲的“我”就是补特伽罗所摄的声。
这又会牵涉到示导和非示导的问题。释迦牟尼佛说法时所说的“我”为“示导声”;
所化现的女众讲话所提到的“我”也是“示导声”,两者都是“示导声”。又释迦牟尼佛
拿起铃摇一摇,所发出的铃声是不是示导声?不是,它是“非示导声”。“示导声”是指
外在表情有补特伽罗样子者所发的声音。直接由释迦牟尼佛嘴巴说出的声音,或他化现出
来的女人嘴巴所发的声音,二者都是示导声,因为化现出来的从外表、表情看得出来是个
人,是补特伽罗,所以她的声音是示导声。释迦牟尼佛是真正的人,另外那个不是人,但
两个表面都是一样,所以两个声音都是示导声。而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是执受声,他所化现
的是非执受声。
另外的例子是释迦牟尼佛摇铃的声音是不是“示导声”?不是。因为不是从嘴巴说出
来的,但那是“执受声”,因为声音的四大种变化是由释迦牟尼佛那里出来的,所以是“
执受声”但“非示导声”。外面的车声是“非示导声”也“非执受声”。这没什么难,只
要在字上了解即可。
(能达意以)示导有情之声、语表声和能表诠(意义)之声,三者同义。
此中讲到的语表声:比方念经、念诵由嘴巴所发出念诵的声音。示导有情声指有情所
发出的示导之声音。“示导有情之声”是否能周遍“语表声”呢?不能。如以释迦牟尼佛
和他所化现出来的女众所发的声音为喻,释迦牟尼佛所化现的女人的声音不是“语表声”
,但它是“示导有情之声”。故《宗义宝鬘》说这三者是同义词。
很多人不承许《宗义宝鬘》所说,因为其中有许多问题。不过,还是可以从中学一些
名相和意思。若经由辩经,可知它前后意思不一样。它的意思是“语表声”一定要是“示
导声”,敲铃或麦克风出来的声音,是不是我的声音?不是。是不是“示导声”?也不是
。所以身、语、意有十个善业和恶业,但语业一定要示导声,我嘴巴讲出来是善业,从麦
克风出去的就不是善业,但听者有在动脑筋改变陋习是善业,因此我们所造的善也必须是
补特伽罗心相续所摄的善,才能称为善。
“语表声”需要是“能表诠”,“能表诠”的意思是有意思,比如唵嘛呢呗咩吽要清
楚,若喃喃不清就不是“能表诠”。所以“能表诠”要清楚,不清楚就不是“语表声”,
不是“语表声”就不可能是语善业,语善业一定要是“语表声”。这些可参考《俱舍论》
第四品里的意思。
(不能达意之)非示导有情之声、非语表声、不能表诠(意义)之声,三者同义。
这边讲的“非语表声”并不是“无表色”。色可分为十一类,内五色、外五色,再加
上无表色。这里说“非语表声”,最主要是要区别前面的“语表声”,这里虽然也有表,
但并不属于无表色。所以“非语表声”不能涵盖无表色,因为无表色里没有非语表声,十
一种色中没有非语表声。
经、论二者都是名、句、文的集合体,它们被视为语音的总相,亦即不相应行。因此
,在这个宗派的教义里,(原本相违的)色法与不相应行法,岂不是不相违了吗?
我们知道“有境”可分为补特伽罗、心识和声,这样的区分是四宗均认同的。毗婆沙
宗说“经”是佛陀亲口宣说的、“论”是追随佛而行的后来班智达学智者所写的,毗婆沙
宗认为这些是“不相应行”也是“声”。
毗婆沙宗的思惟方式有点奇怪,他们认为经、论在所化机的心识续流上是有的,是被
名、句、文句所摄的总集合体。
比如说《心经》,《心经》是观世音菩萨所讲的,是他的“语表声”吗?但观世音菩
萨一讲出来声音就没有了,那我们就无法念《心经》或学习《心经》了吗?这是个问题。
毗婆沙宗觉得我们还是可以学习,不过,观世音菩萨的“语表声”已经没有了,可以学习
的是一个声音相,是义共相的相。那个声音相在哪里?在我们心续上的一个声音相,即心
续的名、句、文即是声音相,或不相应行。
这样说有其道理,所以其他宗派会肯定的说:《心经》是观世音菩萨的语表声。但毗
婆沙宗是如此想,他们说经跟论现在还是可以学习,是在声音相上学习。声音相是在自己
心相续上。
生:若不是在佛陀时代或观音菩萨说《心经》的时候投生,或没有学过经论,是现在
才投生为人,现在才要学,那不就不能学了吗?因心中并没有以前留下来的音共相的续流?
师:声音相可以由心中生出。比方说我说杯子,我给你一个声音相,你就有杯子这个
声音相。你看到《心经》并且一念,自己心中就长出一个声音相。我们看会感到有一点奇
怪,但他们讲的还是有一点道理。
2.4.2.1.4.2 道的主张
以上将“有境”下的补特伽罗、心识、能诠声都讲完了,也等于讲完了“基”的主张
。接着进入“道”的部分。
基分为“有境”及“对境”,在“道”上也要于“对境”及“有境”上思惟。要如何
思惟呢?思惟它是无常、苦、空、无我等十六个行相。
2.4.2.1.4.2.1 道之所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