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 杂阿含679经 详说五学力

楼主: Samus (阿建)   2016-11-25 13:51:25
原址: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679.htm
北传:杂阿含679经 南传:增支部5集2经
检索 关涉主题:教理/五力及各种力 (09/07/2016 10:50:08 更新)
杂阿含679经[正闻本876经/佛光本691经](力相应/道品诵/修多罗)(庄春江标点)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
  “何等信力是学力?于如来所善入于信,根本坚固,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
及余同法所不能坏。
  何等为精进力是学力?谓:四正断,如前广说。
  何等为惭力是学力?谓:羞耻,耻于起恶不善法,诸烦恼数,受诸有,炽然苦报,
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是名惭力是学力。
  何等为愧力是学力?谓:诸可愧事而愧,愧起诸恶不善法,烦恼数,受诸有,
炽然苦报,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是名愧力是学力。
  何等为慧力是学力?谓:圣弟子住于智慧,成就世间生灭智慧,贤圣、出厌离、决定
、正尽苦,是名慧力是学力。”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增支部5集2经/扩大经(庄春江译)
  “比丘们!有这五学力,哪五个呢?信力、惭力、愧力、活力之力、慧力。
  比丘们!什么是信力?比丘们!这里,圣弟子是有信者,他信如来的觉:‘像这样,
那位世尊是阿罗汉、遍正觉者、明与行具足者、善逝、世间知者、
应该被调御人的无上调御者、人天之师、佛陀、世尊。’比丘们!这被称为信力。
  比丘们!什么是惭力?比丘们!这里,圣弟子有惭,以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而感
到惭,对恶不善法的等至感到惭。比丘们!这被称为惭力。
  比丘们!什么是愧力?比丘们!这里,圣弟子有愧,以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而感
到愧,对恶不善法的等至感到愧。比丘们!这被称为愧力。
  比丘们!什么是活力之力?比丘们!这里,圣弟子住于为了不善法的舍断、为了善法
的具足而活力已被发动的,刚毅、坚固的努力,不轻忽在善法上的责任。
比丘们!这被称为活力之力。
  比丘们!什么是慧力?比丘们!这里,圣弟子是有慧者,具备导向生起与灭没之慧;
圣、洞察,导向苦的完全灭尽[之慧]。比丘们!这被称为慧力。
  比丘们!这些被称为五学力。
  比丘们!因此,在这里,应该这么学:‘我们要具足信力的学力,……惭力……愧力
……活力之力……我们要具足慧力的学力。’
  比丘们!你们应该这么学。”
注解:
1.
“惭”(hiri, 动词 hiriyati, harāyati),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在道德上的羞耻”
(moral shame, AN),“羞耻感”(a sense of shame, SN),
并解说“惭”的动机是自我尊重(is motivated by self respect)与
向内看的(inward looking)。
2.
“愧”(ottappa, 动词 ottappati),
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在道德上的畏敬”(moral dread, AN),或“害怕做错的”
(afraid of wrongdoing, SN),并解说“愧”是向外看的(outward looking),
害怕被责备、坏名声与处罚的后果。
3.
“生灭智慧(SA);修行智慧观兴衰法(MA)”,南传作“导向生起与灭没之慧”
(udayatthagāminiyā paññāya),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识别出现与消失之智慧”
(the wisdom that discerns arising and passing away, AN),或
“指向出现与消失之智慧”(wisdom directed to arising and passing away, SN)。
4.
“正尽苦(SA/MA);平等尽苦(DA);尽苦(AA)”,南传作“为了苦的完全灭尽”(sammā
dukkhakkhayāya, sammā dukkhassa antakiriyāya,逐字译为“正苦尽”),
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为了苦的完全破坏”
(for the complete destruction of suffering)。
“尽苦”,南传作“苦的灭尽”(dukkhakkhayāya),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摧毁苦”
(destroying suffering)。
5.
(1)“正受”,南传作“等至”(samāpatti,名词,音译为“三摩钵底”,
另译为“达到;定;入定”),
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达成;成就”(the attainment),或“进入”(entering upon),
或“获得”(the acquisition)。
(2)“对不善法的等至”(akusalānaṃ dhammānaṃ samāpattiyā),
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进入有害的状态”
(in the entry upon unwholesome states, SN),
或“从事有害的行为”(engaging in unwholesome deeds, MN),
或“获得有害的性质”(acquiring unwholesome qualities, AN)。
感想:
以信、惭、愧、精进、智慧,作为还在修行者的努力目标
努力培养,也时时检核自己
惭愧的分别,本经有让我更清楚些,愧可能是对已经做成的错事感到羞愧
惭可能还在念头的前置工作,出自于自我尊重的想法,我觉得是更好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