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读经] 《佛说三转法轮经》四圣谛三转十二行 (34)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6-11-24 07:57:26
若出离心没修好,其后的大悲心,也修不好。《菩提道次第广论》于“出离心生起之
量”中曾讲过:“又此意乐如霞惹瓦说,若仅口面漂浮少许,如酸酒上所掷粉面,则于集
谛生死之因,见不可欲亦仅尔许。若如是者,则于灭除苦寂之灭,求解脱之心亦复同尔。
故欲正修习解脱道心,亦唯虚言。见他情漂流生死,所受众苦不忍之悲,亦无从起,亦不
能生有大势力策发心意无上真菩提心。故云大乘,亦唯随言知名而已。故当取此中士法类
,以为教授中心而善修习。”
苦谛看不清,离苦之心又生不出,轮回之因集谛的体会,只流于口头上空谈,希求灭
谛与道谛之心,也是如此。当我们对于自己在轮回受苦的情况,无动于衷,对于一切有情
之苦,又如何能有感觉?缘于一切有情而生的大悲心,自然无从生起。
上士道的知母、念恩、报恩、悦意慈、大悲心、增上意乐、世俗发心……之中,大悲
心与出离心关系最密切。大悲心,是一种无法忍受有情受苦的心。要产生这种心,必须先
能珍爱有情,视有情更重于自己的性命,这是基础。要生起珍爱有情的心,靠的是“慈心
”,而方法则是修“知母、念恩、报恩”与“自他等换”。
慈心生起,能珍爱有情之后,再依自身于轮回中受苦的深刻体会,才能接着生起大悲
心。一般世间人,对于没有吃、穿的穷苦人家,也会心生悲悯,但这不是大悲心。所谓的
大悲心,是想要长远、究竟地利益对方,一辈子又一辈子地考虑对方长远利益的心。仅从
此生衣食上的困苦去考量,不能称为大悲心。
大悲心有三种层次:生缘大悲、法缘大悲、无缘大悲。
生缘大悲,即思惟有情在轮回中受苦的情况而生之大悲心。
法缘大悲,则再加上思惟有情“无常”、“粗分无我”等特质而生起之大悲心。此处
之无常、粗分无我,并未触及中观应成派之细分无我(非从自己方面成立,寻找施设义不
可得),仅于有情无常、粗分无我的情况、世俗谛的情况去思惟而后生起“法缘大悲”。
法缘大悲的“法”意指,虽思惟有情,但所思惟的只是“世俗的法”,而没有思惟“
法最究竟的自性”(若去思惟观察,就成为“无缘大悲”了)。以“有情”为所缘,思惟
世俗谛的法,辅助生起大悲心,这种大悲心,就称为“法缘大悲”。
“法缘大悲”不可误解成“大悲心的所缘是‘法’”,也不要把“无缘大悲”误解成
大悲心的所缘是“无缘”,生起大悲心时,所缘是补特伽罗。简言之,思惟下部宗义所谈
的究竟实相,对于大悲心的生起也会有帮助,但这种帮助并不是最好的。最有帮助的,还
是能帮助生起“无缘大悲”的思惟。
“众生犹如动水月,见其摇动与性空”,可以解释为“法缘大悲”,也可以解释为“
无缘大悲”。若加上“刹那坏灭”或“无我”等字,变成“众生犹如动水月,见其摇动与
‘刹那坏灭’”、“众生犹如动水月,见其摇动与‘无我’”,就是“法缘大悲”。若是
加上“无自性”成为“众生犹如动水月,见其摇动与‘无自性’”,此即应成派见地中主
张的“无缘大悲”。
大悲心是一种具世俗行相的心,是一种无法忍受有情受苦的心,“无缘大悲”也是大
悲心,它仍是一种对于有情受苦无法忍受的心,只不过这个产生无缘大悲的补特伽罗,所
看到的有情,是“无谛实的有情”。换言之,他见到生起大悲心的对境(一切有情)是无
谛实的。这个“看到一切有情是无谛实”的心,是另一个心,它能帮助生起大悲心,但不
是大悲心,然而,它仍属于同一个补特伽罗(生起无缘大悲的这个补特伽罗)的心。
换言之,深入去思惟有情“非从自己方面成立”、“寻找施设义不可得”而后生起的
大悲心,就是“无缘大悲”。无缘大悲的生起,是在证得无谛实的心的摄持之下而产生,
所以才如此命名。无缘大悲,是最清净无染的大悲心。依“三轮体空”而生起大悲心,最
清净。依“三轮体空”而布施,此即最清净的布施。
一般的悲心都有过失,而无缘大悲,却是一切悲心中最超胜、清净、无过失的悲心。
证知“无谛实”后,会深深体悟“执有情为实有”的执著、无明、颠倒错乱,彻底愚弄了
我们,清楚这点,由此而生的大悲心会非常强烈。否则,不知有情无谛实,就不会认为实
执有多糟,悲心当然力量小。
每一位有情,明明不是谛实成立,但却都认为自己是谛实成立,而被这种实执,骗得
团团转,起惑造业感苦,也因此,已证知有情是无谛实的人,会一种特别想要去除实执的
心,强烈认知到“要助有情离苦,一定要消除实执。”由此而生的大悲心,就更深切。
证知有情无谛实的这颗心,不但会使得大悲心产生时,遮止了执实,同时,也令大悲
心变得更强而有力。平时我们都会说:“实执是错乱的,它是颠倒识。”内心其实不懂,
也没体会,有口无心罢了。生起大悲心,却未遮止执实,有何过失?实执本身是一种烦恼
障,是第一个过失;再者,未证知无谛实,就不会觉得实执有多糟,对于有情如何因实执
而受苦,也就不那么了解,当然无法忍受他们因实执受苦的悲心,也就不可能深切。因此
之故,大悲心力道有大小之别。
空性慧(智慧分)与大悲心(福德分)二者相互辅助,空性慧帮助大悲心的生起与增上,
如《华严经》说:“菩萨摩诃萨发大愿故,虽复了达一切法相,大慈悲心转更增长,无量
功德皆具修行,于诸众生心不舍离。何以故?一切诸法皆无所有(注:自性无所有),凡夫
愚迷不知不觉,我当令彼悉得开悟,于诸法性分明照了。”
《大般若波罗蜜经》:“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无所得(注:
以观察有无自性的缘起正理、离一异的正理,于所缘境上遮除自方成立,施设义不可得自
方成立)为方便,起内空智,乃至起无性自性空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
回向一切智智(佛果一切相智)。是为菩萨摩诃萨普为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
(注:《华严经》:“了知一切法,自性无所有,如是解法性,则见卢舍那。因前五
蕴故,后蕴相续起,于此性了知,见佛难思议。譬如闇中宝,无灯不可见,佛法无人说,
虽慧莫能了。不能了自心,云何知正道?彼由颠倒慧,增长一切恶。不见诸法空,恒受生
死苦,斯人未能有,清净法眼故。”
《大宝积经》:“佛以智慧力,善了知诸法,自性无所有,到于慧彼岸。”)
无缘大悲的“大悲”,并不是以“无缘”作为所缘,它是一个具世俗行相(以世俗谛
作为对境)的心,但同时,也有一个证得空性胜义行相的心。为什么可以同时?因为,此
时证空性的那颗心,并不是现量根本定智的时候,而是靠思惟在后得位时产生的心,也因
此,在大悲心现行的状况下(后得位),证空性的心也同时存在。
由厌离行苦为基础生起的大悲心,大悲心遮除只缘自己的自利作意,会带动引起增上
意乐,由增上意乐发起为利有情愿成佛的菩提心。《华严经》:“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
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砂碛
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
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于三种层次的大悲心,个别礼赞:(一)“最初说我而执我,
次言我所则着法,如水车转无自在,缘生兴悲我敬礼”是“生缘大悲”;(二)“众生犹
如动水月,见其摇动与‘刹那坏灭’,缘生兴悲我敬礼”是“法缘大悲”;(三)“众生
犹如动水月,见其摇动与‘无自性’,缘生兴悲我敬礼”则是“无缘大悲”。因为有佛,
而有声闻与缘觉;佛,从菩萨而生;而菩萨,则由实践“大悲心、菩提心、空正见”三法
而有。这三法的根本,即大悲心。由此可知,大悲心实在至为重要,而有证得空性慧为助
伴摄持的“无缘大悲”,方能究竟成办圆满菩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