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367(下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6-09-20 18:56:35
(续:【决断疑网,证无所得。以方便智,增长了知。】)
念老在下面又告诉我们,“体无相之真理”,体会到了,“自心无所执著”,这才管
用。我们现在学了,学了心还是要执著,这话怎么说?我们虽然体无相之真理,自心无所
执著,我们还是有执著,对无相之真理还是没有真正认识,真正搞清楚,哪有不断掉的道
理?从哪里看?从执著看,真正没有执著了,他真修行,还有执著,不行。世法我丢掉,
不执著了,我还执著佛法,你还是执著,还是执著能成就的只有净土宗一门,这告诉你,
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要无所执著,你才能证小乘四果四向,有执著决定走不通。执著断了
证阿罗汉,六道轮回没有了,他还要断,断什么?断分别,分别是尘沙烦恼,执著是断见
思烦恼,这是最粗的、最严重的,没有执著就没有轮回,有执著就有轮回,这个要知道。
我们修净土的人,执著阿弥陀佛名号,信愿持名,持名就是执著这个名号。我们的目的不
是成佛,成不了佛,我们的目的是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到极乐世界修行证果,成究
竟圆满佛果,是这个意思。阿弥陀佛一定来接引我们,决定不落空。我们有真诚的信心,
没有丝毫怀疑。
我们今天说实在话,不依这个法门,依哪个法门都不行。那就问自己,能不能放下执
著?能不能放下分别?有本领不执著、不分别,行,八万四千法门,任何一门你都能成就
。如果分别、执著放不下,八万四千法门你没分,无量法门那就更不必说了,没分。修这
个法门,信、愿,蕅益大师说真信、切愿,愿就是愿生净土,把净土看成老家,时时刻刻
想回到老家,现在在外头流浪,苦不堪言。蕅益大师说,真信切愿就能往生极乐世界,这
是往生的条件;生到极乐世界是什么样的品位,那是念佛功夫的浅深,原来念佛的功夫是
生到极乐世界生哪一土、哪一个品位,是这么回事情。如果不求品位很高,信愿就能往生
,一天念个一声、十声佛号都可以,但是要用真诚心念,用恭敬心念,用求生净土的心来
称念,它就灵,就有感应。
海贤老和尚给我们末法九千年的众生立下一个榜样,他老人家不认识字,没念过书,
一生没有听讲一次经,没有念过一部经,他的成功就是一句佛号。蕅益大师教的,他完全
给我们证明了。二十岁出家,师父教他这个法门,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念四个字也行,
就这一句佛号,嘱咐他一直念下去,不分昼夜,晚上睡觉忘掉了,睡着了,醒过来就接上
。二六时中佛号不中断,老和尚做到了。你问他怎么成就的,他成就可不得了!他念佛的
功夫,他念了九十二年,二十岁就念佛,日夜不断,九十二年。我们相信他常常见佛,常
常游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不让他往生,劝他,跟他讲,你学得很好,学得不错,在这个世
间多住几年,给佛门弟子做个榜样,特别是给净宗同修做个好榜样。他做到了。
佛跟他约定,什么时候到极乐世界?什么时候看到一本书,这个书叫《若要佛法兴,
唯有僧赞僧》,你看到这部书,阿弥陀佛就来接引你往生。天天就希望看到这本书。你想
想看,有谁肯给书给他看?你送书给他不等于骂他吗?他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怎么可
以带书给他?所以没人带书。二O一三年一月,真有一个人带了这么一本书去看他老人家
。所以这个人他不应该带,他要不带,老和尚现在还在,你一带他就走了。送书这个人跟
我见过面,我说他太粗心大意了。老和尚看到这本书,赶紧穿袍搭衣,叫大家给他照相,
就是我们这里这张照片,他最后一张照片。一生当中,从来没有要求别人给他照相,就这
一张,照这张相第三天走了。走得多潇洒,多自在!晚上走的,没有人助念。人家要给他
助念,他告诉人,念佛往生不要助念,自己助念就可以了,靠别人助念,他说靠不住。这
句话很重要,靠别人靠不住,靠自己是真的。他给我们表演,不靠别人。别人晚上睡觉去
了,他在念佛。第二天早晨,大家请老和尚吃早饭,房门打开,走了。真的,不是假的。
老和尚给我们做证明,九十二年念佛的功夫,亲切的证明,那就是证明极乐世界真有
,阿弥陀佛真有,四十八愿接引众生,是真的不是假的。一句佛号念到底,这一句佛号包
罗万象,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都在其中,一门就是一切门,一切门就是这一门,妙极
了!我们看老和尚,细心去观察能看得出来,多少时间得功夫成片?得功夫成片,就是说
他昼夜心里只有佛号,除佛号之外没有别的东西,叫成片。没有杂念,没有妄想,当然没
有分别执著,这个条件就决定得生,有这个条件,往往阿弥陀佛就来透信息给你,你梦中
见佛,定中见佛,不定什么地方,有遇缘就见到阿弥陀佛,求阿弥陀佛带他往生。许多人
就在这个时候,不是他寿命到了,有寿命不要了,我现在就跟你走,佛就答应,就带他走
,跟他约个三天、五天,三、五天佛真接他走了。《往生传》、《净土圣贤录》这样的人
很多,功夫成片就可以舍寿,这个世间太苦了,没意思,才早走。
所以他二十几岁应该就有这个缘分,阿弥陀佛不带他去,叫他住在世间多住几年,表
法,用事实来说明极乐世界真有其事,真有其人、真有其事,不相信你看,大家相信了。
从功夫成片到事一心不乱,那就提升到方便有余土,等于小乘阿罗汉,别教三贤菩萨,多
久?也就是说,前面是清净心得到了,这一个阶段事一心,平等心得到了,分别没有了,
这是菩萨。再向上提升,理一心,那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跟六祖惠能大师在五祖方
丈室里头,同一个境界,跟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大彻大悟,他们是同一
个阶层,成佛了,生实报庄严土,大概在四十岁左右。换句话说,四十岁以后是阿弥陀佛
嘱咐他的,让他来给我们做证明、做榜样,同时证明夏莲居老居士这个《无量寿经》的会
集本,真经,不可以怀疑。怀疑的人很多,毁谤的人很多,不可以。
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他聪明,他有智慧,他要是用自己名字注这个经,别人不相信
,你是老几,你算什么,你怎么可以注这个经?他高明在哪里?他每一句的注解都把出处
说出来,他也是会集,这里头八十三种经论,一百一十种祖师大德的(注疏),这些祖师
大德都是开悟的人,大家没话说,每一句他都指出来从哪里。经是会集,注也是会集的,
会集应该守的原则他完全遵守,没有违犯,完全是原书的文字,没有改动一个字。黄念老
的注解亦如是,是大智慧!证明这是真的,我们这几年学习的,不是假的,没走错路。我
们对于这个,给我们表法,我们对于这个本子,对于这个注解信心十足,丝毫怀疑都没有
了。海贤老和尚帮助我们决断疑网,证明净宗真实,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决定不是虚愿,愿
愿都兑现了,帮助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一生圆满证得无上菩提,这还得了!这是大福报
,我们这一生遇到了,遇到这个会集本,遇到黄念祖的注解。
夏莲公我们没有缘遇到,他往生了。黄念老我们还有缘分,我们见了很多次面,第一
次我记得是一九八三年,在美国,他只到美国去过一次,住了一个月,我们遇到了。从这
之后大概十年,一九八三到一九九一年,这段期间当中,我常常到大陆,去干什么?看黄
念老,向他老人家请教,这个老人非常真诚善良,对我们这是晚一辈,还是很尊重、很尊
敬。他是密宗的金刚上师,显密圆融,到最后表法给我们看,念佛往生,一天十四万声佛
号,念了半年走了。最后给我们留个法宝,可以说是他一生修学的心得报告,《净修捷要
报恩谈》,这不是他写的,他说的,有一些录像带,从录像带里头把它写成文字,现在流
通了,好!那是佛学概要,对于整个佛法,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宗门教下,统统都讲到
了,言简意赅。什么是佛教?这本书念了之后你全明白了。很难得,依照《净修捷要》,
他老师编的,三十二拜,这是最简单的早晚课,这三十二拜每一拜都圆满含摄一切法,真
难得!我相信这个《报恩谈》,会跟着这个《无量寿经》,利益世尊末法九千年的众生,
只要得到,没有不往生的。
下面他引《心经》,《心经》里头说“无智亦无得”,好!这把源头都说出来了,无
智是根本智,起作用的时候无所不知。像释迦牟尼佛开悟了,讲经教学四十九年,讲一切
经,这一切经是从哪里来的?从无智来的。释迦牟尼佛讲经,没有说预备功课,我想讲什
么,没有。无智是真智慧,为什么?真心。无智就是自性本定,定生慧,这个要知道。真
正开悟的人,你问他,我无知,我什么都不知道,你要问世间、出世间,此界、他方,过
去、未来,他全知道。所以今天西方人,他是求知,求知识。在佛法讲,智没有,识他求
到了,没有智,他有识;知识不是智慧,他没有智慧,他有知识。智慧跟知识起的作用不
一样。知识起的作用,就是今天科技不断的发展,毁灭地球的武器愈来愈厉害,这就是它
有后遗症。所以中国古圣先贤有智慧,有没有知识?有。对于科学技术知不知道?知道。
为什么不做?让地球上太平盛世多延续几百年,意思在此地。中国人如果在一千年之前就
发展科学,这个地球在不在还靠不住,也许已经毁灭了。从这里看中国人的慈悲,中国人
的大德、大能、大智慧。所以科学的发展到应用为止,方便我们日用,够了,不能太过分

所以科学技术,我们希望到此终止,不要再在这上面去研发,再研发就太过分,那真
的不想活了。科学在武器这一方面就到此终止,希望地球上以后永远没有战争。这是每个
人的期望,不希望再有战争爆发,不希望再有暴动、再有斗争。要从哪里做起?要从小在
教育上就开始,就要教小孩把竞争两个字开除掉,从小就不竞争。最好的教育,就是孔孟
学说跟大乘佛法。大乘佛法学什么?学释迦牟尼佛,永远断绝贪瞋痴慢疑;贪心、瞋恚、
愚痴、傲慢、怀疑,这五个是思惑。见思烦恼的思惑,要真正断掉,表现在外面要学孔老
夫子,孔老夫子学他什么,学他的五德温良恭俭让。夫子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
,这就是中国传统的文化,汤恩比之所赞叹。人人外面显示的温良恭俭让,里面没有贪瞋
痴慢疑,这个世界多美好,这个世界就是天堂,这个世界就是极乐世界。中国传统文化就
提倡这十个字,我相信这十个字,内外都是五个字,全世界一定人人都赞成,没有人反对
的。
我们大家努力,从自己做起,我做给你看,这种人生快乐。夫子《论语》上第一句话
就给我们说出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方东美先生早年把佛法介绍给我,告诉我
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你看,人生最高的享受。夫子“不亦说乎”,是不是一句话?不
亦悦乎,是不是最高的享受?最高的享受,不亦悦乎。不亦悦乎,快乐!人一生过得快乐
,过得幸福,这个与财富没有关系,与地位也没有关系。孔子没做过大官,只在鲁国做个
小小的司寇,少司寇,不是大司寇。什么职位,大概是警察局的分局长,局长是司寇,分
局长是少司寇,他就做这么大的官,做了三个月就不做了。一生教学,快乐!这两个人,
正是汤恩比所举出来的,孔孟学说,大乘佛法。这抓重点,简单,大道至简,没有那么多
囉嗦麻烦,好好的把这个抓住,落实在《弟子规》,落实在《感应篇》,落实在《十善业
道》,落实在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到全世界,真的能够带给一个
人一生的快乐、幸福美满。
个人的这一生,我做到了,我感谢方老师,我感谢章嘉大师,是他教我的。那个时候
我生活非常苦,遭的苦难,严重的苦难,我那个照片,还有一张受戒的照片,你们去看看
,一点福报都没有,不像是一个有福报的人、有智慧的人,不像,这一点福报智慧都是老
师教的。没有财富而且短命,章嘉大师教我出家,教我学释迦牟尼佛,所以给我读的第一
部书,《释迦方志》、《释迦谱》,唐朝时候人写的,从佛经里面节录下来的,释迦牟尼
佛教化众生的这些行谊。看了之后对释迦佛才有认识,原来他不是迷信,他全搞教育,一
生在搞教育,比孔子还踏实。孔子想做官,不得已,没人请他,逼着他去教学。释迦牟尼
佛他本身是王子,他不出家,他继承王位,舍弃世间的富贵,他去出家,去当苦行僧,表
演是一个喜欢读书的知识分子。出家之后到处参学,印度所有的宗教,哲学的学派,统统
亲近过,用了十二年时间,认为这些东西不能解决问题,什么问题?离苦得乐的问题,他
老人家一生自行化他,就是帮助众生,帮助自己离苦得乐。
佛教的教育,始终目标就是这个,要离究竟苦、得究竟乐。究竟苦是什么?是六道轮
回,脱离六道轮回才离究竟苦,你不再受苦了。究竟乐是成佛,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得
究竟乐。究竟乐就是此地讲的疑断慧生,智慧现前,快乐,对于宇宙一切万事万法,过去
现在未来,此界他方,没有一样不明了,没有一样不通达,你晓得他多快乐。所以学佛为
什么,不但自己快乐,所有众生都快乐,所有万法都快乐,皆大欢喜,你看每一部经最后
就用这句话收尾,皆大欢喜。夫子用这句话摆在开头,开头。结尾是最重要的,释迦牟尼
佛结尾,皆大欢喜,孔老夫子的开头,“学而时习之”,你把你所学的,落实在生活、落
实在家庭、落实在工作、落实在社会、落实在国家、落实在地球,“不亦说乎”,真快乐
!他用什么方法落实?用教学,这才叫真正落实,学生三千人。释迦牟尼佛学生也是三千
人,经典上记载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那是常随众,那是跟着佛走的,不散开的,不离开
的,还有临时来的,来一个月的,来个半年的,来个几天的,你就想想,这些不是常随众
,至少也有一千五百人,合起来还是三千人,给我们做的好榜样。这三千人都是圣贤,都
是真正幸福快乐的人,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就很大,太平盛世就这么出现的。
中国文化能发扬光大,能度自己,能度全世界,帮助全世界进入大同。大同之治,不
是梦想,可以实现的。所以中国人要认识,要回归老祖宗,要尊重老祖宗。这些年我们提
倡祭祖,大家很感动。英国威尔士校长去年八月来看我,在香港住了五天,看到我们中元
祭祖这个法会,他非常受感动。就问我,这样的活动能不能到英国去办一次?英国今年办
祭祖活动,是他启请的。所以我们也就顺便请他当主祭官,在伦敦做了两次,一次是在学
校,一次是对大众,做两次。在威尔士做一次,这次是给学生们当作一堂功课来学习,都
感动。大概以后欧洲祭祖,年年都不会少过。我想我们还要提倡一个祭孔,就是孔夫子,
教师节。孝养父母,尊师重道,才能救得了社会。有孝顺父母,不知道尊师重道,像个鸟
只有一个翅膀,缺少这个做不成功。一年祭祖两次,清明、冬至。祭孔一次,提倡师道,
劝年轻人好学,尊重老师,劝社会大众尊重读书人。
中国古社会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对读书人非常尊重。读书人自爱,纵然
一生没有官运,不能为国家服务,但是他在社会上教私塾,他在社会上做温良恭俭让的榜
样。那是社会教育,他们是社会老师,无名英雄,对每一个朝代盛世,他们的功劳第一。
我们要认识,为什么历代帝王尊重,它有道理在,太平盛世是他们造出来的。他们教小朋
友德行,自己做到;走出街头,就是社会大众的模范,社会大众的榜样,他在那里推动社
会教育。我们现在疏忽了,要不从教育上从扎根教育开始,世界安定和谐很难出现。一定
要从娃娃教起,三、四岁就教他认字。
最近有个同修送一本书给我,《养蒙针度》,内容是什么?生字,就是四书五经里面
的生字,没有重复的字,总共二千三百个生字。这二千三百个生字,你都念熟了,四书五
经就没有生字了,针度。《养蒙针度》,前清编的,我这个本子是民国十年,是印的本子
,字很清楚,这里头只有二千三百个字。如果从四岁到五岁这一年,一天认三十个字,小
孩会认得,记忆力非常好,他一辈子不会忘记。一天认三十个,十天三百,百天三千,不
到一年,二百多天,他就全认识了。不断天天要求他温习,他一生都不会忘记,四书五经
展开,他没有生字,不必讲解。为什么?叫他念,从五岁开始叫他念四书五经,一点问题
都没有。
四书五经是叫他“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他能够念上,四书从头到尾念一千遍,一
天念二十遍,他可以做得到,孩子像唱歌一样。很快,我相信不会超过一个月,他就会背
,背诵四书速度就快了。随时随地就叫他念,念到一千遍,满一千遍,来,讲给我听听,
就让他讲,他慢慢就晓得意思了。讲完之后,这就考试,讲完之后,再念第二个一千遍,
第二个一千遍念完,再讲一次,就讲得比前面深,讲得比前面广。再念第三个一千遍,三
遍讲完之后,他就能教这部书,他就是汉学专家里头四书专家,不难。我让十岁小朋友到
大学去教书。这样的人才培养成成千上万的,中国的国运怎么能不好?全世界人都沾光,
为什么?温良恭俭让学会了。把一切动乱的根源、所有不善的根都拔掉了,那个根是什么
?那个根就是贪瞋痴慢疑。这个根要拔掉,要学温良恭俭让,心是温良恭俭让的心,言是
温良恭俭让的言,行为是温良恭俭让的行为,这个社会我相信会到盛唐的盛世,大唐盛世
,清朝康熙乾隆的盛世,决定可以做得到,不难做。幼儿园要认字,小学生要读四书五经
,小学把前面三年,一年级到三年级着重在认字,那个字要多背,遍数要多,真正念上一
千遍,以后一生永远不会忘记。这就是《四库全书》,他会拿来当看小说一样看,愈看愈
有味道,他能懂,他能看、他能懂,他知道里头意思,他可以讲给你听。
所以教育救国,教育带给我们一生的幸福,带给我们家庭的美满,带给我们事业的成
功,带给社会安定和谐,带给国家富强,带给世界和平。中国人可以做到,希望我们建立
这种使命感,我们不做,谁去做?如果我们这一代要是丢掉,不把中国教育复兴,以后就
没有了,能教的人不在了,现在教文字学的,十个老师都找不到。这门功课不是主要的功
课,是选修的,不是主要功课,所以大家不重视,也就是这一个时代,这一百年来,没有
真正人才出现,这是我们这代人的疏忽。我们赶快要省悟过来,赶紧要找小孩扎根,要相
信古人,古人比我们聪明,比我们有智慧,不要认为古人不懂科学,我认为古人比今人高
,他不做这个,这个是缺德的事情,发明这些东西,果报都在无间地狱。爱因斯坦在地狱
,他附身透信息给我们,警告世人决定不能用核武,用在军事上,用在核武军事上,将来
都在核武的地狱,那就是原子弹一个爆了一个、一个爆了一个,你就在这里受罪。他现在
就在这个地狱,劝告我们千万不能干这事情,他说他前世是中国人,学得不错,所以有智
慧,投胎到西方去搞科技去了,把这个东西公布出来。如果是中国人,中国人绝对不公布
,绝对不会提起这个事情,中国文化跟外国文化不一样。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下一堂我们再从证无所得开始,谢谢大家。
==
我们修净土的人,执著阿弥陀佛名号,信愿持名,持名就是执著这个名号。
我们的目的不是成佛,成不了佛,我们的目的是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
到极乐世界修行证果,成究竟圆满佛果
极乐世界是完善的佛教大学,我们是要争取去上大学,拿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然后当阿弥陀佛的左右手,到十方世界去帮助一切有缘众生,
也帮助他们往生极乐世界,永不退转迷惑,成究竟圆满佛果,得究竟智慧快乐。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9-20 19:10:00
南无阿弥陀佛"决断疑网" 让末学想到蕅益大师所著《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当中圆满对于论述大乘的智慧,实是让人不禁顶礼赞叹。尔后心中常有一种体悟,"圆解不出蕅祖,事修不离文钞。"真感恩这些祖师大德们的用心。阿弥陀佛
作者: erincy   2016-09-20 23:21:00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6-09-20 23:49:00
推"圆解不出蕅祖,事修不离文钞。"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6-09-21 11:40: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6-09-21 17:05:00
阿弥陀佛!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6-09-21 18:34: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