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 达赖喇嘛:三学(Trisiksa)─增上定学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6-09-20 07:02:44
摘自:〈The Opening of Wisdom-Eye〉
达赖喇嘛尊者
三学(Trisiksa)──二、增上心(定)学(Adhisamadhi-siksa)
已经描绘了增上戒学的轮廓之后,接着我们要来略论第二个增上学即定(samadhi)
的修行。我们之所以先处理戒学,是因为一个人只有经过戒学的训练之后才可以修定。通
常心(citta)并不固定停留在一个对象上,因为它飘忽不定,被不同感官领域的对象所
吸引,但是经过训练它可以定在一个点上或是完全的专注。当我们的心专注在一个善法上
而不被干扰,然后达到一境性就称为定。
关于心的专注,三摩地或定可以分成好几个层次。这些通常要先经过降伏较低程度的
欲望──五盖(nivarana)得到近行定(upacara-samadhi)之后才能开始。当禅支
(dhyananga)的因素生起之后,就会进入安止定(arpana-samadhi)。禅定有两种,世
间的和出世间的。世间的又可以分为色界和无色界,色界有四禅定,无色界有四无色定,
合为八种定的境地(bhumi)。如果正确的修行,一个人是可以达到此色界和无色界的四
禅八定,接着才能实现灭尽定(samadhi-paramita)。
如前所述,定可以分为世间的和出世间的。此处,我们必须了解“世间的”是指所有
众生居住的三界(loka-dhatu)。因此世间定是由世间的因产生世间的果,可以得到此生
和来生的平静喜乐,往生天道。出世间意指导向解脱的定,禅观的对象是舍念
(nihsvabhavata)和无我(anatmata)。为了达到世间和出世间的定,首先必须开展止
和观(samatha-vipasyana)。虽然在禅修一开始好像是针对这些个别的定进行开展,但
是最终这些定境还是必须连在一起开展。所谓的“定”是指让浮躁无常的心平静,所谓的
“慧”是指参透存在的三个特征:无常、苦、无我,又称为内观。
至于它的顺序是先止而后观,或是称它为定(bhavana),包括彻底的检视。一旦心
已经建立止禅之后,进入禅观就有可能了。心静之后就像平静的湖面才可能看到鱼儿的游
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心坚定稳固在它的对象之后,就不容易被干扰。这种状态是非常重
要的,当安住在此状态时是在善业中,是非常有能量且是很美妙的果。
开展禅定有五个主要的障碍──五过失,它们是妨碍和扰动平静的来源。分别是:1.
懈怠(kausidya)产生沮丧,以致无心于修定。它的对治之方是精进的欲念(chanada)
。2.失念(musitasmrtita)于定境,碰到这种状况必须保持正念,让心专注在禅修的所
缘上。由于失念,专注的所缘就消失于心,因此对治的方法就是正念(samyak-smrti)。
3.接着是心的昏沉掉举(nirmagnata-auddhatya)。“昏沉”意指心变得沉重,对于所缘
失去觉知,处于封闭不再前进的状态。“掉举”是因为心无法坚定在所缘上的一种散乱状
态。这两种障碍妨碍了清明的思惟能力。4.随顺上述两种障碍不作行(samskarasecana)
,也是定的一种妨碍。在这种状况下,已经知道心被昏沉和掉举所压服,但是仍不愿意努
力去开展对治之方,把心导回平静。5.有时候又做得太过头,把对治之方在不需要的时候
用力过猛,称为作行。这是无知的修行方法,也无法让心专注在所缘上。
除非做到了这五过的对治方法,否则是无法得到完满的禅定。训练心避免这五种过失
,我们有八种对治之方,称为八断行:
‧信(sraddha):对治懈怠。
‧欲(chanda):对治懈怠。
‧勤(viyra):对治懈怠。
‧安(prasrabdhi):对治懈怠。
‧念(smrti):对治失念。
‧正知(samprajanya):对治昏沉掉举。
‧思(samskaracintana):对治不作行。
‧舍(adhivasana):对治作行。
藉著这八断行的增长,禅定是可以开展的。现在我们要讨论心的九种状态、六种力量
和四种活动,以及如何因为此而达到禅定。
九心住
‧心内住(Cittasthapana):这是心首度变得不受外境影响的一种状态,能够安住
在禅修所缘上。
‧心等住(Cittapravahasamsthapa):是心识之流的建立,藉著把心强制在所缘境
上一再思维,使得心能够安住在所缘上一段时间。
‧心安住(Cittapratiharana):当心被干扰时,能够立即把心“带回”到禅修所缘
上。
‧心近住(Cittopasthapana):当心被限制在所缘境的时候,能够加以扩展。
‧心调顺(Cittadamana):心的调顺,是透过看清散乱念头和烦恼的过患,同时意
识到定的利益,因此努力扫除前者而建立定境。
‧心寂静(Cittasamana):心的寂静,与定敌对的感觉被平伏了。如果心还渴望感
官对象而因定生起厌倦感,那么它可以说完全安住在寂静的状态下。
‧心极寂静(Cittavyupasamana):最微细平静的心。在此状态下就算是最微细的染
污都要靠边闪。
‧心专一趣(Cittaikotikarana):此刻心变得好像是不受干扰的溪流,专心一意的
流动。
‧等持(Samadhana):当达到这种状态时,因为心已经很自然的专注一趣,因此无
需再用功行了。
六力
‧听闻力(Srutibala):听闻上师开示或是阅读有关修心的方法,这是第一种力量
‧思惟力(Asayabala):藉著不断思维的力量,建立自心的定境。
‧忆念力(Smrtibala):如果心受到其他对象的干扰,要藉著这个正念的力量回到
禅修所缘境上,并安住在其中。
‧正知力(Samprajanyabala):藉著这清楚理解的力量,我们知道烦恼的过患以及
禅定的利益,让我们愿意安于禅悦。
‧精进力(Viryabala):这个善巧的力量,保证我们的心不受到烦恼的侵扰。
‧串习力(Paricayabala):以定自然而彻底的认识心,不需要再强力的运用正念或
清明的思惟了。
四作意
‧力励运转作意(Manonivesapravartak-manaskara):藉著这个作意让心进入禅境
‧有间缺运转作意(Vicchinnapravartak-manaskara):虽然一开始心可能专注一段
时间,但是散乱心时而生起,昏沉掉举随时而来,这个作意可以使心回到禅境上。
‧无间缺运转作意(Avicchinnapravartak-manaskara):藉著这个作意,心能够安
住在禅境上一段较长的时间,而不受干扰。
‧无功用运转作意(Ayatanapravartak-manaskara):当所有干扰定的障碍都已排除
,透过这个作意,心能够不用力而保任在禅境上。
禅定成就
对于定所牵涉到的相关问题作了概述之后,接着要解释经过九心住、五过失和它相对
应的八断行,以及六力、四作意最后如何达到禅定。
如我前面所述,第一个力量包含听闻上师说法,让心能知道有关于定的知识。已经听
闻这些法教以及有意愿习定的人,不能让他们的心受到外相的迷惑。当心已经建立起坚定
的禅境,这称为心的第一个状态──内住。虽然心已经建立了禅境,但无法集中在同一个
境上很久,心中的念头倾泄而出就像瀑布的水一般,念头有如真实的洪流生起。事实上是
,心一直都处在这样的状态,只是从来没有觉知它而已,因为我们从来不曾转而内观自心
。现在因为修习正念和正知,心已经开始转而内观,这些念头变得清晰了。就好像上了一
条大而拥挤的高速公路,除非我们仔细检视不同的车种和人数,否则一个粗心的人无法知
道有多壅塞,同样的情形,心现在开始知道念头的复杂以及它是如何组成的。这不能看做
是修行上的过失,而是当我们开始专注的时候很自然就会发生的经验。
当经验到心的第一个状态时,藉著第二个力量──思惟力,心不断的重复安住在禅境
上。这样的结果,心被此力量限制在禅境上,这时心进入第二个状态──等住。此时念头
时而生起而且干扰到心的专注,之后就逐渐止息,这时候禅者会第一次领悟到念头的停止
。此时通常会出现两个障碍:昏沉和掉举。如果是前者,心会慢慢的陷入境中引发睡意,
而后者则是心开始散乱并追逐其他的对象。这些现象的结果就是禅者的定心缺乏力量。这
种情况出现时,禅者必须坚定不移地集中心智在禅境上,这种状况就是第一个作意──力
励运转作意。
然而,如果心对于禅境已经感到疲倦的时候,它不断地受到外境的干扰,此时必须再
次藉著第三个力量──忆念力,让心专注在禅境上。这时候会达到心的第三个状态──安
住。
如前所述,由于昏沉掉举的影响,心不再充满活力而陷入沮丧,要借助第三个力量的
指引回到禅境上。同样的,当心开始扩张的时候需要正念的力量来加以限制,避免它又跑
到别的境相上。这是心的第四个状态──近住。
当修定的时候,念头和染污重复地出现,这是因为禅者不知道它的过患以及得定的善
果。藉著第四个力量──正知力,禅者可以注意到并了知这些过患,藉著这个力量适当地
对治它。这意指染污的生起已经被切断了,心安住在禅境上,当这种状况发生时,是心的
第五个状态──调顺。
有时心很容易变得不安于专注上,当厌倦生起时就是掉举,藉著正知的力量了解掉举
的过患,让心不会接受厌倦,这是心的第六种状态──寂静。
修行到了这个阶段,透过思惟未来的业报,虽然过失和染污习气已经被压服了,但不
代表它们不会再生起。因此禅者必须时时刻刻提高警觉。当这些习气在心中生起,觉知的
重要性也在此时呈现,不管这些贪、瞋、无明习气是以粗糙或是微细的形式呈现,透过觉
知的力量可以将它们息止。这是心的第七种状态──最寂静。
虽然从第三种到第七种状态,心已经多少能够专注到某一个程度,且能安住在禅境上
,偶尔会出现昏沉掉举等染污的干扰,但总是隔有一段时间,此时定境又被打破,这时必
须借助于第二个作意──有间缺运转作意来恢复。这项作意适合运用于所有第三到第七种
心的状态。
假如禅者开展第三种忆念力和第四种正知力对治掉举,以及第五力──精进力对治昏
沉,那么这两项染污(掉举、昏沉)将不再生起成为定的障碍。这样的结果就是,禅者的
修行就像一条没有中断的河流,以是进入心的第八种状态──专注一趣。
当经验到这种状态时,如果禅者继续坚定而谨慎地用功,昏沉和掉举就不再有力量打
断定境,进入到完全不受干扰和不动摇的阶段,此时出现了第三种作意──无间缺运转作
意。透过第六力──串习力,坚定不移且持续不断地开展定境,禅境会变得非常清晰。在
这种状态下,心无须用力,也不必透过正念和正知力量的支持,就能安住在禅境上。此时
禅者达到心的第九种状态──等持。就如同一个人已经持诵经典很熟悉了,当他念诵时即
使心有旁鹜,也无碍于他的念诵,因为心早已经安住在境相上,坚定在那儿,无需用力也
不会受到任何障碍。禅定之流可以漂流很长一段时间,禅者无需用任何功行,这是第四种
作意──无功用运转作意。因此心的第九种状态称为近行定(upacara-samadhi)。
九心住次第简图
听闻力─→心内住

思维力─→心等住←─→力励运转作意

忆念力─→心安住←─→有间缺运转作意

忆念力─→心近住←─→有间缺运转作意

正知力─→心调顺←─→有间缺运转作意

正知力─→心寂静←─→有间缺运转作意

精进力─→最寂静←─→有间缺运转作意

忆念、正知、精进力─→专注一趣←─→无间缺运转作意

串习力─→等 持←─→无功用运转作意
即使是初学禅定的人,在他中心也可以找到平静。当平静的力量增强以后,他僵硬的
身心也会柔软,这个僵硬、迟钝、难以运转的心伴随着沉重和心智的怠惰,所有这些都是
烦恼、妄想(moha)的根本原因。当我们说平静对治僵硬,意思是此平静或寂静会带来身
心的轻安。在平静的心中,喜乐会生起,因为这样,心变得更能安住于禅境。平静的心也
带来安稳和放松的身体,身体的轻安对于禅修者非常有帮助。
当定境再进一步时喜乐会减弱,由平静(upeksa)取代,心更能安住在定境上,体验
到一种近行定(samadhi-upacara-aca-la-prasrabdhi),这已经即将进入初禅(dhyana)

以这种方式继续努力修行,就会进入初禅。我们曾经说过有三个大的境地(bhumi)
,有时称为三界(dhatu),可以进一步分成九地:
1.五趣杂居地(kama-bhumi)(欲界)
2.初禅:离生喜乐地(prathama-dhyana-bhumi)(色界)
3.二禅:定生喜乐地(dvitiya-dhyana-bhumi)(色界)
4.三禅:离喜妙乐地(tritiya-dhyana-bhumi)(色界)
5.四禅:舍念清净地(caturtha-dhyana-bhumi)(色界)
6.空无边处地(akasanantyayatana-bhumi)(无色界)
7.识无边地(vijnananantyayatana-bhumi)(无色界)
8.无所有处地(akincanyayatana-bhumi)(无色界)
9.非想非非想处地(naivasanjna-nasamjnayatana-bhumi)或称世间顶地(bhavagra
)(无色界)
这些连续的境界是透过不执著于本地而证得,以及认知到更上一地的利益和已经得到
这一地的利益,两相结合而证得。这些禅定的证得,九地中的后面八地是很重要的因素,
藉著证得这八地我们可以转生色界和无色界的天道(根据禅定的次第进入不同的境地)。
证得禅定的方法
我在前面讲到,世间的禅定有两种,色界和无色界,每一界各有四地。
每一地又各有两个阶段:近行定和成就。现在我要说明证得这些禅定的方法。
初禅:在近成就阶段有六种作意。
◎了相作意(laksanapratisamvedi-manaskara)。
◎胜解作意(adhimoksika-manaskara)。
◎远离作意(praviveja-manaskara)。
◎摄乐作意(ratisamgrahaka-manaskara)。
◎观察作意(mimamsaka-manaskara)。
◎加行究竟作意(prayogajnistha-manaskara)。
那么,这些作意有什么作用?首先,当我们透过闻法和思法的智慧,了知欲界的过患
以及初禅的利益。透过寻(vitarka)了知哪些相是粗重的,透过伺(vicara)了知哪些
相是微细的。
当第一种作意(了相作意)经过修行转化成内观智,就成为第二种作意──“导向解
脱”意即胜解作意。
行者必须注意心识的延续有粗重的和微细的烦恼,禅定只能破除粗重的烦恼,而微细
的烦恼只能靠完满的内观智才能摧毁,那要到了知出世间法(lokottara)的圣道四果时
才能做到,而前面所述及的九地都还是属于世间法。得到九地的禅定只能破除层次较低的
粗重烦恼。现在,在接近初禅阶段,粗重的贪欲烦恼被摧毁了。透过内观智的力量行者成
功破除粗重的贪欲烦恼。这称为第三种作意──“远离”贪欲烦恼(远离作意)。
当持续修行此一作意,行者成功破除了中等的贪欲烦恼,这称为第四种作意──“喜
乐的增进者”意即摄乐作意。
当强烈(粗品)和中等(中品)的贪欲烦恼被破除时,此时必须把心带向微细烦恼(
细品),因为和粗重烦恼比较起来,它们非常不容易被察觉。因此第五种作意──“观察
者”(观察作意)就变得十分重要,因为它能够察觉微细烦恼的呈现与否。
透过第五种作意看到微细烦恼,行者了知心识的延续仍然被烦恼所染污,认为必须去
破除它。对治这些微细烦恼的就是第六种作意──“成办所作”的加行究竟作意。
这些作意成功之后,就会体验到成就的果──初禅。这六种作意的特色是看到低阶禅
位的粗重烦恼及其过失,当观察高阶禅位时则看到无过失且是平静的。这种思惟的方法对
于行者走在世间法与出世间法道上都有帮助。
初禅有五个相应支:寻(vitarka)、伺(vicara)、喜(priti)、乐(sukha)、
心一境性(ekagrata)。前两者是对治内心的烦恼,喜乐是修行的成果,心一境性是前四
支的基础。初禅中发现有寻有伺,这只能称作“成就”,如果是无寻无伺,则称为“特殊
成就”。
二禅:在每一禅的近行定阶段,都有这六种作意。在此处也是透过它们察觉初禅的过
患以及二禅的自在。二禅的成就有四个相应支:内等净、喜、乐、心一境性。在这四支之
中,内等净对治烦恼,喜乐是禅定的结果,心一境性是其他三者的基础。“内等净”是正
念、平静、舍的集合名称,因为它破除了烦恼。
三禅:如前一样,在近成就阶段六种作意都出现,让禅者看到第二禅的过患,以及更
深一层的利益(迈向三禅成就)。出第二禅定之后进入三禅有五个相应支:念、正知、舍
、乐、心一境性。五支之中,前三支对治烦恼,第四支是果,第五支是前四支的基础。
四禅:近行定阶段与六种作意和前三禅的情况一样。察觉到三禅的过患以及四禅的利
益,进而出第三禅定努力迈向四禅。四禅有四个相应支:念清净、舍清净、不苦不乐受、
心一境性。前两支是对治烦恼,第三支是修行的果,第四支是前三支的基础。
四禅的念特别称为“清净”,是因为它远离了禅定的八项灾患:寻、伺、喜、忧、乐
、苦、入息、出息。这八种恼患的确可以称作是获得禅定的荆棘。其中,前两项是初禅的
灾患,有如火灾。因五根而生起的喜和忧是二禅的灾患。因第六根生起的乐和苦是三禅的
灾患。当成就第四禅时就脱离了这八项灾患。
禅定的三业果
禅定的成就依恃个人的开展而定,每个人可能是强、中、弱不一定,转生也是依此而
定。每一种禅定的三个力量有三个相等的业果。
微细法尘透过禅定的累积称作异熟果(vipaka-phala)。当已经达到专注心的目标,
这是自然的结果,称作等流果(nisyanada-phala)。修行结果得到一些物质上的必需品
或方便,称为增上果(adhipati-phala)。
四无色成就
在证得四禅以后,行者对于触摸、视觉等色法完全没有兴趣,即使是很微细的,取而
代之的是开展另一种念头:“诸法就像空无边际”。这时行者会坚定他的心念于此并加以
开展。经过禅修会达到空无边处,到此地步之后,行者会继续开展出另外一个念头:“意
识就好像空无边际”,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会达到识无边处。证得这两项成就之后,会察觉
到他们的禅修仍然有对象,此时会开展出一个念头:“没有一物是可以执取的”,因此达
到无所有处成就。最后,看到这三处最微细的境,行者还会进一步生起念头:“既没有粗
重的念头也没有微细的念头”,就这样达到非想非非想的成就,这项成就又称为“世间顶
”。
经过这无色界,色蕴完全息灭了,只有四种名蕴。虽然色界的元素已经不存在,在此
时的生命依照定境的深浅可以长可以短,其光明亦可以强可以弱。转生到无色界之后,如
果还持续不断的修定,就可以在无色界中享有极长的寿命。
功德和神通
禅定的证得通常是不容易的,但它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禅定成就使得我们具足特殊的
福德智慧。佛教徒和外道都可以证得四无色定,但是外道却把这当作是修行的终点(诸如
天神的祝福、与上帝合一、神蹟或是神通等等)。然而佛教徒却把它当作是通往“道”与
“果”的途径,这是经过智慧修炼之后的体验,这在稍后会进一步解释。这些不同的证得
是“道”与“果”的先行者,因此行者还必须在证悟者的教导下继续的修行和体证。
修习禅定证得色界四禅天,可以获得四种无量(apramana)和五神通(abhijna)。
首先是四无量:慈(maitri)、悲(karuna)、喜(mudita)、舍(upeksa)。之所以称
为“无量”是因为心所对境是无量众生。慈是指开展自己的友善及于一切众生,这是克服
了瞋心。悲是指当看到众生受苦时愿意去替他承担并帮助他,这是克服了无情冷漠。喜是
指看到别人有快乐的事不管是物质还是心灵上的,都乐于随喜替他感到高兴,这是克服了
忌妒。舍是指在不能够改变的情况下,也无所执著,它的开展导致怨亲平等、爱憎平怀。
神通(abhijna)是经过证得四禅后所生起不同于世间的力量。五神通包括:
1.天眼通(divyacaksu):修得与色界天人同样的眼力,能看到一切远近、微细的色
相。
2.天耳通(divyasrota):修得与色界天人同等的耳力,不论是多么远而微弱的声音
都可以听到。
3.他心通(p4aracittajnana):能够知道别人的心意,拥有了知他人内心念头的能
力。
4.宿命通(purvanivasanusmrti):“宿住随念智证通”,意即能够知道自己过去生
的相续,也知道别人的过去宿生,还能忆起过去世诸如出生的地方、名字、身分,
家庭以及其他许多的事情。
5.神变通(cyutyupapattijnmana):见诸有情死时生时,知诸有情随于业趣。众生
在六道往来中,依据他们的业力,能够知道死时那一刻和转生那一刻。
这些神通是色界禅定成就特有的,在无色界就不会生起。在无色界中有它自己的特质
,包括无念(asamjna-samapatti)和灭想受(nirodha-samapatti)。前者是以证得四禅
为基础,在此状态下所有粗重的概念都已经不存在。接着,到世间顶位时,就进入灭想受
的状态,心识之流和心法可以完全停止到自己预先想定的时间。
对于那些真心修行三乘法教的行者而言,禅定成就是应该要做到的本分,如此才能具
足福德做更进一步的修行,开展无量的智慧。
以上是增上心(定)学的阐述。
注释:
1.通常“citta”这个字翻译为“心”。但它真正的意思是指整个的心理和情绪经验,不
论我们是否能够觉知到它。它包含:感受(愉快的、痛苦的、或是舍受);观念,记忆
(能看的、能听的、能闻的、能尝的、能触的对象和意识对象);意志行为(有意识的
、无意识的);意识。当我们翻译“citta”为心的时候,必须记得它包含上述佛教名
相的意思。
2.五盖:贪欲盖、瞋恚盖、昏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这五种妨害是得定的障碍。
3.内观是以五蕴当作基础并以它们的某些层面当作禅观对象去开展。禅定的状态和进行是
禅修者产生各种洞察和入神的经验、以及不可思议的力量。这些事很容易诱使他离开修
行道,佛弟子应该要内观五蕴的本质而不是外观这些分散心神的事物。禅修者必须放舍
所有与这些有关的经验。
4.在小乘传统,五盖会妨碍进入定境,通常以五力来对治。五力是:信力、精进力、念力
、定力、慧力。信力对治贪欲盖,精进力对治瞋恚盖,念力对治掉举恶作盖,慧力对治
疑盖。
5.轻安在小乘阿毗达磨称做“lahuta”,指身心状态的轻盈、平静、柔软、可塑、熟练、
正直等因素。
6.在巴利经典中提到初禅,数度如此描述:“不再执著感官对象了。比丘们啊,心已经远
离不善法了,比丘随着有寻(vitakka)有伺(vicara),无所执著的初禅出现了,充
满著喜(piti)和乐(sukha)。”
7.二禅:“经过有寻有伺的作用之后,而且藉著获得内在的定境以及心一境性,他进入了
无寻无伺的状态,二禅的三摩地出现了,充满了喜和乐。”
8.三禅:“喜乐消退之后,他安住在平静、正念、觉性中,经历的这样的体验,圣者说:
‘他充满喜乐,内心平静而保持查照。’如此,他进入第三禅。”
9.四禅:“在舍弃了愉悦和痛苦,消解旧有的喜乐和悲伤之后,他进入一个超越苦乐的状
态──第四禅,在此状态下他念清净、舍清净。”
10.诸神或是天人存在于许多不同的层级中(不是一般认为的天上,而是因为不同的业而
有不同的感觉器官和不同的认知,从而产生不同的体验),区分如下:
欲界天:
四天王天(catur-maharajika-deva)
三十三天(traya-trimsa-deva)
夜摩天(yama-deva)
睹史多天(tusita-deva)
乐变化天(nirmanarati-deva)
他化自在天(paranirmata-vasavarti-deva)
色界天:
梵众天(brahma-parisadya)
梵辅天(brahma-purohita)
大梵天(mahabrahma)
(初禅的弱、中、强转生于以上三天)
少光天(parittabha)
无量光天(apramanabha)
极光净天(abhasvara)
(二禅的弱、中、强转生于以上三天)
少净天(paritta-subha)
无量净天(apramana-subha)
遍净天(subhakrtsna)
(三禅的弱、中、强转生于以上三天)
广果天(vehapphala),第四禅转生于此
无想有情天(asanjnisattva),没有想念(无想天为外道所居)
善见天(suddhavasa),净居的所在(三果阿那含圣者所居)
已经开展到无色界成就,集中心念达无想定者,转生在无想有情天。进入不还果(三
果阿那含)即将证阿罗汉灭苦的人转生在善见天。
───────────────────────────────────────
注1.四禅八定(色界四禅定,与无色界四无色定,此八个禅定合称四禅八定),加上灭尽
定,合共称为九次第定。证得灭尽定至少是三果圣者,且有现观无我空性慧的内涵。
2.《杂阿含经》:“有二法,修习多修习,所谓止、观。此二法修习多修习,得知界、
果,觉了于界,知种种界,觉种种界。如是,比丘!欲求离欲、恶不善法,乃至第四
禅具足住,慈、悲、喜、舍,空入处、识入处、无所有入处、非想非非想入处;令我
三结尽,得须陀洹;三结尽,贪、恚、痴薄,得斯陀含;五下分结尽,得阿那含;种
种神通境界,天眼、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尽智皆悉得。是故,比丘!
当修二法(止、观),修习多修习,修二法(止、观)故,知种种界,乃至漏尽。”
《大乘庄严经论》:“次说菩萨修习止观。偈言:‘普欲诸功德,是二悉应修,一分
非一分,修有单双故。’释曰:‘普欲诸功德,是二悉应修者。若人遍欲求诸功德,
是人于止、观二行,悉应修习。如经中说,佛告诸比丘:‘若有所求,云何令得?诸
比丘!离欲、离恶不善法,乃至广说。诸比丘!有二法应须修习,所谓止、观。’”
3.九住心(九心住),《杂阿含560经》:“若比丘、比丘尼坐,作如是住心、善住心
、局住心、调伏心、止、观、一心、等受,分别于法量度,修习、多修习已,得断诸
使。……比丘、比丘尼正坐思惟,于法选择、思量,住心、善住、局住、调伏、止、
观、一心、等受,如是正向多住,得离诸使。”《瑜伽师地论》:“若于九种心住中
心一境性,是名奢摩他品。云何名为九种心住?谓有苾刍令心内住、等住、安住、近
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及以等持,如是名为九种心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