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太上感应篇133【形人之丑。讦人之私。】

楼主: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6-05-26 15:03:29
太上感应篇133【形人之丑。讦人之私。】  1999/11/21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
:19-012-0133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看《感应篇》第六十六节:
  【形人之丑。讦人之私。】
  《汇编》注解里面第一段说得非常好,“人之丑行,所谓言之辱而不可闻于人者也。
尔乃形容暴露之,则厚道既伤,阴骘随捐矣”。这一段已经把恶作都给我们说出来了。古
人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试问问,世间人,别说我们这个世间,六道众生,包
括到天道都还是凡夫,见思烦恼没断,哪一个人没有过失?谁没有私隐?所以揭露别人的
丑行、私隐,这是最不道德的事情。一般讲最伤感情的事情,丧失自己的厚道,丧失自己
的阴德,而跟人结下了深仇大恨,这个我们要知道。言语伤人往往在不知不觉之中,结下
来深仇大恨,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世间从前读书人知道,都能够谨守。古德讲,修行人
最大的忌讳,就是说别人的好丑,“乃至一切世事”,与自己不相干的,“口不可说,心
不可思,但口说心思,便是昧了自己”,这个昧就是昧了自己的良心。
  后面说得好,“若专炼心,恒搜己过,哪得有工夫管他家屋里事”。这就是六祖惠能
大师所说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他不是没有眼睛,不是看不见,没有工夫顾
别人的过失,自己一身罪业,一身过失,改过自新都来不及了,哪有时间管别人的事情!
所以一个修行人,在一生当中道业有没有成就,这是个关键。喜欢说别人过失,喜欢打听
别人过失,这种人决定不是修行人,这种人决定是三途的人。所以我们自己在六道里头,
将来的前途如何,自己心里比什么都清楚,比什么都明白。过去有人问我,说“我会不会
堕地狱?”我回答他,这个话不必问我,你自己好好检点检点就知道了。《发起菩萨殊胜
志乐经》里面,给我们所说的毁谤三宝、毁谤修行人,毁谤之罪都在阿鼻地狱,我们要相
信。破和合僧,破坏道场,尤其是一个正法的道场,你一个念头赞叹,得无量无边的福报
;一个恶念的毁谤、嫉妒、障碍,造阿鼻地狱罪业,祸福总在一念之间,人就是这么愚痴

  我们想想,我们自己有没有造作这个罪业?自己不是圣贤,必定有造作,只是轻重大
小有差别。学佛的人,甚至于出家的人,埋怨释迦牟尼佛,批评祖师大德,多得是。批评
经教,批评古大德的言论著作,我们常常看到。而没有去深思,不必说佛经了,古德语录
里头,他说的这些话,他为什么要这样说?他对什么人说?他说的用意何在?我们没有去
深刻的求了解,任意加批评,就造罪业。我们不了解人家的用心,不了解当时的环境,佛
说法,佛常常告诉我们,“佛无有法可说”,祖师大德也无法可说。为什么说法?替众生
治病,所以说法他一定有对象,那个对象是什么毛病,对象执著空,佛菩萨就说有;对象
执著有,佛菩萨就说空,所谓说法无非是对治毛病,把他的妄想执著打掉而已。其实,他
哪里有法好说?何尝说过一句法?破一切众生执著而已。而我们后学的人很糟糕,把佛那
些说法就当作证词来审判他,说他说错了。不但自己犯了大病,在这个地方生起妄想分别
执著,还叫一些人来附和,叫一些人生起妄想分别执著,你说这个罪过重不重?
  我们今天学佛稍稍明白一点意思,诸佛是随类化身,没有一定的身相,随机说法,无
有定法可说;说真的话,无有法可说。所以佛在《般若经》上说,有人以为佛说法了,这
就叫谤佛,何况其他。你要说佛有法可说,已经就谤佛了,这个意思很深很深,读《般若
经》的人多,都没有想到佛这个教训,佛为我们大家的申明。世间人的言行,我们都不能
够批评,最好是不批评,所以古德、儒家教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儒
家教世人,不合礼的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天主教里面,我看到他们所读的经,也是
这个说法。它这段感谢经里面几句话说得很好,“主扶救我”,我们很容易被一切人事物
迷惑,丧失了理性,求上帝帮助。知道痛悔改过,“专心忆主”,我们念佛,他们念上帝
,念要专念,专念就产生效果。说“我心已足”,这是知足。“不图外物”,对于其他的
这一切人事物都能够放得下。“主原教我”,原本教我们,“毋听淫声,毋视邪色,毋道
非礼之言,毋取非义之物,毋践非礼之地,心毋妄思,意毋妄动”。你看看人家所讲的,
我们跟外教少接触,接触之后,我们会五体投地,他们如果能够依教奉行,这是世间的大
圣大贤。
  天主教里面我看到很多句子,要求信徒要做社会的好榜样,跟我们提出的“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完全相同。我们净宗讲“信愿行”,他也讲信愿行,他们有三德,信德、
望德、爱德,望是希求,信德是“信”,望德是“愿”,爱德是爱天主、爱人如己,是“
行”,他们也有信愿行。我们讲六波罗蜜,他里面讲四条,四种枢纽的德行,“智、义、
节、勇”。智是智慧;义是布施,不希求回报;节就是忍辱;勇是持戒,勇于改过自新,
他们也都有。和平祷词里头尤其殊胜,非常感动人,它能成为世界的大宗教,拥有那么多
人的信仰,有它的道理。我们今天讲学佛,实实在在跟人家这样比,远远落在人家后面,
人家决定能升天,我们落阿鼻地狱,这是我们要深思反省检点的。他们早晚祈祷,他们有
早晚课,早晚祈祷,时时刻刻省察检点自己的过失,改正自己的过失,比我们认真。佛陀
虽然有非常殊胜的教诲,可是在末法时期多数流于形式,所以“信解行证”这四个字有名
无实。
  所以我常常提醒同学们,我们死了以后往哪里去?不要以为自己很年轻,“黄泉路上
无老少”。尤其现在世间灾难很多,你看最近台湾的地震,几秒钟的时间,一家人都不见
了,我们看到还不能警惕吗?所以印祖指示人,大众学佛要把“死”字贴在额头上,常常
要问问自己,怎么办?要真干。我们实在讲很想真干,为什么自己毛病习气改不过来?不
是不想改,真想改。我们在大乘经念得很多,仔细思惟改不过来是闻经太少,我们闻法的
时间太少。居士林老林长陈光别居士,最后的四年,他听录影带,每天听八个小时,四年
没有间断,每一部经都听很多遍,这是佛家讲的“一门深入,长时薰习”,他成功了。他
的成功,他抓住了机会,深入经藏,学这一部经。一部经要紧是深入,要能透彻了解经义
,我们的信心愿心才生得起来,然后把自己过去的妄想习气才能够纠正过来,这叫真修。
时间不算太长,四年的时间,一天用八个小时,这个也是示现给我们看,八十多岁的老人
开始用功还来得及。他本来早两年就求往生了,为了护持居士林多住两年。由此可知,这
种闻薰的功夫,两年就能成就。
  由此可知,我们今天的毛病没有肯真干,过失在此地。我们没有把自私自利忘掉,没
有把贪瞋痴慢舍弃,对于佛陀的教诲是若有若无,读诵的时候好像有,境界现前忘得乾乾
净净,一切还是随顺烦恼,还是随顺习气。所以我们要是晚课认真去思惟、去反省,这一
天有多少过失,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这一天当中想了几桩好事情,做了几桩好事情,两
相一比较就知道了,我们应该往哪里去,这个事情哪里要问别人?所以真正觉悟的人,自
己改过自新是我们第一桩紧急的事情。如果起心动念,还去求别人的过失,就是我们自己
最大的过失,没有比这个罪更重的,这个心浊恶到极处。今天的社会为什么败坏到这样的
地步,就是整个社会大众人人都学会批评别人,轻慢别人,所以才感召这个报应。
  我们看看诸佛的净土,世尊给我们说的,那个社会是什么?人人彼此互相赞叹,没有
攻讦别人。我们再看看基督教、天主教的经典,他们经典里面所形容的天堂,也是一片赞
美的音声,没有毁谤,没有攻讦,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反省。所以这两句教训,我们
要常常记住,决定不能犯。如果犯了这个过失,念佛决定不能往生,为什么?你是恶人,
极乐世界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你虽然念佛,念得很不错,念得很多,一天念十万
声佛号、二十万声佛号,但是你心恶,你的行为恶,往生净土的条件是“心净则佛土净”
,心地秽恶不能往生。
作者: koalaq (忘了)   2016-05-26 16:05:00
推~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6-05-26 17:47:00
阿弥陀佛!
作者: oddman (人生酬业)   2016-05-26 18:21:00
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