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读经] 随佛法师和其信徒无法证得道果的原因

楼主: yctsai (应照虚空无所攀缘)   2016-05-24 16:16:17
※ 引述《yogi (Yogi)》之铭言:
: ※ 引述《yctsai (应照虚空无所攀缘)》之铭言:
: : hvariables 法友,
: : 您认为随佛长老,从经文理出的禅修次第
: : 没有满足,所谓 亲近善男子、听闻正法,
: : 那可能是您 没看清楚所有 相应部 或 相应阿含 经文的 第一句,
: : 如是我闻 如是我闻 如是我闻 (很重要! 说三次)
: : 批评我们跟着随佛长老学习原始佛法的学人,无法见法,
: : 不过佛陀老人家也想到了,经文一开始就加上 如是我闻
: : 白话来说就是,"如同我亲自在佛陀座前,听闻佛陀所说",
: : 我们按照经文学习,如同在佛陀座前,听闻佛法。
: : 而且若能见因缘法,如同见到佛陀,决定趋向解脱。
: : 听闻佛陀这位伟大的善男子,传法给我们。
: 这个说法有问题。如果经典存在,正法就存在,这无疑是否定了僧宝的重要性。
法友别强辩了,你的说法反而是在 否定 佛陀 与 经典。
"如是我闻"就是在息诤论,更何况,僧团身为 佛陀的声闻弟子,
必须依著 "如是我闻" 的内容,教导人 佛陀所说的内容,经典存在,当然正法就存在。
: 佛教的信仰是建立在三宝之上的,僧宝的重要是因为其传承,而可以给想学习佛法的人一
僧团的传承,也必须依照 佛陀讲的内容,目前的阿毗达摩只是某些部派僧人的见解。
: 条明路。在学习佛法的路上一直可以看到有人读了几部经,没有亲近正统的道场学习,就
相应部的经文是 阿难尊者 诵出,大迦叶尊者为上首,五百位阿罗汉 尊者 认同无误,
佛陀没有所谓的道场,所谓的正统也就是 讲述正法的经文。
: 自以为了悟法义,这种人如果只是自我感觉良好也就算了,如果夸张一点就成为了附佛外
: 道贻害世间。所以佛陀所说的"亲近善男子"绝对不是停留在经藏的层次(更不用说,佛陀
: 讲这句话的时候根本还没有经藏勒),而是劝想学习佛法的人真的亲自去亲近善知识,
: 学习那个可以清楚追溯到佛陀的正法,而不是叫人读几本经典或听几句佛语就自己参。
: 为什么亲近善男子很重要?因为佛法的修学是建立在实修上的,而实修有很多细微的经
: 验以及衍生的岔路是在经典上没有办法详细说明,而只能靠僧团传承一代代流传的。
: 比如说在禅修的时候,在定力与观慧愈深以后,会遇到一些特别的经验(也就是观染)
: ,比如从身上射出光明 体验到前所未有的喜乐轻安 胜解与策励增长 智趋向成熟 舍受变
: 得不动摇等等,又或者是观照到身体好像消失不存在,只剩下禅修所缘存在等等。这些
: 都是很好的体验,但是也造成很多没有亲近善知识学习的禅修者在这个阶段就自以为证
: 得无我或者道果涅槃。有一些当代的附佛外道老师就是在这边出了问题。
你讲的是禅定,打坐的技巧,禅定经验的传承,增加专注力有帮助,
但是佛陀的 正觉 不靠 禅定,而是 见因缘法。
例如:杂阿含262经 就记载 阐陀尊者 遇到一堆 长老 跟他讲 无常.. (无法令他开悟),
最后经过 阿难 转述 "亲从佛闻,教摩诃迦旃延" 的 正法
阐陀比丘 听完, 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就见法证得法眼。
阐陀比丘 可没回去 打坐。
(不小心删到)
: 正法",并且从这里发展出一套禅法。这样的说法无疑就是在说他这个禅法没有僧宝传承,
正法会隐没,那是部派分裂之后的遗憾,部派分裂之后,变成以 论 为尊。
后会面会陆续介绍随佛长老的禅法次第,这些次第都是经文,源自是佛陀的传承。
例如:杂阿含262经 阐陀尊者 听了 已经 见法 作保证。
: 听在任何一个有实际亲近善知识学习禅法,并且亲身经验过那些危险岔路的人耳中,都会
: 觉得随佛这样的说法相当可疑。
: : 反而 阿毗达摩并不是佛陀所说,仅是部派僧人的见解。
: 这个说法不正确。
: 中阿含148经/中部32经共同记载,在佛陀时代的圣弟子已经会彼此讨论阿毗达摩法义。
: 这个阿毗达摩的法义后来形成《无碍解道》、《义释》,在第一第二次结集中被编入
: 经藏,后来才在第三次结集被编辑为七部论的型式。
你这种讲法,没什么公信力,何况 中部 是后来 分别说部 所编,
就是拥护 论 的部派的一种讲法而已,
第一次集结 结集 七事修多罗,(僧团未分裂)
第二次集结 结集 ‘七事修多罗’、‘记说’、‘祇夜’ 等九部经,(僧团未分裂)
我前述的文章,已经讲过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63546812.A.016.html
目前最古的阿毗达摩,就是北传收录的这本 舍利弗阿毗昙(古分别说部的作品)
,是从 优禅尼的僧团(分别说系) 传出来的。
阿育王听信大天比丘 讲 阿罗汉不究竟(五事非法),加害北方多闻众长老,
优禅尼僧团 为了帮阿育王解套当公道伯 圆个说法。
不但搞出了 第三次 分别说部 自部结集,还弄了这本 论 出来。
: 这个过程中或许不可避免会加入后世想法(例如《论事》),但是阿毗达摩的主干,也就
: 是把众生的概念切分为究竟法上的色法 心法 心所法等等,其实与一些谈论五蕴 缘起等
: 法的经藏所言是一致的。
: 而这些法义,也在南传两千多年来的传承中不断地被四双八辈依自身的解脱知见所认可。
: 除非去质疑这些四双八辈的解脱知见有问题,不然拿着训诂的结论想去否定四双八辈的
: 经验,这种作法当然是很有问题的。
: 例如近世公认的阿罗汉孙伦禅师谈论自己修证的经验,
: 即便他不曾读书不识字,不曾读过论藏与清净道论,
^^^^^^^^^^^^^^^^^^^^^^^^^^^^^^^^
果真不读论,也能成就 !
: 却从自身经验完全印证了这些论述的真实性:
: http://www.fjdh.cn/wumin/2013/02/104745212261.html 十六观智
: http://www.fjdh.cn/wumin/2013/02/110404212266.html 七清净
: http://www.fjdh.cn/wumin/2013/02/110740212270.html 阿毗达摩
经文 是 大迦叶、阿难尊者、五百位阿罗汉 背书保证
杂阿含262经 的 阐陀比丘 不也是一个成功例子。
您才是要思考看看,为什么你不信这些 集结经藏的 多闻圣弟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