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 转录 如何改变命运-了凡四训-积善之方

楼主: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6-05-23 07:59:53
本文经 ga037588 同意转录
http://disp.cc/b/1109-9oZE
如前篇,亮白字是故事原文,余为补充或说明。
文内凡一字一句,皆有所本。
故事六:
故事原文:
台州的应尚书(应大猷),在壮年的时候于山中读书。
夜晚的时候,许多鬼常常聚在一起怪叫,十分惊人,大猷并不感到害怕。
有一天晚上,听到有鬼在交谈,说;“某家妇人的丈夫,外出已经很久了都没回来,公婆
逼她改嫁,
明天会在这边上吊身亡,我就能抓她交替了。”
台州是现在浙江的台州市,应式家族居于该地的仙居县。
故事中的公婆,大概是以为久出未归的儿子死了,媳妇如果无子,在家也是多口饭吃,
或许这家的经济并不宽裕,也可能是公婆体谅媳妇,不忍其耽误青春。
不论原因是什么,想必媳妇本身的意愿是不肯的。
大猷听到这消息,连夜想办法,暗中把自家的田产卖掉,得了银子四两。
假装是丈夫,写了一封信将银子寄回家。
妇人的公婆看到信,发现笔迹根本不像阿,觉得实在很可疑。
想了想后说:“信可以是假的,银子总不是假的,儿子应该是没事吧。”
所以就没再逼妇人改嫁了。儿子日后回家,两夫妻团圆无事。
要在一天之内,想办法安排把田卖掉,再弄封信送到人家家里,这并不是容易的事。
不久,大猷又听到鬼说:“我本来可以抓个交替,没想到这秀才坏了我的事。”
旁边另一个鬼说:“你要不缠他一番,让他出事吧?”
鬼说:“不成,上天因为这人心肠好,已经下令让他作阴德尚书了,我哪有办法害他。”
大猷听到它们的交谈,从此更加努力自勉,善行一天一天作,德行也一天天增厚;
遇到饥荒的时候,捐米赈灾;当亲戚有急难,自己省吃俭用,想办法帮忙对方度过难关;
发生不如意或不公道的事,就反躬自省,平静愉快地承受。
子孙登科当官者,到今日还是非常多。
故事考证:
了凡说的这个故事是否为真,我还是存有疑惑。
正史里的大猷二十初头就中举,三十初头进士,壮年时不可能还只是个秀才。
这个故事也被收录在清朝的《同善录》里,内容大同小异,里头记载是银两十两,
连外出不归者的姓名都写出来了,叫作张滔。
同善录晚于了凡百年之久,很可能是从这边抄故事过去,因此难以作为佐证。
无论这故事是否为真,史上的应大猷遇到这样的状况,想必一定会做出一样的事情,
或许这发生在大猷少年时期,也可能是大猷的名声太好,乡亲们帮他编的传说之一。
(有很多难考证的传说故事,这边就先忽略不写了。)
史料里应家的故事:
应家显赫的原因,跟应家长年积善,确实有很大的关系。
大猷的子孙登科者,史实里比一大串葡萄的数量还多。
有多多呢?到现在仙居县还有这样的传闻(未见于史料),大猷老年时这样说:
“有我福,无我禄;有我禄,无我子孙三十六;有我子孙三十六,无我子孙个个穿朝服;
有我子孙个个穿朝服,无我活到九十六。”
这或许不是大猷自己发的豪言,但是足以显示应家在当地的显赫。
大犹是了凡父辈那代的人,活了九十六岁,从他这代算起,应家三代共出了六个进士。
分别是大犹跟七弟大桂,大犹的儿子们(两位进士一个举人)与孙子们(两位进士一个举人)

仙居县的应家,到现在还是乡民的骄傲。
仙居县志特别把大猷的父亲与祖父编入"一行"(厚德)的类目。
类目即是根据事蹟分类,逐类纪录人物们的传记。
比如"文苑"说的是著名的文人,"隐逸"说的是著名的隐者,
"一行"就是厚德的意思,典出于六祖慧能法语"万善虽殊皆正于一行"。
大猷被编入"儒林"(大儒)这条目里。应家的高官子孙都大多在"宦业"(大官)里。
应家的故事要从大犹的祖父应巨说起。
应巨这个人,为善好义,一诺千金,只要有人求他帮忙,无不倾力相助。
一次乡里间流行瘟疫,大家都吓跑了,唯有应巨家家户户拜访,了解病人的状况,
主动出钱买药帮他们治疗,救活了百来人。
大猷的父亲应匡,如他父亲一般,仁厚的贤名为乡里称道,一生只有秀才的功名。
刺史(相当于知州,州长)王存忠因为他的贤厚,主动提亲,把女儿嫁给他。
王存忠精于堪舆,帮应巨看了一个非常好的风水,要应匡把父亲葬在那。
没想到应匡却说:“我相信这地是极好的,但要兴家的话,一起分享给堂兄弟他们更适合
。”
于是安排自己的祖先与父亲叔伯,共同葬在该地。
王存忠感慨地说:“天地鬼神,都知道你的心,你的子孙要兴盛,根本不须要好地。”
应匡二十岁就是县学的学生,那时都是公费生,可以定时领到米粮。
(记得吗?了凡吃到九十一点五石时,就去北京京学国子监当贡生了。)
应匡把自己领到的米分给家贫的同学,明明有被荐举当贡生的机会,
他礼让给下一个名次的同学,足足让了三次机会。
人家问为什么,他说:“他们的家都比我穷,年纪也比我长,我怎么能不让呢?”
有这样的父亲与祖父,应家怎么能不兴呢?
应大猷其人其事:
大猷十四岁后就让外祖父(王存忠)亲自教导学问,年纪轻轻中了进士。
没想到父亲不久就过世了,才刚守完父丧,遇到黄河决堤,
妻子跟女儿遇难,大猷虽然逃过一劫,这却成为他毕生之痛,
回乡养了一阵子病才复官。
当官之后,政绩实在太多,去什么地方都是勤政爱民的好官。
当地方官时,每每都只带一担书到任与离任,
因为家中的余财都拿去助人了,每当调任,临走时百姓们都夹道哭着送行。
大猷到广东上任,当时那是肥缺中的肥缺,仍是一样清廉自持。
举凡平乱(宁王乱),勦匪(四川)都十分出色,治军也十分严谨(俺达闻之不敢进犯)。
他断狱非常公正勤奋,所到之处,只按法办事,达官显贵,皇亲国戚在他眼前都与百姓一
样平等。
例如到云南作官时,沐王府(鹿鼎记看过就知道了)雄霸跋扈,他依然不买沐家的帐,
别人不敢办的,累积数十年的冤案怪案,到他手上都平反搞定了。留下很多神断案的传说
故事。
因为政绩实在太好,被推举进入中央后,担任刑部尚书。
决断诏狱是他的职责,诏狱是国家最高级的监狱。
里面的犯人都是高官,通常是皇帝亲自下诏降罪,可说大多都是"政治犯罪"案件。
大猷主持审理诏狱期间,不改初衷,秉公努力平反冤案。
那时严嵩的势力很庞大,诏狱里有很多冤案,都是被他跟儿子严世蕃搞出来的。
这对父子善于揣度圣意,得到神宗高度的信赖,权倾一时,不少官员纷纷依附。
严氏父子可算在大明五大恶人(我自己封的)里头,跟刘瑾、魏忠贤、王振等人齐名。
不愿依附,被他们诬陷或降罪的忠臣不计其数。
大家都劝大犹要识时务,还是自保要紧,大犹说:“我当官,只知守法,其他都不知道。

为了营救忠良,后来果然得罪了严世藩,被强迫退休,一直到老死,三十多年在乡间留下
无数善举。
大犹的学问渊博,为当世大儒之一。退休后,在故乡讲学,写书,直到老死。
这其间朝廷还是有发退休金给他,从来没有存下,
家中连一石的存粮都没有,因为都拿去救济穷人了。
但是他毫不担心,每天生活得十分惬意,仙居县的乡民到现在仍非常景仰尊重他。
四百年后的现在,那儿还保有他捐造的单孔石桥。
应家的儿孙承继祖风,都是好官,其中较有名的是孙子应朝卿,贤名不亚其祖。
参考资料:《光绪仙居县志》、《明史》、《容庵集》
故事八:
故事原文:
嘉兴的屠勋,一开始为刑部主事,常常睡在监狱里,细细询问犯人的状况,得知某些人是
无辜的。
屠勋并不居功,暗地向长官刑部尚书报告状况。
白天时尚书大人审案,用屠勋调查到的情报,审讯诸位囚犯,没有人不服气的,因此平反
冤狱十余人。
这件事传了出去,一时京城里都称赞尚书的贤明。
屠勋又与上司商量说:“天下还有许多受冤的情事,四海之大,百姓众多,难道没有其他
冤枉的人吗?
建议每五年由中央委派一个减刑官,到各地详实覆查案件,平反冤情。”
上司为其上奏,皇帝准许了这个要求。
当时屠勋也在此减刑官之列中。
一晚梦到神明告诉他:“你的命中没有孩子,现在实施减刑的措施,
深深地符合上天的想法,老天赐你三子,都是紫衣服金腰带。”
就在这晚,屠夫人就有了身孕,后来生了儿子应埙、应坤、应峻(土字旁),日后都是显赫
的高官。
故事考证:
在了凡的故事中,机灵的尚书大人运用屠勋调查的成果,平反了冤狱,得到好名声。
又代屠勋上书皇帝减刑,是个支持他的好长官。
史料里前半段的故事,确有其事。
当时刑部尚书林聪非常倚重屠勋的才能,在屠勋担任刑部主事(辅官)时,
多次委托他调查与处理难案或大案,凡是涉及权贵的案子,都让屠勋来办。
屠勋不畏强横,一心为公,忠实地办案不转弯,在林聪的支持下,两人合作处理了很多案
件。
中央的刑部,类似于现在的司法院,尚书林聪即是司法院长。屠勋的职位类似里头的厅长
或处长。
然而,与故事不同的是关于派遣减刑官的提议。
当时屠勋甫上任南京大理寺卿。大理寺,就是现在的最高法院。大理寺卿近于最高法院院
长。
正好国家当时遇到大旱灾。屠勋便借机向即位不久的明孝宗上书,
表示灾害的成因与天地阴阳失调有关,阴阳失调的起因又与民冤有很大的关系。
灾害是上天降下的警示,所以最好每五年差遣减刑官到各地覆查案件,并为自己请命作为
减刑官。
我找到屠勋当年上书的奏折,里头详细且真挚地为百姓请命,于是孝宗批准了他的要求。
史料中没有任何有关神明赐子的纪录,然而有趣的是,屠勋确实晚年得子。
屠勋有六个儿子,其中应埙、应坤、应峻(土字旁)三人都是进士出身,紫衣金带是高官的
表征,这点与了凡的故事是相合的。毕竟上天说赐他三个高官儿子,没说只赐三个而已。
更巧妙的是,屠勋是1488年上书,长子屠应埙是1489年出生,那年屠勋43岁。
明代士人往往二十初头前后就成婚了,屠勋23岁中进士开始宦途,过了二十年后才得子,
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事。
了凡的故事说,上书之后的当晚,夫人就有孕了,这在正史的时间点上可说是吻合的。
在我的看法里,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是这个故事说不定是真的。
屠勋其人其事:
屠勋的直系祖上,几代之内并没有功名,史料不多,只知道父亲屠机是个读书人。
屠勋从小就非常爱读书,一有时间就看,几近书痴,年轻时学问就相当渊博。
年纪二十初头就中进士,先从工部从事(交通部处长)干起,管当时的大肥缺漕运。
漕运是明代帝国的内陆运河,当漕运官比现在的海关还要容易养得肥滋滋的。
屠勋在那作事认真,一介不取。
之后转入刑部,其后的一生几乎都与刑司有关,留下的美名也大多是公正廉明,不畏权贵
等等。
史料上有两个纪录的案子:
一个是当时京城有个恶少李胜,诱骗主人的儿子去作假钱牟利,然后再暗中告发少主。
少主被流放边疆后,李胜把他的财产全占据了,当时很多人知道这个冤事,但没有官员想
要翻案。
屠勋细查之后为其平反,把财产拿回来还给主家,并按原罪名流放李胜。
另一个是当时的外戚,侯爵张鹤龄与乡民争地,皇帝请屠勋去调查真相后,
并听从他的建议,将地判还给乡民。
接着,屠勋从大理寺卿升任都察院副都御史,兼顺天巡抚。
都察院相当于现在的监察院,副都御史相当于高级监察官。比我们现在的监察委员有权力
多了。
顺天府大概就是当时的京师地区,巡抚是比省长更有实权的地方官。
权力涉及内政、司法与军事。
在巡抚任内,屠勋常常调查地方的弊端,为百姓请命减轻他们的负担,都得到批准。
也整顿边防,有效率地防止外族的威胁。
十数年后,回到京城升任刑部尚书。
屠勋大至是了凡祖父那辈的人物,当时皇帝宠幸的是大宦官刘瑾。
当时所有的官员上书给皇帝前,这大明五大恶人前三名的刘瑾,都会想办法先弄来看过。
当初王阳明上书皇帝列出刘瑾的诸多罪状,刀刀见血,也是先被刘瑾截到。
这个坏太监吓得屁滚尿流,赶紧把奏折扣住,到处找人串证,最后跑去找皇上哭哭,
皇上被他唬弄过去,才逃过一劫。
后来刘瑾势力更大,要求大臣在上奏前,一定要把奏书主动先交给他看过。
屠勋说:“这样搞,不只法律他高兴怎么玩都好,跟没朝廷一样了。”完全不鸟这坏太监

刘瑾怀恨在心,放话要教训他。
屠勋年纪大了,不想冒险,就跟谢迁一样,称病退休回乡。
退休后,在家教书养老,直到人生的尽头,死后朝廷赠予的諡号为康僖。
屠勋的一生并没有广行善泽的纪录,但是四十年的任上,
执法公正严明,清廉刚直,是一个好官。
屠子屠孙们的故事:
屠勋除了三个进士儿子之外,还有两个孙子,一个曾孙为进士。
整个明代大概有两万三四千名进士,一家四代七个进士,在明朝只有十四例,不算常见。
屠家的子孙留下的事绩并不多,多以公正刚直为名,其中有些故事相当有趣。
长子屠应埙当官的时候,跟故交往来很慷慨,为官的名声也很好。退休后十分节俭,几近
吝啬。
朋友去拜访他,都不招待吃饭的。就算是自家亲族子孙也是如此,与当官的时候完全不一
样。
有人劝他,他说:“我讨厌那些屯积财物,过著优沃安逸快乐的生活,好东西自己享受,
再把剩下的渣渣拿去讨好别人的人(以余沥媚人)。”
后来应埙病得很重,请医生来看。医生说要用乳香等等几个药材可治。
应埙问他药材价格如何?医生说也不过一金吧。
应埙觉得太贵了,不买,几天后就死了。
明时的一金,到底多少钱,这一直有争议。
朱元璋明订一两金子为四两银子,但在民间通俗语中,一金有时是在说一两银子。
明朝的一两银,用粮价购买力来粗略估算,大概只是台币2000-4000左右,
古今社会型态相差太大,只能勉强可作一个参考。
屠家没穷到那种地步,应该只是节俭而已。
这两个故事,分别被记在不同明人的笔记内,
都与吝啬有关,想必应埙在当时应该是吝啬地出名。
次子屠应坤,在云南当官的时候,地方土霸(黑道那类的)到处乱挖矿,破坏生态,欺负小
老百姓。
应坤致力打击黑道,禁止乱挖矿,还地于乡民。应坤人明明活着,乡民感激他,主动立庙
拜他,
希望这样的好官长寿。现在云南的西樵山风景区,还有立碑纪念,称赞应坤保护生态。
么子屠应峻(土字旁),24岁进士及第,被选为庶吉士。他也跟父亲一样,担任刑部主事。
在他任内,努力平反冤案。甚至那些判为死刑,刑司已经仔细三审覆验过的犯人,
他依然努力上书营救,请上头缓慢处理。
应峻(土字旁)有一次到江西省主持乡试,中央内阁的阁臣(查不到是谁)请他帮忙"照顾一下"儿子们。
应峻(土字旁)感到很厌恶,回答:“国家立朝一百七十年了,只有这个取士的方法公平不废,
如果循私,那还要考试干麻?”拒绝了对方。
不久作梦,梦到有人拿毒酒要他喝,他不愿意,酒倒在地上,一看竟是坟地。
醒来后,叹说:“这是神在告诉我,接受私托就跟接受毒药一样,宁可死了入坟,也不能
作。”
应峻(土字旁)有两个儿子,屠仲律与屠叔方进士及第。
屠仲律是个勤政爱民的好官,曾经上书出谋策画如何防范倭寇,得到朝廷采纳。
最后因为勤于政事,过劳死在任上。儿子屠律也是进士。
屠叔方在当地方官时,官声很好,一次到鄱阳那边上任,
听到了胡闰一族当年殉难的故事,感到十分愤怒,立志为其平反。
胡闰是鄱阳县人,官任大理寺少卿,当年在文学上与方孝孺齐名。
当时朱棣靖难,夺姪子皇位,要国内声望最高的方孝孺帮他起草即位诏书,方一直不肯。
最后方孝孺被押到殿上,身穿孝服大骂朱棣,朱棣强迫他写。
他写朱棣是篡位的贼,写完把笔一扔,呛说你要杀就杀阿。
朱棣威胁他:“你不管你家九族了吗?”方再呛他:“是十族老子也不怕。”
朱棣大怒,方孝孺被凌迟处死,诛了十族。
这是史上第一次诛十族,第十族就算在他的学生头上,
就因为方的一句话,学生们惨了。
(当然也不是当过他学生的全被杀光,但较亲近或不愿逃跑的就倒楣了。
例如哭着帮他收尸的那几位。)
方孝孺的故事过于惨烈,朝野都很同情他,但是大家都不敢说话。
直到朱棣死后,儿子孝宗朱高炽即位,孝宗虽然是个肥宅胖子,
但是宅心仁厚,史有贤名,帮方家一族平反。
然而胡闰一家的冤情却没有洗雪。
当时朱棣召见胡闰,他也是身穿孝服上朝,朱棣要他换衣服,
他不肯,边哭边呛朱棣。朱棣大怒,叫人掌嘴。
胡闰牙齿都被打光了还继续骂,朱棣被他骂到起肖,
命人勒杀胡闰于廷上,并诛其九族。
朱棣是一个很残忍的人,一生倚重第一个故事里的杨荣,
杨荣能数十年伴君无事,真的很有一套。
叔方知道这段故事后,认为胡闰是个忠臣,家族受到这样的待遇是不对的。
升任监察御史(高级监察官)后,他有权直奏皇帝,马上建议为靖难时期的其他遇难忠臣平
反。
未平反前,这些家族后代如没被赦免,他们被流放到边疆不能回到故乡,备受歧视,
不仅无法以科举出头,连盖宗祠祭祀自己的祖先都不行。
皇上准了叔方的要求,获得平反的忠臣子孙们有一千六百多人。
在京城公布赦罪榜单的时候,榜被大风吹了起来,在空中一直旋转很久才停下。
当榜单传到鄱阳县公布时,一样起了阵大风,榜单在空中也是转了阵子才停下。
嘉兴府志记下了这段故事。
屠家虽没有像应家那样到处施善济人,但都是公直正义的好官,
于是这些见于史料的故事,才能流传下来。
参考资料:《明史》、《光绪嘉兴府志》、《平湖县志》、《西樵山志》、
《涌幢小品》、《松窗梦语》、《玉堂丛语》
故事九:
故事原文:
嘉兴人包凭,字信之,他的父亲是池阳太守包鼎。包鼎生了七个儿子,包凭是最小的,
入赘于平湖袁家,和我的父亲往来很密切。博学才高,但是多年考科举都没有成就,
于是对佛道二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天到东边的泖湖游玩,偶然逛到一个村里的寺中,看到观音的神像,露天而立,满是雨
水。
包凭马上翻找钱包,拿出了十金,给予主持的和尚,让其修缮庙宇。
住持告诉他,修寺的工事不小,银子太少,恐怕不能完事。
包凭一听,又从行李中拿出四疋松江县产的布,
再挑了七件新的衣服,内衬的料里是用麻织的,要给和尚。
当年的松江布是非常有名的好料子,新衣服也有相当的价值,可见包家家境不差。
仆人劝他说这样捐太多了,包凭说:“只要圣像无碍,我就算没穿衣服裸身,又有什么关
系。”
和尚听了很感动,掉泪说:“舍去银两与衣服布施,这不是什么难事。但是这样的用心,
却是十分不容易的。”
寺修好后,包凭带着老父亲来游览,晚上就睡在寺里。
梦到寺内的护法神来道谢,告诉他说:“你的儿子应当享受世间的官禄。”
后来儿子包汴,孙子包柽芳,都登第成为进士,作了显赫的官员。
故事考证:
包凭与袁家往来相当亲近,是了凡的父辈,想必这是了凡亲自听来的故事。
故事内文未见于其他史料,无从考证起。
历史上都有这些人,但是包家的事绩相对少了点。
包家的那些事儿:
包凭的父亲包鼎,叔叔包鼐都是进士。
然而与之前几个家族不同的是,包凭七兄弟们全部杠龟,没有一人有举人以上的功名。
直到包鼎的孙辈才出了三个进士,其中一个是包汴。
曾孙辈就只有包柽芳一人。
包凭这一房的儿孙们有几个故事值得一提:
他的孙子包柽芳这人有藏书癖,只要听到没有收录的书,就拼命跟人借来抄写,整个晚上
都不睡觉。
他一生中帮忙刻印了很多书籍,其中不乏佛书,在浙江相当有名气。
柽芳年轻时在礼部与高拱为同僚,高拱想要请托河南的学台(教育厅长)推荐自己人来京城
当贡生。
包柽芳反对,说不可以坏了先例。高拱气到全身发抖,拂袖而去。就因为这事得罪了高拱

后来高拱当上首辅,父亲包汴在四川当官与同僚有争执,事情要由朝廷调查论功过,
高拱直接强迫包汴退休。柽芳的仕途也因为高拱之故,从中央被贬去地方当盐官。
高拱在历史上不算个太坏的人,但就是心胸狭小了点,私心颇重。
后来他与张居正政治恶斗失败,遭到陷害差点丧命,被逼退休回家养老。
柽芳在担任两淮盐运使司的判官时(在江苏一带管理盐务的辅佐官),
发现海边的旧堤防已经不堪使用。很多人因此遇害。
有些官员觉得直接修好旧堤防就可以了,柽芳坚持亲自到各处实地勘察,
决定上书朝廷,建议把海堤往外推,更能保护盐工与民众的安全。最后朝廷接纳了柽芳的
建议。
乡民称新建好的海堤为包公堤,并为柽芳建立生祠。
明朝的乡民,对于感谢的父母官常常会在他们活着的时候,立个庙祭拜祈其长寿。称为生
祠。
这是民众发自内心感激的一种敬意,就像屠应坤打击黑道,云南的乡民也帮他立生祠一样

这与五大恶人之首坏太监魏忠贤,掌权时全国各地大小官员为了谄媚他,
拼命帮他建生祠的情况,并不一样。
柽芳有两个儿子,世杰与世熙。
世杰的功名只到举人,举人在明朝也可以去吏部登记补官,
起步比进士慢多了,但是资历熬久了,还是可以当地方官。
包世杰在永康县(今浙江永康市)担任教谕时(县学的老师),那边有溺女的风俗,
也就是生下的孩子如果是女孩不是男生,就直接溺死不养。
在世杰的努力之下,这个风俗慢慢消失了。
因为表现很好,升任泗州的知州(今安徽泗县)。
当时有强盗杀了一个仕绅(有功名者)左先生,案子破不了。
世杰去城隍庙祈祷求城隍爷帮忙破案。
晚上梦到城隍爷送他一朵莲花。
梦醒后,世杰详加调查,马上逮捕左先生家一位叫夏莲的婢女。
细细询问下,果然强盗与其有关,这个案子就破了。
世杰是个认真的好官,他的儿子鸿达,也登第成为了进士。
柽芳的另个儿子包世熙,故事就更特别了,不得不提:
世熙是有名的孝子,一生没有功名,只是个国子监里的太学生。
一次柽芳生了重病,几乎要病亡,世熙时时在旁服侍,每天哀哭,日夜祈祷,
担心父亲病情的变化,日日尝其粪便看看是甜是苦。
历史上有数例食粪的故事,传说如味道是甘甜的,代表没救了。
如是苦的,大概表示脏腑机能正常,病情已得控制。
二十四孝里有位南齐的庾黔娄,尝过父亲的粪后,发现是甜的,
于是日夜虔诚跪拜北极星,祈求以自身代父死。
忽然听到空中有声音告诉他,父亲的年寿尽了,此关无法通过。
但是他至孝感动上天,父亲的寿命可以延到月底。
果然月底父亲就病逝了。
世熙大概是听过庾黔娄的故事,所以如是效仿。
父亲病好的时候,他已五十多天都没换衣服与洗澡,。
世熙安心后,累得睡了好久好久,梦到自己跟表兄诸澄甫去城隍庙拜拜,
两个人与城隍爷聊天,各自询问父亲的阳寿。
城隍爷说诸澄甫的父亲阳寿六十三,并告诉世熙:
“你父亲的阳寿只有六十,你们父子的口业不少,最好要以此为戒。”
世熙醒后,吓得全身是汗。
几年后,他收到诸家寄来的讣闻,诸父果然年满六十三岁身亡。
我考究了一下,当年柽芳正好五十九岁。
世熙吓到崩溃了,不敢告诉别人,也不敢让父亲知道,
日日夜夜都在恐慌,常常一个人暗自流泪,不知如何是好。
当时有一位名号为如的法师,从武林(今杭州)来,通晓佛理,修行很好,
世熙把烦恼跟他请教,如法师传授他,古代时的一种减算延亲的方法。
于是世熙暗地写了一个给上天的奏疏,沐浴斋食,整天在佛像前祈祷,
发愿损折自己的寿命十年,延续父亲的寿命,言词非常恳切,泪随声下,
旁边的人都被他的真情感染,不忍心看他的脸。
这件事只有跟他亲近的一二友人知道。
说也奇怪,就在当年,世熙考完科试,回乡不到一个月就骤逝了。
这个故事的记录者冯梦祯说,他是亲自听如法师说的,
写故事的当时,柽芳已经六十一岁了,还活在世间,不晓得是不是跟世熙的事情有关。
他听完故事后心中很感慨,于是完成这篇包孝子传,收录在他的快雪堂集里。
并为嘉兴府志所记载。
包柽芳最后活了六十六岁,以六十起算,仅仅多活了六年。
到底是折算不成比例,还是世熙本身剩余的阳寿,只有六年,这些都已无法考证了。
而世熙的孝心,已然流传千古。
下笔到此,想到城隍爷对世熙的劝言,我也不禁反省起来,
自己的言语要更多谨慎些,可别不小心造了些口业了。
参考资料:《明史》、《光绪嘉兴府志》、《快雪堂集》
故事十:
故事原文:
嘉善人(今浙江嘉善县)支立的父亲,为县城里的狱吏,有无辜的犯人被判重刑,支父很同
情他,想办法帮他脱罪。
犯人跟来探亲的妻子说:“支公的美意,我惭愧无法报答,明天妳邀他到家里,以身体侍
奉他,
这样他应该会更用心在这事上,那么我就可以生还了。”妻子哭着答应了丈夫。
第二天,妻子亲自为支父劝酒,并告诉他丈夫的意思。支父不肯答应,仍是尽力为犯人平
反。
犯人出狱后,夫妻两人登门道谢,说:“您如此德行深厚,世间少见,然而现在却还没有
儿子。
我有个小女儿,愿意给您作扫地的小妾,这在礼数上是说得过去的。”
支父同意了,并以正式的礼仪将女子纳进门。女子生了支立,年纪很轻就有功名,作官至
翰林的孔目。
支立生了支高,支高生了支禄,都是以贡生的身份作了学博。支禄生了支大纶,有进士的
功名。
故事考证:
支家人物,确实史上皆有其人,官位也如实。
故事中支立的父亲,名字叫作支茂。
这个故事,也被分别记载在光绪年的《嘉善县志》与支大纶所撰的《华平集》里。
《嘉善县志》成书的时间在《华平集》二百多年之后,很有可能是从该处引用过来的。
这两处的故事里更补充了几段细节,被诬陷的犯人姓唐,而且在乡里间是个善良的好人。
唐家夫妻登门道谢之后,支茂答应纳妾,晚上就作了一个梦。
梦中一个衣冠楚楚者跟他说:“你不趁人之危污辱对方,阴德不小,老天派一个文人当你
的孩子。”
于是就在当年,妾有孕生支立。
综上所述,这个故事想必是在支家传颂已久,所以曾孙大纶得以记录。
支大纶与了凡是同辈,了凡长于大纶一岁,又都是嘉善县人,
当年同乡读书人常常一起赴京师应考,彼此都很相熟,自然多有往来。
想必是了凡从大纶处听来,加以记录。
至于支家先祖的状况,根本没法考证(连支立自己都不太清楚,只知道其祖父曾祖的名字)

亦缺乏可靠的家谱。
可以说是支立这代才有功名,祖上绝非什么官宦世家,不然何以家谱如此。
而支茂这个人确实作过这样的事,也确实从支立以下他们才有点读书人家的样子。
因此我认为这个故事是很可信的。
支家的那些事儿:
支家的记录极少,只能从支大纶的文集中找到一些资料。
第一代支茂,出身不高,几乎当了一辈子小吏,想必是干得不错,
最后熬出头当到县丞。县丞是知县(县长)的辅佐官,相当可说是副县长。
以一个没有功名与背景的人来说,能当到这样的位置,已经十分不容易了。
第二代支立,虽然为支家继了香火,但是人生也是十分坎坷。
支立还没成年,支茂就死了,家里穷到没法自立。(想必支茂是很清廉的)
当时母亲还在,支立一介书生,没有别的专长,为了让母亲有更好的生计,
只好入赘于潘家,给其收为养子。
养父家里是经商的,有开店铺,大概是我们乡下杂货店那样。
只要是支立看店时,因为他太专心看书了,所以店里的东西时常遭窃。
有一次养父叫支立去乡间收债,支立十分倒楣,去的时候该债户的新生儿恰巧死了,
于是被诬告说婴儿是他杀的,支立就被关起来了。
这种莫名其妙没逻辑的事情居然会发生,难怪屠勋建议派平冤的减刑官会是大功德。
支立在狱中写了陈情书给知府申冤,知府见了文章,大为赞叹。
认为这样的读书人,一般都有志于功名,不可能会为了谋财随便去杀个新生儿,
不仅释放了支立,还推荐他进入县学,正式成为公费生。
这样看起来,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或许是因为支立事母至孝,以贤孝闻名于乡里,所以老天愿意保佑他吧。
支立第二年就中举,有了功名。但是一生的功名就仅止于此了。
这里面有个故事:
支立的学问相当好,一路作到府学的教师,一次主持顺天府的考试。
当时大太监汪直声势冲天,虽然他没被排入明朝十大恶人之列(我自己排的),但也不是个
小角色。
汪直砸了千金之多,到处打点,要让自己姪儿在考试中上榜,几乎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支立当主考官,不动声色,入闱后看完那姪子的卷子,直接把他的名字从榜上抹掉。
这件事当时闹很大。
汪直只能透过影响力,把他贬去翰林院当孔目。
孔目官实在是很小很小的官,小到不入品。掌管翰林院的图册与文书等等,
虽然这官小不拉叽,但要有一定学问程度的人才能担任。
当时功名就是一切,有背景的话,还可靠爸靠爷恩荫个小官作作。
同样是举人,包世杰的起步就稍微好一点,他自己也很努力,最后能当到知州(州长),
杨荣的儿子连举人都不用,补荫的官起步都比他们两人大。
这就是背景有差别的关系。
可怜的支立,没背景,又得罪了大太监,一辈子就这样了。
支立晚年时家境变好了,跟老婆家经商有很直接的关系。
他有七个儿子,前两个是潘氏生的,姓潘。后五个是李氏生的,姓支。
其中稍有一点点点功名的只有两位:
支大纶的祖父支高,与其兄支章。
这两位都有秀才的身份,都是贡生,但也只有这样了。
支高干了一辈子的教谕(县学教师),支章则是最后作到县丞(副县长)。
但是这两兄弟居然因为分财产的关系失和,还为了祖先的墓地产权归属闹上衙门。
第六个故事里的应匡不独享风水,他之所以会被公认为贤达,与支家兄弟相较之下就非常
清楚了。
支高只是一个一般人,称不上有什么特别的德行,也不是坏人。
他相当小心谨慎。记录上写道:
支家住在闹街,有一天他听到家门外有人在打架,不是跑去看热闹,
而是赶快把门关起来,只因怕多生事端牵涉到自己家的缘故。
支高还有个兴趣,就是把门关起来,
从门上小洞向外面偷看往来的行人与街况,自得其乐。
这两则是分别不同的纪录,至于支高是不是用小洞偷看人家打架,
这就不知道了,但我猜是很有可能的。
支高有四个儿子,只有两房有香火传下,次子支禄是大纶的父亲。
不晓得到底是什么原因,有可能是因为家穷,支禄入赘到镇里经商的顾家。
这顾家的老丈人其实蛮废的,整天玩儿不作事,到处花差花差,欠了一屁股债。
他很幸运,支禄这个上门女婿却是十分有才干,在他的经营之下,
顾家的家业不断兴旺,老丈人更有本事成天花差,靠着女婿倾家荡产帮他收场。
支禄的个性很严峻,只要僮仆或佃户让他不满意,他就大骂,可能还会打人家。
大纶的母亲顾氏每每在支禄发完飙,都会去安慰对方,再给予酒食款待。
僮仆与佃户都很感念其母亲,到支禄过世前,都没背叛或生事过。
大纶五六岁时,有次在别人家田里尿尿,被老爸看到。
支禄边揍边骂儿子,说:“败家子,你不知道惜粪如金吗?”
(大概是尿可以当水肥吧,当真是肥水不落外人田。)
支禄虽然是这样的个性,但是他非常地孝顺,
对父母与岳父母都相当恭敬,也默默地补岳父的坑。
经营产业的同时,一边也拼命地唸书,一路从县学公费生,到京学的贡生。
官至府学的教授(教员),再也没有更高的功名。
最后为了侍奉老母亲而提早退休。
支大纶,字心易,号华平。是支家前后,唯一一位进士登第者。
官途也实在是十分坎坷,有曾祖支立之风。
三十岁中举,四十岁进士,一开始去刑部上任,随即到南昌府当教授。
不久父亲母亲相继过世,回乡守丧。
结果守丧期间居然也会被弹劾,弹劾他的人是耿定向。
耿定向在当年的官声很好,政绩卓越,是明后期相当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与官员。
耿的弹劾是很有力的,大纶因此被降等。至于弹劾的原因,大纶的儿子支如玉说,
这是因为大纶当年曾经与耿在讲堂上辩论,耿被驳倒无法言语,当众出丑之故,
到底实情是否如此,我也不晓得。
在服丧其间,大纶将家中田产的一部份,开掘了一条小水道,
取名为放生河。凡有遇到活鱼往往买下来,于河内放生,为自己的父母求取冥福。
乡民常常去里面偷捞鱼,大纶为此烦恼不已。
服丧完后,大纶到泉州府当司理(管刑罚的幕僚小官)。
当时张居正担任首辅(宰相),声势冲天之际,一位叫作洪朝选的侍郎得罪他。
他是一个相当好的官,爱民如子,清廉正直,百姓都说他佛心来的,称他洪佛子。
洪公开大力批评张居正,为了作官不愿守丧这事,实在是不忠不孝的坏蛋,可耻。
当时张的官势正如日中天,一旦回去守丧,
宦途势必中断,政敌就能见缝插针,搞不好政治生命就没了。
张居正好不容易控制小皇帝用个"夺情"的理由,就像第一个故事里的杨荣那样,
表示国家正非常需要他,强迫他不可以守丧,务必留下来当官。
洪朝选跑出来这样作,加上之前有个洪不愿依附张去陷害辽王的前怨。
这何止是得罪,张居正根本恨之入骨,
欲置他于死地,于是诬陷他通敌卖国,要杀头。
洪朝选最后被打死在狱中,张不准他人收尸。
大纶不看风向,跳出来上书帮洪讲话求情,不仅没成功搭救,还因此也得罪了张居正。
被张居正一贬再贬,官都已经贬到芝麻小了,就让他考绩不及格,
逼得大纶只好退休回家喝西北风。
跟前面许多故事里的诸多前辈一样,大纶回乡后教书直到老死。
有个儿子支如玉作到举人。
参考资料:《明史》、《光绪嘉兴府志》、《光绪嘉善县志》、《华平集》
作者心得:
这四个家族各自有不同的故事,
应家与屠家的前几代,都不是出自官宦世家,只是一般读书人家。
应大猷的伪信故事比较难考究真假,
然而应家数代间以善行与德行闻于乡里,子孙十分显赫兴旺是历史事实。
应大猷自水灾后,其实一直有着胃病的病根,让他痛苦不已。
可以勤于官事还活到九十六岁,这也是历代以来世所罕见。
我相信这是他终生积善的关系。
屠勋的故事没有直接证据能证明,但是所有的资料推算起来,实在不假。
屠勋与其子孙世代刚直,祖孙从事刑狱断事都清正公平。
平冤不遗余力,虽没有如应家那样广为施善,不如其显赫。
然而比之一般官家,也是相当兴旺,实在是不简单。
包家是官宦旺族,然而包凭兄弟七人家境殷实,日子十分舒服,却于功名全部杠龟,
包家子孙略有功名,多是品格清正,勤政爱民的好官。
故事想必是了凡亲自从包家耳闻,应该不假。
虽然了凡的故事写道,包凭的儿孙功名是其布施庙宇功德所致,
然而包家的家庭教育与自身的努力,想必也是少不了的。
布施庙宇与护持大修行者,这确实是大功德。
想必该庙宇的住持德行十分了得,因此包凭功不可没。
此功德的起因,缘于协助此有好德行的住持,传道渡众,嘉惠一方,
为人师表,发人心慧,救人无数的缘故。
反之如果对方德慧修持不佳,此布施之功就是浪费掉了。
变成对方积欠信众恩惠,误人子弟,累世偿还,
地狱门前多僧道,修行人拿人布施,不得不慎重为之。
台湾现今布施庙宇的信众很多,然而庙寺的修众是否修持了得,这就要十分留意。
不当的布施徒长对方贪念,也容易误导增加信众对于名相的执著。
好的修行者带领信众一路向上,坏的修行者带领信众一路堕落。
因此布施庙寺,护持修者,一定要相当地慎重。
支家是这几个家族中,相对最寒微的一个。
但故事也是最真实的一个。
支家数代很巧合的都有担任过学官,是个读书人的世家。
以孝传家(也真的没其他好说了),有功名的支立与大纶都算是颇为刚直,
不畏得罪权贵,也不逢迎讨好。
大纶当的官其实没什么政绩的纪录(不晓得是能力太差真没政绩还是被掩盖了。),
以学生对他的评价来说,他是个很有正义感近乎于不懂作人的人。
跟他的曾祖父一样都不会看风向,虽然两人于一生官途不显,但学生无数。
或许比起作官,可能支家的人更适宜教书吧。
教书是传道授业解惑,也是良心事业,类似于修者带领信众一样,不可不慎。
支家子孙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也是平安兴旺,不致于祸事上门。
谈到明朝的内阁,其实能当上阁臣的,都是在权力斗争之下的幸存者。
那些首辅阁佬,不仅十分会作人,往往一个比一个心狠手辣。
杨荣与谢迁在其中都是很会作人的佼佼者,德行亦还不错,子孙也算兴旺。
张居正在正史中是一个很能干的人,有大功于国家,但因为私心太重,手段狠毒,人品不
能算好。
张居正一死,全家遭到清算,诸子被拔官,长子与三子横死。虽然没有灭族,但是十分惨
淡。
富贵功名如云烟过眼,不如了凡故事中的许多主角,
一生在地方上努力任事,勤政护民,或教书于学堂或乡里。
国家的兴盛无法脱离这些基层官员的努力,他们可能较少见于史册,
但地方的百姓永远怀念感恩他们。
从这些故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故事里的角色与家族成员大多是人品不错的善人,
其中不乏人品高洁与能力文才俱佳的佼佼者。
然而在命运的齿轮下,他们也不是都一帆风顺的。
其中较幸福的可以说是杨荣与谢迁,或许这与他们的父祖建立大阴德有关系。
杨荣的祖德太厚,他的祖上嘉惠不晓得多少人。
谢迁的父亲虽然纪录很少,然而假设了凡的故事属实,谢都事身在乱世的军戎之家,
能费心努力收罗名册救人以万计数,自然在其他事上也是活人无数,其功德亦大,
希望未来我有时间能找到更多关于其祖上的纪录,进一步了解其细节。
其次是应家,应家不仅祖德深厚,应大犹本身更是致力于行善,
大猷不仅德行好,能力佳,公正断案平反冤屈。勤政爱民之余,一生竭尽其力于行善。
这是受他父亲与祖父的影响之故。因此大猷之后,应家大兴。
大猷的妻女死于水灾,他自己也受波及,仅以身免。
但是他并没有因此灰心丧志,仍是不断地努力。
应家积德如此,大猷本人德慧如此,尚不能避免天灾共业的劫难,这是我们要了解到的。
人生无常,福祸业果难料,应把握当下好好努力。
再次是自惩一家与冯家。
冯家第一代冯裕类似应大猷,虽然祖德没有应家厚实,政绩与善举也不及其,
然而在当时也是十分不得了的人物了。
冯家自冯裕一介军户白手兴家起始,成为官宦世家,四代进士,
代代都是好官,这有赖于家风与祖荫的关系。
其中冯裕老年丧子(两个儿子先他而去),痛彻心扉,对他打击很大,
以致于退休后郁郁寡欢。
而第三代子履幼年丧父,还没懂事就成了单亲家庭。
但子履有个伟大的母亲,加上自己十分努力,终能成就功名。
冯家的故事也告诉我们,即使行善积德,也难以避免人生无常的生离死别。
然而只要努力的方向正确,积善之家确实会有余庆。
就看自己的努力有多少了。
自惩一生行善无数(加恩时的诏书上说的),祖上三代以教书惠人,清廉自持,
到儿孙之代功名大兴,杨家两代出了六个进士,这也是祖德与家风的关系。
自惩努力了一辈子,都以没有功名为遗憾,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与丧志,
一边教书,一边助人,边教自己儿子,最后终于开花结果。
自惩在生时虽然没有功名,但死后因长子之故,推恩封官,也是一个补偿了。
再来是包家与屠家,这两家世代为官,虽然没有如前面几家广行善泽的纪录。
但是他们都是刚直廉洁,爱民勤政的好官员们。
人在公门好修行,这两家的先代建立了很好的表率与家风传承下去。
屠家尤以平冤为多,讼狱之事千丝百缕,如何有耐心与智慧细细辨明还人清白,
又可以不畏权贵影响判决,这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屠勋作到了,所以他家兴旺。他本身的品格,也直接影响到了子孙,
所以屠子屠孙们的官声都很好。史书是很残酷的,官声好坏并不会造假。
一个官只要爱民,政绩卓越,史上就会留下几笔。
没有官声的官员比比皆是。
包家之兴盛稍逊于屠家。
但为官者都是好官,后代不乏孝子贤孙,这亦能说是家风与祖德的影响。
最后是寒微的支家,支家的故事十分真实。
照理来说,支家本来恐怕是落了一个无后的命运,因为支茂的义行,得以延续香火。
支家的祖先确实也不旺,是个代代平凡普通的一家。
这样无太多祖德可言的一家,或许本来要断后了,然而支茂这人十分努力,
想必他平日的为人也是十分正直善良,遇到了赠妻一事才能有所坚持。
支家祖德不昌,勉强延续香火,世代为教育者,也是造育多人。
虽然德行不算出色,看起来是一般的好人凡人,以孝传家,廉洁自持,也无大错与恶行。
累积数代,到了大纶一代终于兴家,然后大纶的官途在目前所有故事里有及第的角色中,
实在是最为不顺利者,或许与他的能力有关,也或许相对于其他家族,
他的祖荫是最弱的吧,支立亦是如此。
但是他们都是堂堂正正的大丈夫,以孝闻名,忠于任事,不畏强横,
亦是十分值得我们钦佩的。
至于还没写到的徐家,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徐家最后落到亲族凋零,夜里哭哭,已经是了凡死后数十年的事了,
了凡在生时,徐家尚非常兴旺,何以至此?请待下回分解。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6-05-23 16:45: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Lunachen (期待爱情)   2016-05-23 23:27:00
谢谢
作者: MM79979 (90后愤青)   2016-05-26 01:24: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