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 转录 如何改变命运-了凡四训-积善之方

楼主: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6-05-23 07:47:03
本文经 ga037588 同意转录
http://disp.cc/b/1109-9oER
如果要得到福泽,远离祸害,还没说到行善,必须先要改正自己的过错。
改过的基础建立在自省与付诸执行,了解这些后,接着进入讨论如何累积善德。
了凡在这里举了十个善行得善报的故事,我另外一一进行考据,考证其真实性,加入适当
的补充。
补充资料都出于可考之史料,如果有错漏谬误,烦请诸版友务必指正,帮助我更正文章。
亮白字的部份是了凡的原文,余为我的补充与考证。
第三篇 积善之方
易经里说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过去颜家将女儿嫁给叔梁纥(孔子父亲)的时候,可以把孔家一代代祖先积德的事迹描述出
来,
便能推测他的子孙必有兴家的人。
孔子称赞舜,说:“舜因为行大孝之故,他的子孙繁盛,代代兴旺保有对祖先的祭祀。”
这些都是真实的正论。
我们可以试着用一些过去的故事证明这个道理:
1.
少师(高官才能享有的尊荣虚衔)杨荣,是建宁人(今福建山区),杨家祖上以摆渡为职业。
有次久雨成灾,溪水暴涨冲毁了许多民宅,许多溺死的人从上游流下来,
其他的舟船都在捞取货物,只有少师的曾祖父与祖父努力地救人,没有去捞货物。乡里的
人都笑他们笨。
等到少师的父亲出生,家境才渐渐宽裕。
有一个神仙化作道人,告诉他父亲:“你的祖父有阴德,子孙当要显贵,最好葬在某个地
方。”
杨家依道人的指点迁葬,就是今天称为白兔坟的地方。
后来少师出生,年轻时就高中登第(29岁中进士第五名),位至三公(三公在古时,是为官
最高尊荣的地位)。
国家加恩赐官给他的曾祖,祖父与父亲一样的官位(追封三公,工部尚书与大学士衔)。
杨家子孙昌盛显贵,到现在还有许多出色贤能的人。(杨荣离了凡的时代大概150年左右。
)
我没有在其他史料找到杨家祖上摆渡的记载,一般正史不会写到那么细,
这类的故事多出于家谱,宗族故事,地方志或读书人的笔记内。
这个故事只有了凡提到,但推理起来应该不假。
这边可以再补充几个正史里杨家的故事。杨家之所以能出个贤相子孙,应该不止摆渡救人
之功。
正史里的杨家,确实差不多大概到杨荣的祖父杨达卿壮年时期才开始宽裕。
杨达卿的年代正值元末乱世,他在乡间是个有贤名的读书人,但不愿意出来作官。
那时社会非常动乱,汉人动辄遭祸,达卿非常地谨慎。
杨家所在的福建建瓯县,其实是非常贫穷的乡野山地,一次全省发生大饥荒(1353年,达
卿48岁),
达卿想要拿出自己家的积蓄尽力救灾,又担心人家告发他欲买民心造反,
为求低调,就跟乡里人谎称自己家境渐富,想要帮祖上的风水造林。
约定好只要乡民愿意在大富山上种好一颗树,就给一斗米酬劳。
一斗米在当时是很优沃的,可以让一个壮丁吃一周的时间没问题。
只要乡民来跟他报种了多少树,不论来几次,报几棵,他也不去查验,来报他就给。
其实乡民也都知道他的厚意,大家尽力地种树,非常感恩他。
过了十几年后,达卿老了,大富山上的树也都长大了。
根据杨家宗谱记载,老达卿一天睡午觉,梦到一个拿个拐杖的白衣老先生跟他说:
“你种的树已经长成了。”
老达卿醒来后,猜测老人是山神所化,于是定下规矩,这山上的树子孙代代都不能砍伐,
唯有几个例外可以使用:
建庙、盖学校、为乡里搭桥、帮无居穷者建房、死后子孙无钱买棺者立棺。ˉ
杨家子孙代代遵守这个遗训,到现在已经六百年了还是如此,称为万木林,是个著名的自
然保护区。
这个故事因为杨荣显达后,才被收录至正式官方的地方志里。
达卿一生行善无数,正史载他施药救人,助人赎妻,造桥铺路,接济施棺等等不可计数。
民间都说,达卿虽然本无意于风水,但这大富山上的万林必然造就了杨家的好风水。
至于达卿的坟位,地方志上记载,有一年建瓯当地的一个东岳庙被大火烧毁。
达卿听到消息,主动带人捐财捐木要帮忙重建到好。
住持的道长非常感动,破例亲自选了庙后白鹤山上的一块地给达卿作为风水之用,
并预言日后杨家必出人物。这也成为史上福建风水家皆知的名穴之一。
了凡的故事讲的是达卿的父亲迁葬于白兔穴上,一家数代都得到好风水,
这确实也不是平白无故的。
至于杨荣这个人,也是史上少有的贤相。明初的贤臣三杨之一。
他三十一岁就进入明朝的内阁(31岁当上国家的部会首长),后来更当上内阁首辅(宰相),
史称机敏能谋断。
只要阁臣吵架,或是与太监、皇帝间闹有矛盾,施政没有办法决定,杨荣一到,
只消听几句话,就能将事情作好妥善的处理,而且众人心服口服。
朱棣靖难之后得位不正,杨荣尽力辅佐他安民治国,在他的盛怒下不知劝谏救了多少大臣

朱棣第五次北伐蒙古,死于归途,杨荣当机立断,命工匠收集军中所有锡器熔成大桶,
把皇帝封在里头,秘不发丧。以免国家军心不稳,皇子间夺位。
野史说杨荣为了守密将工匠灭口,不晓得是否为真实。
然而我个人认为这就算属实,也实在无可厚非,只要善待工匠的后人即可。
杨荣因父丧回乡处理,顺道清查乡民们的债权,将那些实在穷到还不起的借条都烧掉。
乡人中只要因穷困无法生活,无法安葬的人,他统统一起接济处理。
穷人家穷到无法嫁娶,也是他作主安排帮忙,乡人间田产有纠纷实在没办法弄好的,
他把自己的田产拿出来分给对方,乡人们都非常感激。
丧期还未结束,皇帝急着要他回朝复官,乡亲们为他送行时,都因为舍不得他离开而流泪

2.
杨自惩,鄞人(今浙江宁波)。一开始为县府里的书吏,为人厚道,守法且处事公平。
(当时县里的小吏贪污枉法的机会很多,能够保持清廉并不多见。)
当时的县官为人严肃,有一次鞭打囚犯,打到全身是血了,愤怒还没止息。
杨自惩跪下为囚犯说情。县官说:“这家伙犯法违背常理,实在让人没办法不生气。”
自惩对县官磕头说:“上失其道(朝廷失去正道,无法成为好表率),民间对其失去信心已
有段时间了,
(其实他说这句话很危险,自惩的年代离靖难时大概三十多年,这句话不晓得是真还是假
的,
燕王朱棣以皇叔的名义,夺位于姪子建文帝,史称靖难之变,为此杀了不少不认他为正统
继承者的大臣。
如果是真的,朝廷知道追究起来,他可能会因此遭罪杀头,不是开玩笑的。)
审案知悉了实际的状况,不论案情如何,应该要为他们感到伤心,不能因为厘清了案情而
感到高兴;
既然高兴都不适宜了,更何况是生气呢?”
听完这番话,县官的面容便平和了下来。
杨家相当穷,别人的赠礼却是无一收受。遇到囚犯没有东西吃,往往想尽办法接济。
有一天,有新来的囚犯好几人饿肚子,杨家的米又不够;分给囚犯的话自己家人就没法吃
了;
只顾自己家,这样那些囚犯又十分可怜。自惩感到十分为难,只好与妻子商量。
妻子问他:“这些犯人是从哪来的?”自惩回答:“从杭州来的,沿路忍着饥饿,面容都
是惨白菜色。”
于是两人决定把自家的米煮粥分给犯人们。
(古时官差押囚,重犯便是带枷上路,轻犯往往是手绑起来拉成一串,都是用走的。
杭州到宁波的直线距离是一百五十公里左右,走官道要三天才能走到,中间都没吃饭可能
是会死人的。)
后来自惩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叫杨守陈,次子叫杨守址,两人官至南北的吏部侍郎。
(明制南北两京,都设六部尚书,相当于部会的部长,侍郎是副部长。
守陈是北京吏部右侍郎,守址是南京吏部右侍郎。)
自惩的长孙(杨茂元,守陈长子)为刑部侍郎,次孙(杨茂仁,守陈次子)为四川廉宪(按察
使,为司风纪的监察官)。
都是名臣;今代的杨德政(字楚亭),也是这家的后代。
了凡写这个鄞县杨氏的故事只有这样,在可考的事实里,自惩确实当过县吏。
镜川杨氏在明代是非常有名的家族,一家二代内出了六个进士,这是非常夸张罕见的事情

如果算上守址的长女婿陆偁(鄞县的望族西湖陆氏),还有他的三个儿子,他们都是进士。
那杨家三代内就是十个进士,姓杨的六个,姓陆的四个(含一个女婿)。
杨家的故事很长,我尽量简写。
杨家第一代,自惩的父亲叫杨范,是一个教书先生,一生无意于功名,勤俭自苦,
他的相貌相当俊俏,然而个性十分刚直,声名颇佳,教学十分严格,
在宁波地区,当时文风最盛的江南一代,教育了不知多少读书人。
杨范有三个儿子,自惩,自悆与自忞。这三个儿子考了一辈子功名,都是杠龟,别说举人

在正史的纪录上,他们应该连正式秀才都没有。只能由地方官推荐去跨级考举人。
自惩是长子,学问公认比父亲还要好,少年时就有贤名,精通易经。
自惩的际遇可以从他留下的诗作看到,很是值得同情,考了一辈子的科举,什么都没有。
有次考完没有上榜,灰心丧志,在家乡外踌躇良久,不敢回家。
后来当了一辈子的塾师,像父亲一样刻苦勤俭,毕生在乡里间教育英才,气节为大家感佩

了凡文中的县官,应该是胡敏,胡知县用强迫的要求自惩去当他的幕僚六年,
自惩是很不情愿的,因为这样他少了两次考试的机会,但是收入确实得到改善。
六年过去后,自惩到他离世前又考了两次举人,都是杠龟,于是他就在郁郁不得志的情况
下放弃了。
没想到,过了几年,儿子守陈中了浙江的解元(举人第一名),自惩接到消息,实在喜出望
外。
觉得一生的努力都值得了。
隔年,守陈考进士又中了,二甲排名五十多,被选为庶吉士,自惩简直乐疯了,
庶吉士可以说是高官储备干部,很有机会进入翰林院,可说是平步青云。
在明清时,要入内阁,一定要先点翰林,要进翰林院之前,庶吉士的资格几乎是必要的。
换句话说,没有庶吉士,较大机会就是起任地方官,起头就进不了中央权力机构。
了凡本人是三甲,没被选为庶吉士。所以他从知县干起,后面被丢去监军,都算是世俗认
为的苦差事。
以守陈的名次被选进去,算是不太容易了,不晓得是什么原因。
自惩听到消息后,写了诗说,自己一生没有遗憾了。
这一年他便去世,享年五十七岁。
守陈在明代算是个还不错的官,杨家在守陈中进士后开始大爆发,
接着是十多年后自悆的儿子守随中二甲。
然后守陈的长子茂元也中二甲。下一届,自惩的二子守址中了榜眼。
相继几年间,自忞的儿子守隅与守陈的二子茂仁相继登科。
文中的德政,是其他房的后代,也被选上庶吉士。
包括德政,镜川杨氏尚出了几名进士,但都与自惩这房无关了。
镜川杨氏在自惩这房爆发了这两代,第二代四人,第三代二人。
自此之后,几代内就没了。
我认为这与杨家文风兴盛,六个进士的官名都是清显刚直,
还有父亲与祖父造育英才无数,亦勤俭持家的祖德流芳有关系。
一般来说如果依靠祖德,后人没特力在行善积德的话,会报在长房的成份多些。
因此守陈这长房又出了两个进士,或许可能是这样的缘故吧。
不过看到自惩在衙内对待囚犯如此仁厚,就可想而知他平日的为人,
应该也是累积不少善德,这房会爆发成这样,好像也不显得奇怪了。
如果自惩用了凡的方式求取功名,会不会他自己也有机会登科了呢?
这个可能性永远无法验证了。
然而,自惩离世十年后,因为守陈在翰林院时表现甚嘉,
英宗下诏追封自惩为翰林院编修(二甲进士及第刚入朝时,入翰林院一般会被授与的官位)

这也算是一个填充他遗憾的荣耀了。诏书里其中一个褒赏自惩的理由是行善不怠。
我想这大概就是自惩一生的写照吧。
3.
明英宗正统年间,在福建有个叫邓茂七的贼人作乱,乡民与官员依附的不少。
(这个民变达十多万人参与,祸及二十几个县城还杀了官员,规模不小。)
朝廷起用鄞县(浙江宁波)出身的都宪(司法官)张楷南征(事实上是当监军,但是有号令闽
浙诸将的军权)。
张楷用计抓杀贼头之后,请布政司(省政府)的都事(一般基层武官,约六七品)谢某去搜杀
东边路线的贼党。
谢都事弄来依附贼人的名册,其他没有降贼的百姓,偷偷发给每户一个白布小旗。
约好出兵捉贼的那天,把旗子插在门口,让兵士不至于错杀,这样的安排避免了万人受害

后来谢都事的儿子谢迁中了状元,当了宰相(内阁首辅),孙子谢丕,中了探花。
我目前没有找到其他史料在谢都事这段的记载,可能要查谢迁的家谱才能再确认他的出身

张楷班师回朝后,内阁开会认为他打得很差,还把他关起来了。
但是张楷确实成功勦灭大半邓茂七的势力,且让其战死。
当时的情况,民与贼混杂,官兵势大时,贼兵都化整为零变平民了,
官兵势小时,大家又跑出来乱,官府根本搞不清哪些民人附贼,处理起来非常头痛。
如果谢都事真的有本事弄来名册,这是奇功一件,但实在很不容易。
谢迁也是个史上有贤名的贤相,他的諡号是文官的最高荣誉文正,与了凡差50年左右。
史上以善于言谈,公直敢言、不畏暴逆著称,当时明武宗昏庸,宠信大宦官刘瑾。
刘瑾嚣张的程度大家可以自己wiki,谢迁这位仁兄多次跟皇帝争论刘瑾的事,
皇帝都不理他。争到最后他很有guts,直接烙话说,刘瑾这家伙非杀不可。
皇帝还是不置可否,谢迁见状就退休还乡了。
当时朝野都很担心谢迁的安危,因为敢跟刘谨对干说要宰掉他的官员,真的都没有好下场

刘瑾的党羽遍布全国,明杀暗杀掉不知多少反对他的官员。
王阳明也是一个公开出面要求皇帝杀刘谨的例子,结果被打了几十大板,屁股都烂掉了,
差点身亡。
还被贬到边疆中的边疆,刘瑾派人在途中要暗杀阳明。阳明只好假装跳水诈死躲过此难。
谢迁的名望高,所以刘瑾不敢杀他,只能搞些小动作排挤亲近他的官员,
罢掉他的弟弟与儿子的官位。
谢迁的弟弟谢迪也是进士,与王阳明同榜。儿子谢丕与严嵩同榜,一门三位进士,也是十
分不容易了。
前面那个故事里的镜川杨家在史上也都是跟刘瑾对干的,杨家进士有的拒绝贿赂刘瑾,
有的联名弹劾他,有的不愿意拍马,结果大家都被排挤,到了刘瑾死后才出头。
在寿康宝鉴里还记载了一个谢迁的故事:
在谢迁还没登第前,在毗陵(今江苏)的地方当家庭教师。这家的女儿有次趁父母外出不在

直接跑去谢迁那边。(要作什么事就没说了,但在该时代女子未嫁作这样的事,时人视为
委身诱惑。)
谢迁正色训导她,女孩子还没嫁就失身于人,这是终身的污点。
这会让父母丈夫都十分丢脸,再用非常严厉的神色拒绝她。
女子感到惭愧就离开了。隔日谢迁也辞职了。
后人说,谢迁因为能抗拒女色的诱惑,这个德性与他中状元不无关系。
以我的了解,邪淫确实最伤功名,要是此故事为真,谢迁碰了可能真的没状元。
不过说真的,我是很怀疑这个故事。因为以谢迁君子的德性,为了顾全女子的名节颜面,
一定不会跟外人说这件事。除非女孩子自己说出去,不过应该下场不好,
所以到底这故事怎么会流传,我也不知道。
这个故事我为了考证花了不少时间,最后才查到是在寿康宝鉴里,
网络有些资料直接说这是出自谢文正公集,这其实蛮不好的,
第一谢文正公集没这记载,第二谢迁不可能把这故事写出来。
版友在引用与爬梳文章时要相当留意,用不正确的资讯流传劝善,
有时会误导他人,以讹传讹,这不见得是善的事情。
但不管怎么说,谢迁是一个受到时人尊敬,很有德性的君子,是个不争的事实。
或许他的功名,与他本身的德性也离不开关系吧。
4.
福建莆田的林姓家族,祖先有个老母亲喜欢作善事。常常作粉团(芝麻球,感谢板友考证
补充)布施给别人,
只要来跟她要,都会给对方,而且不见她有疲惫厌烦的脸色;
有一个神仙化身为道人,每天早上跟她索要六七个粉团。这位妇人天天都给他,整整三年
如一日。
仙人知道妇人行善的心是至诚的,就告诉她:我吃妳三年粉团,该怎么报答妳好呢?
这样吧,你家后面有一块地,葬在那边,妳的子孙官爵有一升芝麻那么多。
妇人的儿子依仙人的指点葬了母亲,第一代就有九人登第,世世代代当官的非常多。
福建的民谣都说福建的进士开榜,不可能没有姓林的。
这个故事可能只是个地方传说,因为无法考据到哪个家族第一世就出了九个进士,过于夸
张了。
至少没有发生在明朝,毕竟前面的镜川阳家光是两代六进士,就已经轰动朝野了。
然而,只看明朝一代的话,确实每一榜的进士福建林家会出5-7人。其中莆田县林姓每榜
平均会有一人。
明代全国大约有1200个县,每榜大概从明初时一百人,到明中期之后约250-350人一榜。
虽然确实有几个榜莆田林家是杠龟的,但以平均来说,莆田林家确实是很厉害的。
尤其在1514年,莆田林家出了四个,1517年中了五个。(了凡是1533年出生的。)
在当年也是轰动一时的事,一世要出九个机会是有的,但应该不是在很近的同一房里。
不论如何,这个故事的传说成份很大,只能说莆田林家的文风是很兴旺的。
5.
冯琦冯太史,号琢庵,他的父亲当时是在县学里就学的秀才。某天严冬早起上学,在路上
看到一个人,
倒在雪里。用手摸他,都已经半僵硬了。于是赶忙把自己的绵外套给他穿上,扶着他回家
救醒。
事后梦到有神告诉他:“你救人一命,出于至诚的真心,我派韩琦作你的孩子。”
不久,琢庵出生了,就将他取名为冯琦。
先讲韩琦,韩琦是北宋名臣,文武双全,出将入相,其知名的程度足以千古传颂。
冯琦与他的年代差了足五百年。
史书上说,冯琦少幼时就聪明绝顶,19岁及第选庶吉士,可以说是少见的天才。
要谈冯琦,要先从他整个家族说起,他的曾祖到他四人,都是进士。
曾祖冯裕,是军户的孩子出身。从小家里非常地穷,没有背景,靠叔母把他养大,读书非
常刻苦。
三十岁进士及第,六十七岁离世,一生近三十年在全国各地到处当地方官。
所到之处,政绩卓越,百姓称颂。留下的政绩跟美名非常多,却是两袖清风,凡有不合正
道的好处都不受取。
青州府志说他退休回家时,钱包里没钱,连粮缸里也没粮,清廉到几近赤贫了。
他有一句名言传世,说:“谄媚取宠于上,这是辜负君王;讨好别人,这是辜负自己;
为自己的好处谋算,这是辜负别人。我这一辈子,可说是没有辜负这三者。”
冯裕的人格、学问与政绩,建立了冯家刚直清正、简朴勤学的典范,子孙们以此家风,开
始发迹。
冯裕的儿子里,有两个进士,一个举人。
其中的冯惟重,是冯琦的祖父。
惟重三十四岁进士及第,但是隔年就客死异乡,史书上说他有不纳贿,诗文清奇的佳名。
但是实在走得太早,所以事蹟并不多。
惟重死时,儿子冯子履还不满一岁。就是了凡故事里那位解衣救人的冯琦父亲。
这位冯子履与了凡是同一辈的,也是一个神童,四岁时妈妈蒋氏开始教他唸书,十三岁时
中秀才,
每天可以背以万字计的文章,下笔为文都不用起草稿,马上就写好。
有一次县学的同学邀他喝酒,从晚上喝到日出。
妈妈知道他去喝酒没回家,气得一晚没睡,天亮了不起床也不吃饭。
子履回家后看到妈妈这样,跪在床边忏悔,求妈妈原谅他。
他的两个姊姊也一起陪他跪,妈妈才起床进食。
从此之后,子履就发奋读书,不再玩闹喝酒。
三十岁时进士登科,还没当官,第一件事就是上书皇帝,
诉说母亲蒋氏三十年来守寡,含辛茹苦教育他长大的事情。
明穆宗于是下诏表彰,为蒋氏立了牌坊。
子履任地方官时,政绩也是以清廉爱民著称。
与他祖父冯裕不一样的地方是,他还身兼边防的重任。
在他治理山西大同的任期内,鞑靼与蒙听到他的名字皆不敢进犯。
子履二十岁生冯琦,那时他未有举人功名,确实是县学的学生。
在时间点上,了凡的故事是对得上的。
冯琦的学问相当渊博,二十二岁入翰林院,到他四十六岁过劳死在任上。
一辈子为国家鞠躬尽瘁,尽心尽力。
冯琦是冯家第一个进入中央权力机构的官员,从史书的编修,
(他编了宋史纪事本末,这是了凡尊称他为冯太史的原因。)
到官员的筛选,莫不费尽心思,以勤政公正与一丝不茍著称。
他在吏部当辅官时,只要他查核的人才,考评与选任都相当公允确实,
上司吏部尚书李戴都不复查的。
为了皇帝治国有个准则,冯琦搜罗古今典籍,编写了一个为政的工具书叫经济类编,
可惜还没编完就死了。
万历皇帝在明史是一个很微妙的皇帝,张居正死后,他翅膀硬了开始主政,就变样了。
三十年不上朝怠政,其中有两大案大家吵得不可开交,
一个是他想要废太子改立爱子为太子。另一个是开征矿税。
矿税案简单说,就是以矿税为名,巧立名目跟百姓加税,不单指矿物而已,盐业也包这里
面。
搞得中下阶层的手工业者与一般老百姓民不聊生。
为了这两案,明代许多大臣与皇帝对干吵架几十年,冯琦也在其中。
在立储案里,最后神宗妥协了,冯琦是关键影响人物之一。
史称冯崎每次要上书请皇帝废除矿税,往往独处一室,苦心冥思。
从早到晚不断地思考要怎么改写,才能打动神宗,写到面容憔悴都不休息。
他的奏书博古通今,言词恳切感人,每次上书,人们都争相要看。
矿税到了神宗死后才被新皇帝废除,神宗每每看完冯琦的上书,始终不改立场。
冯琦后来累到病重,神宗不准他退休,他就这样死在任上。
当时了凡刚退休,也是差不多时间写了家训给儿子。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综观这几个故事,其实会发现几个相当有趣的事情。
1.每一家之所以能兴旺,绝对不是他们作了一件善事造成的。
而是他们会作这样的善事,显现与反映了他们处世的心态。
这个心态是一辈子的,他们用这样的心态,一辈子在过生活。
从祖父,父亲,自己,甚至到儿子,莫不是如此。
第一代通常是最辛苦的,但是因为有第一代的努力,
日积月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即使没有发在第一代,子孙继续承接善德,
就会发在子孙。
发几代,就看子孙的努力,如果一代代都是如此,
那就一直延续下去。后面还有几个故事也是如此,
还有一个反例,更能证明这种德荫的影响力。
2.每一个故事里的人物们都有几个共同点:
正直、清廉、勤奋、善良。
当官的努力任事,没当官的广行善泽,或是教书,或是助人,
努力踏实地生活,一代一代地薪火相传。
与其说他们是为了得到善果而善,不如说这样的生活方式,是他们的人生价值观。
传统的儒家君子之流,学习的是圣贤之道,他们在努力实践圣贤所说的道理。
讲究的是我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做的就努力做不要怕苦,不该做的就不能做,要抵
抗诱惑。
看到人过得苦,起恻隐之心,推己及人。
自己不愿意为自己谋好处,用道义主导自己的行为。
根本没有想要得到回报,因为我作到是本来就应该的,作不到是过失,是不对的。
同时圣贤之教告诉他们,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所以只要自己这样作是对的,不必担心,
放心作就是了。
只要顺着天道作,老天会站在他们这一边,只怕自己偏离天道而已。
什么改不改命的,不重要,老天自有安排。孟子说的修身以俟之,就是这个道理。
他们的善行是一种心态,一种责任,一种人生观。
所以看到不公不义的事,会站出来讲话与反对,不畏暴横。
有机会站上高位时,尽力地为群众谋福利,因为圣贤是这样教他们的。
这样的行善,才是发自内心的真诚,所以得到善报,这是只天道循环的自然现象罢了。
这些人物都是很值得我们敬仰的人。
3.了凡选的故事,全都围绕着功名打转。
杨荣与谢迁是位极人臣。杨家与冯家是世代高官。
因为了凡行善的目的,不是要发财求寿,他是要一展抱负,当官。
在这样的心态下,还有当时的氛围下,在科名上有展现,就是真正的成就。
我们可以说,广大地累善福德,就是施恩于群体。
当这群体要偿还这个恩泽给该人,该人或能为君为王,为官为将,
统领一方,有权力掌握与影响一个群体。
因此科名变成反映福泽发报的一个硬指标,这是有道理可寻的。
如果这个有影响力的人乱搞,那就是把这些群体欠他的恩泽快速出清。
清得过头了,变成罪孽,那就是祸及子孙,或是世世恶道偿还,
为禽为畜,为奴为贱。
如果这个有影响力的人,不断发挥正面影响力,那就是更是造福于群体,
群体要偿于他的恩泽更多,发不在他,便发在子孙,直到子孙用尽为止。
古代说富不过三代,看看这些故事,当官要当超过三代,亦是何其难得。
写这些故事,光是考证就花了我好几天,
说真的,除了杨荣,谢迁。其他那些仁兄我都实在不认识。
他们可能只是某年榜单上的一个名字,要了解他们的故事,必须要翻找许多繁杂的史料,
比如他们的家谱,家乡的地方志,诗作,与人通信的酬作,或是上书的奏折。
除了林家粉团故事,其余九个故事都确实有真人存在,而且都与了凡是同一时代的人物。
研究这九个故事,其实是在研究九个明代家族的故事,这些家族数代间的兴与衰,
确实都可以从善恶之行为来佐证,正史都有纪录可寻。
就算删去了凡的故事,以这些人的人格,言行与努力,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亦能得到证实。
这以一个善书的品质来说是很难得的,许多善书的故事毫无根据,乱写一通,
只为了劝善而夸大其词,世间多见。
这些故事版友可以放心地宣讲给他人听,或是自行转载他处,因为是真的故事。
然而我并非历史专业出身,如果有错漏之处,势所难免,大错应该不至于,
小细节出错是有可能的,这些都要麻烦版友多多包含,不吝于指正,丹枫感激不尽。
※ 编辑: ga037588 时间: 2016-05-17 05:17:00
作者: Lunachen (期待爱情)   2016-05-23 23:27:00
谢谢,一直很想要将它存在电脑里好好阅读
作者: j45xu3 (天波浩渺)   2016-05-24 20:03:00
赞叹您的用心,阿弥陀佛
作者: MM79979 (90后愤青)   2016-05-26 01:21:00
感恩赞叹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