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读经]《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十二因缘书画 (6)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6-05-19 07:52:27
: 《毘奈耶教》中说:……诸有共住近住弟子,不乐梵行,即便引彼付第一双(舍利弗
: 与目犍连),请为教诲,二人(舍利弗与目犍连)受已,教诲彼等,得教授已,爱乐梵行
: ,便能证得殊胜上德。
: 大师(佛陀)见此问阿难陀,启白其事。佛曰:“一切时处,不能遍有如第一双,应
: 于门房画生死轮,分为五分,周围当画十二缘起流转还灭。”其次乃兴画生死轮。
: 又为仙道大王寄佛像时,于下绘写十二缘起流转还灭而为寄之。大王受已,至天晓时
: ,结跏趺坐,端正其身,住对面念,善观缘起流转、还灭二种道理,而证圣果。
: ───────────────────────────────────────
: ■ 十二缘起支(六道轮回图)
〈抉择未来〉The meaning of life : Buddhist perspectives on cause & effect
作者:达赖喇嘛尊者
译者:陈世威
出版社:橡树林
ISBN:9574696162
==============================================================================
导读:轮回的道路──
杰弗瑞‧霍普金斯(Prof. Jeffrey Hopkins)
我们为什么会成为现在的我们?我们将何去何从?我们的生命可有任何意义?我们应
该如何利用我们的生命?佛教如何看待众生,以及如何看待充实生命意义的方法?
有一幅著名的佛教唐卡《六道轮回图》,上面画著巨大的怪兽咬著划分成二十一个部
分的大圆轮,画中所描绘的正是针对上述问题所提出的解答。这幅图据传是释迦牟尼佛本
人所作,其中蕴含的内在心理宇宙论对于整个亚洲有着极大的影响。这幅图和世界地图或
是化学元素的周期表有着相似功用,不同的是,前者记载的是内心的作用过程与它外在的
结果。
在西藏,几乎每座庙宇门口都会挂著这么一幅唐卡。它鲜明地描绘出我们身陷苦难漩
涡的过程,以及逆转轮回的可能性:它也说明了身为佛教徒,如何才能在不断变迁的因果
宇宙里安身立命。借着提示生命里众多限制与痛苦的原因,轮回之轮解说著如何从“因”
下手,克服果报所带来的痛苦与限制。另外,它还指出能使生命有意义的利他思维。这幅
入陷图一步步绘出,使人不安,却是个行动的呼吁,显示禁闭我们的自私樊笼仍有可能被
转化成为利己利他的幸福来源。
■六道轮回图
──佛教的人生观和宇宙观
◎佛陀指月──离苦得乐
图画的右上角画著佛陀的立像,他的左手摆出教导的姿势,右手食指则指著左上角的
月亮(校按:本书《六道轮回图》与原文书版不同,所以佛陀手势有异)。月亮代表解脱
:这里表示佛陀指出离苦得自由的可能性(请注意月亮里画著的是一只兔子。有许多非亚
洲人认为他们在月亮里看到的是一个“人”,而亚洲人却认为那是一只兔子的轮廓。其实
,画里月球表面的图案只是对月球地形的描绘)。图的顶部佛陀指出解脱的可能性让整幅
图画抹上了乐观的色彩。图画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传递轮回过程的知识,而是要我们能善用
这份知识,用以导正、提升我们的生命。
“佛陀”这个字本身对于苦痛与解脱做了重要的说明。它的梵文原文“buddha”是梵
文“budh”动词字根的过去分词。这字要原来的意义是“使觉醒”或“散播”,应用在佛
教教义里就成了“(众生)从无明的睡梦中觉醒来,将个人的智慧散播给一切众生”;也
就是使(众生)克服无明,豁然开悟。梵文里形成过去分词以表达完成语态的方法,一般
是在字尾加上“ta”,就像英文字的字尾加上“ed”来表示过去式或过去分词一样。然而
要念出“bud-ta”颇为拗口,因此原本无声的“t”就变成了有声的“d ”,成为“ bud-
da ”。这就是佛陀“buddha”这个字意的形成原因:一个已经觉醒的人,一个已经克服
无明的睡梦、而散播个人智慧给一切众生的人。“buddha”之所以是完成语态“一个已经
觉醒的人”有个重要的意义,那就是:诸佛必然是原本仍未觉醒、后来才觉醒的众生。他
们原本也一直处在(无明的)睡梦中,后来才觉醒的。他们的智慧也曾经不圆满。就像我
们一样,他们也曾受困于轮回生死,生生世世历经生老病死的苦痛。
当前佛教的导师释迦牟尼佛被认为是我们时代的众多佛陀之一。然而他是唯一一位元
公开显示包括众母亲右肋出生等十二相成道的佛陀。据说释迦牟尼佛其实早在多量劫以前
就已经开悟,他只是以最胜化身的方式出现在这世界,在大约西元前五六三年投生在一个
印度王国的皇族。西元前五二四年,他舍弃了荣华富贵的王子生活而离家修行,西元前五
一八年悟道,西元前四八三年,也就是八十岁那年涅槃,总共说法了四十五年。
在还没有开悟以前,佛陀也和我们每个人一样只是个平凡的众生:没有任何人是从一
开始就已经开悟的,所有的人都一直或曾经载浮载沉于生死轮回,一次又一次地历经生老
病死的痛苦过程,这大多是起因于我们因烦恼而形成的业力。举例来说,当我们生气时,
我们的脸会涨红扭曲──烦恼的力量甚至影响了我们的外表。
烦恼其实只是随附于内心清净本质的负面影响力,植基于对事相无明的错误理解。那
是因为我们并不知道事物存在的真相,却在事相上强加附会一些过于具体化、本来并不具
有的性质。这些事相本身不一定重要,很可能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物,像是一块糖或是
一片披萨之类的东西。在我们对它们产生贪爱或厌恶心理之前,我们对于自己以及眼前事
物都会产生错误的认识,而一堆烦恼就这么确实地产生了。
◎流转生死一瞬间
图画中间的大圆轮被一位相貌狰狞的怪兽控制着,这表示整个流转生死的过程只不过
在转瞬之间而已。我们生命里所有的事物都具有无常的特性。凡是建造的就必然会崩塌;
同样地,有相聚就会有分离。
业力指业的力量,善业有产生乐果的力量,恶业则有产生苦果的力量。
◎无明是轮回的驱动者
大圆轮本身告诉我们认清自身处境的方法。画中的二十一格图针对我们如何以及为何
落入现前堪怜处境的根本问题作了回答。此外,它也提供了下列疑惑的解答:是什么因素
让我们为善、教我们作恶?六道里有哪些类众生?因果循环又是什么?
画中位于圆心的图格说出了根本问题,在最中间的图格是一只猪,象征驱动整个轮回
的无明(也就是愚痴)。猪代表根本无明。这种无明不仅是一种无法理解事物真相的无能
,它还是对于自身以及其他万物真相,包括自己的身心以及其他人等在内的一种主动误解
。那是一种错觉,误执事相有一种比其自身更加具体的存在。
基于这种对于人事物的错觉,我们便产生了使自己痛苦的贪爱与嗔恚。转轮中央的另
外两只动物公鸡与蛇就分别代表这两种根本烦恼。在其他版的《六道轮回图》里,公鸡和
蛇从猪的嘴巴里吐出,象征贪爱与嗔恚必须依赖愚痴、没有愚痴就无法生存。公鸡和蛇口
里啣著猪的尾巴说明了贪爱与嗔恚还会反过来助长愚痴──混乱、迷惑、晦暗。由于不了
解事相的本性,我们很容易被愚痴驱使,对于喜欢的事物产生贪爱心,对于任何讨厌或阻
扰欲望的事物产生憎恶感。这三项烦恼──愚痴、贪爱与嗔恚被称为三毒,因为它们扭曲
了我们心灵的外观。
◎向上提升或向下沉沦
紧绕着轴心的两个半圆代表源自贪嗔痴三毒的白业和黑业(善业和恶业)。在黑色半
圆里的人们忙着产生不良后果事务,他们的脸朝下代表恶业会将他们带入更低的层次。在
白色半圆里的人们从事著善行,他们的脸朝上象征善行会将他们往上提升至较高的善道。
◎轮转的六道
行善、造恶的结果所造成的六道由围绕着两个半圆的六个图格来表示。六道中每一道
都不断处于轮转状态之中,因此,即使整个大圆轮基本上一分为二:在上的三图格代表三
善道,在下的三图格代表三恶道,却没有任何一道能够超脱轮回的生死流转。
第三圈的最上格是天道(devas;gods)。在那里天人们享受着幸福而且长寿的生活
。然而他们出生在天道凭借的是过去生中行善的业力,一旦福报享尽,仍得往下五道沉沦
。在他们寿命将尽之时,知道自己因为耽溺享福不思修福,结果会使自己往生痛苦的其他
道──这种体认使他们觉得格外悲痛。
在天道的右方是阿修罗道(asuras;demigos,校按:本书《六道轮回图》的阿修罗道
在天道左方)。阿修罗这个名字也可译成“非天人”(non-gods)。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不
是天人,而是因为和天人比较起来,他们不起眼多了。注意看看图里(校按:本书彩页和
内文插图画的《六道轮回图》与原文书不同,图中呈现的是天人与阿修罗互相征战),有
株结满果实的果树长在他们的土地上,有位阿修罗正拿着一把刀子想要割取水果。果树结
实累累的部分却属于天人的土地。这让这位阿修罗无论如何努力也摘不到长在自家土地上
的水果,而天人们却正享用着从阿修罗土地上长出来的水果。这种情形就像工业国家掠取
第三世界国家的矿藏等占为己有一样;而某些多国企业专靠剥削为它们工作的穷人而致富
也是如此。因为自己的财富竟然大部分利益了他人,所以阿修罗道众生特别容易为嫉妒所
苦,也特别容易与天人们发生冲突而遭受创伤。
人道位于图中的左上角(校按:本书《六道轮回图》的人道在右上角)。这一道众生
必须忍受饥渴、冷热、和亲人别离、被敌人侵害等痛苦;想要的求取不到,不想要的却又
偏偏无法避免。不仅这样,还必须遭受生、老、病、死的不断折磨。画中包含了不同类型
的人类活动,从屠宰动物到出家修行都有(校按:本书《六道轮回图》中的人道图格只描
绘和亲人分离的影像)。就我看来,这些迥异的活动似乎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人在一生
中是可能因为接受了教育而有所改变。从这个角度看,那么天道固然较为崇高也较为幸福
,却缺少了人道众生独有、能够改善生命的机会。人道苦乐交杂,虽有苦,还不至于极苦
,却足以激发人们求变的意念。
在转轮的下半部,我们可以看到左边有一个畜生的国度。使这一道众生受苦的是,它
们的生存只是为了供应其他众生的使用,而且它们绝大部分都无法使用言语。在畜生道的
对面是饿鬼道。饥渴是最让这一道众生痛苦的原因。它们会一直不断地找寻食物及饮水,
问题是它们不但找不到食物,甚至连食物两个字都无法听到。它们有着巨大的肚皮和胃口
,但是喉咙却极为细小,小到仅能吞下微量的食物。就算它们能找著少量的食物进食,这
些食物也会沿着喉咙一路烧灼到底部。
最下面的一格画的是地狱道,包括八热地狱、八寒地狱以及邻近的地狱。邻近地狱与
地狱之间的关联大致如下:因为业报而受生于溶铁热狱的众生,在业报受尽的时候脱离那
里生于邻近地狱。才刚脱离的时候,这个众生看到怡人的小湖泊,高兴之余就不由自主地
向前冲,跳入湖泊之后才发现那竟是一堆尸骨。这剧情指出了一项我们总是学不会的道理
:我们应当避免喜好与憎恶而冲动行事,因为那会使我们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曾经于八世纪游访西藏的一位印度知名学者/成就者莲花戒(kamalashila)说过,
我们不应该以为六道众生所受的痛苦只有各道所属众生才必须承受,人类的生命里其实就
已经具备了六道中的各种痛苦:
人类也曾经历地狱等道众生的痛苦。那些因为窃盗等罪行而遭受断肢、刺刑、吊刑等
折磨的罪犯所受的苦和地狱众生没有两样。那些贫穷卑贱为饥渴所苦的人们和饿鬼道众生
遭受相同的磨难。而身为没有自主权的仆役,或是遭受压迫的人们也与畜生道一样,苦于
没有自由。
我的第一位藏传佛教师父是位蒙古卡尔马克的知名学者/成就者(校按:格西旺甲,
Geshe Ngawang Wanggyal,1901-1983),曾经经历过苏联共产党接管苏俄政权时期的暴行
,并且在西藏住过三十五年。他移民到了美国。他以前常说,美国人就是天人,而俄国人
则是阿修罗道众生。这么说来,我们不但可以把六道分别当作众生轮回的不同型态,也可
以当它们是个人生命里不同时期的名称,而每个时期可能短至五分钟,长至数个月甚至一
辈子。
■十二缘起
──生命受困的因果
所以,根始于转轮圆心三只动物所代表的无明,我们又陷入了由第二圈里两个半圆所
象征的善恶两业业海中,从这里开始六道的永恒轮回。可是我们忍不住要问:轮回有着什
么样的过程?其中又牵扯到什么样的因果关系?
第四圈,也就是最外圈的十二个图格就详细描绘了这个过程。这十二个图格称为十二
缘起,或称为十二因缘,因为它们解释了生命受困于轮回的因果关系。在仔细说明以前,
先让我们看看这十二缘起有哪些项目。
轮回根本从“无明”开始,无明激发了“行”。行终止后产生于意识里的习气叫作“
因识”,“果识”是因识所导致的投胎,两者之间可能会间隔上好长一段时间。新生命时
期的开始叫作“名色”。名色会发展成“六入”,胚胎的发育。身体形成之后,就发展出
“触”。由触而产生“受”。由受产生“爱”。由爱产生“取”。由取发展成“有”,也
就是新生命开始前的最后一个阶段。由有产生“生”,新生命即从生开始。生再继续形成
“老死”。
◎无明──产生痛苦的根源
一个拄著拐杖、步履蹒跚的盲眼老人所代表的无明说明了第一缘起。以老人作为代表
是因为轮回没有起始:眼盲是因为看不见人事物的真相;拄著拐杖则是因为尽管无明能产
生众多的苦痛,却没有真实的基础,而正因为不是奠基于实相,自然能被智慧破解。
无明有两种:除了一种只与恶业有关,称为“枝末”的次要无明外,还有一种根本无
明。后者是对人与事相产生错误认知的一种识体。它误认人与事相有超乎实际拥有的具体
的存在,从而引发一切烦恼,又被称为执自性有识。
根本无明因此指的不仅仅是对于真相的无知,还是会主动制造假像的一种积极认知:
也就是自性存在之见,而实际上事相并不自性存。我们以为给予事物一个总名就要以含括
它所有组成部分的性质,事实上并没有任何一个名称可以这样的概括。举例来说,看到一
组有四条腿和一个平面可以放置其他东西的物品,无明(愚痴)就会让我们误以为这世上
有一种名叫“桌子”的东西,以为它有着真实个体的存在,以为它包含了桌脚、桌面等所
有组成物。虽然事相并不是以自性而存在(exist inherently;svabhavasiddha),也不
是以自色而存在,从自已这方面存在(from their own side;svarupasiddha)以自相而
存在,从自己的性质而存在(by way of their own character;svalaksanasiddha),
我们却认为如此。──这就是无明。
在这里的十二缘起里,无明指的就是对个人的错误见解,尤其是对“我自己”的误解
。误认它的存在为自性存在。无明也指对于像身与心等实际上是自我延伸的事相,以为它
们有自性存在的错误见解。一个人其实是依于身与心的组合而有所指称,而个人只是假名
的存在。然而这种假名存在的观点并不等同于认为人只是无生命物质组合的唯物看法。举
例来说,当医师剖开病人的身体却找不着任何的我或任何的个人时,他可能会认为人只是
单纯的物质组合。即使佛教徒说人只是假名地存在,但这绝不是佛教徒的立场。如果人们
只是枯死的木材,我们又何需培养慈悲?
根本无明是假名存在(事实上是依存于身与心而有所指称)的个人以为自性存在且具
体地占有空间,所以认为心与身为本我所有,是“我自己”的所有物。另一种只与恶业有
关的次要无明所误解的物件是业报,也就是造业的果报。这种无明连较为粗浅的因果关系
都能障碍,教人看不清种什么因会招致什么果。它还会增长邪见,像是教人以为从偷盗中
会产生愉悦等的错误见解。换句话说,要是除去了无明,知道造作恶业将来会遭受什么恶
果的话,根本就没有人肯去造业,还有谁会去杀人、偷盗、耽溺不正当的性行为、说谎、
搬弄是非、侮辱他人、无意义地喋喋不休等?
◎行──投胎这一生的主要因缘
图中最外圈的第二格以陶匠捏陶来象征第二缘起的“行”。如果我们以今生当作例子
,第一缘起“无明”指的是我们过去生中的愚痴,愚痴令我们有所“行”为,行的结果就
成了我们投胎这一生的主要因缘。这里的无明指的并不是一辈子都有的无明,而是指引发
单一重要“行”为,进而决定来生的一段期间、甚至是短短几刻钟的愚痴。
举例来说,如果堕入恶道(也就是,如果我们投胎的不是三善道之一的人道)的话,
造成我们堕入恶道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造了杀业。以这种情况为例,前述的无明期指的就是
谋划、执行、一直到完成杀业这段时间。这段期间的错误想法和懵懂就是引发这个特有行
为的无明。认为“我自己”本来就存有、身与心为“我所有”的想法,和涉及一个行动的
无明意识是同一个心识,一个连续体。该一行动可能只有几分钟;如果有预谋杀人的话,
时间可能就更久一些。引发该业行的无明可能还包括其他形式的愚痴,像是对于杀业果报
的无知或是误解。
让人投生于人道的业行必定是善行,也就是持戒行。既然这样的业行能让人投生善道
,在天道、阿修罗道、或是人道待上一辈子,它必然是件值得称道的善行。正如同月称所
说:“如是十种善业道,此地胜生最清净。彼如秋月恒清洁,寂静光饰而端严。”
虽然除了善业之外,投生三善道还有其他因素,使人得到“胜生”(high status)
,此生的牵引因必须是善行。十四世纪末、十五世纪初西藏学者/瑜伽士宗喀巴就曾经说
过:“这表示……和道德有一确定关系是必要的,如果抛弃了道德,就不能成道。”然而
即使是德行,其中仍掺有着无明的因子,所以会误认:
◆自己,也就是持守戒行的人,本来就存在。
◆戒行本来就存在。
◆与恶行牵连的一切众生了本来就存在。
行为固然为善,然而行为当中仍带有无明,因而误以为前述等事相本来就存有。
造作使人投胎善道或恶道的完整行为过程必定包含下列五个因素:
◆作意
◆确认作意的标的
◆准备
◆完成
◆业行完成前原先的意图不曾改变
举例来说,你原来预谋杀害某一个人,结果杀死的却是另外一个人,这种业行固然是
恶行,它的果报当然也会是恶报,却还不足以构成一个能够决定来生去处的完整业行。不
完整的原因是因为你并没有杀死你原先打算杀死的人。业行要完整还得有另一个前提,那
就是原先的意图不会改变。举例来说,如果受害者没有立即死亡,而你想着:“这真是可
怕,我不应该杀人的。”那么即使这个受害不久以后死亡,这个行道仍然不算完整。然而
即使不完整,这业行的果报依然极为严重。
◎识──因识与果识
一只猿猴代表第三缘起“识”。在十二缘起里,识又可分为两种——因与果:
因识──沾染善恶的潜能种子
业行一旦完成,其功能便会流入当时的心识。这个短暂的心识,也就是因识,在业行
完成的当下便即发生。这个心识是个中性的识体,善与恶的习气都能容纳。也因为它的中
性特质,所以无论是善是恶都能沾染。如果我们拿两种味道强烈的物质加以混和,比如大
蒜和紫檀,两者的味道就会彼此影响,变成大蒜和紫檀的混合气味。如果我们拿味道强烈
的物品放置于像是芝麻等中性的物品旁,后者就会染著前者的强烈味道。行业就是以这种
方式在心识上烙下痕迹。
这种习气是一种功能、是一种力量,以善、恶或德行、非德行的方式烙入心识,能够
决定未来投生的地方。根据功能力量的强弱,还会决定一个人的寿命,像是哪些人活得久
一点,哪些人的寿命短一些。决定今生的功能可能来自于过去生任何一生中造作的无明业
行:这个过去生可能是今生以前的百万生,甚至是在百万亿劫以前的某一生。当前一生即
将终尽的时候,此生的功能受某些因素之滋养(稍后讨论),诸如我们喜欢的生命形态。
这类功能的确由我们所滋养的征象如下,试考虑有人问我们:“要是有下一辈子,你想当
什么?”我们立刻回答:“我想要当……”。这显示我们其实一直孕育著某些功能。
果识──新生命的第一个心识
受到这样子孕育的功能在前一生终尽的时候便会全面启动。在生与生当中会有一段短
则一刹那、长则四十九天的中阴身(intermediate state)时期。然而,中阴身中任何一
世只能维持七天;换句话说,要是有人待在这个中阴身境界长达四十九天之久,他便得经
历七次的生命。
据说在这个时期,中阴身为了找地方投胎,会在众生交配的地方徘徊。可是这个时候
要是没有特殊的衡量,也就是没有投生某一道的特定功能,中阴身便无从进入母胎。举例
来说,假设中阴身的你到了某个地方,看到有狗儿正在交配,要是你没有具备投生为狗的
现行种子(activated potency),就没有办法进入它的胚胎;相反的,你要是有着这样
的习气种子起了现行,你就会受胎狗身,由不得自己。如果即将投生为男(雄)性,就会
被女(雌)性(即母亲)强烈吸引,而且会对于父亲产生憎恶感。虽然是这么说,据说投
生男胎者还是必须先进入父亲的口中或头顶,再由父亲的生殖器官出现,进入母亲子宫。
相反的,如果投胎为女,则会受到父亲的吸引而融入母亲体内。
脱离了中阴身,便进入了新母亲的子宫(如果为胎生的话)。那就是新生命的第一个
片刻,称为“果识”,指的是新生命一开始时那一片刻的心识。
在本文所谈到的十二缘起(图见下页)里,前两个半的缘起,也就是无明、行以及因
识,能够发生在过去生的任何一生当中。这三者又被称作“牵引因”,因为它们是提供整
整一辈子生命的主要衡量。
本图中甲生指乙生过去生中的任何一生;乙生与丙生之间则没有其他生间隔。
从果识一直到第十缘起的“取”发生在今生;从果上来说,称为“牵引果”,因为源
于过去生中所造的牵引因。某一生的形成肇因于业行,而无明就是这整个过程的根源。正
因为这样,改变流转生死的方法便必须先从理解因果关系着手,以增进善缘。而求得解脱
的方法就在于开展能够理解真实事相的智慧,从而使驱动生死轮转的烦恼习气无从造作。
这十二因缘依序产生了过去、现在、未来三生。在过去生里,因为某一时刻的无明引
发了某一项业行的造作,因而在心识中种下了习气,这时候的心识就是所谓的因识。因识
会制造了另一生的生命,也就是今生;今生则包含了果识、名色(即身心)、六入(即六
根的发育)、触、受、爱、取、有等缘起。有,是今生的最后一刻;这个时候,先前落入
心识中的某一习气已经成熟,具足现起下一生(即未来生,含生与老死)的完全潜能。前
面两个半的缘起称为牵引因(projecting causes),为驱动今生的惑业原因;造作惑业
的原因则是先前的业行所烙下的习气,而业行本身则因无明而起。过去生的因造成了包括
接下去四个半缘起的牵引果(projecting effects)。再下去的三个缘起则总称为生起因
(actualizing causes)。这三个缘起会接着薰习另一个习气,使其感召包含最后两个缘
起的未来生,这后面的两个因缘即称为生起果(actualized effects)。
◎名色──受孕的胚胎状态
下一格里画著一个人在船上,象征“名色”。名指心识以及伴随它发生的心因;色指
身体,两者都发生在初生受孕的时候。
在受孕的刹那,色指的是母亲的卵子和父亲的精子;佛经里形容它为父精母血。刚开
始时形体极小,形状类似于果冻。接着形体会拉长,质地像是乳酪。之后,形体继续拉长
,头颅雏形初具,而且有肿块日后发育成为四肢。
我们对于自己目前的身体习以为常,以为它好像永远不会改变;可是转瞬之间我们又
会流转回到这般松软的形体。回头看,其实我们才在不久前刚刚脱离这样子的形体,只不
过我们都不记得了。
◎六入(六处)——感知能力的发展
下一格图里,一间空屋的前六扇窗户,代表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这六根
是六识依止的地方,能让各识分别认知它的物件。这里特别指的是在胚胎中六根初成、各
根作用尚未完备的几个时刻。随着母体子宫内胎体的发育,知觉也随着产生:触觉、味觉
、嗅觉、听觉、视觉分别一一展开。
一般来说,感知的生起有赖“十二处(入)”,即内六根与外六境(尘),也就是六
种不同的感知能力以及和它对应的六类感知物件。
十二处
六根、六识的对应如下: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六识:色、声、香、味、触、法。
因为六境无时不在,所以十二缘起里只有提到内六识以及它们的次第发展。内六根指
的不是器官本身,而是位于器官内部的精微物质(校按:rupaprasada,色亮)。举例来说
,味觉不光指的是舌头,还包含舌头内让人能分辨味道的精细物质,就像有些人虽然有着
舌头却无法分辨出味道,有些人眼睛虽在,却无法看见东西。所以,在眼睛等器官里确实
存在某些精细物质在器官成熟时,让我们能见、能听、能嗅、能尝、能触。随着这些感官
的发育,子宫里开始有觉受,胎儿开始会踢、会动。而且胎儿如果感到疼痛,母亲通常也
能够感觉到。
◎触──接触与感受
一男一女的接触代表了下一个缘起──“触”。大致上,这图格象征的是根、境、识
三和合;也就是说,十二缘起里的触所指的是与感知物件的接触,以及紧接在后对于该境
所产生使人喜欢的、使人讨厌的或中性感受的分别。六境因为无时不在,只要六根(也就
是能够使人看见物体、听到声音等的精细物质)一生出,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
也会自然随着产生。
使识起作用的因素有三个:
一、识起作用的前一刹那
这个刹那能使(举例来说)眼识成为一个感知体,一般称为“次第缘”(the imme-
diately proceeding condition,或叫做“无间缘”、“等无间缘”)。
二、眼根
这一根能使眼识起作用,以分别颜色与形貌。如果一个人虽然有眼识,却没有能够作
用的眼根,就无法分别颜色与形貌。所以在这里我们称这个眼根为“增上缘”(the do-
minant condition)。
三、境
境的本身并无法产生感知体,但是因为它能够影响识的作用,所以仍然是识起作用的
因缘之一。举例来说,要是没有一抹蓝色出现眼识之前,识体仍然看不见蓝色。因此,眼
识以境为因素之一而得以发生作用。境就被称为是“所缘缘”(cbserved-object condi-
tion)。
其实即使是感官本身也不是心识作用的实质原因,它对心识的确影响很大,但是当正
气识体却必须依凭前一刹那的识体才能产生。当一位禅修者检视自己的内心,感知到它们
的连贯性时,他就会透彻地了解到原来心识发自心识而不是源自物质。
心识也不是起源自永生的神诋,永生既然是永恒便无法起作用。心识更不可能源自于
无,因为无也同样没有能力造作。心发自于心。现在心识是先前心识的连贯;即使在深沉
的睡梦中或是昏厥状态下,仍有微妙的心识作用着。
虽然心本源于心,在子宫内时还是有一段时期没有眼识,因为眼根还没有发育。眼识
在今生的第一次开始作用并不是接续著前一生最后一刻的眼识作用。这是因为就算一个人
还没有死亡,他的眼识也早已停止了作用。另外,当耳识、鼻识、舌识、身识都已经消逝
的时候,人仍然还活着。这时候外在的气息虽然已经消失,内在的气息还存留着。
我以前在印度旅行的时候,刚好遇到一位瑜伽修行者往生。如果是在美国,他可能早
就被宣告死亡;但是在那里,他仍然停留在清净光明根本心里长达十三天,心脏中央(即
识的中心)在这十三天当中都一直保持着温暖。只有在那之后,才有些血水与沾液众他的
耳鼻流出,他的身体位置也才有了改变。
就一般不是因为疾病缠身过世的死者来说,这段清净光心识的时间据说是三天。然而
在美国,人们在尚未完全往生的时候(就佛教的观点来说),遗体就已经被载往葬礼的礼
厅。
对清净光心识弥留更久的瑜伽行者来说,这样的搬动会有害处,但据说这对一般人并
没有太大关系,因为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心识。
一般人在前一生寿命终尽的时候,他的意识先会在中阴身界游荡,然后才投生母体子
宫。在视觉感官长成之后,这个意识便成为眼识今生第一次开始作用的前一刹那。因此任
何一识的感知体都源自于前一刹那的心识。如果真的是这样子的话,那么今生意识现起的
作用的第一刹那又是源自哪里?它来自中阴身的意识。中阴身的意识又从哪里而来?它来
自死亡时的心识。所以过去生中积累的功能就随着死亡时的心识游荡。
这个深沉的识体储藏着我们过去生中的一切所作所为。在没有起现行之前,这些习气
种子都潜藏在这个识体之内。我们的行业造就了习气,而这些习气栖身的地方不是在别的
地方就是在这个识体。
◎受──分别苦乐的开始
第七缘起的“受”以一枝插入眼中的箭或树枝代表,用生动的方式描绘出受是我们日
常生活重心的事实。它的强度说明了苦乐对于我们活动的控制程度。在六十年代中期,当
我待在纽泽西洲的蒙藏寺院时,有一位哲学教授领一小群的学生前来访问。他问住持:“
你认为学生对于性和哲学哪一样比较感兴趣?”这位喇嘛思索片刻后回答:“性。”
在前面我们说过,在胎儿的发育过程中,胎儿曾经由触逐渐产生一些印象,认为事物
可以分成使人喜欢的、憎厌的和中性的等三种。随着内六处的成长,这样的分别心也就造
就了苦、乐、舍等三种差别感受。十二因缘里面受,指的就是从子宫里第一次开始产生苦
乐舍三种感受一直到能够产生情欲兴奋为止的这段期间。此外,它也指出一生当中成为下
一个缘起对象的每个时刻。
◎爱──因分别而贪恋执著
“爱”是以一群正在宴乐的人们为代表。这图像画出人们趋乐避苦的欲求以及不愿意
减少舍受的欲求。虽然打自娘胎开始我们就能感受到爱执,十二缘起里的爱强调的却是能
滋养业能,以牵引未来生的爱业。举例来说,你也许常常幻想成为某一类的猫、狗或飞禽
,这份爱执就会启动这类转世的习气(我其实也常好奇对于某些人或某些团体的憎厌,是
否也会导致一个人投胎时变成类似那些人的长相,或是进入那样的团体;你可以想像就好
比只因为过度分别所产生的爱着,而投胎到一个前世敌对的国家里,甚至对于前世的同胞
产生了敌意一样)。
◎取──为爱不辞劳苦的追求
象征第九个缘起“取”的图格里画著一只猴子正在摘取一棵树上的水果(编案:本书
的《轮回图》画的是一个人而不是一只猴子在摘水果)。取是爱的一种更强烈的染著,包
括对于色、声、香、味、触、恶见以及依恶见而生行为的坚固执著。
在生命的任何一个时刻都有可能发生爱与取,将过去生的因造成的今生果报再次转化
为未来生的潜能。然而在寿命终尽时这两支缘起对于未来生的果报有着特别强的影响力。
因此有人认为我们临终时的态度格外重要。假设你卧病在床,围绕你身边的亲友正在哽咽
啜泣,或是握住你的手,含着泪亲吻你,一股强烈的情执就会在你的内心产生,教你拼命
去抓住一个你抓也抓不到的片刻。相反地,如果人们能够老实地告诉你:“你就快走了,
我们进来是为了和你道别的。不论我们曾经如何相亲相爱,生命就像是公共汽车站,我们会和
一群人短暂相聚一阵子,但是却无法和他们永远在一起。而现在我们就要离别了,我要和
你道别,让我衷心地祝福你。”如果大家能够这么做,那该多好呀!如果临终者也能接受
这一席话,那会更好。然而,如果他有了坚固的执著,想要继续留在他再也不可能留下来
的地方,这就会让他下一辈子投胎成为饿鬼。
大限将至时我们可能会想:“我希望能投胎成为一位伟大的将领”;“我想下辈子当
个歌剧演员”;“来生我想要出家”;“我希望下辈子能帮助一切众生”。一个人发的愿
如果是后面两者,这个人就真的了不起!
◎有──召感下一生的业力
“有”指充分现行的业力,发生在今生的最后一刻,能召感未来生的果报。有些图以
交孃中的男女呈现,有些则描绘孕妇,象征由爱着和执取所滋养的业因,已经全部化为潜
在业力,随时能召感下一生的果报。
因此第十缘起的“有”就是一个人临终时能召感来生果报的潜在业力。这种业因功能
以它的业果为名,也就是今生的因所召感未来生的存有(果)。这就是这类潜在业力(即
业因)被称为“有”的原因。
◎生──受孕的刹那
第十一缘起的“生”指的就是新的生命。图格中画著妇人产子,然而实际上第十一缘
起的生指的是受孕的那一刹那,而不是指脱离母胎的时候。
◎老死──衰变毁坏
扛着重担的大人象征最后一支缘起“老死”。有一种老化现象在受孕的片刻就已经开
始,另一种则开始于肉体的退化。
■了解生命的真实状况
以上就是以图画形式呈现的十二缘起。圆心中央画著鸡、蛇与猪,说明贪、嗔、痴三
毒是轮回过程的核心,而无明更是生死流转的根本。三毒会导致善与不善业的造作,而善
与不善业又会更进一步召感六道轮回。轮转生死依著十二缘起的过程发生:根据这种解释
系统,这个过程可以三生来说明:前两支半的因缘发生于过去生;第三缘的后半支加上接
著的七支属于今生,最后两支则发生于下一生。
这个过程讲得越详细就越复杂。正如同这一生所产生的爱与取(第八及第九支缘起)
能滋养未来生的业因种子,在前生我们同样也造作过爱与取而导致今生的轮回。爱与取同
样肇因于业行(第二缘起)所种下的业因,这个业因埋种于因识(第三缘起的前半支),
而业行则因无明(第一缘起)而起。该业因种子则在今生成熟而起现行。此外,还有其他
源自于过去无明所造业因在这一生受报后,再次轮转为今生的因,它的果报则在未来生显
现。
这一刻我们惑于无明,因无明而造作行业,行业再于我们心识中留下业因的种子,也
就是因识。我们所造的完整的业会引领我们或入善道或堕恶途。因此,十二缘起一旦发动
,生死轮回就会开始轮转不息。今生所造业因,果报可能在下一生也可能在四百劫以后的
未来生;同样地,造就今生的业因也可能造作于三千年前。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到了下一
生,我们只会受苦于更盛的无明。
就某一特定生世来说,十二缘起的顺序是固定的,但是分属不同组十二缘起的因缘也
可能同时发生作用。要是我们把整个过程分为(过去、现在、未来)三组然后问:“这三
组中哪一组先发生?”就某一个特定生世来说,确实是先起无明,行随之发生,因识再接
续其后。但是就这三组缘起来说,我们的人生固然起始于名色,但是我们也同时经历著无
明、生与老死。在我们的上一生,当我们被无明迷惑,造作果报在未来生的业行时,我们
也同时经历著另一组十二缘起里的生、老死以及名色等缘起。
我们会有今生,起因于过去生中因为一念无明所造作的业行。这个业行因为能够牵引
未来生,所以被称为“引”业("projecting" or "impelling")。无明、行、因识是驱
动今生的业因,其中的行尤其是主要原因。这三个因缘能够决定这一生的大致轮廓,决定
我们是否投生于人道或是其他五道。其他的业行,即所谓的“满业”,则决定今生的其余
部分,像是男女性别、美丑、贵贱、寿命长短等果报。虽然我们无法说一切事物都是以前
就已经注定,但是我们的确被“特定”情境所吸引。
基本上,一旦我们了解过去的业因造成今生的身心,而今生所造诸多业行则源于无明
,我们就会知道这一生我们正在制造未来生生世世的业因。如果要终止这个轮转的过程,
最容易下手的地方就在断爱。这是因为即使我们曾经造作千万亿个业因,必须轮回千万亿
生,只要业因没有助缘不起现行,我们就不会继续堕入轮回;就好像有一屋子的稻米种子
,却不去播种一样。这样就算我们有着无量因也不会再次堕入轮回,我们就能自由自在了

要能终止爱染,必须先能克服根源的无明。爱染的生起,全是因为昧于事物真相而产
生错觉。佛教徒并不会只是一味地压抑它(虽然很多时候压抑是个必要的手段,而有些修
行方式也以这为目的),他们知道如何克服它,知道如何能不用压抑的手段,就能让欲望
与嗔恚无从生起的方法。我们知道有些东西能让爱染无法作用。其实欲望并没有真实的基
础,只是空架在无明上的海市蜃楼罢了。
无明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无明来自前一无明。我们无法说出它最初开始的时间,但是
我们可以说明此一生身心的形成,决定它的生成主因,以及讨论它的无明开始。龙树菩萨
所著的《宝鬘论》里有这样的论点,他把十二缘起归成三类,也就是惑、业、苦三轮,也
被称为三完全烦恼。
阴执乃至在
我见亦恒存
由有我见故
业及有恒有
只要会误认五蕴和身为本来就存有(自性有),同样也会误认“我”为本来存有。因
“我有”而缘生业因,业因缘生“生”。让我再说明一次:认我为本来就存有的错误观念
根基于对五蕴和身是本来就存有的误解;前者又引发善恶两业;业行又接着感召轮回。
十二因缘里,无明、爱和取同样是造作轮回惑业的根本,所以归为一类——“惑”。
业行种习气种子在心识中,一旦习气因缘成熟的时候就称为有;所以这两个缘,行与有,
同样归类为“业”。另外,龙树菩萨还将从因识到老死的七支缘起命名为“苦”。
龙树菩萨说这三类缘起互为因缘,相继出现,如同用火把在空中画圈:
生死轮三节
无初中后转
比如旋火轮
生起互相由
如果你手上拿着一根一头着火的树枝在夜空中画圈,远处的人会看到一圈火轮。同样
地,这三类因缘的相续发生也看似生死流转。顺序上,惑生业,业生苦;但是它们也会彼
此互为因缘。举例来说,苦也会生惑,就像我们会以愚痴的方式看待苦受;这样,苦便会
成为惑因,惑则会再生业行。业也能生惑,这是因为由于业行的造作,我们累积更多的错
误观念,从而制造出未来更多的无明。
当我们想想轮回生死的过程,我们会看见自己一回又一回地流转;或入善境,或遇恶
缘,或受痛苦,遍体鳞伤。我们一生当中曾经哭过多少回?如果一辈子所流的眼泪累积起
来,要有多大的容器才能够装得下?要是连同过去生中的泪水一起算入,更是泪流成海。
相同地,要是累积起我们过去生中死亡所遗留下来的骨骸,堆高起来可能就像圣母峰一样
高。而这正是有情众生(sentient beings)的处境。
对一位佛教徒来说,时间并不是以出生和死亡的日期和地点来定义。身为佛教徒,你
无法说你不会出生在这世界上哪一个地方。你也不能说:“这些人我没见过。”虽然你可
能记不得了,你会感觉自己会出现在无限时空之中。
受限于此时此地的这一生并不是生命的真实状况。我们彼此在过去的生生世世里曾经
多次见面;彼此也曾有过许多不同的因缘;因此我们不能以这一生的短暂经验当作价值的
衡量标准。借由观照因缘,我们会领悟出自己在轮转生死中的位置。一旦明了自己的处境
,我们就能够也了解他人,从而发起慈悲心。
■因缘所生法──达赖喇嘛在伦敦的开示
一九八四年春季,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圣座达赖喇嘛在伦敦的剑登堂(camden Hall)
针对因缘所生法做了一系列的演讲。在三天的五个讲次里,他说明了佛教的基本世界观:
到底佛教怎么看待全世界众生的处境?佛法又如何能为生命创造意义?探讨内在最根本的
清净光心识成为连贯五个讲次的基调,同时也是那个系列中最后一个讲次的重心。达赖喇
嘛说明了这个原本清净、位于最深处的内心所遭遇的障碍;也讲解了如何能借由密续修行
法,使得能够观照本有空无自性的智慧得起现行。清净光心识在他解说悲惨的流转生死过
程时全程放光,同时也形成他详述流转过程时的背景。
达赖喇嘛对于听众提出的许多问题所做的回答说明了缘起在日常实际生活里起作用的
方式。他对于讲次里提到实际问题详加回答,也探讨了我们生活中所遭遇的许多难题:如
何处理内在和外来的干扰?如何调和无我的义理以及个人责任的关系?对于上师或喇嘛失
去了信心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如何面对不治之症?临终关怀该怎么做?对家人的爱和对众
生的爱怎样才不会冲突?还有,如何才能将修行融入日常生活当中?达赖喇嘛针对这些问
题以及其他课题都做了直接而令人鼓舞的解说。
在他的演讲里处处流露出他的知识、才智和仁慈。他强调应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个人、
家庭、国家以及国际间的问题。就这样,他四两拨千金地驳斥了选择以效忠于某一特定系
统为生命目的的看法。他明白地指出,理论系统是为了众生福祉而存在,所以不应该是反
其道而行。他也呼吁,意识形态只应该用来改善人们的生活。
我在这系列讲次里担任他的翻译,并且把演讲内容笔译成英文编成这本书,为的是弥
补在即席翻译压力下可能失误掉的一些细节与弦外之音。我要感谢印度鹿野苑(Sarnath
)中央高等西藏研究学院的耶西‧塔巴喀格西(Geshe Yeshi Thabkhe)以及纽泽西洲盛
顿西藏佛学教育中心的乔书雅‧卡特勒(Joshna Cutler),感谢他们对于第一讲次所引
章节所做的协助。我也要感谢史堤芬‧温析格和大卫‧尼德为我校读整本初稿并且提供了
许多有用的建言。
杰弗瑞‧霍普金斯于维吉尼亚大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