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显示深义
以上是就文字上来消文。接下来,发挥《观经》“下品下生”之深义。既然是深义,显示意义内涵非常地深广而幽玄,不是略举几点就可说明。在此我归纳出三十点,并加以解释,同时也引用经论释中相关的法语作为佐证。
第一点,显第十八愿之“设我得佛”蕴含救度“十恶、五逆、谤法、阐提”之悲愿。
第十八愿是净土宗开宗立教的根本,净土宗建立在第十八愿之上。
第十八愿是阿弥陀佛的生命,也是念佛人的生命。
第十八愿是往生的正定业,往生弥陀净土的功德资粮皆在此愿。
第十八愿的功德、功能、力用,含盖三藏十二部、含盖十方三世佛、含盖一切诸菩萨、含盖八万诸圣教,尽十方三世之佛法僧三宝的所有功德,第十八愿无不具足、无有遗漏。
对净土宗和念佛人而言,第十八愿之价值与重要,是根本性的、绝对性的,是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有此愿则有净土宗,无此愿则无净土宗;依此愿则往生决定,不依此愿则往生不定。
第十八愿如此重要,则其解释必须正确、明白,不容有丝毫错误、晦涩。经文如果有佛的解释,且能让人一目了然,易持易记,所谓以经解经,以佛说解释佛说,则后人的解释可有可无,甚至不用后人画蛇添足,增加歧义。正好《观经》“下品下生”的经文正是在于解释第十八愿。净土宗祖师,上从龙树菩萨,尤其下至道绰、善导,皆以下品下生解释第十八愿。在此探讨“下品下生之深义”时,正可以之阐释第十八愿之深广内涵。
有文化的人、记忆力好的人可以把第十八愿的愿文背起来,涵咏在心中,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经文涵咏久了,自然能够领悟到它的意义。请大家合掌,我们恭诵一遍: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
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首先,第十八愿阿弥陀佛发愿所说的“设我得佛”之佛,到底是怎样一尊佛,其佛心佛力的范围如何?
虽然《无量寿经》对阿弥陀佛没有极限的悲心愿力,有扼要的说明,譬如《大经》说:
.吾誓得佛,普行此愿,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令我于世,速成正觉,拔诸生死,勤苦之本。
.令我作佛,国土第一。我当愍哀,度脱一切。
.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
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
.消除三垢冥,广济众厄难,
闭塞诸恶道,通达善趣门。
.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
常于大众中,说法师子吼。
.必得超绝去,往生安乐国,
横截五恶趣,恶趣自然闭。
《平等觉经》也说:
拔人勤苦,生死根本,悉令如佛。
《庄严经》也说:
.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安乐;
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
.三恶道中,地狱饿鬼畜牲,皆生我刹,受我法化,不久悉成佛。
《如来会》也说:
心或不堪常行施,广济贫穷免诸苦,
利益世间使安乐,不成救世之法王。
《观经》也说:
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以上诸文,在在表明阿弥陀佛的悲心愿力,无有极限,即使十恶、五逆、谤法、阐提之阿鼻地狱的众生,阿弥陀佛也主动、平等地要加以救度,显示尽十方法界一切所有任何众生无不在阿弥陀佛救度之列。此等经文,给所有修行人、念佛人绝对的安心、无穷的希望。
然而,第十八愿最后有两句“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的但书(例外条款),若只粗看这两句,未融会其他经文,则很难令人不生疑惑,以为弥陀悲心虽广,然而不救逆谤众生。若作此解,则是根本性的误解了弥陀的悲愿,反而使自己真正陷入谤法的危机。
但,若以《观经》“下品下生”的经文与第十八愿对照,以之解释第十八愿,则反而使第十八愿“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之两句经文活跃起来,让人豁然领解最后这两句愿文,蕴含着阿弥陀佛的深慈大悲,蕴含着阿弥陀佛对十方众生的细腻考量。
由“下品下生”的经文可知,阿弥陀佛爱心无有极限,力量彻底绝对。
对于逆谤阐提的极恶罪人、极苦众生的救度,须有无限的爱心与绝对的力量。有爱无力,固不能救;有力无爱,也不会救。而由“下品下生”的经文,知道阿弥陀佛救度了十恶、五逆、谤法,甚至阐提的众生,正显示阿弥陀佛有此爱心、有此力量,而且爱心无限、力量绝对。
在《悲华经》说:
.是一千四佛所放舍者,所谓众生厚重烦恼,专行恶业。
.如是众生,诸佛世界,所不容受。
如是众生,断诸善根,离善知识,常怀瞋恚,皆悉充满娑婆世界;悉是他方诸佛世界之所摈弃,以重业故。
娑婆世界的浊恶众生被千佛所舍弃,意谓著被诸佛所舍弃。论诸佛都具大慈大悲,以广发四弘誓愿为本质方能成佛,绝对不可能舍弃众生;这里所说的舍弃,意指五浊恶世的众生,烦恼厚重,罪障甚深,深到诸佛不能救,只好暂舍,非永舍,一旦诸佛有力能救时,自然前来救度。
然而显示此时此地,我等娑婆浊恶众生之唯一救度,除了弥陀一佛,别无二佛三佛。此正彰显弥陀佛心佛力,能救逆谤阐提,阿弥陀佛有救度逆谤阐提的悲心与愿力,故善导大师说:
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
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第二点,显第十八愿之“十方众生”包含“十恶、五逆、谤法、阐提”之众生。
第十八愿显示阿弥陀佛要救度的对象是“十方众生”,“十方”即是“一切、所有”之意,此泛指除佛以外的九法界圣凡善恶凡夫。
此“十方众生”之语,第十八愿成就文(《大经》下卷初)亦解释为“诸有众生”,若以“诸有众生”而言,则是唯指三界六道之善恶凡夫,非指三界外之圣人。“诸有”即是“种种有”,是指“二十五界”。《法华文句》一之一言:“诸有者,二十五有之生处也。”生死轮回之迷界众生,分为“二十五种”,有因必有果,因果不亡,故称为“有”,即是二十五种三界六道的善恶凡夫,包含“四恶趣、四洲、六欲天、四禅天、四空天、大梵天、无想天、净居天”。
由上二意(“一切”与“诸有”),则“十方众生”有二意:
一、“一切”──“五乘齐入”:彰显第十八愿所要救度的机类(对象)是五乘九法界的众生,亦即“人、天、声闻、缘觉、菩萨”等(包含地狱、饿鬼、畜生)。善导大师在《观经疏》〈玄义分〉说:
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故第十八愿之念佛一门,是“五乘齐入”的门户。
二、“诸有”──“本为凡夫,兼为圣人”:彰显“本为凡夫,兼为圣人”之教(根本上是为救度善恶凡夫,而同时又兼为声闻、缘觉、菩萨等圣者)。“诸有众生”一语,所指的主要是凡夫非圣人,所以此语突显出“凡夫为本”之意。
由上可知,“十方众生”是“五乘齐入”、“本为凡夫,兼为圣人”之意。
而凡夫之中有善有恶,恶中之极即是逆谤阐提的众生,而由“下品下生”的事证,明知弥陀的救度,是“纵令一生造恶”的根机,且极恶如逆谤阐提的众生亦加以救度。这给于一切善恶凡夫无尽的安慰,因为,如果逆谤阐提都能蒙佛救度,脱离阿鼻地狱,往生极乐净土,则有何人不能往生,人人都能蒙佛救度,人人都往生有份。这一点很重要,这一点如果不加以甄别、显明,则不知弥陀的大悲救度,有没有包含我?我有没有份?就这一点来讲,非常重要,其重要性关系到净土宗建立的根本精神,不可不加以重视,不可不加以明确判定,否则净土宗普度万机、易行安乐的特色
不能彰显,我等浊恶凡夫的解脱没有门路,而佛教大慈大悲拔苦与乐的本质也荡然无存。
净土宗祖师之一的道绰大师也根据“下品下生”的经文内涵解释第十八愿而说:
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此文亦名“本愿取意文”,是道绰大师的“本愿释”,也是本愿释中的楷模,非常有名,非常重要,凡是研修净土教理,尤其念佛之人,也尽可能的背诵在心,涵咏其义。
道绰大师根据下品下生的佛说意涵,解释“十方众生”而言“纵令一生造恶”。此之解释,犹如大地一声雷,撼动人心;犹如长夜一道光,划破无明。令人兴奋,令人欢喜、令人踊跃、令人赞叹、令人仰天欢呼:“我已得救!我已得救!”正如《法华经》言:“心生大欢喜,自知当作佛。”
“纵令一生造恶”之六字,“第十八愿”虽无其文而有其义;因为愿文的“十方众生”之语,粗看不知何等众生,道绰大师透过《观经》,深知其义而言“一生造恶”之机。因为弥陀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之故;犹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人可以放心。故“十方众生”中有凡有圣,以凡为本圣人为旁,凡夫之中有善有恶,恶机为本,善机为旁;恶人之中,平生之机尚有遇法得救之缘,唯独临终之机,已无其他方便,若无弥陀愿力之救度,将见当下直入地狱,所以弥陀大悲,特怜“临终恶机”,无他方便之辈,故言“临命终时”。同时以“纵令”二字包含“一生
行善”之机。如是则所有一切众生,上自上上品之大乘善机,下至下下品之五逆恶机,皆不漏于弥陀救度。若无道绰大师的取意之文,则弥陀悲愿有隐而不彰之憾,而造恶之机无回心皆往之道;今道绰大师为天下后世彰显弥陀愿王万机不漏、平等普济的本愿深义,令人感荷。
又,“乃至十念”,时人多解释为“观念、意念”之念,失去了易行之所以易的本怀,违背了弥陀五劫思惟的本愿。道绰大师纠正之而解释为“十念相续称我名字”,以“称”释“念”,彰弥陀之本意,显易行之至极,经意由之而始显明;到了善导大师则直以“下至十声称我名号”取意之。师资之释,可谓通彻佛意,朗照古今。
尤其短命临终之机既能仅以十念往生,则长命平生之机更能获得往生决定。由此亦可知:地狱相现、必堕无间之临终恶机的十念往生,非此恶机本身之力,此恶机一生只知造恶,不知修行;乃是弥陀之功德力用显示于临终恶机之上,此恶机即以十念流露其回心归命、殷切望救之心;当然假若命促一息,来不及十念,则五念三念乃至一念,亦必往生;第十八愿成就文说:“乃至一念即得往生”;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也解释说:
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必得往生。
因为往生之功在弥陀巍巍的本愿力,不在浊恶不善的凡夫身;故不问善机恶机、平生临终,但念佛名皆得往生。
不只道绰大师以“一生造恶、临终十念”解释“十方众生、乃至十念”,素有八宗共祖之尊号的龙树菩萨,也在其净土宗大著《易行品》解释阿弥陀佛根本大愿之第十八愿,而言: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
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文是龙树菩萨有名的“本愿取意文”,亦即龙树菩萨“本愿释”。
第十八愿之“十方众生”,龙树菩萨解释为“若人”,显示人道之人,既是人道之人,即是含盖善人恶人,平生临终。
“乃至十念”之“念”龙树菩萨解释为“称名”。
“欲生我国”龙树菩萨解释为“自归”。
以“称名自归”显示“念我”,此“念我”即是“信受弥陀救度”之意。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龙树菩萨解释为“即入必定”,因为阿弥陀佛已经成佛之故。
由龙树菩萨之“本愿释”便知,不论何人,但能“称名自归”,则“即入必定”,亦即当下已得必定往生的身份,已获不退转的菩萨果位。此龙树菩萨“本愿释”亦是净土宗“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之特色的理论根据之一。
所谓“大道至简”,净土宗方法简易轻松,只要“称名自归”,而效果立即且超绝──“即入必定”。故在此之前,菩萨即以偈颂宣言:
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因此,龙树菩萨形容净土宗念佛法门是“易行道”,如同“乘船则乐”。可知,净土宗是易行道安乐的法门,也是平生业成、现生不退的殊胜超绝的法门。
第三点,显第十八愿之“乃至十念”之“十念”,即是临终之十声“称名念佛”。
第十八愿愿文之中的: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这三句十二个字,也是“净土宗”的基柱之一,重要可知;尤其“乃至十念”四个字,是往生的正定业,对念佛往生人有绝对性的重要,因此对这四个字的解释,必须正确、不容有丝毫的错解。“下品下生”的经文对“乃至十念”有如下的解释: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
上下二文一比对,岂不是显示第十八愿所讲的“乃至十念”就是口业的称念,而且是专称“南无阿弥陀佛”之佛名,不是称念其他的诸佛菩萨。文字两两对照几乎都一致,那内容呢?两两对照,内容也彼此相吻合。
隋朝以来有些大德依自己宗门的教理思想解释净土宗或解释第十八愿,则难免偏离净土宗的宗旨与特色,也错解了第十八愿的真正意涵。
譬如有人引用《阿含经》的“十念”来解释,哪十念呢?“一、念佛;二、念法;三、念僧;四、念戒;五、念施;六、念天;七、念休息;八、念安般;九、念身非常;十、念死。”以这十种念来解释第十八愿的“乃至十念”。很明显的,这十种念跟这里所说的“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是风马牛不相及,跟净土法门也完全没有关系。所以,以《阿含经》的十念来解释第十八愿的“乃至十念”是彻彻底底的错误。
另外,也有人引用《弥勒菩萨所问经》的十种慈悲心来解释“乃至十念”,那也是错误的,跟第十八愿的“乃至十念”也是完全没有关系。
为什么他们的解释会不正确呢?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没有用纯正的净土经论来解释净土经典。净土宗的教义,唯有以纯正的净土经论来解释,真正的意涵才能够显示出来,如果以他宗的经典教理来解释净土宗的经论,那一定会偏差,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使念佛人无法正确理解弥陀愿力慈悲的救度,失去往生成佛的真实大利。
现在我们以净土的经论来解释净土宗的经文,用经文来对照经文,比如刚才所说的下品下生经文所讲的“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来看第十八愿所讲的“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当下就一目了然,知道这里所讲的“十念”就是十声南无阿弥陀佛,是指口业的称名念佛。
同时,除了不是其他的十种念之外,也不是四种念佛当中的其他三种念佛。四种念佛是指:“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和“称名念佛”,净土宗所讲的是指“称名念佛”。为什么弥陀的救度是要众生称名念佛呢?因为如果是其他的三种念佛,不只下品下生的根机做不到,我们也做不到。而弥陀大慈大悲,就是要让我们轮回的所有苦恼众生都能够在今生今世,乃至现在就往生有份、往生一定,都能够安心欢喜的安住在念佛当中,而不会有所退转或改变。也就是要让我们晓得,往生极乐世界是容易的,连我们这样烦恼强盛、业障深重的愚人罪人也有份的,而且今世、现
在就能够确定往生有份了。
如果第十八愿的“乃至十念”不是“称名念佛”,而是《阿含经》所讲的十念,或是《弥勒菩萨所问经》所讲的十种慈悲心的话,那我们在场包括我乃至绝大部份人就往生无份了。这样这个法门跟我们就没有关系了,因为不是救度的法门,也显示阿弥陀佛不是大慈大悲、大愿大力,祂的爱心有限,力量不够,因为祂不能救度我们,祂所救度的是能做到《阿含经》所讲的十念的人,或者是能做到《弥勒菩萨所问经》所讲的十种慈悲心的人。
同样的,如果十念念佛不是称名念佛,而是实相念佛或观想、观像念佛的话,那么我们也同样不能往生,因为我们也做不来。如果是这样的话,也不能显现出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大愿大力。唯有“乃至十念”是称名念佛,才能显出阿弥陀佛是大慈大悲、大愿大力,能够救度我们,令我们往生有份。即使五逆十恶、具诸不善的罪业深重凡夫也能往生,何况是我们,何况是十方所有一切圣凡善恶众生,怎么会不能往生呢!
“乃至十念”的“念”,龙树菩萨以《观经》及《小经》 之意解释为“称名”、“执持称名号”;而净土宗另一祖师昙鸾大师在其《往生论注》最后之结论,也简明扼要的解释说:
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说明依靠弥陀愿力,乃至十念的称名念佛,便得容易往生;之所以称名念佛容易往生,在于完全依靠弥陀愿力。
此“本愿称名”之净土宗根本义,到了素有弥陀化身之尊称的善导大师,更是淋漓尽致地加以发挥解释,此若阅读《善导大师全集》,便可一目了然。
所以下品下生的这一段经文“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对净土宗以及我们念佛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经文,可说是我们的生命,是我们往生的根据、往生的保证。
第四点,显第十八愿之“乃至十念”之“十念”,即是“满数”之意。
“满数”之意就是念念当中都圆满了消除生死之罪,念念当中都圆满了能够往生的功德,这个叫做“满数”。意思就是,十念既然是满数的话,就是说是以一种表法来代表满数,如果他念不到十声,他只念了九声就断气了,那他能不能往生呢?也照样能往生,阿弥陀佛也照样救度他。如果他只念了五声就断气了,也照样能往生,只念了三声、一声,甚至声音要念出来嘴巴已经僵硬了,念不出来,就在心中念,甚至心中念不出来,只是一个想被救的那个念头,也照样往生。像《观经》下品上生就是念了一声佛,下品中生是听闻阿弥陀佛的功德名号、慈悲救度,想念但还没有来
得及开口,就都往生了。
因为临终人这个时候心中慌乱恐惧,不可能去数他念佛已经念到第几声了,所以这里“具足十念”,也就是第十八愿“乃至十念”的意思。也就是说:“具足乃至十念”。念不到十声,只念到九声、八声也算;时间延长的话,念十几声、几十声也算。所以,这“十念”就是满数,也就是“念念灭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念念成满往生功德”的意思,一念十念、百千万念,也都是念念灭生死罪、念念功德圆满,也都叫做“十念”。昙鸾大师说:
“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不必须知头数也。
就是说,下品下生临终十念而往生的“十念”,是显明念念都完成了往生极乐世界的业因,念念都是“十念”之意,而不限定在“十”这个数字上。
由下品下生的十念往生,及祖师的解释,彰显出第十八愿的“乃至十念”的“十念”,也是满数之意,亦即生命延长或平生之机,则自然尽一辈子的念佛,不间断、不夹杂:不杂余佛、不杂余行。如此则往生之业因成办,因为必定往生之故。
因此,善导大师解释说: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
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
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
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即得往生。
第五点,显第十八愿之“乃至十念”即是“平生之机上尽一形,临终之机下至一念”之念佛。
下品上生是只念了一声佛就当下命终往生的,下品中生是想念佛还没有来得及开口就命终往生的,下品下生的经文说:“令声不绝,具足十念。”令声不绝就是一声接一声地相续称名,显示这个人还没有立即命终,他的寿命还能够念十声佛,所以他就念了十声,如果来不及当然也就九声、八声、三声、一声;如果寿命更长,也就十一声、十二声……一天、二天、七天,相续地念下去。
下品上生让我们知道一声称名决定往生,下品中生让我们知道之所以一声称名决定往生在于名号本身的功德,但如果没有下品下生,或许有人误解,以为就念一声,有了下品下生“令声不绝”就知道是尽形寿一生相续的念佛。法然上人说:“信取一念往生,行勤一生多念”。
下品下生之罪人,临终命促之时,才幸遇唯一能够获救的念佛法门,随其临终时间之长短而相续念佛,直到命终而往生。因其生命只在十念之间,故言十念;若其生命延长,则其念佛亦必随之延长。由此可知本愿文之“乃至十念”之“乃至”有二意:“一、乃至平生之机,则上尽一形之念佛;二、乃至临终之机,则下至十声一声一念之念佛。”简言之即是“平生之机,上尽一形;临终之机,下至一念”。是故善导大师〈本愿释〉之文常言:
.上尽一形,下至十念。
.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
.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
.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
.上尽一形,下至一日一时一念等;
或从一念十念,至一时一日一形。
.上尽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
直为弥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以上之文皆在解释“乃至十念”之意。
“乃至十念”对念佛人而言,至简单、至容易、至轻松,并非杂行、难行、苦行,且只念一佛之名,非千佛万佛,乃至广修三学六度万行,似乎看不出有何功德,即使有其功德,功德亦应不大,何以便能了脱生死,往生成佛?正由于念佛不靠能念之念佛人之功,是靠所念之弥陀佛名之功,弥陀本身有广救众生之深重弘誓的悲心愿力,而弥陀佛名亦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之无上功德,致使凡夫只要称念即得往生。
所以第十八愿的“乃至十念”不是唯有十念,如果平生只要念十声南无阿弥陀佛,从今之后就不再念佛了,能往生吗?未必能往生;那如果说只要十声,多念没有用,少念了不能往生,这样对吗?也不对。这里的“乃至十念”是以乃至临终的人,他只念了十声也能够往生极乐世界,来显示乃至我们寿命延长的人,还有今天,那我们就这一天专称弥陀佛名,还有两天、还有七天、或者还有七年,那么我们就尽一辈子专称弥陀佛名,不间断不夹杂,不杂余佛、不杂余行,是有这一种涵义。
第六点,显第十八愿之“口称”胜“心念”,彰易行道之极致。鹦鹉、小孩、愚人等皆能。
下品下生经文谈到念佛的“念”有五个地方、六个字,前面三个地方三个念是讲意业──心中忆念、思惟;后面两个地方三个念是讲口业──用嘴巴称念。
下品下生的罪人临命终时,地狱之火已经燃烧到他的面前了,他的心中只有慌乱和恐惧。这个时候,要他回头去行善积德,去学佛修行,拜忏、诵经、打坐……,这一些在时间上已经不容许了。同时,以他的心境来讲,也不可能静下心来好好地思惟阿弥陀佛救度的慈悲功德──也就是救度的内容,也不可能以悠闲的心来忆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只能像什么呢?在危急的时候,呼爹喊娘地喊出“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随着这个声音,当下每一念每一念都在消除他的生死之罪,当下莲花现前,当下往生极乐。
一开始善知识要他心中思惟、忆念弥陀的功德名号,可是他心中慌乱,无法忆念,善知识立刻改一个方法,要他张开嘴巴称名念佛,结果在他念念称名当中,地狱之火灭了,阎罗王派来的鬼卒离开了,阿弥陀佛的莲花出现了,他就当下往生极乐世界了,这岂不是显示“心念难于口称,口称胜过心念”。净土宗“易行道”这种“易”的特色,从下品下生的经文中彻底的展现了出来。
八万四千法门当中,方法最容易、功德又是最殊胜的,就是称名念佛,称名念佛胜过心念的念佛。因为心念的念佛不普遍,而口称念佛能够普遍;心念的念佛,于临终的慌乱和恐惧中难以提起,而口称的念佛却能让他声声消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如果念佛的“念”是指心中思惟或者观想的话,此刻他心中只有慌乱、恐惧、痛苦,他怎么有办法静静的在心中思惟、忆念弥陀的功德、名号或佛的境界、佛的相好呢?他念不来啊!那这个下品下生的人能往生吗?一定不能往生,而且是要堕落地狱的,可是如果要他口中喊出这句弥陀名号,那他就做得到了,这岂不是显示净土宗称名念佛的容易与殊胜呢!
称名念佛,即使是鹦鹉也会念,牠会跟着我们人的声音而念佛,念习惯了,死的时候也能够往生极乐世界。那如果要这只鹦鹉去思惟阿弥陀佛的名号或者功德,牠能吗?不能。再者,一个牙牙学语的孩童,我们教他念阿弥陀佛,他也会跟我们念,世事无常,如果这个小孩子在某种因缘下即将去世,我们为他念阿弥陀佛,他也跟着我们念阿弥陀佛,或者耳朵听阿弥陀佛,当下这个小孩也能够往生。如果要这个小孩子用心去思惟这一句名号,或者观想佛的境界,那这个小孩做得到吗?做不到啊!那小孩做不到大人应该做得到吧?也可能做不到,像有的老人家没有文化、不识字,
脑筋也钝了,这个根机很低下、很钝的人,你要他用心去思惟阿弥陀佛的威神功德、思惟阿弥陀佛的相好庄严,或者用心去思惟阿弥陀佛的名号,他做得来吗?他做不来啊,可是如果跟他说:你只要张开嘴巴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样就是念佛了。这样他就做得到对不对?(众答:对)
不过,难到我们念佛只可以嘴巴念佛心中不能念佛吗?不是的,是因为那个人是下品下生的根机,他已经临命终了;如果是我们,平常可以一方面口念,口念累了就可以改为心中默念。念佛有四种:“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默念”。“大声念”就像刚刚我们念的那样,声音很大外面都听得到;“小声念”是小小声音,我们佛堂听得到,外面听不到;“金刚念”就是嘴巴动,但没有声音,自己知道别人也看得到,但是听不到声音;“默念”是没有动嘴巴,只在心中默念。在这四种念佛当中以金刚念较为轻松、不费力,也比较能绵密,如细水长流。但是法无定法,在这里共
修的时候,大家都虔诚的、恭敬的、尽情的出声念佛,有的人大声念累了,也可以转为小声的念,甚至喉咙沙哑了就可以改为金刚念。那早上起来静坐念佛的时候,只要心中默念就好,也不用张开嘴巴;躺着准备休息时,也是心中默念就好,轻松的念,自然的就这样睡着。
所谓忆佛念佛,是口称默念都不离弥陀名号、弥陀救度。但这当中以称名为主,像鹦鹉不知其义、幼儿不知其义、愚钝者不知其义、或有临终者不知其义,但只出声念佛,即能消灾、增福、延寿、往生,这全凭口称,若心念则无此方便。
所以,法无定法,不能执定某一个样式,只是说比较上来讲,金刚念较能够二六时中,从早到晚,从晚到早,绵绵密密、细水长流,不妨碍人家,自己也不会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