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弗阿毘昙》对佛教发展的影响
佛教最早传出的‘阿毘达磨(论述)’,是分别说部传诵的《舍利弗阿毘昙》。《舍利弗
阿毘昙》提倡的“新教说”,如“菩萨”、“三十二相”、“如来十力、四无所畏”,
还有“五下分结”、“五上分结(无明最后断)”……等,彻底的改变了佛教传统经说的
“圣者典范”、“生死观点”、“修证次第”,深深的影响了后世佛教信仰的形态及演变
,促成各种“部派学说哲理、实践方法”的发展及部派的分化竞争。
在种种“新教说”当中,最需要注意的改变,是《舍利弗阿毘昙》为了配合理想化、神化
的“菩萨”、“佛陀”信仰,提倡了“无明最后断(五上分结)”的新修证次第,修改了
佛陀教法的核心──十二因缘法的解说及分位,也就是将原本以“六入处”为分位的
十二因缘说,改为以“识”为生之始的分位说,造成“十二因缘法的解说法”无法和
佛陀教导的“禅法”契合,使得部派佛教的禅法错乱分歧,远离正觉、解脱的正道。关于
“十二因缘法”的原说及分位探究,留待下一章再作详细说明。
部派佛教各部派为了将新出的“自部部义”(各部集成为自有的‘阿毘达磨(论书)’)
,建立权威可信的地位,一方面将原有的传统经说传诵,部份加以修改成符合“自部部义
”的新传诵面貌;二方面在原有的经说传诵中,加入符合“自部部义”的新经说。这些契
合“自部部义”的增新经说与修改传诵,揉杂在原有的传诵当中,形成“古新不分,偏正
合集”的部派传诵型式。
心得:
舍利弗阿毘昙,造成许多名相的扭曲,要简明了解,例如:名色之原始教义、
意根的原始教义、七觉分与四圣谛三转、十二行、[生法、灭法 VS. 刹那生、灭]
请阅读: http://www.arahant.org/tc/obs_dharma_2.shtml
若要更详细的资料,请阅读: http://www.arahant.org/tc/obs_magazine_4.shtml